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青埂峰故知傾肺腑 绛珠宮慧婢話悲歡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寶玉和賈蘭同在至公堂交了試卷,一路出來。
賈蘭因首場二三篇不甚惬意,還在那裡談論。
寶玉笑道:"放心吧,你是必中的,将來還要早達。
"賈蘭道:"二叔呢?"寶玉笑道:"中了就完了,有什麼說的。
"又見賈蘭身體尚小,背着考具,有不勝之态。
笑着對他說道:"你這擔子太重,可惜我不能幫你了。
"賈蘭隻當戲言,并不在意。
二人說笑着走到了龍門,正趕着放二牌,那些考生都繳了照簽搶着出去,隻見萬頭攢動,如人山人海一般。
寶玉故向人多處擠去,一岔就離開了賈蘭。
剛出了天開文運的牌坊,遠遠的瞧見李貴等站在那裡,連忙把頭低下,混在人群裡,你擁我擠,好容易才闖出來。
幸喜他們沒有看見,走到僻靜處将考具放下,又到冷鋪子裡買了一件蓑衣,一頂草帽,連忙換上,還怕被人看出,一路總把袖子籠着嘴裝做怕風沙的樣兒,眼看外城門的望樓就在前頭,心想這一出城可就躲過去了。
偏偏迎面來了一輛朱輪後擋的官車,跟着好幾匹從騎,坐在車裡的正是他舅舅王子勝,心裡捏了一把汗,剛巧身旁有幾支馱煤的駱駝,寶玉将身隐在駱駝背後一晃兒,王子勝的馬車就過去了。
這才趕出城門,一溜煙向空曠處跑去。
猛聽空中說道:"等你多時,還不走嗎?"正在驚愕,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已現在眼前。
寶玉忙即倒身下拜,口稱師父道:"弟子也知是該走的時候了,但未得拜别老父,如何能了此心願?"茫茫大士道:"來去了了,這也是當然的,且随我來。
"當下就引寶玉至前面柳樹林中,抖擻廣袖,落下一領袈裟,還有僧衣僧帽。
眼瞧着寶玉道:"你就改了裝吧。
"寶玉大喜,即在林中更衣拜謝,随從茫渺二人飄然而去。
一路走得甚速,也不知過了多少城鎮,隻象騰雲駕霧似的。
果然在毗陵驿遇見賈政,到船頭上拜别一番,前書已表,不必細叙。
且說寶玉别了父親,心中悲喜兩念循環起落,喜的是超登覺岸,異日度引可期。
悲的是目下長離,顧複之恩一時難舍。
隻聽茫茫大士喝道:"塵緣已了,還胡想些什麼!"寶玉聽着立時警悟;忙即收斂心神,掃空凡想。
渺渺真人又從囊中掏出仙丹一丸給他吞下,滿口生津,頓忘饑渴。
途中所見都是蒼崖翠壁,有許多奇樹長林,風景多幽,心懷轉曠。
其間也有仙人窟宅,或是雨澗中架起的飛閣,或是絕壁上蓋起的崇樓。
遇着的人,或是羽衣霞佩,或是卉服草冠,都與世間妝束不同,彼此也不相聞問。
又不知走了若幹裡,忽然翻過一層高山,那山石形勢更覺奇崛,有的象孤鹘盤空,有的象奇鬼森立,有的攢岩架虛,欲落不落,有的奇峰缥渺,乍近乍遠。
寶玉天機靈妙,便知是到了大荒山了。
那山裡最奇的是一座懸崖,遠看着聳青千丈,高入雲中。
及至走進來看,卻隻有四五丈高,那上頭長的各色樹木紅黃青翠無色不備,就象天然的一段錦屏風。
寶玉見了非常欣賞,向茫渺二人細問,方知是無稽崖,也算大荒山一個名迹。
