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僭帝号遘疾伏冥誅 集軍威破城殲叛孽
關燈
小
中
大
高起隆率軍先走,自領精騎斷後,一邊且戰且走,一邊且追且擊。
毓榮又傳令窮追,把國相逐出貴州境界,方才收軍。
從此吳世璠又失貴州了。
叙次明白。
且說貝子賴塔,自廣西攻雲南,令傅宏烈在後策應,是時馬雄已死,其子馬承蔭降清,留守南甯,部下多桀骜不馴,仍有變志。
宏烈奏請馬軍随征,免為内地患,未接複旨,不料為承蔭所聞,邀宏烈親往部勒。
宏烈即行,部将多說承蔭狡悍,不如勿去。
宏烈道:“承蔭已降,奈何疑他?”徑領數十騎往南甯。
承蔭率衆出迎,格外恭順。
宏烈偕承蔭入城,城門陡阖,伏兵齊起,竟将宏烈拿下囚送雲南。
吳世璠勸宏烈降,宏烈大罵道:“爾祖未叛時,我即劾奏,早知爾家必要造反,我恨不早滅爾家,難道還肯從你麼?”世璠命左右将宏烈處斬,宏烈罵不絕口而死。
此信傳到賴塔軍中,賴塔急檄莽依圖攻南甯,承蔭也率象陣迎敵。
虧得莽依圖已聞蔡軍消息,也照毓榮計策,擊敗承蔭。
承蔭入城拒守,莽依圖圍攻數日,總督金光祖亦率兵前來,兩下合軍攻破南甯。
活擒承蔭,解京磔死。
廣西已定,賴塔遂一意進攻,與蔡毓榮軍相遇,直趨雲南。
貝子彰泰繼進,沿途相率迎降。
各軍至歸化寺,距雲南隻三十裡,世璠惶急萬狀,方拟遣夏國相等再出拒敵,忽報趙良棟由川赴滇,乃令夏國相、胡國柱、馬寶等,移阻趙軍,别命郭壯圖領步騎數萬迎戰三十裡外。
郭壯圖向守雲南,未嘗禦敵,至是亦驅野象數百頭,列為前軍。
部将武安時谏道:“夏國相曾用象陣,為敵所敗,驸馬何故複循覆轍?”郭壯圖道:“夏國相貪功追敵,是以緻敗,吾不過令象沖鋒,并非靠象追敵,有何不可。
”誰知不然。
于是直趨歸化寺,與清兵接仗。
清貝子彰泰在左,賴塔在右,兩路夾攻,郭壯圖率軍死戰,自卯至午,五卻五進,蔡毓榮見不能取勝,忽生一計,縱火焚林,林中烈焰上騰,吓得衆象紛紛亂竄。
彰泰賴塔,乘勢掩擊,郭壯圖隻得敗走。
三用象陣,都被擊退,可謂至死不悟。
清兵遂進逼雲南省城,世璠複調夏國相等回救,趙良棟又尾追而來。
孤城片影,四面楚歌,吳世璠保守五華山,饬健卒乞師西藏,又被趙良棟查獲,眼見得圍城援絕,指日滅亡。
夏國相、馬寶、胡國柱、郭壯圖等,明知滅亡不遠,隻因身受遺命,以死自誓,兩邊複血肉相薄,延續數月。
到康熙二十年十月中,城中糧盡,軍心遂變,南門守将方志球,陰與蔡毓榮相通,放蔡軍入城,由是諸軍齊進,胡國柱急來攔阻,一炮飛來,正中面頰,立即斃命。
夏國相、馬寶猶督兵巷戰,被清兵圍裹,大叫:“降者免死。
”部兵遂倒戈相向,把夏國相、馬寶都戳下馬來,擒獻清軍。
蔡毓榮即馳上五華山,守将郭壯圖自殺,餘兵統已潰散,當即沖入世璠住所,見世璠已懸梁自盡,侍女等一齊下跪,哀乞饒命。
毓榮約略一顧,忽覺侍女中間,有兩人生得非常美麗,淚容滿面,猶自傾城。
毓榮仔細詢問,方知是三桂遺下的寵姬,便命軍士好生保護,不得有違。
正囑咐間,将軍穆占亦率兵進來,聽見毓榮囑咐的言語,忙道:“蔡将軍不要獨得,須留一個與我。
”這樣東西,原來人人歡喜。
毓榮無法,遂将一美姬分與穆占,一美姬帶出自用。
随後諸軍齊到,争取子女玉帛,隻趙良棟嚴禁部下擄掠,僅取藩府簿籍,留獻京師。
捷報傳達清廷,下旨析三桂骸骨,頒示海内。
世璠首級及夏國相等,解送北京。
後來夏國相、馬寶等,盡被淩遲處死,吳氏遂亡。
小子又有一詩道: 滇南一破籍長淪,天定由來竟勝人。
假使吳宗能永古,人生何必重君親。
滇藩已滅,還有閩、粵二藩,尚在未撤,究竟作何處置,且俟下回再說。
三桂稱帝之日,天大風雨,雖屬适逢其會,要不可謂非天怒之兆。
稱帝以後,未幾遘疾,曩昔冤厲,叢集而來,此亦作者烘托筆墨,然固一神道設教之苦心也。
三桂已死,大局瓦解,作者故作簡筆,一一收束,愈見滅亡之速。
