第六十回 扶杖看花弟兄互侍 傾囊施藥宛若雙旌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探春因賈政、王夫人不日要搬往西山居住,這天趕到賈府,想幫着料理。
走到堂屋裡便聽見李纨、寶钗和王夫人說話的聲音,忙即進屋,向賈政、王夫人請了安。
便問道:"我聽說老爺、太太後兒就要搬到西山去,都布置好了麼?"王夫人道:"我昨兒同老爺去看過,家具鋪墊差不多都齊了,隻短門簾和窗戶簾,叫他們趕着做呢?"探春道:'太太帶哪幾個去呢?"王夫人道:"到那裡越簡單越好,剛才和你嫂子們都商量妥了。
"探春道:"山裡太空曠,我叫五營拔了一哨,駐在那隔壁廟裡,早晚常出來巡羅,有什麼事可以找他們。
"賈政道:"那倒用不着,我向來最恨那種官派,到了鄉下就做鄉下人,咱們既沒帶重赀,外頭也沒有怨家,怕的什麼?"探春道:"眼下青紗帳要起了,到底有他們保重點,又不駐在咱們那裡,橫豎為保衛地方,平常也是要派的。
"賈政道:"隻要不擺在我的面前,我就不管了。
"探春又問道:"老爺那些書籍都帶去嗎?"賈政道:"前一向蘭兒、蕙蘭都在城裡頭,他們抽着空幫我都理了,隻帶去二十幾箱,剩下的留在家裡,都有單子,你們空的時候再點點罷。
"又說了一回閑話,賈政因有客來拜,踱了出去。
探春便同寶钗入園,一路往秋爽齋,走過蜂腰橋,那棵大杏樹已含蕊将放,滿樹通紅。
探春道:"今年春晚,這時候才開到杏花,往年早已開過了。
"寶钗道:"就是前幾天那場雨,驟然一冷,把花又憋回去,等着咱們到西山去看花呢。
"探春道:"老爺、太太要搬了去,你和大嫂子擔子更重了。
"寶钗道:"家裡這些事,往常我們辦慣了,太太也不過拿個大譜,倒是親友家應酬,往後都得我們去,添了許多麻煩。
這還不要緊,我擔心的是老爺不在家,哥兒們又住在海澱,家裡沒個正經人,有起事來隻靠着管事們,未必都子得了。
"探春道:"我看藍小子、薔小子都還不錯,有事可以叫他們幫着跑跑。
藍小子也是個京官,就對付官面也還去得。
我再從營裡拔幾個人來看看門戶,包管沒事。
隻老爺面前别提起,一知道又說鬧官派了。
"說着已到秋爽齋,探春令翠墨沏茶,一面讓寶鈎在廊間坐下,說些閑話。
寶钗道:"我聽說你在城裡頭辦了許多好事,倒度辦些什麼?"探春道:"哪裡夠一說呢?無非是習藝所,栖流所、養老院、孤貧院、敬節堂、育嬰堂,都是極平常的事,他們沒人肯辦,見我們辦了,倒覺得是希罕。
"寶钗道:"施醫局辦了沒有?探春道:"我也想到了,隻是不容易辦。
那官醫必得用好的,若用那二五眼的,倒要耽誤病人。
既辦了,決不止辦一處,哪裡找這些好官醫去呢?這一件就是個難題。
"寶钗道:"我平時替那些窮人着想,最怕的是害病,沒錢請大夫,又沒錢抓藥。
一患了要緊的病,十有八九是死,因此想辦一種施醫局,帶着施藥,隻揀那些經驗成方,配成各種丸藥、膏藥,他們拿回去,自己就能治了。
萬一遇到疑難的病,成方治不了的,再令官醫施診。
那湯藥也由局子裡施給他。
你看辦得動嗎?"探春道:"依我說還是先從施藥辦起,果然找到妥當官醫,那時候再帶着施診。
若一挂了施診的牌子,找不着好醫生,必至濫竽充數,不是行善,倒是造孽了。
"一時翠墨換上新茶,二人喝着,探春又替寶钗将施藥之事仔細計劃了一回,忽然嗳了一聲道:"這件事還是辦不成的,既講究施藥,總要多數人。
那遠處病人有不知道的,也有不能走遠路的,哪能都到咱們家來讨,其勢必得内外各城,遍設分所,管分所的又得精細,又得妥實,又要沒的别的事,哪裡找這許多人去?"寶钗道:"咱們家去做倒不難,族裡人就不少,大概都沒有事,挑十個八個妥當的還挑得出,他們家寒的按月另給津貼,還有個不盡心的麼?"探春道:"這麼着還可以養些族中窮人,倒是一舉兩得。
我想那分所規模不要甚大,或是借廟裡幾間房子,或是附設在鋪戶裡頭,開銷越省越好,省下來都用在施藥上,豈不多得實惠。
"當下商定了,又說幾件别的事,那晚探春便在秋爽齋住下。
次日同李纨、寶钗幫着王夫人歸着什物,有的帶去,有的留下。
留下的也有分别,不要緊的收在庫房,要緊的搬到李纨或寶钗處,以免有盜竊等事。
那些帶去的粗重東西先用大敞車運去,到移居那天,隻有五六輛大鞍後擋車,預備賈政、王夫人,周姨娘和李纨、寶钗等分坐,餘外還有十幾輛小車,預備丫鬟婆子們同坐,并随帶鋪蓋衣包什物。
