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回延津記 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牛愛國認識崔立凡,是在河北泊頭縣。
牛愛國見過性子躁的,沒見過像崔立凡這麼性子躁的。
崔立凡是個胖子。
胖子一般做事慢,性子也慢;瘦子走路急,性子也容易急;但崔立凡胖而急。
胖子急起來,身子慢,跟不上心急,就顯得更急;還沒急着别人,先氣着了自己。
牛愛國見崔立凡頭一面,崔立凡就在打人。
崔立凡是河北滄州人,在滄州新華街開了一家豆制品廠,名字叫“雪赢魚豆制品公司”。
牛愛國與他熟了之後還感到奇怪,崔立凡是個做豆腐的,咋不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理兒呢?牛愛國從山西到山東樂陵去,路過河北;長途汽車進了河北泊頭界,已是第二天中午。
到了飯點,汽車停在公路旁一家飯館,讓乘客們吃飯,或上廁所方便。
牛愛國一路心煩,沒有胃口,便離開飯館,信步到公路旁散心。
公路旁有一塊油菜地,幾十畝大,滿地的油菜花,正開得蒸騰,一個方向皆成了黃的。
山西的油菜已開過一個月,這裡的油菜才開,山西和河北差一個季節。
看過油菜,牛愛國欲往回走,看到公路旁停着一輛卡車,卡車上裝了一車豆腐,豆腐流湯,在“滴滴答答”往車下淌水;卡車旁,一個胖子,在打一個瘦子。
胖子揚着巴掌,劈頭蓋臉,一會兒就把瘦子打得鼻青臉腫。
瘦子經不住打,一步一步往外跳。
公路上車來車往,瘦子還得躲車。
胖子身笨,車縫裡,攆不上瘦子,便喘着氣在那裡喊: “白文彬,我操你媽!” 罵着罵着又急了,轉身拉開卡車的門,從駕駛室抽出一根鐵柄搖把,攆着要砸瘦子。
瘦子又在車縫裡跳。
牛愛國看不過去,上前攔住胖子: “大哥,有話好說,别恁地打;再打就出人命了。
” 又說: “不是怕你砸死他,是怕車軋着他。
” 問起來,胖子打人也不是因為什麼大事。
瘦子是胖子的司機,兩人從滄州往德州送豆腐;走到泊頭,車壞了,再發動不着;雖是初夏,天氣也熱,胖子擔心一車豆腐壞了;也不是擔心豆腐壞了,是怕豆腐運不到德州,德州的主顧,被别的賣豆腐的頂了窩。
不說還好,一說又打了瘦子一巴掌: “不是說耽誤買賣,昨天晚上就交代他,讓他把車弄好,他還吧吧地犟嘴,說車是好的,跟人喝酒去了;今天剛出門,就壞到路上。
” 又說: “不是一回兩回了。
” 牛愛國: “車壞了,你打人,車也好不了呀。
” 胖子喘着氣: “不是說車,是說他這個人。
” 牛愛國心裡說,人也是你用的,要怪該先怪你。
牛愛國圍着豆腐車轉了轉,又掀開車頭的鼻子蓋,伸手查看一番,車沒壞在大毛病,隻是發動機一根拉線斷了;看來瘦子隻會開車,不會修車。
牛愛國讓瘦子将修車的工具箱拿來,從裡邊翻出一根鐵絲,找到鉗子,将鐵絲連到拉線上;又讓瘦子進駕駛室發動,車“轟”地一聲着了。
見車着了,胖子倒消了氣,讓了牛愛國一根煙: “大哥是老師傅吧?” 牛愛國用棉紗擦過手,點着煙: “好說,開過兩年。
” 胖子又問: “聽口音,大哥不是本地人吧?” 牛愛國: “山西沁源人,到山東樂陵去。
” 這裡隻顧修車和說話,待牛愛國扭頭一看,事情壞了,牛愛國乘坐的長途汽車,不知什麼時候從路邊的飯館開走了。
大概長途汽車的司機,以為乘客都在飯館吃飯;大家吃完飯,上了車,他也沒清點人數,兀自就開走了。
再往公路盡頭看,公路上車來車往,哪裡還有長途汽車的影子?牛愛國的一個魚皮口袋,也落在了汽車上。
好在魚皮口袋裡就幾身換洗衣服,兩雙鞋,一把雨傘,錢倒藏在牛愛國身上。
胖子見誤了牛愛國的車,東西又落在車上,倒過意不去。
