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她的鼻根處的,她的金色的眉毛之間的兩道皺紋因此而瘋也似的加深。
盡管為了不在人前暴露這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雙方都動用了全部的小心謹慎、全部的聰明才智和所有高超的保密手段,然而,雙方掩人耳目的意願卻又不總是特别明确和堅定不移:男的一方是這樣,因為隻要人家哪怕就隻是猜測一下他的好運氣,他也肯定會毫無疑問地感到是受到了恭維,甚至女的一方也是如此,她在性的方面的驕傲驅使她暗自定下的目标恰恰就是要讓人家知道,她用不着通過她丈夫那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愛撫來使自己得到滿足。
因此,如果我猜測,慕尼黑認識伊涅絲的人基本上都應該知道她的出軌之舉,盡管我在這件事情上除了對阿德裡安·萊韋屈恩以外,從未有對任何人透露過一個字,那麼,如果我這樣猜測,我大緻是不會有錯的。
是的,我甚至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即赫爾穆特本人也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可他卻以一種混合了富有涵養的和善、搖頭表示遺憾的容忍和——息事甯人的姿态,他以這種姿态示人,這恰好也表明了我的這種假設是正确的。
事實上,一點也不稀罕的是,外人都認為這位丈夫是唯一被蒙在鼓裡的人,而他自己還以為,除了他便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這就是一個有生活閱曆的老人的看法。
我覺得,伊涅絲其實并不是特别在意有沒有什麼人知道她的秘密。
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她倒也是想盡了辦法,但她這樣做的目的更多卻是為了面子上好看——誰要是真的想知道,那就讓他知道好了,隻要他别煩她就行。
這種激情太專注于自我、對自己太有信心了,所以它想象不出還會有什麼人敢跟它叫闆。
至少在愛情上是這樣的,在這裡,感情為自己争取世間所有的權利,即便這種感情是被嚴格禁止的和有傷風化的,它也會完全是不由自主地指望外人的理解。
不然的話,如果伊涅絲真的認為自己天衣無縫,那她又怎麼可能不假思索地假設我是知情的呢?而她又幾乎是毫無保留地這樣去做了——隻是沒有點出具體的名字而已——在我們彼此——大概是在1916年秋——所進行的一次晚間談心時,而這顯然也是她和我進行這次談話的目的。
我那時和阿德裡安不同的是,我在施瓦賓,凱旋門後不遠處,霍亨索倫大街,給自己租了一間鬥室,一來是為了不受約束,二來也是為了能在這座首府裡有個落腳之地以備不時之需,而他呢,每次到慕尼黑參加完晚會之後,總是要堅持乘坐那趟十一點的火車返回普菲弗爾林。
這樣一來,我就能夠被英斯提托利斯一家當作好朋友邀請去共進晚餐,也就能夠慷慨應允伊涅絲在席間就向我提出的,等赫爾穆特走後,因為他要去“阿羅特利亞”俱樂部打牌,再陪她一起坐坐的請求了,而她的這個請求也得到了她的丈夫的連聲附和。
九點剛過他就出門了,臨走還祝願我們聊得愉快。
随後主婦和客人便單獨坐在了那間日常起居室裡,這個房間擺放着配有靠墊的藤制家具,柱形支架上還放有一尊伊涅絲的半身塑像,是由一個雕刻家朋友用雪花石膏塑成的——塑得非常像,非常迷人,比真人小很多,但卻把她那濃密的頭發,朦胧的眼睛,歪向前方的溫柔的小脖頸,令人費解而又狡黠地撅起的嘴巴,刻畫得格外生動、準确。
我于是再度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密友,一個不會喚醒任何情思的“好”人,那個誘人的世界的反面,而伊涅絲大概覺得那個男孩就是這個誘人的世界的化身,所以她特别渴望和我說他。
她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正在發生的事情,已經有過體驗的事情,幸福,愛情和痛苦,這些東西,如果總是不說出來,而隻是憋在自己心裡去回味和忍受,那麼,它們就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它們不滿足于隻呆在暗處和保持緘默。
它們越是隐秘,就越需要一個你可以就此和他進行探讨的第三者,一個密友,一個好人,而這個人就是我;我也很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就把我要承擔的角色承擔了下來。
赫爾穆特剛走不久,我們所談的還是些無關痛癢的話題,好像是怕他聽見了似的。
不過,談着談着,見時間過得差不多了,她就會突然地,出其不意地把話鋒一轉:“塞雷奴斯,您會責罵我、鄙視我、拒斥我嗎?” 假裝不解似乎意義不大。
