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慈太君仙輿欣就養 勇将軍使節出從征
關燈
小
中
大
體,所有大生意都是寶钗拿的。
有時和探春商量,可是家人媳婦們回事,遇着寶钗不在議事廳上,向李纨回過,也就算了。
如今李纨走了,平兒更不敢做主,事事都要取決寶钗,因此早半天必得在廳上坐鎮。
就是回到怡紅院,遇有急事,他們也要趕來面回,一刻也不得安逸。
此時探春卻搬回賈府住下。
原來周瓊移鎮長江,政府因江防吃重,命他添募二三十營新兵。
周瓊想到此事利弊關系甚大,若辦得不得法,那官兵便是盜匪,特地趕信叫他兒子火速南來,幫同籌畫。
周姑爺得了信,不兩天便起身趱程去了,一時歸期難定。
探春将住宅托與周府親眷照管,自己樂得在秋爽齋住住。
見寶钗操勞太過,有時也在議事廳幫着料理。
那天,王夫人偶然高興,至秋爽齋來看探春。
坐至傍晚,正值雨後新寒,不免受了感冒,夜裡便瀉了四五遍。
第二天早起,寶钗、探春來請早安,王夫人正在炕上歪着。
寶钗道:"太太還是請王太醫來看看吧。
"王夫人道:"我也沒什麼大病,剛才已吃些菩提丸。
隻是珍大嫂前兒來這裡,說起上月就要請賞桂花,被那幾場雨耽誤了。
眼下菊花開得正好,叫我挑個日子,到東府裡散散。
我和她說好了,明天準去的,這一來又去不成了。
"探春道:"我們通知珍大嫂子,等太太好了再請,也是一樣。
"王夫人道:"隻怕他們都預備了,你們明天去替我說聲吧。
"二人答應下來。
那尤氏上次來邀王夫人,本說是請去聽聽小戲。
隻因王夫人再三囑咐,不要費事,僅隻傳了一班說書的。
又因外客來了,要設王夫人的座位,隻約了薛寶琴、邢岫煙,此外便是探春、寶钗、平兒,并無别客。
本要約史湘雲的,因她這幾天正住在她叔叔家裡,也不曾邀得。
卻想不到王夫人這兩天剛剛病了。
到了那天,探春、寶钗和平兒約齊了,坐車同往空府,直至内議門下車,尤氏,胡氏接出。
先至上房坐定,探春說起王夫人本來要來的,偏偏前天到園子走一趟,便感寒患瀉,實在撐不起來,向尤氏緻意道歉。
尤氏道:"這怪我們請得不誠,耽擱了這些天。
若早請也許太太來得了。
我知道太太也喜歡熱鬧,隻要身子好。
沒有不來的。
"寶钗道:"邢妹妹也怕來了了,蟠大哥那個小子一直是跟她的,昨兒也有點寒熱,又是哭又是吵,不知道今兒好了沒有?"平兒道:"這天氣一涼一熱的,也真難對付,怎麼叫人不受病。
"正說着,人回梅大奶奶來了。
隻見寶琴打扮得花枝招展,扶着丫環從遊廊上款步進來。
她和尤氏婆媳都不甚熟,另有一番世故周旋。
尤氏見人到齊了,便請衆人同至園内看花。
進了園門,走過幾處坐落,方到晚香堂。
堂外太湖石最多,玲珑曲折,面面宜畫。
也同山子野草布置的假山上的兩棵大金桂,開到二歲的花,濃香四溢。
那高高低低的山石,都擺着各種盆菊,紅白黃紫,無色不備。
另有綠牡丹、黑麒麟幾種,外間不易見的。
大家随意玩賞一回。
寶钗走乏了,坐在石礅上歇息,寶琴靠着石欄杆俯身采花。
平兒見一朵金鳳翎低垂盆面,拾着一枝細竹子将花支起。
探春繞遍山石,看各花棵上簽的花名。
一時,寶琴說道:"這園子比大觀園小點兒,我倒愛他處處精緻。
"尤氏道:"這還是老輩手裡蓋的。
那時候清客裡頭還有幾個名手,後來詹子亮、程伯起那一班,哪裡比得上呢。
"文花擎個水晶盤過來,盤裡養着各色花朵。
尤氏命挨次送上,随意揀戴。
探春、寶琴、平兒見那花鮮玲可愛,各揀了一朵戴上,隻寶钗不要。
衆人又說了一會兒閑話,丫環們來請入席,便同向晚香堂走進。
看那牆上挂的都是名家的菊花畫幅,幾案上擺列許多花瓶,有産瓷的,有古銅的,還有澄泥陶瓦的,也都插着各色菊花。
尤氏讓寶琴上坐,寶琴再三推讓。
然後坐下。
大家次第坐定。
女先兒上來請點書,寶钗向來不喜聽書的,隻說道:"揀好的随便說吧。
"探春點了"夢虎姻緣",是宋朝梁紅玉的故事。
寶琴點了一段"鏡花緣"。
平兒點了一部"還珠記"。
就聽得噔噔弦響攙着咚咚鼓聲,引吭按調的說起來。
這邊席上,衆人仍舊說花,一面聽着說書。
少時,說到梁紅玉桴鼓助戰,那女先兒口齒伶俐,把那鼓聲戰聲以及黃天蕩的水聲都形容出來。
尤氏道:"那梁紅玉是勾欄出身,倒能夠佐夫立功。
我們枉生在世族高門,白得了朝廷的封诰,未免慚愧。
"寶琴笑道:"别人這麼說還罷了,在大嫂子可說不上。
隻看大哥哥身居策府,将來手建功業,安邦定國,大嫂子便是蕭侯的夫人了。
