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聲音中哽咽的、哀求的語氣,但卻抑制不住。

     “喏,想開點,瑪麗雅姆。

    ”有位太太說。

     瑪麗雅姆再也聽不清是誰在說什麼話了。

    她繼續盯着紮裡勒,等待他開口,等待他說所有這些都是假的。

     “你不能在這裡過完一輩子。

    ” “你不想擁有自己的家庭嗎?” “對啊,家庭,還有你自己的孩子呢?” “你得往前看呀。

    ” “說實在話,你要是跟一個本地的塔吉克人結婚可能會更好。

    但拉希德身體健康,對你又有興趣。

    他有家,有工作。

    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對吧?再說了,喀布爾是一個美麗的、令人興奮的城市。

    你要錯過了,也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啦。

    ” 瑪麗雅姆把目光轉移到幾位太太身上。

     “我要跟法蘇拉赫毛拉一起生活,”她說,“他會接納我的。

    我知道他會的。

    ” “那可不好,”卡迪雅說,“他太老啦,而且離得……”她想找個合适的字眼,瑪麗雅姆已經知道她真正想說的是“他離得太近了”。

    她明白他們這麼做是什麼意思。

    你要錯過了,也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啦。

    他們也不會再有這麼好的機會。

    一直以來,她們視她的出生為奇恥大辱;她們丈夫的醜聞就剩下這最後一絲痕迹了,這是她們一勞永逸地将其抹掉的機會。

    她們要把她送走,因為她是她們的恥辱的一個會走路、會呼吸的體現。

     “他那麼老,身體也不好,”終于,卡迪雅打破沉默,“他要是走了,你該怎麼辦?你會變成他家的負擔的。

    ” 就像你現在是我們的負擔一樣。

    瑪麗雅姆幾乎看到這句未曾說出口的話像寒冷的日子裡霧蒙蒙的呼吸那樣,從卡迪雅的嘴巴冒出來。

     瑪麗雅姆想像自己身處喀布爾,一個陌生而擁擠的大城市,紮裡勒曾經跟她說過,喀布爾在赫拉特以東六百五十公裡。

    六百五十公裡。

    她這輩子走過最長的路,是從泥屋步行到紮裡勒家的兩公裡。

    她想像自己生活在那兒,在喀布爾,在這段難以想像的距離的另一端,生活在陌生人家裡,而她必須屈從于這個陌生人的心情和他說出的要求。

    她将會為這個人,拉希德,打掃衛生,為他做飯,為他洗衣。

    也還會有其他家庭雜務——娜娜跟她說過丈夫都對妻子幹些什麼。

    在她的想像中,這些親密關系是反常的行為,會給她帶來痛苦,所以她一想到就不由心裡害怕,渾身冒冷汗。

     她又望着紮裡勒。

    “告訴她們。

    跟她們說你不允許她們這麼做。

    ” “實際上,你父親已經答應拉希德這門親事了,”阿芙素音說,“拉希德在這兒,在赫拉特;他專程從喀布爾來的。

    明天早上就會把你許配給他,然後你們中午乘坐去喀布爾的汽車。

    ” “告訴她們啊!”瑪麗雅姆哭喊起來。

     那些女人安靜了下來。

    瑪麗雅姆察覺到她們也在看着他。

    等待着。

    房間陷入了沉默。

    紮裡勒不停地旋轉他的結婚戒指,鐵青的臉上露出無可奈何的神色。

    櫃子裡面,時鐘滴答、滴答響。

     “親愛的紮裡勒?”終于有個女人開口了。

     紮裡勒的眼光慢慢擡起,碰上瑪麗雅姆的眼神,和她對望了一會,然後又垂下。

    他張開嘴巴,但什麼也說不出,隻發出一聲痛苦的歎息。

     “你說話啊。

    ”瑪麗雅姆說。

     紮裡勒說話了,語音幾不可聞。

    “該死的,瑪麗雅姆,别這樣逼我。

    ”他說話的口氣好像他才是那個被安排了某些事的人。

     他的話一出口,瑪麗雅姆察覺到房間裡緊張的氣氛消失了。

     紮裡勒的幾位太太開始了新一輪的——更為輕快的——說服和勸慰,瑪麗雅姆始終低頭看着桌面。

    她的眼睛沿着細長的桌腿,望向刻工精細的桌角,望見光滑的暗棕色桌面反射出的光芒。

    她注意到每一次她呼氣,桌面就會蒙上一層水汽。

    她從她父親的桌子旁邊走開了。

     阿芙素音送她回到樓上的房間。

    阿芙素音把門關上的時候,瑪麗雅姆聽到鑰匙把門鎖上的咔嗒、咔嗒聲。

     [1]Kandahar,阿富汗東北部城市。

     [2]Kabul,阿富汗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