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抗清廷丹忱報國 屠揚州碧血流芳
關燈
小
中
大
?敢說這樣話!”承疇道:“聞他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禦史。
左懋第系南朝忠臣,故特借承疇口中表明官職,這也是紫陽書法。
多爾衮想了一回,便道:“且令他三人暫居鴻胪寺中,再作計較。
” 歇了幾天,承疇因染病乞假,不去上朝,忽聞朝中已遣回南使,大吃一驚,忙來見多爾衮,問道:“王爺把南使都遣回了麼?”多爾衮道:“兩國相争,不斬來使,自然令他回去。
”承疇道:“老臣已與陳洪範密約,願招降江南将士。
洪範可去,左、馬二人不應遣歸。
”多爾衮道:“你日前未曾聲明,今已遣歸,奈何?”承疇道:“請速派得力人員,追回左、馬二人,隻放陳洪範回南。
”多爾衮點頭,即令學士詹霸,帶着禁軍,飛騎南追,不到兩三日工夫,即将左、馬二人截回。
多爾衮正思遣将南下,忽接西征捷報,說西安已攻下了,不禁大喜。
原來李闖率衆入陝,攻陷長安,複令部衆分擾四川、河南等省,尋聞清豫王多铎已下河南,急遣部将張有聲守洛陽,張有曾守靈寶,不防清兵勢大,二張具被擊敗,退回關中。
李闖又命骁将劉宗敏,帶着人馬,出守潼關,與清兵戰了數次,有敗無勝。
李闖複親率鐵騎到關,兩下都是百戰精兵,一攻一守,殺傷相當。
這時候,清英王阿濟格等,已向長城繞邊入保德州,結筏渡河,入綏德,克延安,下鄜州,直趨西安。
警報傳至李闖,李闖又隻得回援,途次正遇阿濟格軍,被他大殺一陣,急急的遁入城中。
那時潼關也由多铎攻破,降了闖将馬世堯,乘勝來會阿濟格,李闖急上加急,仍如在京時放火而逃。
始終是一強盜行徑,如何能統中原?這一場,被清兵前截後追,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是惡貫滿盈之報。
隻剩了幾十百個殘卒,保着李闖,落荒逃走去了。
李闖入陝,已如強弩之末,故書中叙述,亦約略及之。
阿濟格既逐去李闖,與多铎相會,即聯名報捷。
多爾衮大喜過望,即奏請順治帝禦殿受賀。
此時已是順治二年春天了。
受賀畢,由多爾衮等會議,令阿濟格仍遵前旨,追剿李闖,多铎移師下江南。
小子隻有一支筆,不能并叙,且先述多铎下江南事。
且說南朝的福王,系明神宗孫,福恭王常洵長子,崇祯十六年襲封。
因流寇四擾,偕從叔潞王常淓,避難淮安。
崇祯帝殉國,鳳陽總督馬士英拟迎立福王,獨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以福王有七不可立,一貪,二淫,三酗酒,四不孝,五虐下,六不讀書,七幹預有司,一之為甚,其可七乎?拟迎立潞王常淓。
偏這馬士英硬要推戴,勾結總兵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四人,備齊甲杖,護送福王到儀真。
可法無奈,與百官迎入南京,先監國,繼稱尊,以次年為弘光元年。
士英帶兵入南京,與可法同為東閣大學士,兩人心術不同,屢有龃龉。
可法乃自請出鎮淮揚,率總兵劉肇基于永綏等,同到江北,建議分徐泗、淮海、滁和、鳳壽為四鎮,即命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四總兵,分地駐紮。
名目上歸可法節制,其實統是士英羽翼,哪個肯聽可法号令?史閣部死矣!四總兵聞揚州華麗,争思居住,先到揚州城下,自殺一場。
虧得可法馳往勸解,方各至泛地。
自是史可法在揚州駐節,屢上書請經略中原,都被馬士英擱留不報。
這位弘光皇帝,偏信馬士英,一切政務,全然不管,專在女色上用心。
宮中不足,取諸外府。
時命太監出城搜尋,見有姿色的女子,一把扯去。
可憐母哭兒号,生離慘别,那弘光帝恰左擁右抱,非常快活。
廣羅春方服媚藥,盡情取樂,無愁天子。
誰知春宵不永,好事多磨,霓裳之曲未終,鼙鼓之聲已起。
北朝的豫親王多铎,已分軍南下了。
多铎自奉了移師的上谕,便别了阿濟格,把軍士分作三支,望河南進發。
一出虎牢關,一出龍門關,一出南陽,約至歸德府會齊。
時河南尚為南朝屬地,巡按禦史陳潛夫,保奏汝甯宿将劉洪起,可為統領,令他号召兩河義旅,阻截清兵。
馬士英不許,反召回陳潛夫,清兵長驅河上,如入無人之境。
史可法聞警,亟令高傑出師徐州,沿河築牆,專力防禦。
尋因清兵已下河南府,複促高傑進屯歸德。
高傑欲與睢州總兵許定國,互相聯絡,作為犄角,不意定國已納款清兵,送二子渡河為質。
高傑尚在夢中,領了數騎,從歸德趨睢州,被定國賺入城内,設宴接風,召妓侑酒。
灌得高傑爛醉如泥,連從騎也沒人不醉,大家挾妓酣寝。
一聲鼓号,伏兵齊起,高傑從醉夢中驚醒,被四妓揿住,手足動彈不得,刀鋒一下,身首兩分。
其餘從騎,也一一被他殺死。