“絕對沒有的事,伊涅絲,”我答道,“絕對不會!上帝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他的那句‘複仇是我的,我要報複’,他的這句話我可一直牢記在心間。
我知道,他已經讓懲罰降臨到違法身上,并且讓違法渾身沾滿懲罰,以至于兩者的面目不再能夠完全被分辨出來,而幸福和懲罰就是同一個。
您肯定非常痛苦。
如果我要是想做道德法官的話,我還會坐在這裡嗎?我确實在為您擔心,這一點我不否認。
但是,如果不是您問我會不會責罵您的話,我也隻會把這話藏在心裡,而不會說出口來。
” “受苦算什麼,恐懼和令人感到屈辱的威脅算什麼,”她說道,“如果把它們拿來同那種甜蜜的、不可或缺的凱旋相比的話,要知道,沒有這種凱旋,人都不想活了:那種稍不留意就會從你手中滑落的東西是輕浮的,那種用不可靠的溫情折磨心靈的東西是世俗的,盡管如此,這東西卻還是自有其真正的人性的價值的,緊緊抓住它的這種嚴肅的價值不放,強迫它變得嚴肅起來,主宰命運,最終,最終,通過不隻一次,而是通過不厭其煩地永遠去證明和保證,最終會,在它的價值所應有的那種狀态之中,在那種沉醉的、長歎一聲的激情的狀态之中,看到這一天的實現!” 我這并不是說,這些話,一字一句都是這個女人當時的原話,但她所表達的意思是和這些話非常接近的。
她書确實看得多,她不習慣靜默無聲地進行内心體驗,而是喜歡敞開心扉,她做姑娘的時候甚至嘗試着寫過詩歌。
她的語言既有讀書人的精确,又有點大膽放肆。
而一旦這種語言真的意欲要同感情和生活保持步調一緻,意欲讓感情和生活化為語言本身,讓感情和生活隻有以語言的形式才能真正地存活下去,一旦她的語言所追求的是這樣的目标,那麼,這種大膽和放肆就會出現。
這并不是什麼日常的願望,而是一種情緒的産物,而情緒和精神的近似程度有多大,精神的感動人的程度也就有多大。
她隻顧着自己不停地往下說,極少去聽我中途所插的話,即便是聽的話,也是心不在焉地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因此,她的話裡話外,如我經常所說的那樣,充溢着肉欲的狂喜,正是這種狂喜讓我推遲在此用直接引語把它再現出來。
同情、保密、人性的敬畏阻止着我去這樣做,當然,還有,可能吧,那種害怕讓讀者感到難堪的小市民的怯懦,也阻止着我去這樣做。
她翻來倒去地重複——就是一門心思地要讓那些在她看來還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的已經說過了的東西得到更為合适和恰當的表達。
而所有這些話的講的都是價值和性的激情的一種奇怪的等同,以及那種毫不動搖的和特别狂熱的觀念
盡管為了不在人前暴露這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雙方都動用了全部的小心謹慎、全部的聰明才智和所有高超的保密手段,然而,雙方掩人耳目的意願卻又不總是特别明确和堅定不移:男的一方是這樣,因為隻要人家哪怕就隻是猜測一下他的好運氣,他也肯定會毫無疑問地感到是受到了恭維,甚至女的一方也是如此,她在性的方面的驕傲驅使她暗自定下的目标恰恰就是要讓人家知道,她用不着通過她丈夫那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愛撫來使自己得到滿足。
因此,如果我猜測,慕尼黑認識伊涅絲的人基本上都應該知道她的出軌之舉,盡管我在這件事情上除了對阿德裡安·萊韋屈恩以外,從未有對任何人透露過一個字,那麼,如果我這樣猜測,我大緻是不會有錯的。
是的,我甚至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即赫爾穆特本人也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可他卻以一種混合了富有涵養的和善、搖頭表示遺憾的容忍和——息事甯人的姿态,他以這種姿态示人,這恰好也表明了我的這種假設是正确的。
事實上,一點也不稀罕的是,外人都認為這位丈夫是唯一被蒙在鼓裡的人,而他自己還以為,除了他便沒有第二個人知道。
這就是一個有生活閱曆的老人的看法。
我覺得,伊涅絲其實并不是特别在意有沒有什麼人知道她的秘密。
不過,為了掩人耳目她倒也是想盡了辦法,但她這樣做的目的更多卻是為了面子上好看——誰要是真的想知道,那就讓他知道好了,隻要他别煩她就行。
這種激情太專注于自我、對自己太有信心了,所以它想象不出還會有什麼人敢跟它叫闆。
至少在愛情上是這樣的,在這裡,感情為自己争取世間所有的權利,即便這種感情是被嚴格禁止的和有傷風化的,它也會完全是不由自主地指望外人的理解。
不然的話,如果伊涅絲真的認為自己天衣無縫,那她又怎麼可能不假思索地假設我是知情的呢?而她又幾乎是毫無保留地這樣去做了——隻是沒有點出具體的名字而已——在我們彼此——大概是在1916年秋——所進行的一次晚間談心時,而這顯然也是她和我進行這次談話的目的。