過意不去他不怪别人,又開始怪瘦子,照瘦子腦瓜上打了一巴掌: “都是因為你個龜孫,誤了人家的大事。
” 牛愛國又拉胖子: “也沒啥大事,就是到樂陵找一個人。
” 胖子見牛愛國仁義,拉住牛愛國的手: “跟我去德州,等我卸了豆腐,送你去樂陵。
” 事到如今,也隻能這麼辦了。
三人上了車,拉着一車豆腐去了德州。
路上胖子與牛愛國聊天,瘦子開着車,陰沉着臉,也不說話。
說起話來,牛愛國知道胖子叫崔立凡,瘦子叫白文彬,是他外甥。
牛愛國想起崔立凡在泊頭罵人,竟罵白文彬“操你媽”,他媽即是他姐,罵得有些亂,不禁笑了。
車進了東光縣,天就黑了;崔立凡讓白文彬把車停到縣城外一家飯館,三人一起吃晚飯。
崔立凡要了一盤拍黃瓜,一盤驢闆腸,兩瓶啤酒,三鍋砂鍋面。
牛愛國和崔立凡隻顧說話,待吃完飯,突然發現,桌邊不見了白文彬。
兩人以為他去了廁所,崔立凡到廁所找,也不在廁所;出飯館喊他名字,茫茫一片黑夜,無人答應。
大概一路上被崔立凡打罵,給氣跑了。
見外甥跑了,崔立凡又急了: “操他媽,欺我不會開車,又來這一手。
” 又說: “過去來這一手能治住我,今天有你大哥在,我還真不怕。
” 事到如今,牛愛國隻好自己開上車,崔立凡在旁邊坐着,兩人繼續往德州趕。
這時崔立凡問: “大哥到樂陵去,是去投親,還是去要賬?” 牛愛國開着車,車的大燈雜在其他車燈中: “不是投親,也不是要賬,是去找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
” 又說: “找到朋友,看能否順便謀一個營生。
” 崔立凡聽牛愛國這麼說,猛地一掌,拍到牛愛國肩上: “如為謀一個營生,大哥不必去樂陵了。
” 牛愛國: “為啥?” 崔立凡: “不如跟我去滄州,給我開車,咱兩下都合适。
” 又說: “工資好商量。
” 牛愛國去山東樂陵,是去找一個十年前的戰友叫曾志遠。
本來去山東也不是為了謀營生,而是因為牛愛國對山西沁源傷了心,想去一個遠地方;去了遠地方,也不能白待着,還得謀一個營生。
曾志遠在山東樂陵販大棗,牛愛國投奔他,本想跟他販大棗;現在聽崔立凡這麼說,盤算起來,牛愛國滿腹心事,販棗是做生意,老得跟人打交道;開車是一個人的事,不用多費口舌,倒是販棗不如開車。
加上販棗行生,開車熟門熟路,趨生不如就熟。
樂陵也好,滄州也好,無非是個存身的地方,對牛愛國倒沒啥區别。
牛愛國有些心動。
但牛愛國說: “都對朋友說好了。
” 又說: “再說,給你開車的是你外甥,我要去了,不是戗了他的飯碗?” 崔立凡朝車窗外啐了一口唾沫: “不是你戗了他的飯碗,是他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
” 又說: “世上煩的就是這些親人。
論起共事,用誰,都比用他們好。
” 又說: “你要願意去,我從此再不理他;你要不去,我回去還得打他。
” 崔立凡把一件事說成了另一件事。
牛愛國聽了,不禁笑了。
崔立凡見牛愛國有些心動,又拍了牛愛國一掌: “千萬别糊塗,滄州比樂陵大。
” 也是陰差陽錯,當夜送完豆腐,牛愛國不再去山東樂陵,跟崔立凡去了河北滄州。
牛愛國自對沁源傷了心,欲離開沁源,一開始并沒有打算去山東樂陵。
離開沁源之前,并不知道到哪裡去,他先回了一趟牛家莊。
這些年牛愛國和龐麗娜各忙各的,顧不上女兒百慧,百慧從小是奶奶曹青娥養大的;牛愛國臨走之前,想給媽曹青娥打個招呼。
堂屋裡,曹青娥西向坐,牛愛國東向坐,兩人一起吃飯;百慧邊吃,邊在地上玩。
牛愛國三十五歲之後,媽曹青娥常對牛愛國說知心話,說些六十年前、五十年前的事情,每次都是這種坐法。
但牛愛國從來不對曹青娥說心裡話。
過去沒說過,這回也沒說。
