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棄南都昏主被囚 捍孤城遺臣死義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揚州被清兵攻入,警報傳至南京,與雪片相似。
馬士英急遣總兵鄭鴻逵,副使楊文骢,率師堵截江上。
這鄭楊兩人,統是馬黨,鑽營奔去,得了一個高官,曉得什麼兵略,隻把炮彈隔江亂放,詭報勝仗。
偏這清兵故意趨避,到了炮彈聲歇,他卻乘着黑夜,渡江而來。
待明營驚醒,清兵已經殺入,鄭楊二人不知所措,隻得率兵逃走。
楊文骢逃至蘇州,鄭鴻逵越加膽小,直奔到杭州,好算是逃将軍第一。
清兵遂進陷鎮江。
那時弘光皇帝恰羅列美女,飲酒取樂,不讓當年陳叔寶。
至鎮江失守的信息,報入宮中,他還擁着美人,不住的飲酒。
虧他鎮定。
次日,又由太監入報,清兵自丹陽句容,迤逦前來,至是弘光帝方有些着急,連喚奈何。
太監道:“現聞黃得功屯兵蕪湖,請皇上趕緊前去,叫他保駕才好。
”弘光帝忙收拾行裝,挈了愛妃,潛開通濟門出走。
次晨,馬士英入朝,聞弘光帝已經逃去,忙入宮中,見太後皇後,正在着忙,哭得似淚人兒一般。
太後都不管,弘光帝全無心肝。
士英命侍衛備駕出宮,自與阮大铖率親兵數千名,挾了太後皇後等,匆匆逃去。
南京城内,人心惶惶,總督京營圻城伯趙之龍,束手無策,與大學士王铎等,密議了一條救急的妙法,倒也大家心安。
過了兩日,清兵始到城下,趙之龍即将議定的法子,施行出來,令屬員寫了降書一道,赍赴清營。
多铎大喜,準其投降。
趙之龍即率十七侯伯,開了城門,匍匐道旁,迎接清兵,衣冠掃地。
多铎入城安民。
因馬到即降,破格寬宥,禁止部兵擄掠,所以南京還算安靜。
特别提出,想見其擄掠多矣。
休息一天,即遣貝勒尼堪,貝子屯齊,進兵蕪湖,追擒弘光帝。
适明将劉良佐,奉檄入援,途次遇着清兵,并不抵禦,當即迎降。
尼堪令為前驅,直達蕪湖江口。
是時江南四鎮,高傑被殺,二劉降清,單剩了一個黃得功,他前時奉命去攻左良玉,良玉已死,其子夢庚敗走,得功因回屯蕪湖。
忽見弘光帝狼狽奔到,大驚道:“陛下何故輕身到此?”弘光帝流淚道:“南京無一人可恃,惟卿秉性忠誠,所以冒死前來,仗卿保護。
”何不叫馬士英、阮大铖等保護?得功道:“陛下死守京城,臣等尚可盡力,奈何輕身來此?且臣方對敵,何能扈駕?”弘光帝不禁大哭。
得功無法,隻得留住弘光帝,願效死力。
不數日,清兵已到江口,得功戎裝披挂,執了佩刀,坐下小舟,督部下渡江迎戰。
遙聞對岸有人大叫道:“黃将軍何不早降?”視之,乃劉良佐,不覺怒叱道:“汝乃甘心降敵麼?”言未畢,忽有一箭射來,正中喉間左偏,鮮血直噴,得功痛極,将佩刀擲去,拔去箭镞,大叫一聲,暈絕舟中。
總兵田雄,見得功已死,起了壞心,一手将弘光帝掖住,複令兵士縛住弘光愛妃,送至對岸,獻入清營。
尼堪命将弘光帝及愛妃,推入囚車,解至南京,多铎即遣使獻俘。
