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僭帝号遘疾伏冥誅 集軍威破城殲叛孽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吳三桂起事以來,已曆五年,康熙十三年創建國号,假稱迎立明裔,其實稱周不稱明,早已存了帝制自為的思想。
所以争戰五年,并沒見有什麼三太子。
到了康熙十七年,竟在衡州築壇,祭告天地,自稱皇帝,改元昭武,稱衡州為定天府,置百官,封諸将,造新曆,舉雲貴川湖鄉試,号召遠近。
殿瓦不及易黃,就用黃漆塗染,搭起蘆舍數百間,作了朝房。
這日正遇三月朔,本是豔陽天氣,淑景宜人,不料狂風驟起,怒雨疾奔,把朝房吹倒一半,瓦上的黃漆,亦被大雨淋壞,莫謂天道無知。
三桂未免懊惱,隻得潦草成禮,算已做了大周皇帝。
黃袍已經穿過,可謂心滿意足。
當下調夏國相回衡州,命他為相,令胡國柱、馬寶為元帥,出禦清兵。
是時清安親王嶽樂,由江西入湖南,前鋒統領碩岱,已攻克永興。
永興縣系衡州門戶,距衡州隻百餘裡,胡國柱、馬寶等,奮勇殺來,清兵出城抵敵。
兩下混戰一場,清兵不能取勝,仍退入城中。
歇了數日,清兵又出城掩擊,複被胡國柱等殺回。
接連數戰,總是周軍得勝。
原來清前鋒統領碩岱,也是滿族中一員骁将,隻因永興是周軍必争的地方,永興一失,衡州亦保不住,所以胡國柱等冒死力争,碩岱雖勇,總不能敵,隻得入城固守,靜待援兵。
嶽樂聞周軍猛攻永興,即遣都統伊裡布,副都統哈克山,前來援應,就在城外紮營,作為犄角。
不防馬寶分軍來攻,個個是踴躍争先,上前拼命,伊裡布、哈克山,本沒有什麼勇力,遇了周軍,好像泰山壓頂一般,連逃走都來不及。
一陣厮殺,兩人都戰殁陣中。
碩岱出城接應,又被胡國柱截住,沒奈何退入城内。
将軍穆占,自郴州發兵來援,因聞伊裡布等戰殁,不敢前進,隻遠遠的立住營寨。
胡國柱三面環攻,止留出城東一角,因有河相阻,不便合圍。
還虧碩岱振刷精神,晝夜督守,城壞即補,且築且戰。
胡國柱又與馬寶分軍,馬寶截住援兵,不能并力攻城,清營雖是遠立,倒也還算有力。
因此城尚不陷。
康熙帝恐師老日久,屢欲親征,議政王大臣紛紛谏阻,有的說是:“京師重地,不宜遠離。
”有的說是:“賊勢日蹙,無勞遠出。
”于是令諸将專力湖南,暫罷親征的計策。
惟這三桂因即位的時候,冒了一點風寒,時常發寒發熱,由夏及秋,沒有爽适的日子。
好漢隻怕病來磨,又況三桂年近古稀,生了幾個月的病,如何支持得起?到了八月初旬,痰喘交作,咯血頻頻,有時神昏颠倒,谵語終宵。
夏國相領了文武各員,日日進内請安。
這日,國相又複入内,到卧榻前,見三桂雙目緊閉,隻是一片呻吟聲。
國相向諸将道:“永興未下,軍事緊急,皇上反病勢日重,如何是好?”諸将尚未回答,忽見三桂睜開雙目,瞪視國相多時,失聲道:“阿喲!不好了!永曆皇帝到了!”尋複閉目慘呼,大叫“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國相等聞此慘聲,都吓得毛發森豎,隻得到三桂耳邊,輕輕叫道:“陛下醒來!”連叫數聲,三桂方有些醒悟,又開眼四顧,見了夏國相等人,忍不住流淚道:“卿等都系患難至交,朕還沒有什麼酬勞,偏這……”說到“這”字,觸動中氣,喘作一團。
國相道:“陛下福壽正長,不緻有什麼不測,還請善保龍體為是。
”三桂把頭略點一點。
國相複請太醫入内,診了一回脈,退與國相耳語道:“皇上脈象欠佳,看來隻有一日可過了。
”國相把眉一皺,也不言語。
三桂氣喘略平,又向國相道:“朕非不欲生,但這冤鬼都集眼前,恐要與卿等長别,未識目前軍事如何?”國相道:“永興已屢報勝仗,諒不日可以攻下,請陛下寬心!”三桂道:“陝西、廣西,有警信否?”國相等答道:“沒有。
”三桂道:“卿等且退!容朕細思,到晚間再商。
”國相等奉命退出,将到二更,複一同入宮,但覺宮門裡面,陰風慘慘,鬼氣森森,作者素乏迷信,因三桂作惡多端,理應有此果報。
