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關燈
小
中
大
經過今日這事,所有人都看出來了,王氏的心眼已經偏到房梁上了,若是将來為了葛書成,她興許真會做出這樣賣女求财的事。
葛大姑的丈夫姓曲,在村裡一向以寡言出名,外号曲啞巴,輕易不肯開口說話。
這回跟着妻兒來的他見先前鬧得那般厲害也不曾開口,這會兒卻突然開口,“答應吧。
” 鐵柱媳婦也趕緊幫腔,“迎春嫂子待妮兒可好着呢,妮兒跟着她過日子,一定不會受苦,大舅就應了吧。
” 迎春上前扶了葛大姑和葛妮兒說道:“妮兒以後跟着我們,自有我和大壯幫她張羅嫁妝和親事,爹娘隻管好好看着老二就好了。
” 王氏不知是聽了嫁妝兩個字,覺得又可以省下一筆銀錢,還是被閨女說中了心事惱得狠了,突地高聲罵道:“想滾就滾吧,出了這個門就别再想回來!” 葛妮兒抹了眼淚,抓緊手裡的包袱挽着迎春的手臂就出了門,急切得好像這院子根本不是住了多年的家,反倒如同地獄一般可怕。
葛大姑看看片刻間失了一兒一女的大哥,重重歎了口氣後帶着家人也回去了。
葛妮兒好似耗光了所有力氣一般,進了後邊小院的大門後,腿一軟,差點磕在門闆上。
迎春眼疾手快扶了她,憐惜地勸道:“别想太多,以後跟着我跟你哥哥,虧不了你。
” 葛妮兒的眼淚大滴大滴掉了出來,哽咽道:“嫂子,我以後幫你哄寶哥兒,做飯洗衣,不會白吃飯的。
” 迎春聽得好笑又心疼,挽着她進了西屋笑着說道:“傻丫頭,我和你哥都有手藝養家,哪裡就差你一口飯,以後你就在家裡幫着嫂子看家、繡繡花,等嫂子給你攢好嫁妝,咱們再選個好人家嫁過去,好日子可是在後頭呢!” 葛妮兒紅了臉,趕緊扭身裝作整理包袱來掩飾羞意。
迎春笑了兩聲,剛要上前幫忙,突然覺得手裡空空,驚叫道:“哎呀,我怎麼把寶哥兒忘了!” 她拔腿就往先前托付的那個村人家裡跑去,惹得正抱了柴禾進院的葛大壯,還有追出來的葛妮兒都笑了起來。
分了家之後,葛家小院猶如新生一般,無盡生機煥發。
這一日,不遠處的縣城東北角有條青槐胡同,胡同最裡面有座院子,門面不出奇,但裡面卻修建得富麗堂皇,先前那借宿在迎春家裡的吳公子正坐在一棵桂樹下打着棋譜,身旁一個小童靜悄悄煮着茶。
茶香袅袅間,陽光透過枝葉投射在他的青衫上,猶如點點金鱗,襯得他神色從容淡雅。
端着烏木托盤的老嬷嬷在回廊下站了許久,臉上滿是歡喜的笑。
自從得了那把能走動的椅子,自家公子可是變了很多,不但每日裡都會出來坐坐,偶爾還會讓人推着上街走走,一改先前的沉悶陰晦。
就連對京都那邊的書信都勤了起來,前幾日府裡剛剛送了很多吃用之物來,可見老爺也心疼這個長子,這般下去,公子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去了。
她端了托盤上前,把點心擺上檀木小幾,開口勸道:“公子,您少做些耗神的事兒,還是歇一歇吧。
” 吳公子放下書,晃晃酸疼的脖子,雙手就要轉動輪椅,末了卻改了主意,支起身要站起來。
老嫂嬷大驚,趕緊上前攙扶。
可是吳公子卻已經站得很穩,甚至向前邁了兩步,雖然殘疾的右腿還是隻能輕輕着地,活像一隻單腿蹦的兔子,但這卻是他兩年來難得能不靠外人獨自前行的時刻。
一抹喜色盈上他的眼,在陽光下十分明顯。
老嬷嬷歡喜得立刻就掉了眼淚,跪下磕頭,嘴裡謝了所有神佛,隻為了自家主子這樣細小的兩步。