可憐這位風流天子,隻享了一年豔福,到此身為俘虜,與愛妃同斃命燕京,長辭人世去了。
與愛妃同死,冥中有伴了。
江南已定,範文程、洪承疇等,撰頌詞,修賀表,又有一番忙碌。
過了數日,又有兩處捷報,一是英親王阿濟格,報稱追逐李闖,無戰不勝,闖賊遁至武昌,入九宮山,被村民斫斃,獲住賊叔及妻妾,并死黨左光先、劉宗敏等,俱審實正法了。
了結李闖,即從阿濟格奏報中叙明,以省筆墨。
一是豫親王多铎,報稱安慶、甯國、常州、蘇州、松江各府,統已降順,别遣貝勒博洛,及新授援浙閩總督張存仁,南下杭州去了。
此時佳音疊至,喜氣盈廷,皇太後吉特氏,及攝政王多爾衮,統喜歡得了不得。
偏提出他兩人,筆亦尖刻。
兩人複私下商議,南征西讨諸将帥,在外多時,應召他回朝休養,再作後圖,國家大事,偏稱私議,句中有句。
遂令英、豫兩親王,奏凱還朝。
是時英親王阿濟格,正由武昌順流東下,略定江西,降左良玉子夢庚,得師十萬,聞廷寄到來,仍自江西回湖北,規定全省,随即北還。
豫親王多铎,接到召還的谕旨,收拾金銀财帛,并選了江南美婦數名,帶同北返。
那時美婦中有一個孀姝,姓劉名三季,後來做了豫王福晉,便是從這次挈去,稗史中曾稱作孀姝奇遇,小子不得不略略說明:這個劉三季,系虞邑黃亮功的繼妻。
亮功病殁,三季守孀,被清軍掠獻多铎。
多铎見她天然秀媚,不同凡豔,就要逼她侍寝。
三季抵死不從,把頭觸柱,險些兒作了血污美人。
幸虧婢媪衆多,把她攔住。
她尚大哭大踴,弄得亂頭散發,别個婦女,到這般田地,也沒甚可觀,偏這三季發長委地,萬縷香絲,光同
馬士英急遣總兵鄭鴻逵,副使楊文骢,率師堵截江上。
這鄭楊兩人,統是馬黨,鑽營奔去,得了一個高官,曉得什麼兵略,隻把炮彈隔江亂放,詭報勝仗。
偏這清兵故意趨避,到了炮彈聲歇,他卻乘着黑夜,渡江而來。
待明營驚醒,清兵已經殺入,鄭楊二人不知所措,隻得率兵逃走。
楊文骢逃至蘇州,鄭鴻逵越加膽小,直奔到杭州,好算是逃将軍第一。
清兵遂進陷鎮江。
那時弘光皇帝恰羅列美女,飲酒取樂,不讓當年陳叔寶。
至鎮江失守的信息,報入宮中,他還擁着美人,不住的飲酒。
虧他鎮定。
次日,又由太監入報,清兵自丹陽句容,迤逦前來,至是弘光帝方有些着急,連喚奈何。
太監道:“現聞黃得功屯兵蕪湖,請皇上趕緊前去,叫他保駕才好。
”弘光帝忙收拾行裝,挈了愛妃,潛開通濟門出走。
次晨,馬士英入朝,聞弘光帝已經逃去,忙入宮中,見太後皇後,正在着忙,哭得似淚人兒一般。
太後都不管,弘光帝全無心肝。
士英命侍衛備駕出宮,自與阮大铖率親兵數千名,挾了太後皇後等,匆匆逃去。
南京城内,人心惶惶,總督京營圻城伯趙之龍,束手無策,與大學士王铎等,密議了一條救急的妙法,倒也大家心安。
過了兩日,清兵始到城下,趙之龍即将議定的法子,施行出來,令屬員寫了降書一道,赍赴清營。
多铎大喜,準其投降。
趙之龍即率十七侯伯,開了城門,匍匐道旁,迎接清兵,衣冠掃地。
多铎入城安民。
