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平蟻穴丹墀獎元勳 賞龍舟紅閨酬令節
關燈
小
中
大
端陽節快到了,咱們也想點玩意,請請太太、姨太太和兩位大嫂子。
如今珍大哥哥補實了,說不定幾時就要接家眷呢。
"寶钗道:"我也是這麼想,隻可請他們逛逛園子,有什麼玩意呢。
要麼叫女孩子們駕着船,吹打個細十番,也還有趣。
"湘雲道:"細十番也要的,最好再添兩隻龍舟,趁今兒還早,把船塢裡兩隻舊龍舟收拾好了,叫駕娘們演習個十來天,還不成麼。
"探春道:"這船塢裡有龍舟麼?我還沒見過呢。
你真是個地理鬼。
"湘雲道:"我也是聽翠縷說的。
那天親自去看了,果然有的。
隻可惜多少年沒用,都擱壞了。
"寶钗道:"收拾起來也容易,咱們等一會兒就叫管事的辦去。
"湘雲道:"若是你的哥兒瞧見了,不知怎樣高興呢。
"探春道:"我想起來了,那年有個謊言。
說娘娘還要歸省,老太太和鳳嫂子商量,說四五月裡可有什麼熱鬧好玩的呢?隻可打兩隻龍舟吧。
後來就沒聽提起,也許是那時候預備下的。
"寶钗道:"這麼一來,也替藕香榭出出氣。
四姑娘白頂了這個名兒,從來沒請大家來逛逛。
她那孤僻的性子原也難怪,可是這樣好地方幾乎被她湮沒了。
"當晚探春回去,又叮囑了湘雲、寶钗一番。
那天剛好李纨去看李嬸娘,不在家裡。
湘雲向來擱不住事的,第二天見着李纨,便都告訴與她。
李纨笑道:"你們真會想着法子玩,可憐我在江西,終日關在衙門裡。
那地方本有龍舟競渡的風俗,前任何道台帶着家眷看龍舟,可巧那幫泅水的彼此争頭,鬧出人命。
那道台也被人參掉。
倒是蘭兒出告示禁的。
"湘雲笑道:"你們隻顧做官麼,倒是我們閑人比你舒服。
"過兩天,李紋、李绮和薛寶琴都來和李纨道喜。
又至寶钗處坐坐。
寶钗當面約了她們。
京城裡難得有這種熱鬧,她們聽了自甚樂意,都答應必到。
到了五月初,龍舟已預備好了。
寶钗先回了王夫人。
那天回到薛家,又面請了薛姨媽。
又親自到東府裡,約了尤氏婆媳。
又打發人飛馬出城,接了巧姐和劉姥姥。
隻邢夫人處托平兒面回,剛好那兩天邢夫人因和姨娘們嘔氣,犯了肝症,不能來,也就算了。
那巧姐多時未回賈府,聽說有龍舟可看,更為高興。
一大早起來,梳洗完了,給婆婆拜過節,便趕到劉姥姥處,催着她梳頭打扮,戴上一朵石榴花,又帶了些新上的櫻桃、黃瓜、杏子、野菜,坐上小轎車,趕進城來。
一到榮國府,先找着平兒,說了一回家常話,方同至王夫人處拜節。
王夫人笑道:"姥姥,你還硬朗。
你們也趕着瞧熱鬧來了?"劉姥姥道:"我們鄉間,隻聽說皇上家園子耍過龍船,可總沒瞧見過。
這回托姑太太的福,我可開開眼了。
"巧姐笑道:"太太您看姥姥這麼大年紀,還愛打扮呢。
早起找出來好些衣服,穿這件也不好,穿那件也不合式。
我說我姨娘不是送你兩套麼,她才想起來了,穿了倒很合身,隻是袖子長點。
"劉姥姥笑道:"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好打扮的,這如今要做棺材瓤子了,還打扮什麼。
