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哭怡紅冷麝離魂 栖攏翠寒鵑吊夢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寶钗、探春、湘雲正在緩步出園,聽了玉钏兒傳述的話,忙即同赴王夫人處。
王夫人此時歪在炕上,靠着石青嵌面靠背,绡鸾在旁邊捶腿,李纨也站在地上陪着說話。
湘雲見着李纨,即向她道喜道:"蘭侄兒自小就喜歡念書,果然高發,這也不枉大嫂子一番心血。
"李纨道:"這孩子太僥幸了,我還叫他多念書呢。
"湘雲又道:"剛才我們過稻香村,我估量大嫂子還在那裡,就要走過去。
虧得寶姐姐告訴我才知道大嫂子搬了。
"李纨又提起姑爺之事,向湘雲寬慰幾句。
王夫人道:"你們逛了幾處,這麼大冷天,梅花也還沒開,可有什麼可逛的呢?"湘雲道:"我好久沒到園子裡頭去,想不到這麼荒涼,到底房子是有人住着才好。
"王夫人道:"這還算好呢,前兩年誰敢去呀?他們說的也太邪乎,說是鳳丫頭在那裡見了鬼才得病的,珍哥兒媳婦走過園子裡,撞見了什麼,他病了好多天。
大老爺不信,親自瞧去,白天裡也碰見妖怪了,好容易請老道淨了宅,這些時才安靜些。
"探春道:"凡是這類的話多半都是小厮婆子們編出來吓唬人的,吓得的人都不敢去,他們就得了法,偷的偷賭的賭,躲懶的躲懶,什麼事做不出來。
這些話不要聽他,一鎮靜就沒事了。
"李纨道:"三妹妹之話很對,上回大老爺到園子去,小厮們分明瞧一支大錦雞,愣說是紅眉毛綠眼睛的妖怪,大老爺也就信了。
後來還是他們自己說出來的。
"一時王夫人想起要問寶钗的事,便說道:"明天是臨安伯的生日,咱們是孝家,不便去拜壽,也應該送一份禮才是。
"寶钗回道:"早上見着平兒,她說照往年的規矩預備下了,太太看派哪幾個老婆子送去呢?"王夫人道:"吳登媳婦、鄭好時媳婦都去過的,随便再帶兩個人同去就是了。
"繡鳳進來回道:"太太,飯擺齊了。
"王夫人對湘雲等說道:"你們也在這兒一塊吃兒吧。
"丫環們聽說又重添了匙箸,大家同至外屋。
王夫人讓湘雲上坐,湘雲不肯,仍是王夫人正面上坐,湘雲、探春務依左右坐下,李纨、寶钗隻站着照料。
等王夫人吃罷另擺匙箸,方随着吃了。
又挑了兩樣萊給平兒送去,大家仍陪着王夫人閑話。
探春要回房去,卻問湘雲道:"史妹妹今兒晚上想必不回去的?就住在我那裡吧,咱們多親熱親熱。
"湘雲道:"我們說好了,還鬧寶姐姐。
"王夫人便叫彩雲去替史姑娘安置床帳。
寶钗道:"太太不用提另費事,襲姑娘出去了,我們那裡床帳是現成的,隻是委曲了雲妹妹。
"王夫人笑道:"你們都這麼大了,你史妹妹又出了門子,還這麼提名道姓的。
"寶钗笑道:"往常叫慣了,一時不留神,就順嘴溜了出來,幸而在家裡,若在别處要叫人笑話了。
"王夫人道:"你說起襲人來,我正惦記着。
這丫頭素來老實,不知道嫁到那邊待她怎樣?你打發人去瞧瞧吧。
"寶钗道:"我也是這麼想,前兒打發焙茗去瞧過了,那家姓蔣,住在郊外紫檀堡,離城有十多裡地,也有些田地家業,待襲人也很好,上下都稱她奶奶。
