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夢覺渡頭雨村遇舊 緣申石上士隐授書
關燈
小
中
大
看來,何事非真,到今日看去,又何事非假?你若太看真了,無非是自尋煩惱。
咱們且自托于假語村言,便是此書的定義。
其中一真一假,分明真對。
書上所說的都是賈府的事。
那甄府隻在若有若無之間。
可見有形是假,無形是真,這話是定然不錯的。
即至黛玉的夭折,寶玉的超凡,做書的雖好如此說,又安知不是假托?就照着寫書人的意思說去,金玉煙緣,結為夫婦,表面是合的,然而一僧一寡,合而終離,這是人人看得見的。
木石姻緣,中途分散。
表面上是離的。
看官試想,所謂神瑛侍者,太虛幻境也到過,赤霞宮也住過。
即到了大荒山,來去無拘,行止無得,何難再至太虛幻境,與绛珠仙子相見,況且原書說的,寶玉聞知黛玉兇耗,即時痛哭昏厥,魂到冥間,遇見一人,說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目下已至太虛幻境。
如果有志尋訪,潛心修養,尚有相見之期。
試問寶玉若不為他林妹妹,如何去做和尚?既千辛萬苦去做和尚,焉有不尋訪林妹妹的道理?由此看來,寶黛雖離終必複合,與金玉姻緣的結果恰是相反。
但書中雖然揭出,讀者未必領會得到,枉自替寶黛傷心落淚,定非至愚?這部《紅樓夢》續作,鄙人未曾寓目,臆料必是就此發揮,揭破原書的真谛,喚破世人的假夢,故于書名上特标一真字,諸君以為如何?"燕南閑客正要答言,那老者又道:"諸位但議論此書,可知道此書的來曆麼?"衆人都道:"願聞其詳。
"老者道:"說來話長。
鄙人姓石字原,生平專好古董,因為家兄收藏一把名扇,城裡頭有個賈恩侯,要想出重價買它。
偏生家兄執意不肯,不知姓賈的如何和州官算計,硬迫着把扇子追了去,以至家兄銜恨畢命。
從此我便将收藏古董一齊都出脫了。
在京裡開了一個小小的南紙鋪,借此隐身。
那天在櫃上遇見古董行的冷子興。
我們從前雖然交往過,卻也多年不見。
不料須發都白了。
據說古董行的生意,這幾年也很不易做。
因想起他的好友前署尚書後降府尹的賈雨村,問他為什麼不找賈雨村去呢?子興道:别提了,雨村比我還窘呢。
他那回因案挂誤,定了徒罪,後又遇赦放回,一直有十多年,家裡沒得着他的消息。
那位甄氏夫人到處求神問蔔,還為他吃了長齋,始終一無征驗,以為必是路遇不測的了。
哪知道前年冬天,飄然一身忽自回到湖州家裡,說是走到什麼津什麼渡口,遇見一位道者,就是他的恩人甄士隐,邀他到茅庵裡說了許多不相幹的閑話,他多半不懂。
後來甄士隐有事走了,他一覺睡下,也不知睡了多少時候。
睡中不覺得饑渴,醒來也不見一點老态。
古來陳希夷善睡之外,大概就得數他了。
我想這甄士隐老先生必是成了仙了。
可惜那賈雨村當面錯過,我們要想出世離塵偏又遇不着。
"言罷歎息。
衆人也有稱奇的,也有嗟歎的,也有将信将疑的。
顧雪蘋道:"這跟這部書有什麼關系呢?"那老者又道:"我還沒說完呢。
那年他蓦地一覺醒來,看見風霾迷眼,天色昏暗,遠遠似有許多狼嚎虎嘯猿啼鶴唳之聲,卻不見有人。
心中暗想,如此荒曠幽寂,恐非人世。
正在彷徨無措,忽見一道者羽衣星冠緩步而來,不禁大喜,忙即迎前問訊。
原來正是那位恩人甄士隐。
雨村走近打恭道:昔年與老仙長一别,直睡到如今,不料又在此相遇,真可謂有緣了,隻是舉目窮途,栖惶無托。
夙承不棄,還求引度。
'說罷又振衣下拜。
士隐連忙扶起道:"尊官塵緣未了,尚非超解之時,由此圖南便是歸路。
目下恰有一樁為難之事,正慮無人可托,若閣下奮身任之,功德不小。
'雨村驚訝道:'仙長靜修如此,有何為難之事?'士隐道:'此事關涉貴宗,就是寶玉現今的下落與榮甯兩府後來的結果。
前此閣下曾說寶玉有如此的來曆,何以迷情如此,又豁悟如此?不知由情生悟,由悟證情。
仙草通靈,形離神合,所謂原始要終之道盡在于此。
'雨村聽着不甚了了,因說道:'下鄙愚昧,願賜明教。
'士隐道:'世人們相見,不外形氣之間,離合悲歡,一生颠倒。
