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回 遘奇變醇王攝政 繼友志隊長亡軀

關燈
扮觀音大士,拍一照相,留作紀念。

    七十餘年的曆史,統作幻影觀可也。

    遊至日暮,興盡方歸。

    歸途中涼風拂拂,侵入肌骨,又多吃乳酪蘋果等物,竟至病痢。

    翌日尚照常理事,批閱奏折多件。

    又越日,太後皇帝都不能禦殿。

    達賴聞太後染疾,呈上佛像一尊,禀稱可鎮壓不祥,應速往太後萬年吉地,妥為安置。

    太後喜甚,病幾少瘥。

    翌日仍禦殿,召見軍機大臣,命慶王送佛像至陵寝。

    慶王聞命,遲疑一會,才奏稱:“太後皇上,現皆有病,奴才似不便離京。

    ”太後道:“這幾日中,我不見得就會死,我現在已覺得好些了。

    無論怎樣,你照我話辦就是。

    ”慶王不敢違旨,始奉佛像去訖。

    次日,太後皇帝同禦便殿,直隸提學使傅增湘陛辭,太後道:“近來學生,思想多趨革命,此等頹風,斷不可長。

    你此去務盡心力,挽回末習方好。

    ”言下頗為傷感,傅增湘應令趨退,太後即宣召醫官入内診病。

     自是光緒帝不複視朝,太後亦休養宮中,未曾禦殿。

    禦醫報告兩宮病象,均非佳兆,請另延高醫診視。

    軍機處特派員請慶王速回,一面增兵衛宮,稽查出入,伺察非常。

    慶王接信,兼程入京,一到都下,聞光緒帝病重,太後已拟立醇王子溥儀為嗣,當下入宮谒見太後。

    太後即向慶王道:“皇上病重,看來要不起了。

    我意已決,立醇王子溥儀。

    ”慶王道:“就支派上立嗣,溥倫是第一個應繼,其次還是恭正溥偉。

    ”太後道:“我意已定,不必異議。

    從前我将榮祿的女兒,與醇王配婚,便等她生下兒子,立為嗣君,報榮祿一生的忠心。

    榮祿當庚子年防護使館,極力維持,國家不亡,全仗彼力。

    哪個主張攻使館,請太後下一轉語來。

    今年三月,曾加殊恩與榮祿妻室,現已饬迎醇王子溥儀入宮,授醇王為監國攝政王了。

    ”慶王聞言,暗想木已成舟,無可再說,便道:“太後明見,想亦不錯。

    ”太後又道:“皇上終日昏睡,清醒時很少,你去看他一看,倘或醒着,可将此意傳知。

    ” 慶王便轉至瀛台,到光緒帝寝榻前,但見光緒帝雙目睜着,氣喘籲籲,瘦骨不盈一束。

    榻下隻有一兩個老太監,充當服役,連皇後瑾妃都不在側,未免觸景生悲,暗暗堕淚。

    當時請過了安,光緒帝亦兩淚含眶,便有氣無氣的向慶王道:“你來得很好!我已令皇後往禀太後,恐不能長侍慈躬,請太後選一嗣子,不可再緩。

    ”慶王便婉述太後旨意,光緒帝半晌才道:“立一長君,豈不更好?但不必疑惑,太後主見,不敢有違。

    ”到死還不敢批評太後,驚弓之鳥,煞是可憐!慶王道:“醇王載沣,已授為監國攝政王,嗣君雖幼,可以無慮。

    ”光緒帝道:“這且很好,但我,……”說到我字,喉中竟哽咽起來。

    慶王連忙勸慰,便道:“皇上不必怆懷,如有谕旨,奴才當竭力遵辦。

    ”光緒帝道:“你是我的叔父行,不妨直告。

    我自即位以來,名目上亦有三十多年,現在溥儀入嗣,還是承繼何人?”慶王聞了此語,倒也躊躇了一會;想定計劃,才道:“承繼穆宗,兼祧皇上。

    ”光緒帝道:“恐怕太後未允。

    ”慶王道:“這在奴才身上。

    ”言未畢,太監報稱禦醫入診,當由慶王替光緒帝傳入。

    醫官行過了禮,方診禦脈。

    診罷辭退,慶王亦随了出來,問禦醫道:“脈象如何?”禦醫道:“龍鼻已經煽動,胃中又是隆起,都非佳兆。

    ”慶王問尚有幾日可過?禦醫隻是搖頭。

     慶王料是不久,便别了禦醫,徑禀太後。

    太後道:“各省不知有無良醫,應速征入都方好。

    ”還要良醫何用?慶王道:“恐來不及了。

    ”太後道:“你卻去叫軍機拟旨,如有良醫,速遣入診,我也病重得很。

    ”慶王退出。

    還有宮監們旁構讒言,說皇帝前數日,聞太後病,尚有喜色。

    太後發怒道:“我不能先他死。

    ”小人之可惡如此。

    是日下午,太後聞報帝疾大漸,便親至瀛台視疾,光緒帝已昏迷不醒,太後命宮監取出長壽禮服,替帝穿着,帝似乎少醒,用手阻擋,不肯即穿。

    向例皇上彌留,須着此禮服,若崩後再穿,便以為不祥。

    太後見帝不願穿上,便令從緩,延至五點鐘駕崩,是日為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太後、皇後、妃嫔二人,及太監數人在側。

    太後見帝已崩逝,匆匆回宮,傳谕降帝遺诏,并頒新帝登基喜诏。

    慶王聞耗,急趨入宮,見遺诏已經謄清,忙走前瞧閱道: 朕自沖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