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日暮途窮寄身異域 水流花謝撒手塵寰
關燈
小
中
大
,見清兵已從山口進來,因山口狹隘,将橫隊變作直隊,魚貫而進,不禁大喜。
約曆一、二時,清兵入山,還不過一萬多名,猛聽得一聲炮響,清兵個個下馬,停住不進。
接連又是無數炮聲,霎時煙霧迷蒙,隻覺得鼓角聲、喊殺聲、兵器碰撞聲,合着天上的風聲,山谷的回聲,鬧成一片,正自驚疑不定,突然來了一個飛炮,向空墜下,不偏不倚的,在定國頭上滾将下來,故作驚人之筆。
吓得定國心頭亂跳,急忙把頭一偏,那飛炮恰恰在定國身邊擦過,墜落腳邊。
前面塵土,被這飛炮一激,揚起空中,任你定國智勇深沉,也自鎮定不住,忙回身逃落山下,向西急走。
到了半路,始見高文貴踉跄奔來,手下殘兵,隻剩一千多人,報稱:“清兵疊放巨炮,煙火滿山,我軍無從暗伏,不得已出來對仗,可奈清兵勢大,窦、王二将,已經陣亡,六千人已失四千,某隻得沖圍前來。
”定國道:“可恨可恨,不知誰人洩露消息。
”随即合兵而去。
原來清兵自雲南出發,渡過路江,沿途經過,不遇一敵,他即仗着銳氣,越嶺進行,适有故明大理寺卿盧桂生,熱心富貴,竟至铎尼軍前,報說山上有伏。
桂生可惡。
铎尼急令前隊,舍騎而步,以炮發伏。
伏兵齊起,與清兵鏖鬥一場,殺死清都統以下十餘員,精兵數千。
窦名望、王玺亦戰死。
此次若非桂生洩計,就使不能殺盡清兵,也要大大吃虧,隻是天已亡明,不容定國成功,所以清兵得轉敗為勝。
可為長太息者此也。
那時桂王西走騰越,為從官李國泰、馬吉翔所阻,轉走南甸,順着江流前去。
到一大河,四望無際,招問土人,答稱此河名囊木河,過河即是緬甸國界。
靳統武請走還騰越,李國泰、馬吉翔不從。
桂王恐清兵追來,亦不願退回,巧值故黔國沐天波前來扈駕,說與緬人相識,遂決議渡河。
惟靳統武不願,仍奔覓定國去了。
桂王至緬甸境,緬人令從官盡去兵器,方許前行。
桂王無奈,命從官抛棄兵械,雇了車馬,進蠻暮,緬人具四舟來迎。
行三日,至緬都,不令桂王登岸。
又五日,至赭硁停舟,方導桂王上陸,引入草屋中。
屋外編竹為城,左右都是緬婦貿易。
緬人多短衣赤足,桂王從官,亦忘卻本來面目,雜入緬婦貿易場中,坐地喧笑,呼奴縱酒,正是孱君無志,徒成失國之寓公,從吏貪生,甘作窮途之丐卒,這且按下慢提。
且說清信郡王铎尼,因桂王已奔緬甸,奏捷北京,得旨令大軍回朝,留吳三桂鎮守雲南,封三桂妻為福晉,命其子應熊在京供職,妻以太宗第十四女和碩公主,清降将中,要算是第一優待了。
順治帝以蕩平雲、貴,方拟郊迎功臣,飲至策賞,不期江南警報,紛紛遞到,順治帝大驚,忙召滿廷文武,商議退敵,便道:“朕即位十數年,南征北讨,沒有一日安息,現聞雲、貴已捷,明宗垂盡,朕道是輿圖一統,得享承平,不料這個鄭成功,又來作祟,江南四府三州二十二縣,都報失守,南京危在旦夕,看來還不能安枕。
朕想做皇帝很沒趣味,倒不如做個和尚,像西藏的達賴、班禅,安閑也安閑,尊榮也尊榮,豈不快活自在麼?”順治帝自知苦趣,頗已悟道,奈何後人偏喜做皇帝?當時文武百官都跪奏道:“天子英武聖明,古今無兩,區區小醜,不日敉平,何庸過勞聖慮。
”确肖馬屁朋友的口吻。
順治帝道:“朕拟簡率六師,自去親征,除絕那厮逆衆,然後脫卸萬幾,擇個安靜地方,去享清福。