過了懸崖,從山徑曲折進去,迎面陡起一峰,青翠欲滴,峰前都是古松,高高下下,疏疏密密,飛騰的好象舞盤,低回的又如潛豹,奇态不一,并無雜樹。
茫渺二人引他穿過松林,度過一道曲澗,迤逦而去。
忽見山坳裡有一洞門,進至洞内,苔花深鎖,石乳周垂,十分幽靜。
渺渺真人喚了一聲,便有一道童迎了出來,相貌宛似柳湘蓮。
寶玉怕認錯了人不敢招呼,近前一看,果然是他。
不禁狂喜,忙叫道:"柳二哥,你倒先來了。
"湘蓮見是寶玉心中不免詫異,因師父在前,未便細細盤問,隻說道:"寶兄弟,你如何也來這裡呢?"寶玉笑道:"你來得,我就來不得?我有什麼可問的呢!"二人随着師父先到一間石室,便是茫渺二人的居所。
室中隻有木魚蠅拂經道錄之類和渺渺真人常坐的一張木榻。
茫茫大士道:"并無别事,隻空空道人來此,看了一回石頭,問知兩位師父都不在家,便自去了。
"茫茫大士道:"你把他領到你那裡瞧瞧去,你們本是舊交,若合适就同在一處住着,省得另外安頓。
"寶玉随湘蓮走至洞後,也是一間石室,室中鋪着草薦,卻還幹淨。
寶玉道:"這裡就好,咱們在一塊兒住,省得悶的慌。
"湘蓮瞧着寶玉笑道:"你是從富貴場中來的,不比我是浪蕩慣了,即來到這裡,也隻好屈尊吧。
"寶玉道:"柳二哥又說笑話了,即出了家,還能跟在家裡一樣麼?那些話都說不着啦。
"湘蓮道:"不是說笑話,我是替你擔憂。
你在家裡丫頭小厮們伺候慣了的,如今要自己收拾屋子,連砍柴打水都要自己走去,如何受得了呢?"寶玉道:"俗語說的随鄉入鄉,你别以為我隻能享現成,不能受磨折的。
古來成仙成佛的人哪一個不是從刻苦中來,那釋迦牟尼佛還是一位王子呢!"湘蓮笑道:"說得到要做得到,你若做到了我才佩服你呢!"從此寶玉便在青埂峰與湘蓮同居,日
賈蘭因首場二三篇不甚惬意,還在那裡談論。
寶玉笑道:"放心吧,你是必中的,将來還要早達。
"賈蘭道:"二叔呢?"寶玉笑道:"中了就完了,有什麼說的。
"又見賈蘭身體尚小,背着考具,有不勝之态。
笑着對他說道:"你這擔子太重,可惜我不能幫你了。
"賈蘭隻當戲言,并不在意。
二人說笑着走到了龍門,正趕着放二牌,那些考生都繳了照簽搶着出去,隻見萬頭攢動,如人山人海一般。
寶玉故向人多處擠去,一岔就離開了賈蘭。
剛出了天開文運的牌坊,遠遠的瞧見李貴等站在那裡,連忙把頭低下,混在人群裡,你擁我擠,好容易才闖出來。
幸喜他們沒有看見,走到僻靜處将考具放下,又到冷鋪子裡買了一件蓑衣,一頂草帽,連忙換上,還怕被人看出,一路總把袖子籠着嘴裝做怕風沙的樣兒,眼看外城門的望樓就在前頭,心想這一出城可就躲過去了。
偏偏迎面來了一輛朱輪後擋的官車,跟着好幾匹從騎,坐在車裡的正是他舅舅王子勝,心裡捏了一把汗,剛巧身旁有幾支馱煤的駱駝,寶玉将身隐在駱駝背後一晃兒,王子勝的馬車就過去了。
這才趕出城門,一溜煙向空曠處跑去。
猛聽空中說道:"等你多時,還不走嗎?"正在驚愕,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已現在眼前。
寶玉忙即倒身下拜,口稱師父道:"弟子也知是該走的時候了,但未得拜别老父,如何能了此心願?"茫茫大士道:"來去了了,這也是當然的,且随我來。