探春同李纨、寶钗、惜春、湘雲
走到堂屋裡便聽見李纨、寶钗和王夫人說話的聲音,忙即進屋,向賈政、王夫人請了安。
便問道:"我聽說老爺、太太後兒就要搬到西山去,都布置好了麼?"王夫人道:"我昨兒同老爺去看過,家具鋪墊差不多都齊了,隻短門簾和窗戶簾,叫他們趕着做呢?"探春道:'太太帶哪幾個去呢?"王夫人道:"到那裡越簡單越好,剛才和你嫂子們都商量妥了。
"探春道:"山裡太空曠,我叫五營拔了一哨,駐在那隔壁廟裡,早晚常出來巡羅,有什麼事可以找他們。
"賈政道:"那倒用不着,我向來最恨那種官派,到了鄉下就做鄉下人,咱們既沒帶重赀,外頭也沒有怨家,怕的什麼?"探春道:"眼下青紗帳要起了,到底有他們保重點,又不駐在咱們那裡,橫豎為保衛地方,平常也是要派的。
"賈政道:"隻要不擺在我的面前,我就不管了。
"探春又問道:"老爺那些書籍都帶去嗎?"賈政道:"前一向蘭兒、蕙蘭都在城裡頭,他們抽着空幫我都理了,隻帶去二十幾箱,剩下的留在家裡,都有單子,你們空的時候再點點罷。
"又說了一回閑話,賈政因有客來拜,踱了出去。
探春便同寶钗入園,一路往秋爽齋,走過蜂腰橋,那棵大杏樹已含蕊将放,滿樹通紅。
探春道:"今年春晚,這時候才開到杏花,往年早已開過了。
"寶钗道:"就是前幾天那場雨,驟然一冷,把花又憋回去,等着咱們到西山去看花呢。
"探春道:"老爺、太太要搬了去,你和大嫂子擔子更重了。
"寶钗道:"家裡這些事,往常我們辦慣了,太太也不過拿個大譜,倒是親友家應酬,往後都得我們去,添了許多麻煩。
這還不要緊,我擔心的是老爺不在家,哥兒們又住在海澱,家裡沒個正經人,有起事來隻靠着管事們,未必都子得了。
"探春道:"我看藍小子、薔小子都還不錯,有事可以叫他們幫着跑跑。
藍小子也是個京官,就對付官面也還去得。
我再從營裡拔幾個人來看看門戶,包管沒事。
隻老爺面前别提起,一知道又說鬧官派了。
"說着已到秋爽齋,探春令翠墨沏茶,一面讓寶鈎在廊間坐下,說些閑話。
寶钗道:"我聽說你在城裡頭辦了許多好事,倒度辦些什麼?"探春道:"哪裡夠一說呢?無非是習藝所,栖流所、養老院、孤貧院、敬節堂、育嬰堂,都是極平常的事,他們沒人肯辦,見我們辦了,倒覺得是希罕。
"寶钗道:"施醫局辦了沒有?探春道:"我也想到了,隻是不容易辦。
那官醫必得用好的,若用那二五眼的,倒要耽誤病人。
既辦了,決不止辦一處,哪裡找這些好官醫去呢?這一件就是個難題。
"寶钗道:"我平時替那些窮人着想,最怕的是害病,沒錢請大夫,又沒錢抓藥。
一患了要緊的病,十有八九是死,因此想辦一種施醫局,帶着施藥,隻揀那些經驗成方,配成各種丸藥、膏藥,他們拿回去,自己就能治了。
萬一遇到疑難的病,成方治不了的,再令官醫施診。
那湯藥也由局子裡施給他。
你看辦得動嗎?"探春道:"依我說還是先從施藥辦起,果然找到妥當官醫,那時候再帶着施診。
若一挂了施診的牌子,找不着好醫生,必至濫竽充數,不是行善,倒是造孽了。
"一時翠墨換上新茶,二人喝着,探春又替寶钗将施藥之事仔細計劃了一回,忽然嗳了一聲道:"這件事還是辦不成的,既講究施藥,總要多數人。
那遠處病人有不知道的,也有不能走遠路的,哪能都到咱們家來讨,其勢必得内外各城,遍設分所,管分所的又得精細,又得妥實,又要沒的别的事,哪裡找這許多人去?"寶钗道:"咱們家去做倒不難,族裡人就不少,大概都沒有事,挑十個八個妥當的還挑得出,他們家寒的按月另給津貼,還有個不盡心的麼?"探春道:"這麼着還可以養些族中窮人,倒是一舉兩得。
我想那分所規模不要甚大,或是借廟裡幾間房子,或是附設在鋪戶裡頭,開銷越省越好,省下來都用在施藥上,豈不多得實惠。
"當下商定了,又說幾件别的事,那晚探春便在秋爽齋住下。
次日同李纨、寶钗幫着王夫人歸着什物,有的帶去,有的留下。
留下的也有分别,不要緊的收在庫房,要緊的搬到李纨或寶钗處,以免有盜竊等事。
那些帶去的粗重東西先用大敞車運去,到移居那天,隻有五六輛大鞍後擋車,預備賈政、王夫人,周姨娘和李纨、寶钗等分坐,餘外還有十幾輛小車,預備丫鬟婆子們同坐,并随帶鋪蓋衣包什物。
探春同李纨、寶钗、惜春、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