明日各王大臣,随朕至南苑閱師,不得有誤!”文武百官,齊聲遵旨而出。
次日,各官都先集南苑,恭候禦駕,到了辰牌時候,禦駕已至,兩旁文武站立,俟順治帝登座,個個請過了安,遂命滿漢健兒,八旗勁旅,整整的操練了一天。
操畢,禦駕回宮,次晨升殿,拟擇日出師。
适兵部尚書呈遞驿奏,系是江南總督郎廷佐拜發,内稱崇明總兵梁化鳳,擊退鄭逆,陣斬賊将甘輝等,鎮江、瓜州俱已克複。
世祖大喜,命梁化鳳為江南提督,先圖形進呈,并授内大臣達素為安南将軍,會同閩、浙總督李率泰進擊廈門,務絕根株。
旨下,文武百官,又皆叩賀,随即退朝不表。
惟這梁化鳳如何擊退鄭成功?應由小子表明。
上文說到鄭成功進薄南京,中了郎廷佐的緩兵計,按兵不攻,這是成功第一失着。
郎廷佐恰飛檄調兵,梁化鳳即奉檄往援,兩邊相持數日,化鳳登高望敵,遙見敵營不整,樵蘇四出,軍士都在後湖嬉遊,鄭軍如此怠玩,安得不敗?然亦由驕盈而緻。
便入署禀明廷佐,夤夜襲營。
是夕,化鳳帶了勁騎五百,潛出神策門,先搗白土山,出鄭軍不意,沖入前鋒餘新寨内。
餘新從睡夢中驚醒,倉促起來,不及持械,被化鳳活擒而去。
成功聞報,忙率軍相救,化鳳已自入城,無從奪回餘新。
次晨,成功因廷佐失信,令甘輝守營,自出江上調發水師,夾攻南京。
不料成功去後,清兵傾城出來,殺入鄭營,甘輝上前攔阻,兩下酣戰,勝負未分。
突聞營後射入铳炮,後隊不戰先亂。
甘輝前後受敵,隻自死戰不退,無奈部将多已逃走,僅剩數百殘兵,東沖西突,哪裡還支持得住?清兵執着長槍,四面攢聚,甘輝尚竭力招架,無如馬已被搠,蹶倒前蹄,眼見得甘輝墜地,不得生存了。
此時成功适在江上,見敗軍陸續奔來,方知大營
約曆一、二時,清兵入山,還不過一萬多名,猛聽得一聲炮響,清兵個個下馬,停住不進。
接連又是無數炮聲,霎時煙霧迷蒙,隻覺得鼓角聲、喊殺聲、兵器碰撞聲,合着天上的風聲,山谷的回聲,鬧成一片,正自驚疑不定,突然來了一個飛炮,向空墜下,不偏不倚的,在定國頭上滾将下來,故作驚人之筆。
吓得定國心頭亂跳,急忙把頭一偏,那飛炮恰恰在定國身邊擦過,墜落腳邊。
前面塵土,被這飛炮一激,揚起空中,任你定國智勇深沉,也自鎮定不住,忙回身逃落山下,向西急走。
到了半路,始見高文貴踉跄奔來,手下殘兵,隻剩一千多人,報稱:“清兵疊放巨炮,煙火滿山,我軍無從暗伏,不得已出來對仗,可奈清兵勢大,窦、王二将,已經陣亡,六千人已失四千,某隻得沖圍前來。
”定國道:“可恨可恨,不知誰人洩露消息。
”随即合兵而去。
原來清兵自雲南出發,渡過路江,沿途經過,不遇一敵,他即仗着銳氣,越嶺進行,适有故明大理寺卿盧桂生,熱心富貴,竟至铎尼軍前,報說山上有伏。
桂生可惡。
铎尼急令前隊,舍騎而步,以炮發伏。
伏兵齊起,與清兵鏖鬥一場,殺死清都統以下十餘員,精兵數千。
窦名望、王玺亦戰死。
此次若非桂生洩計,就使不能殺盡清兵,也要大大吃虧,隻是天已亡明,不容定國成功,所以清兵得轉敗為勝。
可為長太息者此也。
那時桂王西走騰越,為從官李國泰、馬吉翔所阻,轉走南甸,順着江流前去。
到一大河,四望無際,招問土人,答稱此河名囊木河,過河即是緬甸國界。
靳統武請走還騰越,李國泰、馬吉翔不從。
桂王恐清兵追來,亦不願退回,巧值故黔國沐天波前來扈駕,說與緬人相識,遂決議渡河。