我那時和阿德裡安不同的是,我在施瓦賓,凱旋門後不遠處,霍亨索倫大街,給自己租了一間鬥室,一來是為了不受約束,二來也是為了能在這座首府裡有個落腳之地以備不時之需,而他呢,每次到慕尼黑參加完晚會之後,總是要堅持乘坐那趟十一點的火車返回普菲弗爾林。
這樣一來,我就能夠被英斯提托利斯一家當作好朋友邀請去共進晚餐,也就能夠慷慨應允伊涅絲在席間就向我提出的,等赫爾穆特走後,因為他要去“阿羅特利亞”俱樂部打牌,再陪她一起坐坐的請求了,而她的這個請求也得到了她的丈夫的連聲附和。
九點剛過他就出門了,臨走還祝願我們聊得愉快。
随後主婦和客人便單獨坐在了那間日常起居室裡,這個房間擺放着配有靠墊的藤制家具,柱形支架上還放有一尊伊涅絲的半身塑像,是由一個雕刻家朋友用雪花石膏塑成的——塑得非常像,非常迷人,比真人小很多,但卻把她那濃密的頭發,朦胧的眼睛,歪向前方的溫柔的小脖頸,令人費解而又狡黠地撅起的嘴巴,刻畫得格外生動、準确。
我于是再度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密友,一個不會喚醒任何情思的“好”人,那個誘人的世界的反面,而伊涅絲大概覺得那個男孩就是這個誘人的世界的化身,所以她特别渴望和我說他。
她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正在發生的事情,已經有過體驗的事情,幸福,愛情和痛苦,這些東西,如果總是不說出來,而隻是憋在自己心裡去回味和忍受,那麼,它們就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它們不滿足于隻呆在暗處和保持緘默。
它們越是隐秘,就越需要一個你可以就此和他進行探讨的第三者,一個密友,一個好人,而這個人就是我;我也很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就把我要承擔的角色承擔了下來。
赫爾穆特剛走不久,我們所談的還是些無關痛癢的話題,好像是怕他聽見了似的。
不過,談着談着,見時間過得差不多了,她就會突然地,出其不意地把話鋒一轉:“塞雷奴斯,您會責罵我、鄙視我、拒斥我嗎?” 假裝不解似乎意義不大。
“絕對沒有的事,伊涅絲,”我答道,“絕對不會!上帝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他的那句‘複仇是我的,我要報複’,他的這句話我可一直牢記在心間。
我知道,他已經讓懲罰降臨到違法身上,并且讓違法渾身沾滿懲罰,以至于兩者的面目不再能夠完全被分辨出來,而幸福和懲罰就是同一個。
您肯定非常痛苦。
如果我要是想做道德法官的話,我還會坐在這裡嗎?我确實在為您擔心,這一點我不否認。
但是,如果不是您問我會不會責罵您的話,我也隻會把這話藏在心裡,而不會說出口來。
” “受苦算什麼,恐懼和令人感到屈辱的威脅算什麼,”她說道,“如果把它們拿來同那種甜蜜的、不可或缺的凱旋相比的話,要知道,沒有這種凱旋,人都不想活了:那種稍不留意就會從你手中滑落的東西是輕浮的,那種用不可靠的溫情折磨心靈的東西是世俗的,盡管如此,這東西卻還是自有其真正的人性的價值的,緊緊抓住它的這種嚴肅的價值不放,強迫它變得嚴肅起來,主宰命運,最終,最終,通過不隻一次,而是通過不厭其煩地永遠去證明和保證,最終會,在它的價值所應有的那種狀态之中,在那種沉醉的、長歎一聲的激情的狀态之中,看到這一天的實現!” 我這并不是說,這些話,一字一句都是這個女人當時的原話,但她所表達的意思是和這些話非常接近的。
她書确實看得多,她不習慣靜默無聲地進行内心體驗,而是喜歡敞開心扉,她做姑娘的時候甚至嘗試着寫過詩歌。
她的語言既有讀書人的精确,又有點大膽放肆。
而一旦這種語言真的意欲要同感情和生活保持步調一緻,意欲讓感情和生活化為語言本身,讓感情和生活隻有以語言的形式才能真正地存活下去,一旦她的語言所追求的是這樣的目标,那麼,這種大膽和放肆就會出現。
這并不是什麼日常的願望,而是一種情緒的産物,而情緒和精神的近似程度有多大,精神的感動人的程度也就有多大。
她隻顧着自己不停地往下說,極少去聽我中途所插的話,即便是聽的話,也是心不在焉地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因此,她的話裡話外,如我經常所說的那樣,充溢着肉欲的狂喜,正是這種狂喜讓我推遲在此用直接引語把它再現出來。
同情、保密、人性的敬畏阻止着我去這樣做,當然,還有,可能吧,那種害怕讓讀者感到難堪的小市民的怯懦,也阻止着我去這樣做。
她翻來倒去地重複——就是一門心思地要讓那些在她看來還沒有得到應有重視的已經說過了的東西得到更為合适和恰當的表達。
而所有這些話的講的都是價值和性的激情的一種奇怪的等同,以及那種毫不動搖的和特别狂熱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