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閃念,伊涅絲臉上的紅暈沒有馬上褪去也證明了這一點。
她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上反對他的追求者,這完全是她分内的事。
然而,她支持魯道夫這個小夥子,這卻不是她分内的事。
這個人真的是完全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諸如不道德主義之類的東西,而對于一個根本不懂得反命題的人,你是不可能很爽快地就說他是對的——至少在向他作出解釋之前是不可能這樣的。
伊涅絲的裁決,從邏輯上來講是理所當然的和合情合理的,盡管如此,她的裁決裡面仍然包含了某種令人驚訝的東西,而在我看來,伴随着她妹妹克拉麗莎面對施維爾特費格不配得到的勝利所發出的大笑,這種令人驚訝的東西就變得更加令人驚訝了——這個下巴超短的傲慢人兒啊,當優越出于和優越毫不相幹的原因而有失體面,卻還特别肯定地以為這樣做一點也不失體面的時候,那肯定是逃不過她的眼睛的。
“現在,”她叫道,“魯道夫,快!緻謝,起來,小子,鞠躬!給你的救命恩人拿一塊冰激淩來,再請她去跳下一場華爾茲!” 這是她的一貫做法。
她非常驕傲地和她的姐姐抱成一團,而且總會在事關她的體面和尊嚴的時候說“快!”。
而當追求者英斯提托利斯在獻殷勤方面表現得多少有些遲鈍和木讷的時候,她也會對他說“哎,快!”。
和優越抱成一團,為她着想,如果應該出現在她身上的東西沒有馬上出現的話,就會顯得極度震驚,她這樣做其實就是出于傲慢。
“如果人家要你做什麼,”她似乎想要說,“那你就得趕緊為他去奔忙。
”我現在依然記得很清楚的是,她還有一次是為了阿德裡安的緣故而對施維爾特費格說了“快!”的,阿德裡安當時就撞塞子樂隊的一次音樂會表達了某個願望(我現在以為,是為了給讓内特·碩伊爾弄張票),施維爾特費格卻找出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來反對這個願望的實現。
“是的,魯道夫!快!”她喊道。
“看在上帝的分上,你怎麼回事呀?難道非要人家催你不可嗎?” “哪裡呀,根本用不着,”他回應道,“我一肯定會……隻是……” “這裡可沒有‘隻是’,”她居高臨下地,半幽默、半嚴肅加責罰地發出最後通牒。
阿德裡安和施維爾特費格全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後者于是出動嘴角和肩膀作出一副熟悉的淘氣包樣,同時答應一切都包在他身上。
克拉麗莎似乎把魯道夫看作是一個必須去“奔忙”的追求者;而他事實上也的确是一直在不停地去努力赢得阿德裡安的青睐,而且是以一種最天真幼稚、最不認生和最吓不倒的方式。
克拉麗莎由于那位真正的追求者,由于那個向她的姐姐求婚的人的緣故,常常故意拿話來套我的意見——這此外也是伊涅絲本人的做法,隻不過她表現得柔和一些,膽怯一些,同時卻又看上去很矜持,好像她什麼都想聽,又什麼都不想聽和不想知道似的。
兩姐妹都信任我,這也就是說:她們似乎認為我有能力和權利去評價别人,當然,要想完美地擔當起這份信任,還需要能夠做到超然于物外,毫不含糊地保持中立。
扮演被人信任的角色始終是一件既令人感到愉快,同時也令人感到痛苦的事情,因為你充當這一角色的前提條件始終隻能是你自己被排除在外。
然而,赢得世人的信任,比起激發他們的熱情來,卻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讓他們覺得“好”,比起讓他們覺得“美”來,卻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這是我常常用來告慰自己的話。
一個“好人”,這在伊涅絲·羅德看來大概就是這樣一種人,即世界同這種人之間是一種純粹道德的,而非受到美學刺激的關系;所以他信任我。
