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賜甲第延慶逮曾孫 蔔山居乞身辭亞相

關燈
香道:"奶奶今兒還沒到上房去麼?"寶钗道:"可不是麼,一起來林之孝家的就拿了一大堆的帖子來,好容易才理完了,咱們一塊兒上去罷。

    "便同蘭香帶着桢哥兒和奶子、丫頭們,同往王夫人處。

    王夫人見了桢哥兒,着實歡喜。

    連忙抱過去引逗他,忽見他帶着玉,也不免詫異。

    寶钗将拾得假玉的話回明了,王夫人笑道:"桢哥本就象他爺爺,再帶上這玉,真和他爺爺小的時候一模一樣。

    "因又問道:"他們說蕙兒在闱裡遇着寶玉,真有這事麼?"寶钗道:"他先在蘭兒房裡,一起見着的,後來闱裡鬧鬼,蕙兒有點害怕,他老子還時常替他做伴呢。

    "王夫人道:"蕙兒怎麼不告訴我?我就不懂,寶玉輕易不肯家來,倒肯天天在舉場裡混,這是什麼道理?"寶钗道:"聽說是天上派他監督文場,可巧爺三個碰着了。

    蕙兒怕太太知道,又要傷心,所以沒敢回。

    "王夫人歎道:"我也想開了,他不想着我,我還想他做什麼?"說着眼圈又紅了,寶钗連忙打個岔道:"大嫂子這時候還沒上來,别是蘭哥兒媳婦添養了吧?"王夫人道:"我昨兒晚上打發人去瞧她,還沒有發動的信,也許還得兩天哪。

    "一時瞧着桢哥兒,又說道:"家裡有了小孩子們,到底熱鬧得多。

    頭幾年蕙兒、權兒都大了,見三丫頭帶了小哥兒、小姐兒來,都覺得稀罕。

    如今有了樞兒,又有了桢兒,這回再添上一個,年底下可就熱鬧了。

    "寶钗道:"他們都是年輕輕的,往後一年一個起來,幾年就夠了一桌,太太還要嫌鬧得慌呢?"正說着,李纨上來,就給王夫人道喜。

    回道:"蘭兒媳婦添了一個姐幾。

    "王夫人笑道:"我和寶丫頭正說着呢,昨兒玉钏兒去瞧,還沒有信,怎麼添得這樣快?"李纨道:"這回真順當,隻正經疼了兩陣,姥姥還沒有來就落了草了。

    "寶钗道:"咱們家好久沒得姑娘,雖是姑娘,比起小子還要希罕。

    總算有造化的,才投到這裡來。

    "王夫人道:"姑娘怎麼不及呢?元貴妃娘娘享盡全福,不必說了。

    就是探丫頭還抵過大半個兒子麼?"又向寶钗道:"咱們同去瞧瞧吧,也給你大嫂子幫幫忙。

    "李纨忙道:"今兒外頭可很冷,太太若去,得添件年眼。

    還是坐小轎子去罷。

    "寶钗忙叫玉钏兒吩咐預備轎子,少時預備齊了,又替王夫人披上紫貂鬥篷,繡鳳攙着坐上轎,衆人圍随着到稻香村去。

    此時姥姥已剪了臍帶将姐幾包裹好了。

    王夫人看了一回,又問問梅氏,見梅氏大小平安,李纨又是照料慣了的,自可無庸多囑。

    隻吩咐将生化湯,桂園湯預備下,給梅氏吃。

    小孩子胎火重,多吃些三黃湯。

    一面和李纨、寶钗說些閑話,坐了好一會兒,方回房去。

     那天賈蘭從軍機下來,至政務公所吃午飯,又趕到都察院衙門,直到擦黑回來,知道梅氏得女,轉為合意,還做一首得女的詩。

    過兩天,便近洗三之日,薛姨媽、李嬸娘和邢岫煙、薛寶琴、李绮都來給王夫人、李纨道喜,隻李紋因自己小月沒有來,探春先至怡紅院尋寶钗,正遇着湘雲,三人談了一回,方同往李纨處。

    先和薛姨媽、李嬸娘見了禮,然後向李纨道賀。

    李纨道:"這也值得道喜麼?"探春道:"我昨兒得信知道添了姐兒,也喜歡的了不得。

    咱們家雖興旺起來,我隻愁閨閣鳳雅沒有人接得上。

    這就好了,等姐兒長大點,我來教她做詩。

    。

    湘雲笑道:"你是忙人,哪有工夫教詩,若當先生,還是我合适。

    "寶钗笑道:"你頭一個徒弟是香菱,就教得不惜。

    如今隻怕青出于藍了。

    "寶琴道:"雲姐姐,你知道麼?外頭新出了一部小書,是編造你的,說你在這裡教許多女門生,連蕙哥兒也是你教的呢?"湘雲笑道:"他們見我賴在這裡不回家去,必定有一種正經事,因此瞎捉摸出來的。

    哪知道我想着教書,還有人要搶我的差事呢?"李纨道:"三姑奶奶,你給我們小孫女起個名字,借借你的福氣。

    "探春道:"咱們家老規矩,男女一樣排行的,隻我們姐妹跟着元妃大姐姐排下來,沒按着那玉字旁,如今還該照着老規矩才是。

    "李纨道:"這話不錯,老一輩的姑太太都是按着文字旁起的。

    "探春道:"這是木字輩頭,一個姑娘,又生在梅花開的時候,我替她起了單名梅字,别号芳初。

    也是百花頭上的意思,将來也許再出一位娘娘。

    "李纨道:"娘娘也不算什麼,四姑娘還不肯受封呢?隻要象你做個一品夫人,就不錯。

    "寶钗等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