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對紮裡勒和他的妻子來說,我是一叢狗尾草。

    一叢艾蒿。

    你也是。

    當時你還沒有出生呢。

    ” “艾蒿是什麼呀?”瑪麗雅姆問。

     “雜草,”娜娜說,“就是人們拔起來扔掉的東西。

    ” 瑪麗雅姆暗暗皺眉。

    紮裡勒可沒有把她當雜草。

    他從來沒有這樣。

    但瑪麗雅姆覺得這句反駁的話不說為妙。

     “跟雜草不一樣,他們得把我重新栽種,你看到了,給我食物和水。

    這都是因為你。

    這就是紮裡勒和他的家人達成的交易。

    ” 娜娜說她拒絕住在赫拉特。

     “住在那兒幹什麼?看他整天開車載他那些明媒正娶的老婆在城裡晃悠嗎?” 她說她也不會住進她爸爸的空房子,那座房子在古爾德曼村,坐落在赫拉特城北兩公裡外一座陡峭的小山丘上。

    她說她想住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樣就不會有鄰居盯着她的大肚子,對她指指點點,嗤之以鼻,甚或更糟糕的,用虛僞的善意來攻擊她。

     “相信我,”娜娜說,“我離開你爸爸的視線,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他巴不得這樣呢。

    ” 提議娜娜住到這片空地的,是紮裡勒和第一個妻子卡迪雅所生的長子穆哈辛。

    它位于古爾德曼村外圍。

    人們若要到這個地方來,得沿着一條坑坑窪窪的泥土路向山上走,這條土路是赫拉特到古爾德曼村的主幹道的分岔路,兩旁長滿了膝蓋那麼高的雜草,點綴着白色和鮮黃色的花朵。

    土路向山上盤旋,通向一片平坦的田地,那兒生長着挺拔的白楊樹和胡楊樹,還有一簇簇的野生灌木。

    從那兒往上看,山頂有古爾德曼村的風車,那些鏽迹斑斑的轉葉尖尖的末端依稀可見;至于左下方和右下方,則是開闊的赫拉特城景。

    山路的末端和一條寬闊的溪流垂直相交;這條山溪從環繞古爾德曼村的沙菲德山脈奔流而下,生長着很多鲑魚。

    朝着群峰的方向,再往上遊兩百來米,有一圈圍成圓形的垂柳。

    樹林中間,在柳蔭的掩映之下,便是那片林中空地了。

     紮裡勒到那兒看了一眼。

    當他回來之後,娜娜說,他說話的口氣活像一個不停地吹噓監獄的牆壁有多麼幹淨、地闆有多麼光亮的典獄長。

     “就這樣,你的父親給我們蓋了這個老鼠洞。

    ” 十五歲那年,娜娜差點結婚了。

    提親的男孩來自信丹德[1],那個年輕人以販賣鹦鹉為生。

    故事是娜娜自己說給瑪麗雅姆聽的,雖然娜娜說起這件事時總是若無其事,但從她眼裡渴望的光芒中,瑪麗雅姆看得出她也曾快樂過。

    也許娜娜這輩子惟一真正快樂的時候,就是婚禮之前那段日子。

     娜娜講這個故事時,瑪麗雅姆坐在她的膝蓋上,想像着她母親正在穿結婚的禮服。

    她想像她騎着馬,穿着綠色的長裙,在面紗之後羞澀地微笑,手掌用指甲花塗得紅紅的,撲了銀粉的頭發被分開,紮成的幾條辮子用樹液粘在一起。

    她看見奏樂的人吹着笛子,敲打着皮鼓,街頭的小孩大呼小叫地在後面追逐。

     然而,就在舉辦婚禮那天的前一個星期,妖怪進入了娜娜的身體。

    無需描繪,瑪麗雅姆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她親眼見到過很多次了:娜娜突然癱倒,她的身體繃緊,變得越來越僵硬,不斷翻白眼,手舞足蹈,仿佛體内有什麼東西在左沖右突,嘴角冒出白沫,有時候還混着鮮紅色的血。

    接着是昏昏欲睡,茫然若失和胡言亂語。

     消息傳到信丹德之後,賣鹦鹉的那家人取消了婚禮。

     “他們被吓跑了。

    ”娜娜這樣解釋說。

     結婚的禮服被束之高閣。

    自那以後,再也沒有人前來提親了。

     紮裡勒和他的兩個兒子,法爾哈德和穆哈辛,在空地上蓋了一座泥屋,瑪麗雅姆将在泥屋中度過生命中的十五個春秋。

    他們用土磚将它壘起來,然後抹上泥土,蓋上幾把稻草。

    泥屋裡有兩張草席,一張木頭桌子,兩張直背的椅子,一扇窗戶,還有幾個固定在牆上的架子,娜娜在架子上擺放陶罐和那套她珍愛的中國茶具。

    紮裡勒搬來過冬用的嶄新生鐵爐,在泥屋後面堆起砍好的木材。

    他在屋外加了一隻可以用來做面包的烤爐,用籬笆圍了養雞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