可是到了城裡頭,穿得太破爛了也叫管家奶奶們笑話。
若不是二奶奶給我這套衣服,可就難了。
"平兒笑道:"這也是半舊的,比你們鄉下衣服總算強點罷了。
"正說着,探春和寶琴來了,尚未坐下,李纨、寶钗又同陪了尤氏、胡氏來至上房,大家周旋一陣。
見了劉姥姥,也都問好。
劉姥姥道:"我聽說東府裡大爺和三姑爺都封了什麼官,大奶奶的哥兒也升了進來,這真是大喜啊。
"尤氏笑道:"哪有姥姥的官兒大呢,一品大百姓,什麼事也不用管,他們升了官,可是拼着性命換來的呢。
"吓得劉姥姥隻是念佛。
探春指着寶琴道:"這位梅姑奶奶是新翰林的太太,姥姥還不給她道喜。
"劉姥姥道:"我看這位姑奶奶長得怪俊的,就是個有福氣的樣兒。
"衆人聽得都笑了。
王夫人道:"我們到園子裡去吧,隻怕有人在那裡等着呢。
"說着便同着衆人在往大觀園走去。
寶钗、平兒都勸王夫人坐轎,王夫人隻說天氣好,也借此散散心。
過了花溆,就遇見薛姨媽扶着小丫頭,後面邢岫煙跟着,見了王夫人,笑道:"姨太太今兒真早,我緊趕着還落在後頭。
"劉姥姥道:"姨太太一向可好?那年添了大孫子,新近聽說又添了孫女,真是好福氣。
"王夫人道:"姨太太為什麼不帶哥兒、姐兒來玩玩?"薛姨媽道:"他們來了也是吵的慌。
家裡有奶子和寶蟾看着呢。
"探春笑道:"那姐兒和咱們家小蕙二奶奶,怎好沒過帖子就上門哪。
"一時到了藕香榭,見惜春、湘雲、李紋、李绮都在那裡依欄觀魚,也有扔些饽饽引魚遊戲的。
湘雲先瞧見這些人,笑道:"怪不得我們等了這半天,原來都到上房
如今珍大哥哥補實了,說不定幾時就要接家眷呢。
"寶钗道:"我也是這麼想,隻可請他們逛逛園子,有什麼玩意呢。
要麼叫女孩子們駕着船,吹打個細十番,也還有趣。
"湘雲道:"細十番也要的,最好再添兩隻龍舟,趁今兒還早,把船塢裡兩隻舊龍舟收拾好了,叫駕娘們演習個十來天,還不成麼。
"探春道:"這船塢裡有龍舟麼?我還沒見過呢。
你真是個地理鬼。
"湘雲道:"我也是聽翠縷說的。
那天親自去看了,果然有的。
隻可惜多少年沒用,都擱壞了。
"寶钗道:"收拾起來也容易,咱們等一會兒就叫管事的辦去。
"湘雲道:"若是你的哥兒瞧見了,不知怎樣高興呢。
"探春道:"我想起來了,那年有個謊言。
說娘娘還要歸省,老太太和鳳嫂子商量,說四五月裡可有什麼熱鬧好玩的呢?隻可打兩隻龍舟吧。
後來就沒聽提起,也許是那時候預備下的。
"寶钗道:"這麼一來,也替藕香榭出出氣。
四姑娘白頂了這個名兒,從來沒請大家來逛逛。
她那孤僻的性子原也難怪,可是這樣好地方幾乎被她湮沒了。
"當晚探春回去,又叮囑了湘雲、寶钗一番。
那天剛好李纨去看李嬸娘,不在家裡。
湘雲向來擱不住事的,第二天見着李纨,便都告訴與她。
李纨笑道:"你們真會想着法子玩,可憐我在江西,終日關在衙門裡。
那地方本有龍舟競渡的風俗,前任何道台帶着家眷看龍舟,可巧那幫泅水的彼此争頭,鬧出人命。
那道台也被人參掉。