吳公子扶起這位自小跟着自己的奶娘,低聲道:“嬷嬷,不可這樣,以後還會更好的。
”
葛大姑的丈夫姓曲,在村裡一向以寡言出名,外号曲啞巴,輕易不肯開口說話。
這回跟着妻兒來的他見先前鬧得那般厲害也不曾開口,這會兒卻突然開口,“答應吧。
” 鐵柱媳婦也趕緊幫腔,“迎春嫂子待妮兒可好着呢,妮兒跟着她過日子,一定不會受苦,大舅就應了吧。
” 迎春上前扶了葛大姑和葛妮兒說道:“妮兒以後跟着我們,自有我和大壯幫她張羅嫁妝和親事,爹娘隻管好好看着老二就好了。
” 王氏不知是聽了嫁妝兩個字,覺得又可以省下一筆銀錢,還是被閨女說中了心事惱得狠了,突地高聲罵道:“想滾就滾吧,出了這個門就别再想回來!” 葛妮兒抹了眼淚,抓緊手裡的包袱挽着迎春的手臂就出了門,急切得好像這院子根本不是住了多年的家,反倒如同地獄一般可怕。
葛大姑看看片刻間失了一兒一女的大哥,重重歎了口氣後帶着家人也回去了。
葛妮兒好似耗光了所有力氣一般,進了後邊小院的大門後,腿一軟,差點磕在門闆上。
迎春眼疾手快扶了她,憐惜地勸道:“别想太多,以後跟着我跟你哥哥,虧不了你。
” 葛妮兒的眼淚大滴大滴掉了出來,哽咽道:“嫂子,我以後幫你哄寶哥兒,做飯洗衣,不會白吃飯的。
” 迎春聽得好笑又心疼,挽着她進了西屋笑着說道:“傻丫頭,我和你哥都有手藝養家,哪裡就差你一口飯,以後你就在家裡幫着嫂子看家、繡繡花,等嫂子給你攢好嫁妝,咱們再選個好人家嫁過去,好日子可是在後頭呢!” 葛妮兒紅了臉,趕緊扭身裝作整理包袱來掩飾羞意。
迎春笑了兩聲,剛要上前幫忙,突然覺得手裡空空,驚叫道:“哎呀,我怎麼把寶哥兒忘了!” 她拔腿就往先前托付的那個村人家裡跑去,惹得正抱了柴禾進院的葛大壯,還有追出來的葛妮兒都笑了起來。
分了家之後,葛家小院猶如新生一般,無盡生機煥發。
這一日,不遠處的縣城東北角有條青槐胡同,胡同最裡面有座院子,門面不出奇,但裡面卻修建得富麗堂皇,先前那借宿在迎春家裡的吳公子正坐在一棵桂樹下打着棋譜,身旁一個小童靜悄悄煮着茶。
茶香袅袅間,陽光透過枝葉投射在他的青衫上,猶如點點金鱗,襯得他神色從容淡雅。
端着烏木托盤的老嬷嬷在回廊下站了許久,臉上滿是歡喜的笑。
自從得了那把能走動的椅子,自家公子可是變了很多,不但每日裡都會出來坐坐,偶爾還會讓人推着上街走走,一改先前的沉悶陰晦。
就連對京都那邊的書信都勤了起來,前幾日府裡剛剛送了很多吃用之物來,可見老爺也心疼這個長子,這般下去,公子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能回去了。
她端了托盤上前,把點心擺上檀木小幾,開口勸道:“公子,您少做些耗神的事兒,還是歇一歇吧。
” 吳公子放下書,晃晃酸疼的脖子,雙手就要轉動輪椅,末了卻改了主意,支起身要站起來。
老嫂嬷大驚,趕緊上前攙扶。
可是吳公子卻已經站得很穩,甚至向前邁了兩步,雖然殘疾的右腿還是隻能輕輕着地,活像一隻單腿蹦的兔子,但這卻是他兩年來難得能不靠外人獨自前行的時刻。
一抹喜色盈上他的眼,在陽光下十分明顯。
老嬷嬷歡喜得立刻就掉了眼淚,跪下磕頭,嘴裡謝了所有神佛,隻為了自家主子這樣細小的兩步。
吳公子扶起這位自小跟着自己的奶娘,低聲道:“嬷嬷,不可這樣,以後還會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