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
“伊奇,回你的房間去。
” 伊奇轉向她父親:“也許他們可以給她錢,讓她閉嘴,現在買個孩子需要多少錢?一萬美元夠不夠?” “伊莎貝爾·瑪麗·理查德森——” “如果讨價還價,說不定能打個對折。
”伊奇把叉子往盤子裡一丢,發出“當啷”一聲響,頭也不回地離開房間。
米娅真應該過來聽聽,上樓梯的時候,她想,她一定知道該怎麼反擊,怎麼解決這件事。
萊克西的笑聲傳到了二樓,伊奇用力關緊卧室門。
樓下,理查德森太太猛地坐進椅子裡,雙手發抖。
直到第二天早晨,她才想出懲罰伊奇的适當方式:沒收她最喜歡的馬丁靴,把它們扔進垃圾堆,并且一邊敞開垃圾桶的蓋子,一邊教育女兒——穿得像個小流氓,行為也會越來越像小流氓。
但這時候她隻能坐在椅子裡生悶氣,無意識地把手中的刀叉擱到盤子上,擺成“X”的形狀。
“需要我們保密嗎?”理查德森太太問,“我是說,暫時不告訴别人你會幫助麥卡洛家打官司。
” 理查德森先生搖搖頭。
“沒必要,明天的報紙會登的。
”他說。
他說得沒錯。
星期天的《實話報》用整個頭版報道了這件事,标題是《母親為女兒的監護權而戰》。
真是一篇好文章,理查德森太太暗自歎服,她呷着咖啡,以記者的專業眼光浏覽着文章的大概:首先是對整個案件的介紹;其次簡單提到克萊德曼-理查德森-費舍法律事務所的威廉·理查德森将成為麥卡洛家的代理律師;最後是貝比·周的律師的聲明。
“我們很有信心,”艾德·林說,“州政府會将周美玲的監護權還給其生母。
”理查德森太太清楚,雖然這件事已經上了克利夫蘭最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但關于它的報道才剛剛開始。
文章結尾的一句話引起了理查德森太太的注意:“周女士是從她在‘幸運宮’的一位同事口中獲知女兒下落的,‘幸運宮’是位于沃倫斯維爾路的一家中餐館。
”盡管文章始終沒有提及爆料人的姓名,但理查德森太太覺得自己知道這位同事是誰。
絕對不可能是巧合。
原來是她的房客!那個看似安靜随和的房客挑動起這場風波,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她竟然想要攪亂可憐的麥卡洛一家人的生活。
理查德森太太仔細地折好報紙,放到桌上。
她又想起自己提出購買米娅的作品時,這位房客冷淡的樣子,她似乎不願意談論自己的過去,而且總喜歡擺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連在理查德森家的廚房裡幹活時也是這個模樣。
她給這個女人開工資支付房租,這個女人的女兒每天下午都在理查德森家消磨時間。
想起藝術博物館裡的那幅照片,理查德森太太更加覺得米娅是個遮遮掩掩、狡詐陰險的人。
她還是個僞君子,嘴上要求别人尊重她的隐私,背地裡卻插手别人家的閑事。
可想想也不奇怪,米娅就是這樣,一個以打亂正常秩序為樂(把正常照片亂剪一氣再拼接起來)的女人,還能是什麼好人?至少稱得上心理變态。
簡直太不公平,這個女人給她親愛的老朋友琳達惹出那麼多的麻煩,琳達卻隻能默默忍受。
星期一,送孩子們去學校之後,理查德森太太回到家,等候前來打掃房子的米娅。
她不确定自己究竟打算怎麼做,但她需要和米娅面對面,直視米娅的眼睛。
“噢,”從側門進來時,米娅說,“你今天怎麼在家,我應該晚點兒再來嗎?” 理查德森太太歪歪腦袋,揚起下巴,細細打量起她的房客:頭發像往常一樣蓬亂,穿着一件寬松的白色襯衣,衣擺沒有塞進牛仔褲裡,手腕上沾了一塊顔料。
米娅站在原地,一手搭住門框,面帶微笑,等待理查德森太太回應。
臉蛋很可愛,也很年輕,但絕不無辜。
理查德森太太意識到,面前這個女人不在乎别人怎麼看她,這讓她在某些方面變得更加危險。
她突然想起自己第一天在米娅家裡看到的那張照片,也是在那一天,她邀請米娅到自己家來。
照片上那個像八爪蜘蛛一樣的女人令她十分不安,什麼樣的人會把女人變成蜘蛛?什麼樣的人會在看到女人的時候聯想到蜘蛛? “我正準備出門。
”理查德森太太說,拿起擱在櫃台上的包。
即使幾年以後,理查德森太太仍然堅稱,她之所以挖掘米娅的過去,隻是為了報複米娅惹出的麻煩,為最好的朋友琳達出氣,完全沒有私心。
琳達隻想對孩子好,而米娅的做法讓她的好友的心都碎了。
琳達是無辜的,她埃琳娜不能袖手旁觀,眼看着别人毀掉摯友的幸福。
她從來都不承認,自己的動機根本與那個嬰孩無關:是米娅身上的那些複雜難解的東西激怒了她,也許其中的某些東西她自己身上也有,然而她隻想把它們鎖進盒子深處,永遠不打開。
那天早晨,依然拿着那份報紙的埃琳娜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琳達,她會打幾個電話,看看自己能發現些什麼。