一班風流鬼,都入森羅殿去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亦風流。
定國即至多铎處報功,多铎随進取
左懋第系南朝忠臣,故特借承疇口中表明官職,這也是紫陽書法。
多爾衮想了一回,便道:“且令他三人暫居鴻胪寺中,再作計較。
” 歇了幾天,承疇因染病乞假,不去上朝,忽聞朝中已遣回南使,大吃一驚,忙來見多爾衮,問道:“王爺把南使都遣回了麼?”多爾衮道:“兩國相争,不斬來使,自然令他回去。
”承疇道:“老臣已與陳洪範密約,願招降江南将士。
洪範可去,左、馬二人不應遣歸。
”多爾衮道:“你日前未曾聲明,今已遣歸,奈何?”承疇道:“請速派得力人員,追回左、馬二人,隻放陳洪範回南。
”多爾衮點頭,即令學士詹霸,帶着禁軍,飛騎南追,不到兩三日工夫,即将左、馬二人截回。
多爾衮正思遣将南下,忽接西征捷報,說西安已攻下了,不禁大喜。
原來李闖率衆入陝,攻陷長安,複令部衆分擾四川、河南等省,尋聞清豫王多铎已下河南,急遣部将張有聲守洛陽,張有曾守靈寶,不防清兵勢大,二張具被擊敗,退回關中。
李闖又命骁将劉宗敏,帶着人馬,出守潼關,與清兵戰了數次,有敗無勝。
李闖複親率鐵騎到關,兩下都是百戰精兵,一攻一守,殺傷相當。
這時候,清英王阿濟格等,已向長城繞邊入保德州,結筏渡河,入綏德,克延安,下鄜州,直趨西安。
警報傳至李闖,李闖又隻得回援,途次正遇阿濟格軍,被他大殺一陣,急急的遁入城中。
那時潼關也由多铎攻破,降了闖将馬世堯,乘勝來會阿濟格,李闖急上加急,仍如在京時放火而逃。
始終是一強盜行徑,如何能統中原?這一場,被清兵前截後追,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是惡貫滿盈之報。
隻剩了幾十百個殘卒,保着李闖,落荒逃走去了。
李闖入陝,已如強弩之末,故書中叙述,亦約略及之。
阿濟格既逐去李闖,與多铎相會,即聯名報捷。
多爾衮大喜過望,即奏請順治帝禦殿受賀。
此時已是順治二年春天了。
受賀畢,由多爾衮等會議,令阿濟格仍遵前旨,追剿李闖,多铎移師下江南。
小子隻有一支筆,不能并叙,且先述多铎下江南事。
且說南朝的福王,系明神宗孫,福恭王常洵長子,崇祯十六年襲封。
因流寇四擾,偕從叔潞王常淓,避難淮安。
崇祯帝殉國,鳳陽總督馬士英拟迎立福王,獨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以福王有七不可立,一貪,二淫,三酗酒,四不孝,五虐下,六不讀書,七幹預有司,一之為甚,其可七乎?拟迎立潞王常淓。
偏這馬士英硬要推戴,勾結總兵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四人,備齊甲杖,護送福王到儀真。
可法無奈,與百官迎入南京,先監國,繼稱尊,以次年為弘光元年。
士英帶兵入南京,與可法同為東閣大學士,兩人心術不同,屢有龃龉。
可法乃自請出鎮淮揚,率總兵劉肇基于永綏等,同到江北,建議分徐泗、淮海、滁和、鳳壽為四鎮,即命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劉良佐四總兵,分地駐紮。
名目上歸可法節制,其實統是士英羽翼,哪個肯聽可法号令?史閣部死矣!四總兵聞揚州華麗,争思居住,先到揚州城下,自殺一場。
虧得可法馳往勸解,方各至泛地。
自是史可法在揚州駐節,屢上書請經略中原,都被馬士英擱留不報。
這位弘光皇帝,偏信馬士英,一切政務,全然不管,專在女色上用心。
宮中不足,取諸外府。
時命太監出城搜尋,見有姿色的女子,一把扯去。
可憐母哭兒号,生離慘别,那弘光帝恰左擁右抱,非常快活。
廣羅春方服媚藥,盡情取樂,無愁天子。
誰知春宵不永,好事多磨,霓裳之曲未終,鼙鼓之聲已起。
北朝的豫親王多铎,已分軍南下了。
多铎自奉了移師的上谕,便别了阿濟格,把軍士分作三支,望河南進發。
一出虎牢關,一出龍門關,一出南陽,約至歸德府會齊。
時河南尚為南朝屬地,巡按禦史陳潛夫,保奏汝甯宿将劉洪起,可為統領,令他号召兩河義旅,阻截清兵。
馬士英不許,反召回陳潛夫,清兵長驅河上,如入無人之境。
史可法聞警,亟令高傑出師徐州,沿河築牆,專力防禦。
尋因清兵已下河南府,複促高傑進屯歸德。
高傑欲與睢州總兵許定國,互相聯絡,作為犄角,不意定國已納款清兵,送二子渡河為質。
高傑尚在夢中,領了數騎,從歸德趨睢州,被定國賺入城内,設宴接風,召妓侑酒。
灌得高傑爛醉如泥,連從騎也沒人不醉,大家挾妓酣寝。
一聲鼓号,伏兵齊起,高傑從醉夢中驚醒,被四妓揿住,手足動彈不得,刀鋒一下,身首兩分。
其餘從騎,也一一被他殺死。
一班風流鬼,都入森羅殿去了。
牡丹花下死,做鬼亦風流。
定國即至多铎處報功,多铎随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