因馬到即降,破格寬宥,禁止部兵擄掠,所以南京還算安靜。
特别提出,想見其擄掠多矣。
休息一天,即遣貝勒尼堪,貝子屯齊,進兵蕪湖,追擒弘光帝。
适明将劉良佐,奉檄入援,途次遇着清兵,并不抵禦,當即迎降。
尼堪令為前驅,直達蕪湖江口。
是時江南四鎮,高傑被殺,二劉降清,單剩了一個黃得功,他前時奉命去攻左良玉,良玉已死,其子夢庚敗走,得功因回屯蕪湖。
忽見弘光帝狼狽奔到,大驚道:“陛下何故輕身到此?”弘光帝流淚道:“南京無一人可恃,惟卿秉性忠誠,所以冒死前來,仗卿保護。
”何不叫馬士英、阮大铖等保護?得功道:“陛下死守京城,臣等尚可盡力,奈何輕身來此?且臣方對敵,何能扈駕?”弘光帝不禁大哭。
得功無法,隻得留住弘光帝,願效死力。
不數日,清兵已到江口,得功戎裝披挂,執了佩刀,坐下小舟,督部下渡江迎戰。
遙聞對岸有人大叫道:“黃将軍何不早降?”視之,乃劉良佐,不覺怒叱道:“汝乃甘心降敵麼?”言未畢,忽有一箭射來,正中喉間左偏,鮮血直噴,得功痛極,将佩刀擲去,拔去箭镞,大叫一聲,暈絕舟中。
總兵田雄,見得功已死,起了壞心,一手将弘光帝掖住,複令兵士縛住弘光愛妃,送至對岸,獻入清營。
尼堪命将弘光帝及愛妃,推入囚車,解至南京,多铎即遣使獻俘。
可憐這位風流天子,隻享了一年豔福,到此身為俘虜,與愛妃同斃命燕京,長辭人世去了。
與愛妃同死,冥中有伴了。
江南已定,範文程、洪承疇等,撰頌詞,修賀表,又有一番忙碌。
過了數日,又有兩處捷報,一是英親王阿濟格,報稱追逐李闖,無戰不勝,闖賊遁至武昌,入九宮山,被村民斫斃,獲住賊叔及妻妾,并死黨左光先、劉宗敏等,俱審實正法了。
了結李闖,即從阿濟格奏報中叙明,以省筆墨。
一是豫親王多铎,報稱安慶、甯國、常州、蘇州、松江各府,統已降順,别遣貝勒博洛,及新授援浙閩總督張存仁,南下杭州去了。
此時佳音疊至,喜氣盈廷,皇太後吉特氏,及攝政王多爾衮,統喜歡得了不得。
偏提出他兩人,筆亦尖刻。
兩人複私下商議,南征西讨諸将帥,在外多時,應召他回朝休養,再作後圖,國家大事,偏稱私議,句中有句。
遂令英、豫兩親王,奏凱還朝。
是時英親王阿濟格,正由武昌順流東下,略定江西,降左良玉子夢庚,得師十萬,聞廷寄到來,仍自江西回湖北,規定全省,随即北還。
豫親王多铎,接到召還的谕旨,收拾金銀财帛,并選了江南美婦數名,帶同北返。
那時美婦中有一個孀姝,姓劉名三季,後來做了豫王福晉,便是從這次挈去,稗史中曾稱作孀姝奇遇,小子不得不略略說明:這個劉三季,系虞邑黃亮功的繼妻。
亮功病殁,三季守孀,被清軍掠獻多铎。
多铎見她天然秀媚,不同凡豔,就要逼她侍寝。
三季抵死不從,把頭觸柱,險些兒作了血污美人。
幸虧婢媪衆多,把她攔住。
她尚大哭大踴,弄得亂頭散發,别個婦女,到這般田地,也沒甚可觀,偏這三季發長委地,萬縷香絲,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