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
關燈
小
中
大
茶,是我國的特産,吃茶也就成了我國人民特有的習慣。
無論是都市,是城鎮,以至鄉村,幾乎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茶館,每天自朝至暮,幾乎到處都有茶客,或者是聊閑天,或者是談正事,或者搞些下象棋、玩紙牌等輕便的文娛活動,形成了一個公開的群衆俱樂部。
茶有茗、荈、槚幾個别名。
據《爾雅》說,早采者為茶,晚取者為茗,荈和槚是苦茶。
吃茶的風氣始于晉代。
晉人杜育,就寫過一篇《荈賦》,對于茶大加贊美;到了唐代,那就盛行吃茶了。
茶樹的幹像瓜蘆,葉子像栀子,花朵像野薔薇,有清香,高一二尺。
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各省,都是茶的産地,如碧螺春、龍井、武夷、六安、祁門等各種著名的綠茶、紅茶,都是我們所熟知的。
茶樹都種于山野間,可是喜陰喜燥,怕陽光怕水,倘不施糞肥,味兒更香,綠茶色淡而香清,紅茶色、香、味都很濃郁,而味帶澀性。
綠茶有明前、雨前之分,是照着采茶的時期而定名的,采于清明節以前的叫做明前,采于谷雨節以前的叫做雨前,以雨前較為名貴。
茶葉可用花熏,如茉莉、珠蘭、玫瑰、木樨、白蘭、玳玳都可以熏茶,不過花香一濃,就會沖淡茶香,所以熏花的茶葉,不必太好,上品的茶葉,是不需要借重那些花的。
吃茶有什麼好處,誰也不能肯定。
茶可以解渴,這是開宗明義第一章。
有的人說它可以開胃潤氣,并且助消化,尤以紅茶為有效。
可是衛生家卻并不贊同,以為茶有刺激神經的作用,不如喝白開水有潤腸利便之效。
但我們吃慣了茶的人,總覺得白開水淡而無味,還是要去吃茶,情願讓神經刺激一下了。
唐朝的詩人盧仝和陸羽,可說是我國提倡吃茶的有名人物,昔人甚至尊之為茶聖。
盧仝曾有一首長歌,謝人寄新茶,其下半首雲:“……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誇張吃茶的好處,寫得十分有趣;因此“盧仝七碗”,也就成了後人傳誦的佳話。
陸羽字鴻漸,有文學,嗜茶成癖,著《茶經》三篇,原原本本地說出茶之原、之法、之具,真是一個吃茶的專家。
宋朝的詩人如蘇東坡、黃山谷、陸放翁等,也都是愛茶的,他們的詩集中,有不少歌頌吃茶的作品。
制茶的方法,紅、綠茶略有不同,據說要制紅茶時,可将采下的嫩葉,鋪滿在竹席上,放在陽光中曝曬,曬了一會,便攪拌一會,等到葉子曬得漸漸地萎縮時,就納入布袋揉搓一下,再倒出來曝曬,将水分蒸散,再裝在木箱裡,一層層堆疊起來,重
無論是都市,是城鎮,以至鄉村,幾乎到處都有大大小小的茶館,每天自朝至暮,幾乎到處都有茶客,或者是聊閑天,或者是談正事,或者搞些下象棋、玩紙牌等輕便的文娛活動,形成了一個公開的群衆俱樂部。
茶有茗、荈、槚幾個别名。
據《
吃茶的風氣始于晉代。
晉人杜育,就寫過一篇《荈賦》,對于茶大加贊美;到了唐代,那就盛行吃茶了。
茶樹的幹像瓜蘆,葉子像栀子,花朵像野薔薇,有清香,高一二尺。
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各省,都是茶的産地,如碧螺春、龍井、武夷、六安、祁門等各種著名的綠茶、紅茶,都是我們所熟知的。
茶樹都種于山野間,可是喜陰喜燥,怕陽光怕水,倘不施糞肥,味兒更香,綠茶色淡而香清,紅茶色、香、味都很濃郁,而味帶澀性。
綠茶有明前、雨前之分,是照着采茶的時期而定名的,采于清明節以前的叫做明前,采于谷雨節以前的叫做雨前,以雨前較為名貴。
茶葉可用花熏,如茉莉、珠蘭、玫瑰、木樨、白蘭、玳玳都可以熏茶,不過花香一濃,就會沖淡茶香,所以熏花的茶葉,不必太好,上品的茶葉,是不需要借重那些花的。
吃茶有什麼好處,誰也不能肯定。
茶可以解渴,這是開宗明義第一章。
有的人說它可以開胃潤氣,并且助消化,尤以紅茶為有效。
可是衛生家卻并不贊同,以為茶有刺激神經的作用,不如喝白開水有潤腸利便之效。
但我們吃慣了茶的人,總覺得白開水淡而無味,還是要去吃茶,情願讓神經刺激一下了。
唐朝的詩人盧仝和陸羽,可說是我國提倡吃茶的有名人物,昔人甚至尊之為茶聖。
盧仝曾有一首長歌,謝人寄新茶,其下半首雲:“……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誇張吃茶的好處,寫得十分有趣;因此“盧仝七碗”,也就成了後人傳誦的佳話。
陸羽字鴻漸,有文學,嗜茶成癖,著《茶經》三篇,原原本本地說出茶之原、之法、之具,真是一個吃茶的專家。
宋朝的詩人如蘇東坡、黃山谷、陸放翁等,也都是愛茶的,他們的詩集中,有不少歌頌吃茶的作品。
制茶的方法,紅、綠茶略有不同,據說要制紅茶時,可将采下的嫩葉,鋪滿在竹席上,放在陽光中曝曬,曬了一會,便攪拌一會,等到葉子曬得漸漸地萎縮時,就納入布袋揉搓一下,再倒出來曝曬,将水分蒸散,再裝在木箱裡,一層層堆疊起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