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僭帝号遘疾伏冥誅 集軍威破城殲叛孽

關燈
錦、簡親王喇布、貝子洞鄂、貝勒尚善、都統巴爾布珠滿将軍舒恕等,說他勞師糜饷,誤國病民,一律治罪。

    另命貝子彰泰為定遠平寇大将軍,代嶽樂後任,自湖南趨雲、貴,又以雲、貴多山,當令步兵綠營居前,滿騎居後,特授湖廣總督蔡毓榮為綏遠将軍,節制漢兵先進。

    另授趙良棟為雲、貴總督,統川師進搗,貝子賴塔為平南将軍,統閩、粵兵進攻。

    三路大兵,浩浩蕩蕩,統向雲、貴進發。

    彰泰既到湖南,與蔡毓榮相會,督兵進攻楓木嶺,擊死守将吳國貴,進攻辰龍關。

    徑狹箐密,隻容一騎,夏國相等自衡州敗還,留胡國柱守住隘口,一夫當關,萬夫莫入。

    相持數月,彰泰焦急起來,懸了重賞,招募敢死士卒,潛逾峻嶺,繞入關後,襲破國柱營寨。

    國柱敗走,退至貴陽,這楓木嶺與辰龍關,系是由湘通黔的要隘,二隘既破,清兵由險入夷,勇往直前。

    忽又接到清廷诏旨,略道: 軍興數載,供億浩繁,朕恐累民,不忍加派科斂,因允諸臣條奏,凡裁節浮費,改折漕貢,量增鹽課雜稅,稽查隐漏田賦,核減軍需報銷,皆用兵不得已之意,事平自有裁酌。

    至滿洲、蒙古漢軍,久勞于外,械朽馬斃,朕深悉其苦,其迅奏膚功,凱旋之日,所有借貸,無論數百萬,俱令戶部發币代還。

    朕不食言,昭如日月,其宣示中外,鹹使聞知。

     此诏一下,軍士格外效命,遂自平越趨貴陽。

    胡國柱出戰不利,退守數日。

    清兵用西洋巨炮,連日轟放,城陷數丈,清兵一鼓而上,國柱又棄城遁去。

    蔡毓榮率兵徑進,彰泰暫屯貴陽,分兵複遵義、安順、石阡、都勻、思南等府。

    别命提督桑格,進攻盤江。

    盤江守将李本深,毀去鐵索橋,向後退走。

    桑格招土官速搭浮橋,允給重資。

    土司齊集江邊,争來搭造,衆擎易舉,一夕便成。

    錢可通靈。

    桑格率兵渡過對岸,急追李本深,本深還是慢慢退去,隻道清兵築橋,斷沒有這等迅速,誰知清兵已經追到,吓得本深心膽俱碎,忙下了馬,匍匐乞降,總算蒙桑格收受了。

     這時候,蔡毓榮進兵黔西,直指平遠,夏國相自雲南調集勁旅,練成象陣,與王會、高起隆同至平遠城抵禦。

    平遠西南多山,國相令部兵依山紮營,掩住象陣,專候毓榮到來。

    毓榮仗着戰勝的銳氣,驅兵大進,路上毫不停留,既到平遠,見山下敵營林立,便上前沖突,國相令營兵堅壁勿動。

    待清兵沖突數次,銳氣少懈,然後發了密令,把營兵分開左右,推出象陣。

    毓榮急令兵士發炮,怎奈兵士已心慌意駭,腳忙手亂,炮未燃着,象已沖來,那時隻顧保全性命,還有何心放炮?兵士逃得快,象愈趕得快,頃刻間倒斃無數,屍如山積,毓榮也沒命的逃去,直退了三十裡,方收拾殘兵,紮住了寨。

     隔了兩日,複進軍十裡立營。

    又次日,複進軍十裡。

    兵士都怕象陣厲害,未敢前進,隻因軍令如山,不得不硬着頭皮,勉強上前。

    是夕,毓榮升帳,召諸将聽令。

    将士還道又要出戰,個個膽戰心驚,到了帳下,但見毓榮向諸将道:“雲南多産野象,從前敬謹親王尼堪,為象陣所迫,身殁陣中,應前一十九回事。

    我前次失記,中了敵計,為他所敗,部下多遭慘死,今已有計破他象陣,衆将應同心敵忾,為我弟兄們複仇。

    ”諸将聽得有破敵的謀劃,又複鼓舞起來,一齊喊聲得令。

    毓榮又道:“野象非人力可敵,當用火攻的計策,今夜先在營外密布火種,待明日前去誘敵,引了敵兵至此,縱火燒他,象必返奔,轉為我用,乘此追殺,必得全勝。

    ”諸将遵令自去,分頭布置。

     次晨,毓榮手執紅旗,督兵進戰,國相等開營接仗,約戰數合,又把營兵兩旁分開,毓榮即掉轉紅旗,望後急走。

    國相又驅出象陣,猛力追趕,毓榮佯作驚慌之狀,令兵士四散奔竄。

    敵軍恃有象陣,隻望前追,約行十裡,不防火種驟發,勢成燎原,那些野象,已有好幾隻跌入火坑,餘象都向後返奔,反沖動敵軍本隊。

    國相知是中計,忙令軍士分列兩旁,讓各象奔過,勒兵再戰,怎奈軍心已經恐慌,隊伍不免錯亂,這邊蔡毓榮又合兵殺來,頓時全軍潰竄,國相無法阻住,令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