究竟人世光陰有限,造化功用無究。
有形的悲
咱們且自托于假語村言,便是此書的定義。
其中一真一假,分明真對。
書上所說的都是賈府的事。
那甄府隻在若有若無之間。
可見有形是假,無形是真,這話是定然不錯的。
即至黛玉的夭折,寶玉的超凡,做書的雖好如此說,又安知不是假托?就照着寫書人的意思說去,金玉煙緣,結為夫婦,表面是合的,然而一僧一寡,合而終離,這是人人看得見的。
木石姻緣,中途分散。
表面上是離的。
看官試想,所謂神瑛侍者,太虛幻境也到過,赤霞宮也住過。
即到了大荒山,來去無拘,行止無得,何難再至太虛幻境,與绛珠仙子相見,況且原書說的,寶玉聞知黛玉兇耗,即時痛哭昏厥,魂到冥間,遇見一人,說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目下已至太虛幻境。
如果有志尋訪,潛心修養,尚有相見之期。
試問寶玉若不為他林妹妹,如何去做和尚?既千辛萬苦去做和尚,焉有不尋訪林妹妹的道理?由此看來,寶黛雖離終必複合,與金玉姻緣的結果恰是相反。
但書中雖然揭出,讀者未必領會得到,枉自替寶黛傷心落淚,定非至愚?這部《紅樓夢》續作,鄙人未曾寓目,臆料必是就此發揮,揭破原書的真谛,喚破世人的假夢,故于書名上特标一真字,諸君以為如何?"燕南閑客正要答言,那老者又道:"諸位但議論此書,可知道此書的來曆麼?"衆人都道:"願聞其詳。
"老者道:"說來話長。
鄙人姓石字原,生平專好古董,因為家兄收藏一把名扇,城裡頭有個賈恩侯,要想出重價買它。
偏生家兄執意不肯,不知姓賈的如何和州官算計,硬迫着把扇子追了去,以至家兄銜恨畢命。
從此我便将收藏古董一齊都出脫了。
在京裡開了一個小小的南紙鋪,借此隐身。
那天在櫃上遇見古董行的冷子興。
我們從前雖然交往過,卻也多年不見。
不料須發都白了。
據說古董行的生意,這幾年也很不易做。
因想起他的好友前署尚書後降府尹的賈雨村,問他為什麼不找賈雨村去呢?子興道:别提了,雨村比我還窘呢。
他那回因案挂誤,定了徒罪,後又遇赦放回,一直有十多年,家裡沒得着他的消息。
那位甄氏夫人到處求神問蔔,還為他吃了長齋,始終一無征驗,以為必是路遇不測的了。
哪知道前年冬天,飄然一身忽自回到湖州家裡,說是走到什麼津什麼渡口,遇見一位道者,就是他的恩人甄士隐,邀他到茅庵裡說了許多不相幹的閑話,他多半不懂。
後來甄士隐有事走了,他一覺睡下,也不知睡了多少時候。
睡中不覺得饑渴,醒來也不見一點老态。
古來陳希夷善睡之外,大概就得數他了。
我想這甄士隐老先生必是成了仙了。
可惜那賈雨村當面錯過,我們要想出世離塵偏又遇不着。
"言罷歎息。
衆人也有稱奇的,也有嗟歎的,也有将信将疑的。
顧雪蘋道:"這跟這部書有什麼關系呢?"那老者又道:"我還沒說完呢。
那年他蓦地一覺醒來,看見風霾迷眼,天色昏暗,遠遠似有許多狼嚎虎嘯猿啼鶴唳之聲,卻不見有人。
心中暗想,如此荒曠幽寂,恐非人世。
正在彷徨無措,忽見一道者羽衣星冠緩步而來,不禁大喜,忙即迎前問訊。
原來正是那位恩人甄士隐。
雨村走近打恭道:昔年與老仙長一别,直睡到如今,不料又在此相遇,真可謂有緣了,隻是舉目窮途,栖惶無托。
夙承不棄,還求引度。
'說罷又振衣下拜。
士隐連忙扶起道:"尊官塵緣未了,尚非超解之時,由此圖南便是歸路。
目下恰有一樁為難之事,正慮無人可托,若閣下奮身任之,功德不小。
'雨村驚訝道:'仙長靜修如此,有何為難之事?'士隐道:'此事關涉貴宗,就是寶玉現今的下落與榮甯兩府後來的結果。
前此閣下曾說寶玉有如此的來曆,何以迷情如此,又豁悟如此?不知由情生悟,由悟證情。
仙草通靈,形離神合,所謂原始要終之道盡在于此。
'雨村聽着不甚了了,因說道:'下鄙愚昧,願賜明教。
'士隐道:'世人們相見,不外形氣之間,離合悲歡,一生颠倒。
究竟人世光陰有限,造化功用無究。
有形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