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陷情魔荒山壞丹鼎 感幽怨幻境泣冰弦

關燈
話說寶玉、湘蓮夜子時候,同至師父石室。

    此時茫茫大士雲遊去了,隻渺渺真人獨自在室中木榻靜坐。

    湘、寶二人不敢驚動,便在榻前肅立靜候。

    好一會子渺渺真人才慢睜開兩目,見他們二人在此,便說道:"你等坐功已滿,目下便要進追爐鼎之功,要曉得進道非易,守道更難。

    《道德經》所雲:'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雄,守其雌。

    '是就道功上說的,不是世路上的泛話。

    你們進道尚猛,隻怕守道未堅。

    若守不住,一向進功都成虛擲。

    切要注意。

    "湘、寶二人連忙答應,謹記在心。

    渺渺真人又取出秘笈道書,那上頭備載煉丹要訣,如何安置爐鼎,如何調和坎離,如何降龍伏虎,又如何抽鉛添汞,逐層的指說一番。

    湘寶二人都領會了,真人又道:"你二人從今日起,将此中功夫從頭調煉,俟百日屆滿,内丹完成,方可續煉外丹。

    你等聰明是有的,有一分聰明即多一分魔障。

    不但不可自恃,更要處處自危,煉到心凝形釋,骨肉都融,潛行不空,蹈火不熱,那才算得是成熟呢。

    "又指示外丹應用之藥,無非雄黃、水礬石、水戎鹽、鹵堿精,礬牡蛎、赤石、脂滑石、胡粉等類,并沒有什麼貴重稀奇的。

    原來,此是煉華第一丹的古法,此丹功用最大,服之七日便可登仙。

    湘、寶二人俱記下了。

    自此按日做起功夫,有時出外采藥。

    仗着二人俱通劍法,渺渺真人又給了寶玉一把芙蓉劍,以為防身之用。

    所以蛇、虎、毒蟲都不相犯。

    好容易熬到百日,還精胎息,功夫圓滿,居然内丹成了。

    便告知真人,真人也替他們歡喜。

    随即架起爐鼎,投入各藥,外面拿六一泥封了,然後煉以真火。

    寶玉、湘蓮各守一爐,晝夜堅坐不離,要守到三十六日,方可成丹。

    漸次過了半月,鉛汞合法坎離調順,那火苗先是通紅的,此時現了黃紫青綠諸色。

    渺渺真人來看過兩次,茫茫大士回來了,又同來看過一次,都替他們歡喜。

    真人究竟是過來的人,知道丹功關鍵吃緊的在将成未成的時候,還覺放心不下。

    轉眼又過了十天,丹爐的火雜色少了,青綠的多了,寶玉心中忖量,功夫已經過半,正自歡喜,那天晚上在爐旁打坐,守定無關,心如止水,坐到夜半,忽似天傾地震,那間石室便要坍倒,直向身上壓下來。

    寶玉凝神靜氣倏已複舊,一會子又聽見狼嗥虎嘯,向石室窗洞裡探進頭來,獰目磨牙,形狀可怖。

    又一巨狼從窗洞串進來,直到自己面前,張口欲噬。

    寶玉知是幻象,也不為所動,忽見焙茗慌忙走來請安道:"二爺敢則在這兒呢,我哪裡不曾找到。

    剛才北靜王爺打發長史大人來說,皇上見了二爺場裡的文章非常賞識,王爺又奏保了一番,皇上立時降旨賞給二爺翰林學士之職,老爺叫二爺即刻回府,等着一同上朝謝恩去呢。

    "寶玉久将名心看破,依舊坐定不理,焙茗便出去了。

    又見張道士立在面前,手裡捧着漆盤,用黃綠袱墊着,内中全是金銀珍品。

    寶玉向來不喜這些東西,隻覺着可厭。

    張道士道:"這不是尋常玩意,有一個金麒麟,門下知道是哥兒心愛的,好容易才找了回來。

    這有個玉鎖,上頭刻着八個字,林姑娘正短這麼一個,哥兒收下,送給她穿戴上吧。

    "寶玉始終不顧,堅坐如常,張道士也去了。

    又見秦鐘被人打得頭破血流,訴說金榮如何欺負他。

    他告訴了賈瑞,賈瑞倒幫着金榮,關起門來,把他飽打了一頓,要寶玉替他出氣。

    又見芳官前面跑着,她幹媽拿拐棍追着,口中罵罵咧咧的。

    芳官哭喊着,一直奔至寶玉面前,說道:"二爺,快救我!我幹媽要打死我呢!"又見警幻的妹子兼美婷婷袅袅的走來,道:"那回你掉在迷津裡頭,我姐姐還埋怨我呢,快不要着迷了,跟我見姐姐去吧。

    "寶玉拿定主意,堅持不動,随即隐去。

    剛走了一會兒,又見金钏含淚訴說為他跳井,又是晴雯訴說抱屈被攆。

    還說着,你瞧瞧,那年換上的松花小襖,我至今還穿着呢。

    "寶玉心中一動,連忙按住,晴雯才去。

    緊跟着襲人來了,說道:"二爺,你真狠心,扔下來就走了,我服侍你這麼多年,又沒過明路,可叫我怎麼好呢。

    要拼着一死,又怕人笑話,你許我将來坐八人轎子,如今你出了家,可叫我往哪裡坐去。

    "寶玉聽出氣來,越發不理。

    襲人道:"你不理我,我另處打我的主意,你可别怪我。

    "說着就去了。

    耳邊又聽得莺兒的聲音道:"二爺不是要問我們姑娘那特别的好處麼?我告訴你,真是任什麼人都不會有的,我先說第一件吧。

    她若服了冷香丸,那一種香氣從皮膚上發出來,比什麼蘭麝都好。

    二爺是知道的,我不是撒謊吧。

    "寶玉心中又一動,重複按下斂容靜守。

    莺兒又道:'那兩件二爺跟我到僻靜地方,我再說給你,不要叫和尚道士聽了去。

    "一時又見寶钗緩步進來,道:"寶兄弟,你煉什麼丹,修什麼道呢?那老子是道教的祖宗,隻說得無為自化,清淨自正,漢朝谷永說得更好,黃冶變化等等,皆是奸人左道惑衆,系風撲影,終不可得。

    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就要想成仙麼?"宛然寶钗未嫁時候的口吻,見寶玉不理,便又說道:"二爺,你我既為夫婦,我終身倚靠你的,你是聰明人,可知道修仙修佛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