“伊奇,回你的房間去。
” 伊奇轉向她父親:“也許他們可以給她錢,讓她閉嘴,現在買個孩子需要多少錢?一萬美元夠不夠?” “伊莎貝爾·瑪麗·理查德森——” “如果讨價還價,說不定能打個對折。
”伊奇把叉子往盤子裡一丢,發出“當啷”一聲響,頭也不回地離開房間。
米娅真應該過來聽聽,上樓梯的時候,她想,她一定知道該怎麼反擊,怎麼解決這件事。
萊克西的笑聲傳到了二樓,伊奇用力關緊卧室門。
樓下,理查德森太太猛地坐進椅子裡,雙手發抖。
直到第二天早晨,她才想出懲罰伊奇的适當方式:沒收她最喜歡的馬丁靴,把它們扔進垃圾堆,并且一邊敞開垃圾桶的蓋子,一邊教育女兒——穿得像個小流氓,行為也會越來越像小流氓。
但這時候她隻能坐在椅子裡生悶氣,無意識地把手中的刀叉擱到盤子上,擺成“X”的形狀。
“需要我們保密嗎?”理查德森太太問,“我是說,暫時不告訴别人你會幫助麥卡洛家打官司。
” 理查德森先生搖搖頭。
“沒必要,明天的報紙會登的。
”他說。
他說得沒錯。
星期天的《實話報》用整個頭版報道了這件事,标題是《母親為女兒的監護權而戰》。
真是一篇好文章,理查德森太太暗自歎服,她呷着咖啡,以記者的專業眼光浏覽着文章的大概:首先是對整個案件的介紹;其次簡單提到克萊德曼-理查德森-費舍法律事務所的威廉·理查德森将成為麥卡洛家的代理律師;最後是貝比·周的律師的聲明。
“我們很有信心,”艾德·林說,“州政府會将周美玲的監護權還給其生母。
”理查德森太太清楚,雖然這件事已經上了克利夫蘭最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但關于它的報道才剛剛開始。
文章結尾的一句話引起了理查德森太太的注意:“周女士是從她在‘幸運宮’的一位同事口中獲知女兒下落的,‘幸運宮’是位于沃倫斯維爾路的一家中餐館。
”盡管文章始終沒有提及爆料人的姓名,但理查德森太太覺得自己知道這位同事是誰。
絕對不可能是巧合。
原來是她的房客!那個看似安靜随和的房客挑動起這場風波,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她竟然想要攪亂可憐的麥卡洛一家人的生活。
理查德森太太仔細地折好報紙,放到桌上。
她又想起自己提出購買米娅的作品時,這位房客冷淡的樣子,她似乎不願意談論自己的過去,而且總喜歡擺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連在理查德森家的廚房裡幹活時也是這個模樣。
她給這個女人開工資支付房租,這個女人的女兒每天下午都在理查德森家消磨時間。
想起藝術博物館裡的那幅照片,理查德森太太更加覺得米娅是個遮遮掩掩、狡詐陰險的人。
她還是個僞君子,嘴上要求别人尊重她的隐私,背地裡卻插手别人家的閑事。
可想想也不奇怪,米娅就是這樣,一個以打亂正常秩序為樂(把正常照片亂剪一氣再拼接起來)的女人,還能是什麼好人?至少稱得上心理變态。
簡直太不公平,這個女人給她親愛的老朋友琳達惹出那麼多的麻煩,琳達卻隻能默默忍受。
星期一,送孩子們去學校之後,理查德森太太回到家,等候前來打掃房子的米娅。
她不确定自己究竟打算怎麼做,但她需要和米娅面對面,直視米娅的眼睛。
“噢,”從側門進來時,米娅說,“你今天怎麼在家,我應該晚點兒再來嗎?” 理查德森太太歪歪腦袋,揚起下巴,細細打量起她的房客:頭發像往常一樣蓬亂,穿着一件寬松的白色襯衣,衣擺沒有塞進牛仔褲裡,手腕上沾了一塊顔料。
米娅站在原地,一手搭住門框,面帶微笑,等待理查德森太太回應。
臉蛋很可愛,也很年輕,但絕不無辜。
理查德森太太意識到,面前這個女人不在乎别人怎麼看她,這讓她在某些方面變得更加危險。
她突然想起自己第一天在米娅家裡看到的那張照片,也是在那一天,她邀請米娅到自己家來。
照片上那個像八爪蜘蛛一樣的女人令她十分不安,什麼樣的人會把女人變成蜘蛛?什麼樣的人會在看到女人的時候聯想到蜘蛛? “我正準備出門。
”理查德森太太說,拿起擱在櫃台上的包。
即使幾年以後,理查德森太太仍然堅稱,她之所以挖掘米娅的過去,隻是為了報複米娅惹出的麻煩,為最好的朋友琳達出氣,完全沒有私心。
琳達隻想對孩子好,而米娅的做法讓她的好友的心都碎了。
琳達是無辜的,她埃琳娜不能袖手旁觀,眼看着别人毀掉摯友的幸福。
她從來都不承認,自己的動機根本與那個嬰孩無關:是米娅身上的那些複雜難解的東西激怒了她,也許其中的某些東西她自己身上也有,然而她隻想把它們鎖進盒子深處,永遠不打開。
那天早晨,依然拿着那份報紙的埃琳娜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為了琳達,她會打幾個電話,看看自己能發現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