那梁紅玉算得什麼呢?"尤氏道:"别說安邦
有時和探春商量,可是家人媳婦們回事,遇着寶钗不在議事廳上,向李纨回過,也就算了。
如今李纨走了,平兒更不敢做主,事事都要取決寶钗,因此早半天必得在廳上坐鎮。
就是回到怡紅院,遇有急事,他們也要趕來面回,一刻也不得安逸。
此時探春卻搬回賈府住下。
原來周瓊移鎮長江,政府因江防吃重,命他添募二三十營新兵。
周瓊想到此事利弊關系甚大,若辦得不得法,那官兵便是盜匪,特地趕信叫他兒子火速南來,幫同籌畫。
周姑爺得了信,不兩天便起身趱程去了,一時歸期難定。
探春将住宅托與周府親眷照管,自己樂得在秋爽齋住住。
見寶钗操勞太過,有時也在議事廳幫着料理。
那天,王夫人偶然高興,至秋爽齋來看探春。
坐至傍晚,正值雨後新寒,不免受了感冒,夜裡便瀉了四五遍。
第二天早起,寶钗、探春來請早安,王夫人正在炕上歪着。
寶钗道:"太太還是請王太醫來看看吧。
"王夫人道:"我也沒什麼大病,剛才已吃些菩提丸。
隻是珍大嫂前兒來這裡,說起上月就要請賞桂花,被那幾場雨耽誤了。
眼下菊花開得正好,叫我挑個日子,到東府裡散散。
我和她說好了,明天準去的,這一來又去不成了。
"探春道:"我們通知珍大嫂子,等太太好了再請,也是一樣。
"王夫人道:"隻怕他們都預備了,你們明天去替我說聲吧。
"二人答應下來。
那尤氏上次來邀王夫人,本說是請去聽聽小戲。
隻因王夫人再三囑咐,不要費事,僅隻傳了一班說書的。
又因外客來了,要設王夫人的座位,隻約了薛寶琴、邢岫煙,此外便是探春、寶钗、平兒,并無别客。
本要約史湘雲的,因她這幾天正住在她叔叔家裡,也不曾邀得。
卻想不到王夫人這兩天剛剛病了。
到了那天,探春、寶钗和平兒約齊了,坐車同往空府,直至内議門下車,尤氏,胡氏接出。
先至上房坐定,探春說起王夫人本來要來的,偏偏前天到園子走一趟,便感寒患瀉,實在撐不起來,向尤氏緻意道歉。
尤氏道:"這怪我們請得不誠,耽擱了這些天。
若早請也許太太來得了。
我知道太太也喜歡熱鬧,隻要身子好。
沒有不來的。
"寶钗道:"邢妹妹也怕來了了,蟠大哥那個小子一直是跟她的,昨兒也有點寒熱,又是哭又是吵,不知道今兒好了沒有?"平兒道:"這天氣一涼一熱的,也真難對付,怎麼叫人不受病。
"正說着,人回梅大奶奶來了。
隻見寶琴打扮得花枝招展,扶着丫環從遊廊上款步進來。
她和尤氏婆媳都不甚熟,另有一番世故周旋。
尤氏見人到齊了,便請衆人同至園内看花。
進了園門,走過幾處坐落,方到晚香堂。
堂外太湖石最多,玲珑曲折,面面宜畫。
也同山子野草布置的假山上的兩棵大金桂,開到二歲的花,濃香四溢。
那高高低低的山石,都擺着各種盆菊,紅白黃紫,無色不備。
另有綠牡丹、黑麒麟幾種,外間不易見的。
大家随意玩賞一回。
寶钗走乏了,坐在石礅上歇息,寶琴靠着石欄杆俯身采花。
平兒見一朵金鳳翎低垂盆面,拾着一枝細竹子将花支起。
探春繞遍山石,看各花棵上簽的花名。
一時,寶琴說道:"這園子比大觀園小點兒,我倒愛他處處精緻。
"尤氏道:"這還是老輩手裡蓋的。
那時候清客裡頭還有幾個名手,後來詹子亮、程伯起那一班,哪裡比得上呢。
"文花擎個水晶盤過來,盤裡養着各色花朵。
尤氏命挨次送上,随意揀戴。
探春、寶琴、平兒見那花鮮玲可愛,各揀了一朵戴上,隻寶钗不要。
衆人又說了一會兒閑話,丫環們來請入席,便同向晚香堂走進。
看那牆上挂的都是名家的菊花畫幅,幾案上擺列許多花瓶,有産瓷的,有古銅的,還有澄泥陶瓦的,也都插着各色菊花。
尤氏讓寶琴上坐,寶琴再三推讓。
然後坐下。
大家次第坐定。
女先兒上來請點書,寶钗向來不喜聽書的,隻說道:"揀好的随便說吧。
"探春點了"夢虎姻緣",是宋朝梁紅玉的故事。
寶琴點了一段"鏡花緣"。
平兒點了一部"還珠記"。
就聽得噔噔弦響攙着咚咚鼓聲,引吭按調的說起來。
這邊席上,衆人仍舊說花,一面聽着說書。
少時,說到梁紅玉桴鼓助戰,那女先兒口齒伶俐,把那鼓聲戰聲以及黃天蕩的水聲都形容出來。
尤氏道:"那梁紅玉是勾欄出身,倒能夠佐夫立功。
我們枉生在世族高門,白得了朝廷的封诰,未免慚愧。
"寶琴笑道:"别人這麼說還罷了,在大嫂子可說不上。
隻看大哥哥身居策府,将來手建功業,安邦定國,大嫂子便是蕭侯的夫人了。
那梁紅玉算得什麼呢?"尤氏道:"别說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