離開沁源是因為龐麗娜出了事,他對沁源傷了心;但他沒說龐麗娜,也沒說自己對沁源傷心;離開沁源,還沒
牛愛國見過性子躁的,沒見過像崔立凡這麼性子躁的。
崔立凡是個胖子。
胖子一般做事慢,性子也慢;瘦子走路急,性子也容易急;但崔立凡胖而急。
胖子急起來,身子慢,跟不上心急,就顯得更急;還沒急着别人,先氣着了自己。
牛愛國見崔立凡頭一面,崔立凡就在打人。
崔立凡是河北滄州人,在滄州新華街開了一家豆制品廠,名字叫“雪赢魚豆制品公司”。
牛愛國與他熟了之後還感到奇怪,崔立凡是個做豆腐的,咋不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個理兒呢?牛愛國從山西到山東樂陵去,路過河北;長途汽車進了河北泊頭界,已是第二天中午。
到了飯點,汽車停在公路旁一家飯館,讓乘客們吃飯,或上廁所方便。
牛愛國一路心煩,沒有胃口,便離開飯館,信步到公路旁散心。
公路旁有一塊油菜地,幾十畝大,滿地的油菜花,正開得蒸騰,一個方向皆成了黃的。
山西的油菜已開過一個月,這裡的油菜才開,山西和河北差一個季節。
看過油菜,牛愛國欲往回走,看到公路旁停着一輛卡車,卡車上裝了一車豆腐,豆腐流湯,在“滴滴答答”往車下淌水;卡車旁,一個胖子,在打一個瘦子。
胖子揚着巴掌,劈頭蓋臉,一會兒就把瘦子打得鼻青臉腫。
瘦子經不住打,一步一步往外跳。
公路上車來車往,瘦子還得躲車。
胖子身笨,車縫裡,攆不上瘦子,便喘着氣在那裡喊: “白文彬,我操你媽!” 罵着罵着又急了,轉身拉開卡車的門,從駕駛室抽出一根鐵柄搖把,攆着要砸瘦子。
瘦子又在車縫裡跳。
牛愛國看不過去,上前攔住胖子: “大哥,有話好說,别恁地打;再打就出人命了。
” 又說: “不是怕你砸死他,是怕車軋着他。
” 問起來,胖子打人也不是因為什麼大事。
瘦子是胖子的司機,兩人從滄州往德州送豆腐;走到泊頭,車壞了,再發動不着;雖是初夏,天氣也熱,胖子擔心一車豆腐壞了;也不是擔心豆腐壞了,是怕豆腐運不到德州,德州的主顧,被别的賣豆腐的頂了窩。
不說還好,一說又打了瘦子一巴掌: “不是說耽誤買賣,昨天晚上就交代他,讓他把車弄好,他還吧吧地犟嘴,說車是好的,跟人喝酒去了;今天剛出門,就壞到路上。
” 又說: “不是一回兩回了。
” 牛愛國: “車壞了,你打人,車也好不了呀。
” 胖子喘着氣: “不是說車,是說他這個人。
” 牛愛國心裡說,人也是你用的,要怪該先怪你。
牛愛國圍着豆腐車轉了轉,又掀開車頭的鼻子蓋,伸手查看一番,車沒壞在大毛病,隻是發動機一根拉線斷了;看來瘦子隻會開車,不會修車。
牛愛國讓瘦子将修車的工具箱拿來,從裡邊翻出一根鐵絲,找到鉗子,将鐵絲連到拉線上;又讓瘦子進駕駛室發動,車“轟”地一聲着了。
見車着了,胖子倒消了氣,讓了牛愛國一根煙: “大哥是老師傅吧?” 牛愛國用棉紗擦過手,點着煙: “好說,開過兩年。
” 胖子又問: “聽口音,大哥不是本地人吧?” 牛愛國: “山西沁源人,到山東樂陵去。
” 這裡隻顧修車和說話,待牛愛國扭頭一看,事情壞了,牛愛國乘坐的長途汽車,不知什麼時候從路邊的飯館開走了。
大概長途汽車的司機,以為乘客都在飯館吃飯;大家吃完飯,上了車,他也沒清點人數,兀自就開走了。
再往公路盡頭看,公路上車來車往,哪裡還有長途汽車的影子?牛愛國的一個魚皮口袋,也落在了汽車上。
好在魚皮口袋裡就幾身換洗衣服,兩雙鞋,一把雨傘,錢倒藏在牛愛國身上。
胖子見誤了牛愛國的車,東西又落在車上,倒過意不去。
過意不去他不怪别人,又開始怪瘦子,照瘦子腦瓜上打了一巴掌: “都是因為你個龜孫,誤了人家的大事。
” 牛愛國又拉胖子: “也沒啥大事,就是到樂陵找一個人。
