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開吟社探春賞花 忤親庭賈環逃杖

關燈
話說賈蘭赴試春闱,王夫人、李纨未免懸念。

    探春因為替王夫人解悶,便向周瓊說明了,回來暫住。

    此時李紋、李绮雖已許字,但未出閣,李嬸娘怕李纨煩悶,也叫她們姐妹來此作伴。

    一時頓覺熱鬧。

    探春本愛園居,此來正值春暖花七,韶光绮麗,便回了王夫人,帶同侍書、翠墨和跟來的婆子們,搬至秋爽齋住下。

    又撺掇李纨和紋、绮姐妹,都移住稻香村。

    李纨久有此意,自然樂從。

    王夫人因園中久荒,先吩咐賈琏傳知管事們,多派人役打掃房屋,修整花樹。

    有些坍壞破損的都重修了。

    隻消旬月工夫,便覺氣象一新,荒埃盡掃。

    寶钗又對探春說起替湘雲一番打算,探春與湘雲素來相得,也覺得這麼安頓最為妥當。

    趁便和探春商量定了,便去回王夫人。

    王夫人道:"雲丫頭寡婦失業的,沒有投奔,怪可憐的。

    咱們平常白養着許多閑人,她又是在這裡住慣了的,難道還多着她麼?若來了,隻管同在家裡一樣,不要生分才好。

    "探春道:"史妹妹那人是沒有心眼的,和四妹妹也說得來,太太不用張羅,她隻交給四妹妹就得啦。

    "當下說定了,就告知寶钗,打發人去接。

    剛好有南邊新來的京官要尋找住宅,湘雲把那房子賃給他,那邊粗家具也作了價,隻帶着衣箱和幾隻書籍,搬至攏翠庵,和惜春同住。

    仍是翠縷貼身服侍。

    白天尋姐妹們談笑,有時逛逛園景,夜裡自去參閱道書,比在家裡倒舒服了。

     那天早上,探春從王夫人處請安回來,走過沁芳橋畔,見兩棵杏花開得似雲蒸霞蔚,許多密蜂圍繞着花枝上飛來飛去,嗡嗡不絕。

    想到唐人"紅杏枝頭春意鬧"的詩句,這個"鬧"字真形容得妙,那稻香村一帶杏林不知更開得如何繁盛?便想尋惜春、湘雲同去玩賞。

    又覺得身上微涼,走到岔路,吩咐侍書回去取衣服,獨自向攏翠庵而來。

    此時庵畔梅林已是綠明青子的時候,淨爐清磬,分外幽靜。

    探春見門内無人,徑自進去。

    則進前廊,廊上挂着一架白鹦鹉,陡然念了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冷不防吓了一跳。

    笑道:"四姑娘這裡連鹦哥都通禅了。

    "湘雲在惜春屋裡坐着,聽見了忙迎了出來。

    說道:"三姐姐真起得早。

    "探春道:"你們不是都有早課麼?怎麼今兒這麼清閑?"湘雲道:"四妹妹天沒亮就起來,忙了一早起,剛念完了,我可有什麼早課呢?說是修道,也不過是一句話,隻算當攏翠庵的香婆罷了。

    "惜春問道:"大嫂子搬到園子裡沒有?"探春道:"你真是世外之人,一切不聞不問。

    大嫂子搬來好幾天,連紋妹妹绮妹妹也一起住下了呢。

    "湘雲道:"這都是三姐姐要重興詩社鬼使神差的把她們都送了來啦。

    "探春笑道:"我正為這個來找你們。

    剛才我瞧見杏花盛開,想和大嫂子商量,開個杏花社,她那裡杏花最多,想必更盛,咱們同去看看如何?"惜春道:"去一趟也好,她們來了,我還沒有見着呢。

    "正說着,侍書取了一件春羅薄棉襖來,探春一面換衣服,說道:"杏花都開透了,天氣還這麼涼,也是少有的。

    "侍書道:"聽他們說,前兩天西山還下雪呢!"惜春看她換了衣服,說道:"三姐姐要到稻香村去,這就去吧。

    "正要走,湘雲忙道:"等我拿件東西帶了去。

    "大家等她,回來卻仍舊空手。

    探春笑道:"你拿的東西呢?"湘雲笑而不答。

    一路走着,正值春陰天氣,隻見遠近各處重樓疊榭,夾着許多花樹,綠便是一堆煙柳,淡紅淡白發煙似霧的便是一片開乏了的山桃,又有翠檻藏花,紅亭枕水,處處賞心怡目。

    将近稻香村,便見前面一帶綠疇圍繞,高高下下千萬枝杏花通紅如火,緊接着土垣茅舍,一帶竹籬。

    門外站着一班人,正是李纨和紋、绮姐妹,帶着丫環們在那裡看花。

    李纨見了她們三人,笑道:"我算定你們要來,預先在這裡迎接。

    "探春笑道:"我也是聽耳報神報道,大嫂子高興賞花,來湊趣的。

    "紋、绮姐妹都和她們久别初逢,不免寒喧問候。

    李紋道:"那回在這園子裡釣魚玩,還在眼前似的,我在家裡做的夢一半都在這裡。

    想不到真又來了。

    "湘雲道:"這幾年裡頭不但三姐姐去過南邊,咱們在城裡的也沒得見面,叫我好想。

    "李绮道:"真是的,姐夫的事,我們姐妹總也沒得去瞧你。

    頭一件,先不知道住址。

    第二件,除掉來這裡,我媽也不放我們出去應酬,隻在家裡悶着。

    "李紋道:"可惜琴姐姐不在這裡,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才能來呢?"李纨道:"我聽寶妹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