但我必須說的卻是,我對這姐妹倆所提供的服務不大一樣,我對求婚者英斯提托利斯所發表的意見還是有一點點因提問人而異的。
我和克拉麗莎交談時更能敞開心扉一些,我以心理學家的身份對他的猶豫不決(當然并不是他單方面的猶豫不決)的選擇動機發表看法,我還敢于對他這個神化“殘暴的本能”的病包兒說三道四……而當伊涅絲本人跑來問我的時候,情況就又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這時,我會考慮我在她那裡應該流露什麼樣的感想為宜,但其實也并非是為她着想,而是更多考慮到她将要和這個男人結婚的理性因素,所以說的也就是些尊重他的話,比如說他性格堅定,學識淵博;說他人很幹淨整潔,前程遠大什麼的。
總之,既要讓我的話聽起來有一絲暖意,又不能說得太多,這可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我覺得我同樣負有重任,我有義務去強化這個女孩的疑慮,去破壞她所渴求的庇護所……說服她;……有時,出于一個特殊的原因,我也會覺得,贊同她結婚比說服她不結婚可能更能表明我的責任心強。
而她那邊呢,對于我就赫爾穆特·英斯提托利斯所發表的意見,大都是聽了幾句就會覺得厭煩,當然,她并不因此中斷對我的信任,而是将其普遍化,具體的體現就是她轉而請我談談我對我們圈子裡别的人的評價,例如對齊恩克和施彭格勒,或者,我再舉一個例子,對施維爾特費格。
她很想知道,我是如何看待他的小提琴演奏,看待他這個人的性格的;她問我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推崇他,而我的這種推崇又具有什麼樣的嚴肅或幽默色彩。
我字斟句酌地回答她的問題,盡可能公正,跟我先前已經在此,在這些稿紙上,對魯道夫所發表過的那些看法完全一緻,她也非常認真地聽我講,待我講完之後,她還會趕緊對我的那些基于友好的溢美之辭進而作出自己的補充,而她的這些補充又讓我隻有表示贊同的份,當然我也部分地因為她的這種急切而感到目瞪口呆:照說,以這女孩的性格,再加上她所特有的那種懷疑生活的低垂目光,從她身上表現出這種備受痛苦折磨的急切實屬正常,一般不大可能讓人感到吃驚,然而,如果這種急切被用到這個對象的身上,那麼,這還是免不了會令人感到吃驚的。
所以,她對于這個迷人的青年男子的了解從時間上看要比我早得多,而且,她還跟她妹妹一樣,同他保持着一種親如兄弟姐妹的關系,因此,她比我更能近距離地觀察到他,更能跟信任的人說出更多更詳細的關于他的情況來,如此一來,這裡最終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了。
她說,他是一個天真無邪的人(她沒有使用這個詞,而是某個弱一點的,但她的意思很清楚,就是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一個純潔的人——因此他不認生;因為純潔是不認生的。
(這可是一個出自她之口的動人心弦的字眼,因為她本人是絕對認生的,雖然對我是例外)他不喝酒——總是隻喝加少許糖,但不加掼奶油的茶,一天要喝三次;他也不抽煙——最多也是極偶爾地抽上個一兩支,根本不上瘾。
也就是說,所有諸如此類的對男人的麻醉(我想我記得很清楚,她當時就是這樣說的),也就是那些麻醉劑,他全不沾邊,而作為補償,他卻特别迷戀與人調情,他就是為了調情而生——而不是為了愛情和友誼而生,而這後兩個就他的本性而言也似乎偷偷地變成了調情。
一個輕浮的花花公子?是,又不是。
反正肯定不是通常庸俗意義上的。
就說工廠主布林格爾吧,此人對自己的富有得意洋洋,時常還要含譏帶諷地唱上兩句: “性情健康,心情愉快, 強過萬貫家财,” 目的隻是為了讓人更加嫉妒他有錢,如果你願意,你隻消看看他和他站在一起的樣子,你就會認識到二者之間的區别了。
可是魯道夫讓人很難始終如一地覺察和意識到他的價值,他太會讨人喜歡,太會打情罵俏,在社交中太講究穿戴,總之他對社交聚會太有興緻了,這其實都是他讓人不大放心的地方。