倒是蘭兒出告示禁的。
"湘雲笑道:"你們隻顧做官麼,倒是我們閑人比你舒服。
"過兩天,李紋、李绮和薛寶琴都來和李纨道喜。
又至寶钗處坐坐。
寶钗當面約了她們。
京城裡難得有這種熱鬧,她們聽了自甚樂意,都答應必到。
到了五月初,龍舟已預備好了。
寶钗先回了王夫人。
那天回到薛家,又面請了薛姨媽。
又親自到東府裡,約了尤氏婆媳。
又打發人飛馬出城,接了巧姐和劉姥姥。
隻邢夫人處托平兒面回,剛好那兩天邢夫人因和姨娘們嘔氣,犯了肝症,不能來,也就算了。
那巧姐多時未回賈府,聽說有龍舟可看,更為高興。
一大早起來,梳洗完了,給婆婆拜過節,便趕到劉姥姥處,催着她梳頭打扮,戴上一朵石榴花,又帶了些新上的櫻桃、黃瓜、杏子、野菜,坐上小轎車,趕進城來。
一到榮國府,先找着平兒,說了一回家常話,方同至王夫人處拜節。
王夫人笑道:"姥姥,你還硬朗。
你們也趕着瞧熱鬧來了?"劉姥姥道:"我們鄉間,隻聽說皇上家園子耍過龍船,可總沒瞧見過。
這回托姑太太的福,我可開開眼了。
"巧姐笑道:"太太您看姥姥這麼大年紀,還愛打扮呢。
早起找出來好些衣服,穿這件也不好,穿那件也不合式。
我說我姨娘不是送你兩套麼,她才想起來了,穿了倒很合身,隻是袖子長點。
"劉姥姥笑道:"我年輕的時候也是好打扮的,這如今要做棺材瓤子了,還打扮什麼。
可是到了城裡頭,穿得太破爛了也叫管家奶奶們笑話。
若不是二奶奶給我這套衣服,可就難了。
"平兒笑道:"這也是半舊的,比你們鄉下衣服總算強點罷了。
"正說着,探春和寶琴來了,尚未坐下,李纨、寶钗又同陪了尤氏、胡氏來至上房,大家周旋一陣。
見了劉姥姥,也都問好。
劉姥姥道:"我聽說東府裡大爺和三姑爺都封了什麼官,大奶奶的哥兒也升了進來,這真是大喜啊。
"尤氏笑道:"哪有姥姥的官兒大呢,一品大百姓,什麼事也不用管,他們升了官,可是拼着性命換來的呢。
"吓得劉姥姥隻是念佛。
探春指着寶琴道:"這位梅姑奶奶是新翰林的太太,姥姥還不給她道喜。
"劉姥姥道:"我看這位姑奶奶長得怪俊的,就是個有福氣的樣兒。
"衆人聽得都笑了。
王夫人道:"我們到園子裡去吧,隻怕有人在那裡等着呢。
"說着便同着衆人在往大觀園走去。
寶钗、平兒都勸王夫人坐轎,王夫人隻說天氣好,也借此散散心。
過了花溆,就遇見薛姨媽扶着小丫頭,後面邢岫煙跟着,見了王夫人,笑道:"姨太太今兒真早,我緊趕着還落在後頭。
"劉姥姥道:"姨太太一向可好?那年添了大孫子,新近聽說又添了孫女,真是好福氣。
"王夫人道:"姨太太為什麼不帶哥兒、姐兒來玩玩?"薛姨媽道:"他們來了也是吵的慌。
家裡有奶子和寶蟾看着呢。
"探春笑道:"那姐兒和咱們家小蕙二奶奶,怎好沒過帖子就上門哪。
"一時到了藕香榭,見惜春、湘雲、李紋、李绮都在那裡依欄觀魚,也有扔些饽饽引魚遊戲的。
湘雲先瞧見這些人,笑道:"怪不得我們等了這半天,原來都到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