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慈太君仙輿欣就養 勇将軍使節出從征

關燈
定國了,就是眼前這點小事,你大哥就夠發愁的。

    這兩天南陽鬧土匪,商議發兵,他和那班同事也不知擡了多少的杠,一回來就是咳聲歎氣。

    你想他從前是什麼樣的人,出去外頭有一幫朋友,隻管吃喝玩樂。

    回家來,聽姨娘們吹吹蕭、唱唱曲子,多麼自在。

    憑空的戴了這項愁帽子,倒弄得他荊天棘地,神仙不做做罪人,你說傻不傻呢?"平兒道:"天下做事的人總帶幾分傻氣,隻看我們奶奶多麼有心眼,我看她就傻當那份窮家,吭吭哧哧的省幾個錢,挨盡了罵名也沒落着好。

    那些送邢姑娘的猩猩紫裘衣,送襲人的天馬皮褂子,哪一件不是自己白貼出來的。

    她說甯可自己貼幾個錢,别叫家裡人像燒糊了棚子似的,叫人家笑話,可不是傻心思麼?"探春道:"要傻就傻大姐那個份兒。

    晴雯入畫被攆也由她,林妹妹的死也由她,她總叫别人吃虧,自己一點兒虧不吃那才傻得過呢。

    "說得衆人都笑了。

    寶钗笑道:"新近還出了一個小傻子,也是咱們家裡的。

    "大家問是誰,寶钗道:"就是走馬上任的小蘭大爺啊!這回送大嫂子的人回來,說蘭兒到那裡了,因為老爺從前上過李十兒的當,把什麼門稿家人、刑名老夫人都裁了,單找些幕僚辦事。

    那些佐雜小官和小監們,見知座都沒座位的,他偏要他們坐炕說話。

    有一個官兒拿着中堂的信,當面求差使,他可翻了,立時挂牌出去,訓饬了一大套。

    就得罪中堂也不管,這還不算呢。

    九江那缺,管着海關,本來不壞。

    他把自己就得的錢大把的拿也去,辦了許多工藝局、農學書院。

    如今做官的哪個不為的發财,像他這傻了恐怕沒有第二份吧。

    "尤氏笑道:"我隻佩服寶二爺的話,說得樂一天是一天,誰知道将來怎麼樣呢?這話最通人。

    若拿定這個主意,什麼正經事都不用做了。

    "探春道:"他說得如此,為什麼出家出尋苦吃呢?可見還是想不開。

    "寶钗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想頭,别人哪裡會知道呢?"衆人隻顧說話,那兩套書早說完了,卻不曾細聽,女先兒又上來請點,大家都說不早了,你們也歇歇吧。

    尤氏卻吩咐他們又吹打了一套将軍令方罷。

     此時已過定更,探春問道:"大哥哥還沒有回來麼?"尤氏道:"他見天總要三更半夜才家來哪,不知忙的是什麼?我問他也不肯說。

    "寶钗因挂念哥兒,急欲回去,大家便告辭同散。

     那時候南陽鬧得是什麼土匪呢?原來儋崖一帶沿海漁戶,都生得冥頑刁悍,又傳來紅蓮邪法,慣能興雲起霧,喚雨呼風。

    還有一種密咒,不論何人,一聽了他的咒語,立時把祖宗父母都不要了,跟了他去,所以暗中嘯聚了無數暴亂之徒。

    上回在海疆上起事,被安國公甄應嘉等督兵剿散,他們性成好亂,如何便肯甘心,仍在沿江沿海各處時時蠢動。

    那回在南陽搗亂,隻是幾個麼麼頭目,可巧節度使王國臣畏葸無能,一聞匪亂,連忙坐着巡船往外河去遊戈遊戈。

    你道什麼叫做遊戈?說來可笑,此人識字有限,連"戈、弋"兩字都分不清。

    他隻顧遠遠的去任意遊戈,便把南陽一府堅城輕輕地送與邪匪。

    這消息傳到京師,舉朝失色。

    那些大臣們也開了一次會議,有的笨蠢如牛,有的畏事怕虎,有的如營窟之兔,有的如藏穴之蛇,都相顧莫敢發語。

    隻有一位孫尚書,還算是有見識的,說道:"這不過癬疥之患,隻是事不宜遲,趕緊就鄰近撥一支宿将去,三日趕到,包管平定。

    "座中定良郡王喝道:"神策府領袖不在這裡,誰敢混出主意?"大家先聽了不懂,細想了一想,方悟到此時壽安郡王正出外差,這定良向來奉承他的,卻忘了自己也是神策府的領袖。

    這話一出,一班朝貴啞口無語,一擱就擱了好幾天。

    那南陽的匪勢漸漸猖獗起來,等到壽安郡王回京,一意要用龍武新軍,先拟推劉永祥挂帥。

    這劉永祥是有名的皮殼将軍,人緣還好。

    有人告訴他,說神策府中招安一輩,有意坑他,一應刀槍弓箭都挑那鏽壞不能使的,給他帶去。

    他聽了仔細一想,究竟好好的腦袋還是不搬家的為妥,連忙知難而退。

    随後那壽安郡王不知聽了何人說話,又看中了猴頭猴腦的侯虎。

    侯虎久抱雄心,有此機會如何不去。

    當下便草草定議。

    賈珍深知不妥,忙去單見領袖,懇切谏阻。

    那兩位領袖浮躁的浮躁,糊塗的糊塗,哪裡聽得進去。

    賈珍急了,又遍谒東平、北靜諸王。

    那天見了北靜王,先将此事前後經過情形說了,又道:"侯虎那人決非池中之物,他這一去不是抱薪救火麼?"北靜王畢竟英敏,一聽賈珍的話,便道:"你這話所見深遠,若是依你怎麼辦呢?"賈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