她說,這地方整個兒的那種快樂的裝飾性的藝術家氣味,例如我們新近在可可采羅俱樂部一起參加的那次秀麗妖娆的彼德麥耶爾[4]節,同
她在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上反對他的追求者,這完全是她分内的事。
然而,她支持魯道夫這個小夥子,這卻不是她分内的事。
這個人真的是完全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諸如不道德主義之類的東西,而對于一個根本不懂得反命題的人,你是不可能很爽快地就說他是對的——至少在向他作出解釋之前是不可能這樣的。
伊涅絲的裁決,從邏輯上來講是理所當然的和合情合理的,盡管如此,她的裁決裡面仍然包含了某種令人驚訝的東西,而在我看來,伴随着她妹妹克拉麗莎面對施維爾特費格不配得到的勝利所發出的大笑,這種令人驚訝的東西就變得更加令人驚訝了——這個下巴超短的傲慢人兒啊,當優越出于和優越毫不相幹的原因而有失體面,卻還特别肯定地以為這樣做一點也不失體面的時候,那肯定是逃不過她的眼睛的。
“現在,”她叫道,“魯道夫,快!緻謝,起來,小子,鞠躬!給你的救命恩人拿一塊冰激淩來,再請她去跳下一場華爾茲!” 這是她的一貫做法。
她非常驕傲地和她的姐姐抱成一團,而且總會在事關她的體面和尊嚴的時候說“快!”。
而當追求者英斯提托利斯在獻殷勤方面表現得多少有些遲鈍和木讷的時候,她也會對他說“哎,快!”。
和優越抱成一團,為她着想,如果應該出現在她身上的東西沒有馬上出現的話,就會顯得極度震驚,她這樣做其實就是出于傲慢。
“如果人家要你做什麼,”她似乎想要說,“那你就得趕緊為他去奔忙。
”我現在依然記得很清楚的是,她還有一次是為了阿德裡安的緣故而對施維爾特費格說了“快!”的,阿德裡安當時就撞塞子樂隊的一次音樂會表達了某個願望(我現在以為,是為了給讓内特·碩伊爾弄張票),施維爾特費格卻找出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來反對這個願望的實現。
“是的,魯道夫!快!”她喊道。
“看在上帝的分上,你怎麼回事呀?難道非要人家催你不可嗎?” “哪裡呀,根本用不着,”他回應道,“我一肯定會……隻是……” “這裡可沒有‘隻是’,”她居高臨下地,半幽默、半嚴肅加責罰地發出最後通牒。
阿德裡安和施維爾特費格全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後者于是出動嘴角和肩膀作出一副熟悉的淘氣包樣,同時答應一切都包在他身上。
克拉麗莎似乎把魯道夫看作是一個必須去“奔忙”的追求者;而他事實上也的确是一直在不停地去努力赢得阿德裡安的青睐,而且是以一種最天真幼稚、最不認生和最吓不倒的方式。
克拉麗莎由于那位真正的追求者,由于那個向她的姐姐求婚的人的緣故,常常故意拿話來套我的意見——這此外也是伊涅絲本人的做法,隻不過她表現得柔和一些,膽怯一些,同時卻又看上去很矜持,好像她什麼都想聽,又什麼都不想聽和不想知道似的。
兩姐妹都信任我,這也就是說:她們似乎認為我有能力和權利去評價别人,當然,要想完美地擔當起這份信任,還需要能夠做到超然于物外,毫不含糊地保持中立。
扮演被人信任的角色始終是一件既令人感到愉快,同時也令人感到痛苦的事情,因為你充當這一角色的前提條件始終隻能是你自己被排除在外。
然而,赢得世人的信任,比起激發他們的熱情來,卻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讓他們覺得“好”,比起讓他們覺得“美”來,卻不知要好上多少倍!這是我常常用來告慰自己的話。
一個“好人”,這在伊涅絲·羅德看來大概就是這樣一種人,即世界同這種人之間是一種純粹道德的,而非受到美學刺激的關系;所以他信任我。
但我必須說的卻是,我對這姐妹倆所提供的服務不大一樣,我對求婚者英斯提托利斯所發表的意見還是有一點點因提問人而異的。
