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真威烈策傳細柳軍 續風流宴啟芙蓉社

關燈
理就緒,到八月初十外,便又回來。

    原想約着這些姐妹們都在園子裡聚會,偏趕上人事不齊,李紋擇定八月底出閣,李绮幫着李嬸娘料理妝奁。

    邢岫煙又因寶蟾病了,在家裡照料醫藥,一時都不能來。

    寶琴是有公婆的,又須在家裡過節。

    探春未免掃興。

    王夫人那回到了凹晶館,愛那裡臨水軒敝,和賈政商量,就在那卷篷底下擺個團圓家宴。

    蘭哥兒媳婦已接到遼東去了,這裡無非李纨、寶钗、探春、惜春、湘雲、平兒諸人,也勉強坐了兩席。

     那晚上月色甚朗,流雲四卷,一鏡當空。

    又在臨水的地方,水光上下蕩漾金波,更覺得分外清澈。

    席上諸人因賈政在坐,不便任意談笑,倒冷靜了許多。

    還是探春曲意承歡,揀賈政、王夫人愛聽的說。

    賈政是向來不終席的,王夫人怕夜涼,不到席終,也坐着小竹轎子去了。

    探春和寶钗、湘雲約好了,等他們席散,仍在此賞月作詩。

    偏是湘雲說道:"上回聯句,将賞月的好處都說盡了。

    這番再作,必定犯重,不如改個題目。

    "因此三人隻在那裡靠着欄幹,賞了一會兒月,也就散了。

     那寥汀花溆一帶遍種着木芙蓉,這年秋令特暖,開得最盛。

    有一天,寶钗從那裡走過,見那岸邊一叢叢的芙蓉都開滿了,藍煙粉霧,疑怨含嬌,不覺心有所感,填了小詞一閣《調寄菩薩蠻》。

    那詞是: 重重步绮搖秋影,五铢衣上飄煙冷。

    生世慣空江,當時本是雙。

    拒霜情宛轉,芳緒何人見。

    夢裡别東風,羞顔深淺紅。

     寫完了,自己吟了一遍。

    想起前人詠白蓮的詩"無情有恨何人見,月白風清欲墜時。

    "正和我此詞意境相似,不免微歎了一聲。

    正要收起,丫鬟們回道:"史姑奶奶來了。

    "湘雲走進來,瞧見詞箋,搶過去看,深為贊賞。

    又道:"寶姐姐,這阕小詞雖是自己幽怨,這題目卻好,比從前填的柳絮詞還有意思。

    咱們何不起個芙蓉詞社呢?"寶钗道:"要起社,人要多些才有趣。

    三妹妹剛回去,琴妹妹來不來也說不定,隻邢妹妹準來的,未免太少了。

    "湘雲道:"咱們分頭請去,就有不來的,随後補作也可。

    那秋海棠的詩,我不是随後補作的嗎?"寶钗卻她不過,隻得打發人飛馬去請。

    一面預備果點酒肴。

    湘雲道:"還有社主和監場謄錄都沒有請呢?"寶钗忙又打發婆子們,分往稻香村、攏翠庵去請。

    一時李纨、惜春先來了。

    李纨笑道:"你們真高興,兩個人也要起社嗎?"湘雲笑道:"人少了,你們也得湊上。

    "惜春道:"那可是白說。

    我幾時填過詞呢?"寶钗笑道:"你别聽她的,已經打發人都去請了,想必就來的。

    "正說着,岫煙來到,聽說起社填詞,也甚高興。

    即将各色小調寫了,搓成紙丸,大家拈阄。

    湘雲、岫煙先拈得,自去構思。

    又過了兩頓飯的工夫,探春、寶琴方到。

    續拈了阄,這才點起香來。

    探春道:"那回就說要填芙蓉詞的,虧得史妹妹提倡,我倒忘了。

    "湘雲道:"若不是蘅蕪君那首詞,我也幾乎混過去了。

    "說着便取張砑黃窄箋,将詞寫出,遞與惜春。

    寶钗看是西江月調,笑道:"你怎麼單挑這個調兒呢?看着好像容易,可不容易出色。

    "再看湘雲的詞,是: 天上碧城何許,人間錦水多情。

    蕭娘鏡裡鬥娉娉,憐取臨印妝影。

    故苑仙姿銷減,空江秋怨分明。

    昨宵風露夢瑤京,煙外愁鴻啼醒。

     探春也搶着來看,道:"詞是絕妙,隻是太凄豔了。

    那結拍兩句,真叫人回腸蕩氣呢。

    "寶钗道:"平調能填到如此,卻也虧她。

    "寶琴拈的是浣溪沙,想了半天,卻矜持不肯下筆。

    寶钗催道:"香快完了。

    "也就草草寫出,做的是: 一鏡盈盈舞彩鸾,江妃含笑倚新妝,佩環消息暗思量。

    穩稱錦雲籠翠被,暗催玉露解羅裳,豐容莫道不禁霜。

     衆人看了道:"到底是小薛,作得如此細風光。

    "湘雲道:"下半阕更好。

    翠被、羅裳兩名又流利,又不落俗套。

    "探春道:"末句更好呢,妙在的确是芙蓉,别的秋花便合不上。

    "因又看岫煙的唐多令,頭兩句是: 芳佩為誰留,紅顔最耐秋。

     探春先拍手道:"'紅顔最耐秋'這五個字真有意味。

    "寶钗道:"這個題目原要往好裡說的。

    "再看底下是: 仗西風洗盡清愁,一鏡千妝争媚撫,遮不住木蘭舟。

     衆人莫不贊美。

    湘雲道:"好是好,太說盡了,以下怎麼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