"當下就引寶玉至前面柳樹林中,抖擻廣袖,落下一領袈裟,還有僧衣僧帽。
眼瞧着寶玉道:"你就改了裝吧。
"寶玉大喜,即在林中更衣拜謝,随從茫渺二人飄然而去。
一路走得甚速,也不知過了多少城鎮,隻象騰雲駕霧似的。
果然在毗陵驿遇見賈政,到船頭上拜别一番,前書已表,不必細叙。
且說寶玉别了父親,心中悲喜兩念循環起落,喜的是超登覺岸,異日度引可期。
悲的是目下長離,顧複之恩一時難舍。
隻聽茫茫大士喝道:"塵緣已了,還胡想些什麼!"寶玉聽着立時警悟;忙即收斂心神,掃空凡想。
渺渺真人又從囊中掏出仙丹一丸給他吞下,滿口生津,頓忘饑渴。
途中所見都是蒼崖翠壁,有許多奇樹長林,風景多幽,心懷轉曠。
其間也有仙人窟宅,或是雨澗中架起的飛閣,或是絕壁上蓋起的崇樓。
遇着的人,或是羽衣霞佩,或是卉服草冠,都與世間妝束不同,彼此也不相聞問。
又不知走了若幹裡,忽然翻過一層高山,那山石形勢更覺奇崛,有的象孤鹘盤空,有的象奇鬼森立,有的攢岩架虛,欲落不落,有的奇峰缥渺,乍近乍遠。
寶玉天機靈妙,便知是到了大荒山了。
那山裡最奇的是一座懸崖,遠看着聳青千丈,高入雲中。
及至走進來看,卻隻有四五丈高,那上頭長的各色樹木紅黃青翠無色不備,就象天然的一段錦屏風。
寶玉見了非常欣賞,向茫渺二人細問,方知是無稽崖,也算大荒山一個名迹。
過了懸崖,從山徑曲折進去,迎面陡起一峰,青翠欲滴,峰前都是古松,高高下下,疏疏密密,飛騰的好象舞盤,低回的又如潛豹,奇态不一,并無雜樹。
茫渺二人引他穿過松林,度過一道曲澗,迤逦而去。
忽見山坳裡有一洞門,進至洞内,苔花深鎖,石乳周垂,十分幽靜。
渺渺真人喚了一聲,便有一道童迎了出來,相貌宛似柳湘蓮。
寶玉怕認錯了人不敢招呼,近前一看,果然是他。
不禁狂喜,忙叫道:"柳二哥,你倒先來了。
"湘蓮見是寶玉心中不免詫異,因師父在前,未便細細盤問,隻說道:"寶兄弟,你如何也來這裡呢?"寶玉笑道:"你來得,我就來不得?我有什麼可問的呢!"二人随着師父先到一間石室,便是茫渺二人的居所。
室中隻有木魚蠅拂經道錄之類和渺渺真人常坐的一張木榻。
茫茫大士道:"并無别事,隻空空道人來此,看了一回石頭,問知兩位師父都不在家,便自去了。
"茫茫大士道:"你把他領到你那裡瞧瞧去,你們本是舊交,若合适就同在一處住着,省得另外安頓。
"寶玉随湘蓮走至洞後,也是一間石室,室中鋪着草薦,卻還幹淨。
寶玉道:"這裡就好,咱們在一塊兒住,省得悶的慌。
"湘蓮瞧着寶玉笑道:"你是從富貴場中來的,不比我是浪蕩慣了,即來到這裡,也隻好屈尊吧。
"寶玉道:"柳二哥又說笑話了,即出了家,還能跟在家裡一樣麼?那些話都說不着啦。
"湘蓮道:"不是說笑話,我是替你擔憂。
你在家裡丫頭小厮們伺候慣了的,如今要自己收拾屋子,連砍柴打水都要自己走去,如何受得了呢?"寶玉道:"俗語說的随鄉入鄉,你别以為我隻能享現成,不能受磨折的。
古來成仙成佛的人哪一個不是從刻苦中來,那釋迦牟尼佛還是一位王子呢!"湘蓮笑道:"說得到要做得到,你若做到了我才佩服你呢!"從此寶玉便在青埂峰與湘蓮同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