” 胖子見牛愛國仁義,拉住牛愛國的手: “跟我去德州,等我卸了豆腐,送你去樂陵。
” 事到如今,也隻能這麼辦了。
三人上了車,拉着一車豆腐去了德州。
路上胖子與牛愛國聊天,瘦子開着車,陰沉着臉,也不說話。
說起話來,牛愛國知道胖子叫崔立凡,瘦子叫白文彬,是他外甥。
牛愛國想起崔立凡在泊頭罵人,竟罵白文彬“操你媽”,他媽即是他姐,罵得有些亂,不禁笑了。
車進了東光縣,天就黑了;崔立凡讓白文彬把車停到縣城外一家飯館,三人一起吃晚飯。
崔立凡要了一盤拍黃瓜,一盤驢闆腸,兩瓶啤酒,三鍋砂鍋面。
牛愛國和崔立凡隻顧說話,待吃完飯,突然發現,桌邊不見了白文彬。
兩人以為他去了廁所,崔立凡到廁所找,也不在廁所;出飯館喊他名字,茫茫一片黑夜,無人答應。
大概一路上被崔立凡打罵,給氣跑了。
見外甥跑了,崔立凡又急了: “操他媽,欺我不會開車,又來這一手。
” 又說: “過去來這一手能治住我,今天有你大哥在,我還真不怕。
” 事到如今,牛愛國隻好自己開上車,崔立凡在旁邊坐着,兩人繼續往德州趕。
這時崔立凡問: “大哥到樂陵去,是去投親,還是去要賬?” 牛愛國開着車,車的大燈雜在其他車燈中: “不是投親,也不是要賬,是去找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
” 又說: “找到朋友,看能否順便謀一個營生。
” 崔立凡聽牛愛國這麼說,猛地一掌,拍到牛愛國肩上: “如為謀一個營生,大哥不必去樂陵了。
” 牛愛國: “為啥?” 崔立凡: “不如跟我去滄州,給我開車,咱兩下都合适。
” 又說: “工資好商量。
” 牛愛國去山東樂陵,是去找一個十年前的戰友叫曾志遠。
本來去山東也不是為了謀營生,而是因為牛愛國對山西沁源傷了心,想去一個遠地方;去了遠地方,也不能白待着,還得謀一個營生。
曾志遠在山東樂陵販大棗,牛愛國投奔他,本想跟他販大棗;現在聽崔立凡這麼說,盤算起來,牛愛國滿腹心事,販棗是做生意,老得跟人打交道;開車是一個人的事,不用多費口舌,倒是販棗不如開車。
加上販棗行生,開車熟門熟路,趨生不如就熟。
樂陵也好,滄州也好,無非是個存身的地方,對牛愛國倒沒啥區别。
牛愛國有些心動。
但牛愛國說: “都對朋友說好了。
” 又說: “再說,給你開車的是你外甥,我要去了,不是戗了他的飯碗?” 崔立凡朝車窗外啐了一口唾沫: “不是你戗了他的飯碗,是他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
” 又說: “世上煩的就是這些親人。
論起共事,用誰,都比用他們好。
” 又說: “你要願意去,我從此再不理他;你要不去,我回去還得打他。
” 崔立凡把一件事說成了另一件事。
牛愛國聽了,不禁笑了。
崔立凡見牛愛國有些心動,又拍了牛愛國一掌: “千萬别糊塗,滄州比樂陵大。
” 也是陰差陽錯,當夜送完豆腐,牛愛國不再去山東樂陵,跟崔立凡去了河北滄州。
牛愛國自對沁源傷了心,欲離開沁源,一開始并沒有打算去山東樂陵。
離開沁源之前,并不知道到哪裡去,他先回了一趟牛家莊。
這些年牛愛國和龐麗娜各忙各的,顧不上女兒百慧,百慧從小是奶奶曹青娥養大的;牛愛國臨走之前,想給媽曹青娥打個招呼。
堂屋裡,曹青娥西向坐,牛愛國東向坐,兩人一起吃飯;百慧邊吃,邊在地上玩。
牛愛國三十五歲之後,媽曹青娥常對牛愛國說知心話,說些六十年前、五十年前的事情,每次都是這種坐法。
但牛愛國從來不對曹青娥說心裡話。
過去沒說過,這回也沒說。
離開沁源是因為龐麗娜出了事,他對沁源傷了心;但他沒說龐麗娜,也沒說自己對沁源傷心;離開沁源,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