我和克拉麗莎交談時更能敞開心扉一些,我以心理學家的身份對他的猶豫不決(當然并不是他單方面的猶豫不決)的選擇動機發表看法,我還敢于對他這個神化“殘暴的本能”的病包兒說三道四……而當伊涅絲本人跑來問我的時候,情況就又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這時,我會考慮我在她那裡應該流露什麼樣的感想為宜,但其實也并非是為她着想,而是更多考慮到她将要和這個男人結婚的理性因素,所以說的也就是些尊重他的話,比如說他性格堅定,學識淵博;說他人很幹淨整潔,前程遠大什麼的。
總之,既要讓我的話聽起來有一絲暖意,又不能說得太多,這可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因為,我覺得我同樣負有重任,我有義務去強化這個女孩的疑慮,去破壞她所渴求的庇護所……說服她;……有時,出于一個特殊的原因,我也會覺得,贊同她結婚比說服她不結婚可能更能表明我的責任心強。
而她那邊呢,對于我就赫爾穆特·英斯提托利斯所發表的意見,大都是聽了幾句就會覺得厭煩,當然,她并不因此中斷對我的信任,而是将其普遍化,具體的體現就是她轉而請我談談我對我們圈子裡别的人的評價,例如對齊恩克和施彭格勒,或者,我再舉一個例子,對施維爾特費格。
她很想知道,我是如何看待他的小提琴演奏,看待他這個人的性格的;她問我是否以及在何種程度上推崇他,而我的這種推崇又具有什麼樣的嚴肅或幽默色彩。
我字斟句酌地回答她的問題,盡可能公正,跟我先前已經在此,在這些稿紙上,對魯道夫所發表過的那些看法完全一緻,她也非常認真地聽我講,待我講完之後,她還會趕緊對我的那些基于友好的溢美之辭進而作出自己的補充,而她的這些補充又讓我隻有表示贊同的份,當然我也部分地因為她的這種急切而感到目瞪口呆:照說,以這女孩的性格,再加上她所特有的那種懷疑生活的低垂目光,從她身上表現出這種備受痛苦折磨的急切實屬正常,一般不大可能讓人感到吃驚,然而,如果這種急切被用到這個對象的身上,那麼,這還是免不了會令人感到吃驚的。
所以,她對于這個迷人的青年男子的了解從時間上看要比我早得多,而且,她還跟她妹妹一樣,同他保持着一種親如兄弟姐妹的關系,因此,她比我更能近距離地觀察到他,更能跟信任的人說出更多更詳細的關于他的情況來,如此一來,這裡最終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地方了。
她說,他是一個天真無邪的人(她沒有使用這個詞,而是某個弱一點的,但她的意思很清楚,就是這個詞所表達的意思),一個純潔的人——因此他不認生;因為純潔是不認生的。
(這可是一個出自她之口的動人心弦的字眼,因為她本人是絕對認生的,雖然對我是例外)他不喝酒——總是隻喝加少許糖,但不加掼奶油的茶,一天要喝三次;他也不抽煙——最多也是極偶爾地抽上個一兩支,根本不上瘾。
也就是說,所有諸如此類的對男人的麻醉(我想我記得很清楚,她當時就是這樣說的),也就是那些麻醉劑,他全不沾邊,而作為補償,他卻特别迷戀與人調情,他就是為了調情而生——而不是為了愛情和友誼而生,而這後兩個就他的本性而言也似乎偷偷地變成了調情。
一個輕浮的花花公子?是,又不是。
反正肯定不是通常庸俗意義上的。
就說工廠主布林格爾吧,此人對自己的富有得意洋洋,時常還要含譏帶諷地唱上兩句: “性情健康,心情愉快, 強過萬貫家财,” 目的隻是為了讓人更加嫉妒他有錢,如果你願意,你隻消看看他和他站在一起的樣子,你就會認識到二者之間的區别了。
可是魯道夫讓人很難始終如一地覺察和意識到他的價值,他太會讨人喜歡,太會打情罵俏,在社交中太講究穿戴,總之他對社交聚會太有興緻了,這其實都是他讓人不大放心的地方。
她說,這地方整個兒的那種快樂的裝飾性的藝術家氣味,例如我們新近在可可采羅俱樂部一起參加的那次秀麗妖娆的彼德麥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