"王夫人道:"這也罷了,咱們總算沒有造孽。
"寶钗笑道:"太太可知道那姓蔣的是誰?原來就是蔣琪官。
"王夫人忙問道:"哪個琪官?這名字仿佛怪熟的。
"湘雲道:"不就是忠順王府裡唱戲的麼?那年二哥哥挨了老爺一頓打就為的是他。
"寶钗道:"可不是麼?他知道襲人是你二哥的人,所以很給她面子。
襲人在外頭不肯說是丫頭,還假充咱們府裡四小姐呢?你說可笑不可笑?"王夫道:"我最恨這般人,偏寶玉沒出息,要和他們在一塊兒混鬧。
那唱戲的有什麼好人呢?"湘雲道:"這蔣琪官雖然唱戲,城裡頭倒很有名氣,聽說那年他二十歲生日,有一位太傅還替他做詩贊揚,連我叔叔也認識他。
"探春道:"好不好的總是一個小旦,襲人向來是要強的,如今配了個戲子,她就甘心情願麼?"寶钗道:"她初去也哭了幾場,後來就好啦。
"王夫人道:"隻要他們夫婦和合,戲子不戲子也隻好任命了。
若不是這等人誰肯娶襲人做原配呢?"湘雲道:"襲人也服侍過我,我聽說二哥哥出了家,她哭的了不得,生怕她一時心上想不開行了短見,想不到她,"剛說到她字,忽見莺兒急急忙忙的走進來,臉色都變了,見着寶钗忙道:"姑娘快去瞧瞧吧,麝月姐姐不好了!!"寶钗驚訝道:"剛才她還好好的送我出來,這是哪裡說起?到底是什麼急病啊?"莺兒道:"不是病,是哭着背過去了!"王夫人道:"你就去看看吧,看是什麼情形,就打發人來告訴我。
"李纨、探春都道:"我們也去瞧瞧。
"湘雲道:"據我看這是肝厥,一會子轉過來就會好的,太太不要着急。
"說着也和寶钗同去。
到了新房那院,見麝月歪在耳房裡小竹床上,面如金紙,一無聲息。
秋紋、碧痕和小丫環們都在地
王夫人此時歪在炕上,靠着石青嵌面靠背,绡鸾在旁邊捶腿,李纨也站在地上陪着說話。
湘雲見着李纨,即向她道喜道:"蘭侄兒自小就喜歡念書,果然高發,這也不枉大嫂子一番心血。
"李纨道:"這孩子太僥幸了,我還叫他多念書呢。
"湘雲又道:"剛才我們過稻香村,我估量大嫂子還在那裡,就要走過去。
虧得寶姐姐告訴我才知道大嫂子搬了。
"李纨又提起姑爺之事,向湘雲寬慰幾句。
王夫人道:"你們逛了幾處,這麼大冷天,梅花也還沒開,可有什麼可逛的呢?"湘雲道:"我好久沒到園子裡頭去,想不到這麼荒涼,到底房子是有人住着才好。
"王夫人道:"這還算好呢,前兩年誰敢去呀?他們說的也太邪乎,說是鳳丫頭在那裡見了鬼才得病的,珍哥兒媳婦走過園子裡,撞見了什麼,他病了好多天。
大老爺不信,親自瞧去,白天裡也碰見妖怪了,好容易請老道淨了宅,這些時才安靜些。
"探春道:"凡是這類的話多半都是小厮婆子們編出來吓唬人的,吓得的人都不敢去,他們就得了法,偷的偷賭的賭,躲懶的躲懶,什麼事做不出來。
這些話不要聽他,一鎮靜就沒事了。
"李纨道:"三妹妹之話很對,上回大老爺到園子去,小厮們分明瞧一支大錦雞,愣說是紅眉毛綠眼睛的妖怪,大老爺也就信了。
後來還是他們自己說出來的。
"一時王夫人想起要問寶钗的事,便說道:"明天是臨安伯的生日,咱們是孝家,不便去拜壽,也應該送一份禮才是。
