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有朝一日山水變

關燈
越過了他們的頭頂。

    遮掉了大片月色。

     朱俠武一提真氣,遙遙領先,眼見前面就是“觀魚閣”,猛見一人曼妙輕細,曲線玲戲而勻美,已推閣而入,正是唐方。

     唐方輕功最高,她居然是抱着唐大的屍首展開輕功的,她推門入閣,隻見一少年,“锵”地拔劍而起,一見她手上之人,“啊”了一聲,揮劍欲刺! 這時朱俠武已到了,猛喝一聲:“劫生,住手!” 康劫生住了手,但一張白臉已因憤怒而漲紅。

     蕭西樓叱道:“劫生,發生什麼事?” 朱俠武心裡一凜,在康劫生怒吼時,蕭西樓身子未動,自己己開始疾奔,而今方至,蕭西樓已在自己身側了,自己居然毫無所覺,不禁心中暗叫慚愧。

     康劫生顫聲道:“爹他……” 蕭西樓一個箭步奔過去,隻見康出漁滿臉緊黑,不禁失聲道:“怎麼康兄……”一時竟接不下去。

     這時蕭秋水、鄧玉函也己掠到,也是驚住了。

     蕭西樓定了定神,再道:“以令尊的武功,那毒已經被迫住了,怎會們……” 康出漁大聲嘶道:“那藥……那藥!” 蕭西樓疾道:“什麼藥!” 蕭秋水目光一轉,瞥見桌上的酒壺:“張老前輩的藥?!” 康劫生怒叫道:“就是他!……這藥酒吃了之後,爹就慘呼連連,變成這樣子了!就是他!就是他的藥!” 蕭秋水一看,隻見康出漁一臉紫烏,已是出氣多、入氣少了,蕭西樓也一時為之六神元主。

     康劫生一怔,憤怒中一時不知如何回答,蕭秋水代為答道:“張老前輩說康師伯的毒中得很怪異,他也查不出來;這藥是要送酒,燙熱了才能服的。

    ” 朱俠武道:“藥浸酒中時,你有沒有出去過?” 康劫生呆了一呆,才道:“有。

    我去小解了一次。

    ” 朱俠武道:“回來後才給令尊服食?” 康劫生惶然道:“是。

    ” 朱俠武不說話。

     蕭西樓忍不住道:“朱兄是認為康世侄出去時,别人在酒裡下毒?” 朱俠武沉吟了一陣,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張前輩怎會在府上?是否可靠?” 蕭西樓歎了一聲,考慮再三,終于道:“實不相瞞,老夫人就在府中。

    ” 朱俠武居然一驚道:“老夫人?” 蕭西樓颔首道:“是老夫人。

    ” 朱俠武臉上竟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敬慕之色,喃喃地道:“原來是老夫人。

    ” 蕭西樓接道:“張前輩實是老夫人的護衛。

    ” 朱俠武即道:“那張前輩應絕無問題。

    ” 蕭秋水眉心也打了一個結,唐方、鄧玉函更是大惑不解。

     ——老夫人,老夫人,老夫人,究竟是誰呢? 蕭西樓蹙眉道:“然則下毒的人是誰呢?” 便在此時,清冷的月夜中,又傳來了一聲慘叫! 叫聲自“振眉閣”那端傳來。

     蕭西樓的臉色立時變了,他的人也立時不見了。

     唐方幾乎是在同時間消失的。

     朱俠武臨走時向康劫生抛下了一句話: “你留在這裡守護!” 蕭秋水、鄧玉函趕至現場時,也為之震住,驚愕無已。

     “振眉閣”,有一人立在那兒,竟是一個死人。

     他的劍方才自袖中抽出一半,敵人便一劍洞穿了他的咽喉,是以他雖死了,精氣卻在,居然不倒。

     這死者竟然是聲名猶在七大劍手之上,出道猶在七大名劍之先的“陰陽神劍”張臨意! 張臨意的眼睛是張大的,眼神充滿了驚疑與不信。

     唐方禁不住輕呼道:“他就是張老前輩?” 張臨意的臉容、神情,實是大可怖、大唬人了。

     蕭西樓苦思道:“難道,難道有人的劍,比張前輩的劍還快!” 朱俠武忽然道:“不是。

    ” 蕭西樓側身道:“不是?” 朱俠武斬釘截鐵地道:“不是因為敵手劍快,而是張前輩意料不到對方會出劍。

    ” 蕭西樓轉身望向站立而殁的張臨意,隻見他眼中充滿憤怒與不信,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朱俠武道:“不過,對方的劍确實也不慢,否則就算猝然發動,也殺不了張前輩。

    ” 蕭西樓颔首道:“隻要張前輩的劍一拔出來,這人便讨不了便宜 朱俠武斷然道:“所以,殺人者一定是張前輩意想不到的人。

    ” 蕭西樓遊目全場,道:“而且,而且也是與我們非常,”語音一頓接道:“非常熟悉的人。

    ” 朱俠武肯定地點頭,道:“這人殺了唐大俠,又向康先生下毒,更猝擊玉函、秋水,又刺殺張前輩——這個人!” 朱俠武雙眼一瞪,毫無表情的臉容忽然淩厲了起來。

     蕭秋水等人都感覺一股迫人的、窒人的、壓人的殺氣,在夜風中蔓延開來。

     蕭秋水忽然一驚,叫道:“振眉閣裡?” ——守護振眉閣的張臨意既然被殺,振眉閣裡豈有卵存? ——然而老夫人、蕭夫人還在不在閣内? 蕭西樓臉色一變,立時竄出,正想撞門而入,忽然咿呀一聲,門打了開來,蕭夫人與老夫人,雙雙出現在門前。

     老夫人、蕭夫人背後是燭光,那燭光就像是金花一般,綻放在她們背後,蕭西樓退了一步,慌忙長揖,沒料那鐵面鐵心的朱俠武,居然拜倒。

     老夫人柔聲道:“這位大叔,何必如此禮重?” 朱俠武恭聲道:“未将俠武,曾在大人麾下偵騎隊參任縱組副使将。

    ” 老夫人恍然道:“是朱鐵心吧?” 朱俠武居然喜道:“正是鐵心,小人不知老夫人還記得小人。

    ” 老夫人笑道:“現下又不是在行軍之中,青兒也不在,鐵心何必如此多禮,不必什麼大人小人的!” 朱俠武依然恭敬地道:“小人不敢,小人敢問狄大将軍安好!” 蕭秋水腦裡“轟”地一聲,耳裡隻聞:“青兒”、“狄大将軍”,莫非是名震天下、智勇雙全的狄青!? 狄青是個不世人物。

     宋時,重文臣而輕武将,因宋太祖擁兵自立而當了皇帝,是故對領兵打仗有軍功的武官都深具戒心,諸多節制,難伸抱負。

     狄青卻絕對是個例外。

     他自幼喜習武,騎術、箭法,都很高強,他因受其義母支助,得赴京師,投身行伍,入編禁軍。

     他的武藝超群,膽大力大,但因長相卻俊美斯文,形成強烈對比。

    同僚譏笑他是:“女扮男裝”、“男人女相”.他謙沖内斂,不以為許。

     當時,士兵給稱作“赤老”,通常都得要臉上刺字,以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