國相等助桀為虐,賊膽心虛,當亦因虛生幻,因幻成真。
甫入宮門,見衆侍妾團聚一旁,不住的發顫。
猛聞三桂作哀鳴狀,一聲是“皇上恕罪!”一聲是“父親救我
所以争戰五年,并沒見有什麼三太子。
到了康熙十七年,竟在衡州築壇,祭告天地,自稱皇帝,改元昭武,稱衡州為定天府,置百官,封諸将,造新曆,舉雲貴川湖鄉試,号召遠近。
殿瓦不及易黃,就用黃漆塗染,搭起蘆舍數百間,作了朝房。
這日正遇三月朔,本是豔陽天氣,淑景宜人,不料狂風驟起,怒雨疾奔,把朝房吹倒一半,瓦上的黃漆,亦被大雨淋壞,莫謂天道無知。
三桂未免懊惱,隻得潦草成禮,算已做了大周皇帝。
黃袍已經穿過,可謂心滿意足。
當下調夏國相回衡州,命他為相,令胡國柱、馬寶為元帥,出禦清兵。
是時清安親王嶽樂,由江西入湖南,前鋒統領碩岱,已攻克永興。
永興縣系衡州門戶,距衡州隻百餘裡,胡國柱、馬寶等,奮勇殺來,清兵出城抵敵。
兩下混戰一場,清兵不能取勝,仍退入城中。
歇了數日,清兵又出城掩擊,複被胡國柱等殺回。
接連數戰,總是周軍得勝。
原來清前鋒統領碩岱,也是滿族中一員骁将,隻因永興是周軍必争的地方,永興一失,衡州亦保不住,所以胡國柱等冒死力争,碩岱雖勇,總不能敵,隻得入城固守,靜待援兵。
嶽樂聞周軍猛攻永興,即遣都統伊裡布,副都統哈克山,前來援應,就在城外紮營,作為犄角。
不防馬寶分軍來攻,個個是踴躍争先,上前拼命,伊裡布、哈克山,本沒有什麼勇力,遇了周軍,好像泰山壓頂一般,連逃走都來不及。
一陣厮殺,兩人都戰殁陣中。
碩岱出城接應,又被胡國柱截住,沒奈何退入城内。
将軍穆占,自郴州發兵來援,因聞伊裡布等戰殁,不敢前進,隻遠遠的立住營寨。
胡國柱三面環攻,止留出城東一角,因有河相阻,不便合圍。
還虧碩岱振刷精神,晝夜督守,城壞即補,且築且戰。
胡國柱又與馬寶分軍,馬寶截住援兵,不能并力攻城,清營雖是遠立,倒也還算有力。
因此城尚不陷。
康熙帝恐師老日久,屢欲親征,議政王大臣紛紛谏阻,有的說是:“京師重地,不宜遠離。
”有的說是:“賊勢日蹙,無勞遠出。
”于是令諸将專力湖南,暫罷親征的計策。
惟這三桂因即位的時候,冒了一點風寒,時常發寒發熱,由夏及秋,沒有爽适的日子。
好漢隻怕病來磨,又況三桂年近古稀,生了幾個月的病,如何支持得起?到了八月初旬,痰喘交作,咯血頻頻,有時神昏颠倒,谵語終宵。
夏國相領了文武各員,日日進内請安。
這日,國相又複入内,到卧榻前,見三桂雙目緊閉,隻是一片呻吟聲。
國相向諸将道:“永興未下,軍事緊急,皇上反病勢日重,如何是好?”諸将尚未回答,忽見三桂睜開雙目,瞪視國相多時,失聲道:“阿喲!不好了!永曆皇帝到了!”尋複閉目慘呼,大叫“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國相等聞此慘聲,都吓得毛發森豎,隻得到三桂耳邊,輕輕叫道:“陛下醒來!”連叫數聲,三桂方有些醒悟,又開眼四顧,見了夏國相等人,忍不住流淚道:“卿等都系患難至交,朕還沒有什麼酬勞,偏這……”說到“這”字,觸動中氣,喘作一團。
國相道:“陛下福壽正長,不緻有什麼不測,還請善保龍體為是。
”三桂把頭略點一點。
國相複請太醫入内,診了一回脈,退與國相耳語道:“皇上脈象欠佳,看來隻有一日可過了。
”國相把眉一皺,也不言語。
三桂氣喘略平,又向國相道:“朕非不欲生,但這冤鬼都集眼前,恐要與卿等長别,未識目前軍事如何?”國相道:“永興已屢報勝仗,諒不日可以攻下,請陛下寬心!”三桂道:“陝西、廣西,有警信否?”國相等答道:“沒有。
”三桂道:“卿等且退!容朕細思,到晚間再商。
”國相等奉命退出,将到二更,複一同入宮,但覺宮門裡面,陰風慘慘,鬼氣森森,作者素乏迷信,因三桂作惡多端,理應有此果報。
國相等助桀為虐,賊膽心虛,當亦因虛生幻,因幻成真。
甫入宮門,見衆侍妾團聚一旁,不住的發顫。
猛聞三桂作哀鳴狀,一聲是“皇上恕罪!”一聲是“父親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