惟靳統武不願,仍奔覓定國去了。
桂王至緬甸境,緬人令從官盡去兵器,方許前行。
桂王無奈,命從官抛棄兵械,雇了車馬,進蠻暮,緬人具四舟來迎。
行三日,至緬都,不令桂王登岸。
又五日,至赭硁停舟,方導桂王上陸,引入草屋中。
屋外編竹為城,左右都是緬婦貿易。
緬人多短衣赤足,桂王從官,亦忘卻本來面目,雜入緬婦貿易場中,坐地喧笑,呼奴縱酒,正是孱君無志,徒成失國之寓公,從吏貪生,甘作窮途之丐卒,這且按下慢提。
且說清信郡王铎尼,因桂王已奔緬甸,奏捷北京,得旨令大軍回朝,留吳三桂鎮守雲南,封三桂妻為福晉,命其子應熊在京供職,妻以太宗第十四女和碩公主,清降将中,要算是第一優待了。
順治帝以蕩平雲、貴,方拟郊迎功臣,飲至策賞,不期江南警報,紛紛遞到,順治帝大驚,忙召滿廷文武,商議退敵,便道:“朕即位十數年,南征北讨,沒有一日安息,現聞雲、貴已捷,明宗垂盡,朕道是輿圖一統,得享承平,不料這個鄭成功,又來作祟,江南四府三州二十二縣,都報失守,南京危在旦夕,看來還不能安枕。
朕想做皇帝很沒趣味,倒不如做個和尚,像西藏的達賴、班禅,安閑也安閑,尊榮也尊榮,豈不快活自在麼?”順治帝自知苦趣,頗已悟道,奈何後人偏喜做皇帝?當時文武百官都跪奏道:“天子英武聖明,古今無兩,區區小醜,不日敉平,何庸過勞聖慮。
”确肖馬屁朋友的口吻。
順治帝道:“朕拟簡率六師,自去親征,除絕那厮逆衆,然後脫卸萬幾,擇個安靜地方,去享清福。
明日各王大臣,随朕至南苑閱師,不得有誤!”文武百官,齊聲遵旨而出。
次日,各官都先集南苑,恭候禦駕,到了辰牌時候,禦駕已至,兩旁文武站立,俟順治帝登座,個個請過了安,遂命滿漢健兒,八旗勁旅,整整的操練了一天。
操畢,禦駕回宮,次晨升殿,拟擇日出師。
适兵部尚書呈遞驿奏,系是江南總督郎廷佐拜發,内稱崇明總兵梁化鳳,擊退鄭逆,陣斬賊将甘輝等,鎮江、瓜州俱已克複。
世祖大喜,命梁化鳳為江南提督,先圖形進呈,并授内大臣達素為安南将軍,會同閩、浙總督李率泰進擊廈門,務絕根株。
旨下,文武百官,又皆叩賀,随即退朝不表。
惟這梁化鳳如何擊退鄭成功?應由小子表明。
上文說到鄭成功進薄南京,中了郎廷佐的緩兵計,按兵不攻,這是成功第一失着。
郎廷佐恰飛檄調兵,梁化鳳即奉檄往援,兩邊相持數日,化鳳登高望敵,遙見敵營不整,樵蘇四出,軍士都在後湖嬉遊,鄭軍如此怠玩,安得不敗?然亦由驕盈而緻。
便入署禀明廷佐,夤夜襲營。
是夕,化鳳帶了勁騎五百,潛出神策門,先搗白土山,出鄭軍不意,沖入前鋒餘新寨内。
餘新從睡夢中驚醒,倉促起來,不及持械,被化鳳活擒而去。
成功聞報,忙率軍相救,化鳳已自入城,無從奪回餘新。
次晨,成功因廷佐失信,令甘輝守營,自出江上調發水師,夾攻南京。
不料成功去後,清兵傾城出來,殺入鄭營,甘輝上前攔阻,兩下酣戰,勝負未分。
突聞營後射入铳炮,後隊不戰先亂。
甘輝前後受敵,隻自死戰不退,無奈部将多已逃走,僅剩數百殘兵,東沖西突,哪裡還支持得住?清兵執着長槍,四面攢聚,甘輝尚竭力招架,無如馬已被搠,蹶倒前蹄,眼見得甘輝墜地,不得生存了。
此時成功适在江上,見敗軍陸續奔來,方知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