三寸不律,缭繞煙雲,忽如萬岫迷濛,忽如長空迅掃,不可謂非神且奇雲。
毓榮又傳令窮追,把國相逐出貴州境界,方才收軍。
從此吳世璠又失貴州了。
叙次明白。
且說貝子賴塔,自廣西攻雲南,令傅宏烈在後策應,是時馬雄已死,其子馬承蔭降清,留守南甯,部下多桀骜不馴,仍有變志。
宏烈奏請馬軍随征,免為内地患,未接複旨,不料為承蔭所聞,邀宏烈親往部勒。
宏烈即行,部将多說承蔭狡悍,不如勿去。
宏烈道:“承蔭已降,奈何疑他?”徑領數十騎往南甯。
承蔭率衆出迎,格外恭順。
宏烈偕承蔭入城,城門陡阖,伏兵齊起,竟将宏烈拿下囚送雲南。
吳世璠勸宏烈降,宏烈大罵道:“爾祖未叛時,我即劾奏,早知爾家必要造反,我恨不早滅爾家,難道還肯從你麼?”世璠命左右将宏烈處斬,宏烈罵不絕口而死。
此信傳到賴塔軍中,賴塔急檄莽依圖攻南甯,承蔭也率象陣迎敵。
虧得莽依圖已聞蔡軍消息,也照毓榮計策,擊敗承蔭。
承蔭入城拒守,莽依圖圍攻數日,總督金光祖亦率兵前來,兩下合軍攻破南甯。
活擒承蔭,解京磔死。
廣西已定,賴塔遂一意進攻,與蔡毓榮軍相遇,直趨雲南。
貝子彰泰繼進,沿途相率迎降。
各軍至歸化寺,距雲南隻三十裡,世璠惶急萬狀,方拟遣夏國相等再出拒敵,忽報趙良棟由川赴滇,乃令夏國相、胡國柱、馬寶等,移阻趙軍,别命郭壯圖領步騎數萬迎戰三十裡外。
郭壯圖向守雲南,未嘗禦敵,至是亦驅野象數百頭,列為前軍。
部将武安時谏道:“夏國相曾用象陣,為敵所敗,驸馬何故複循覆轍?”郭壯圖道:“夏國相貪功追敵,是以緻敗,吾不過令象沖鋒,并非靠象追敵,有何不可。
”誰知不然。
于是直趨歸化寺,與清兵接仗。
清貝子彰泰在左,賴塔在右,兩路夾攻,郭壯圖率軍死戰,自卯至午,五卻五進,蔡毓榮見不能取勝,忽生一計,縱火焚林,林中烈焰上騰,吓得衆象紛紛亂竄。
彰泰賴塔,乘勢掩擊,郭壯圖隻得敗走。
三用象陣,都被擊退,可謂至死不悟。
清兵遂進逼雲南省城,世璠複調夏國相等回救,趙良棟又尾追而來。
孤城片影,四面楚歌,吳世璠保守五華山,饬健卒乞師西藏,又被趙良棟查獲,眼見得圍城援絕,指日滅亡。
夏國相、馬寶、胡國柱、郭壯圖等,明知滅亡不遠,隻因身受遺命,以死自誓,兩邊複血肉相薄,延續數月。
到康熙二十年十月中,城中糧盡,軍心遂變,南門守将方志球,陰與蔡毓榮相通,放蔡軍入城,由是諸軍齊進,胡國柱急來攔阻,一炮飛來,正中面頰,立即斃命。
夏國相、馬寶猶督兵巷戰,被清兵圍裹,大叫:“降者免死。
”部兵遂倒戈相向,把夏國相、馬寶都戳下馬來,擒獻清軍。
蔡毓榮即馳上五華山,守将郭壯圖自殺,餘兵統已潰散,當即沖入世璠住所,見世璠已懸梁自盡,侍女等一齊下跪,哀乞饒命。
毓榮約略一顧,忽覺侍女中間,有兩人生得非常美麗,淚容滿面,猶自傾城。
毓榮仔細詢問,方知是三桂遺下的寵姬,便命軍士好生保護,不得有違。
正囑咐間,将軍穆占亦率兵進來,聽見毓榮囑咐的言語,忙道:“蔡将軍不要獨得,須留一個與我。
”這樣東西,原來人人歡喜。
毓榮無法,遂将一美姬分與穆占,一美姬帶出自用。
随後諸軍齊到,争取子女玉帛,隻趙良棟嚴禁部下擄掠,僅取藩府簿籍,留獻京師。
捷報傳達清廷,下旨析三桂骸骨,頒示海内。
世璠首級及夏國相等,解送北京。
後來夏國相、馬寶等,盡被淩遲處死,吳氏遂亡。
小子又有一詩道: 滇南一破籍長淪,天定由來竟勝人。
假使吳宗能永古,人生何必重君親。
滇藩已滅,還有閩、粵二藩,尚在未撤,究竟作何處置,且俟下回再說。
三桂稱帝之日,天大風雨,雖屬适逢其會,要不可謂非天怒之兆。
稱帝以後,未幾遘疾,曩昔冤厲,叢集而來,此亦作者烘托筆墨,然固一神道設教之苦心也。
三桂已死,大局瓦解,作者故作簡筆,一一收束,愈見滅亡之速。
三寸不律,缭繞煙雲,忽如萬岫迷濛,忽如長空迅掃,不可謂非神且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