"寶钗回道:"早上見着平兒,她說照往年的規矩預備下了,太太看派哪幾個老婆子送去呢?"王夫人道:"吳登媳婦、鄭好時媳婦都去過的,随便再帶兩個人同去就是了。
"繡鳳進來回道:"太太,飯擺齊了。
"王夫人對湘雲等說道:"你們也在這兒一塊吃兒吧。
"丫環們聽說又重添了匙箸,大家同至外屋。
王夫人讓湘雲上坐,湘雲不肯,仍是王夫人正面上坐,湘雲、探春務依左右坐下,李纨、寶钗隻站着照料。
等王夫人吃罷另擺匙箸,方随着吃了。
又挑了兩樣萊給平兒送去,大家仍陪着王夫人閑話。
探春要回房去,卻問湘雲道:"史妹妹今兒晚上想必不回去的?就住在我那裡吧,咱們多親熱親熱。
"湘雲道:"我們說好了,還鬧寶姐姐。
"王夫人便叫彩雲去替史姑娘安置床帳。
寶钗道:"太太不用提另費事,襲姑娘出去了,我們那裡床帳是現成的,隻是委曲了雲妹妹。
"王夫人笑道:"你們都這麼大了,你史妹妹又出了門子,還這麼提名道姓的。
"寶钗笑道:"往常叫慣了,一時不留神,就順嘴溜了出來,幸而在家裡,若在别處要叫人笑話了。
"王夫人道:"你說起襲人來,我正惦記着。
這丫頭素來老實,不知道嫁到那邊待她怎樣?你打發人去瞧瞧吧。
"寶钗道:"我也是這麼想,前兒打發焙茗去瞧過了,那家姓蔣,住在郊外紫檀堡,離城有十多裡地,也有些田地家業,待襲人也很好,上下都稱她奶奶。
"王夫人道:"這也罷了,咱們總算沒有造孽。
"寶钗笑道:"太太可知道那姓蔣的是誰?原來就是蔣琪官。
"王夫人忙問道:"哪個琪官?這名字仿佛怪熟的。
"湘雲道:"不就是忠順王府裡唱戲的麼?那年二哥哥挨了老爺一頓打就為的是他。
"寶钗道:"可不是麼?他知道襲人是你二哥的人,所以很給她面子。
襲人在外頭不肯說是丫頭,還假充咱們府裡四小姐呢?你說可笑不可笑?"王夫道:"我最恨這般人,偏寶玉沒出息,要和他們在一塊兒混鬧。
那唱戲的有什麼好人呢?"湘雲道:"這蔣琪官雖然唱戲,城裡頭倒很有名氣,聽說那年他二十歲生日,有一位太傅還替他做詩贊揚,連我叔叔也認識他。
"探春道:"好不好的總是一個小旦,襲人向來是要強的,如今配了個戲子,她就甘心情願麼?"寶钗道:"她初去也哭了幾場,後來就好啦。
"王夫人道:"隻要他們夫婦和合,戲子不戲子也隻好任命了。
若不是這等人誰肯娶襲人做原配呢?"湘雲道:"襲人也服侍過我,我聽說二哥哥出了家,她哭的了不得,生怕她一時心上想不開行了短見,想不到她,"剛說到她字,忽見莺兒急急忙忙的走進來,臉色都變了,見着寶钗忙道:"姑娘快去瞧瞧吧,麝月姐姐不好了!!"寶钗驚訝道:"剛才她還好好的送我出來,這是哪裡說起?到底是什麼急病啊?"莺兒道:"不是病,是哭着背過去了!"王夫人道:"你就去看看吧,看是什麼情形,就打發人來告訴我。
"李纨、探春都道:"我們也去瞧瞧。
"湘雲道:"據我看這是肝厥,一會子轉過來就會好的,太太不要着急。
"說着也和寶钗同去。
到了新房那院,見麝月歪在耳房裡小竹床上,面如金紙,一無聲息。
秋紋、碧痕和小丫環們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