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關燈
床上動彈不得,似乎有比平時更強的燈光正好照在他臉上。

    奧布蘭站在他旁邊,目不轉睛地俯視着他。

    在他的另一側,站着個身穿白大褂、手持注射器的人。

     即使睜開眼睛後,他仍然隻是逐漸看清了周圍的東西。

    他有種印象:他是從一個很不相同的世界遊進了這房間,那裡有點像是個在房間之下很深的水下世界。

    他不知道在那裡已有多久,自從他們逮捕他之後,他就再也沒見過黑夜或者白天。

    另外,他的記憶也不連貫,有時他的意識完全停止了,就連睡覺時也是,然後在一段空白期後又重新擁有,然而他無從得知間隔究竟是幾天、幾周還是隻有幾秒鐘。

     從第一次肘部被打以來,噩夢便開始了。

    後來,他意識到當時發生的全部,隻是個前奏而已,是差不多每個囚犯都須經過的常規審問。

    罪行很廣泛——間諜、破壞之類——不言而喻的是每個人都會坦白。

    坦白是種例行手續,拷打則是實實在在的。

    他不記得他被毆打過多少次以及每次毆打持續多久,總有五六個身穿黑制服的人在同時毆打他,有時用拳頭,有時用警棍,有時用鋼棍,有時用皮靴。

    很多次他在地上滾來滾去,像頭牲畜一樣不知羞恥地将身體扭來扭去,一直在企圖躲避腳踢,然而沒用,那樣隻不過招緻更多踢打,就在肋骨、腹部、肘部、小腿、腹股溝、睾丸、尾骨等地方。

    有許多次,這種毒打沒完沒了,到最後對他來說,殘酷邪惡、無法原諒的事情不是看守不停毆打他,而是他無法強迫自己變得不省人事。

    許多次他完全吓破了膽,以至于甚至在毒打開始前,就喊着求饒,隻是看到一個拳頭往回收準備擊打時,也能讓他一股腦坦白出真實或者想象出來的罪行。

    有許多次,他決心什麼也不說,每個字隻能在他忍疼吸氣的間隙從他嘴裡擠出來。

    還有許多次,他軟弱無力地想妥協,會對自己說:“我會坦白,但不是現在。

    我一定要堅持到疼痛變得不可忍受時。

    再被踢三下,再被踢兩下,我就會告訴他們想知道的事。

    ”有時他一直被毆打到幾乎無法站立,然後像袋土豆一樣,被扔到牢房的石頭地闆上,讓他恢複幾個小時,然後又被拖出去再次毆打。

    還有些時候恢複的時間較長一些,他隻是隐約記得,因為在那些時候,他要麼在睡覺,要麼處于昏迷中。

    他記得住進過一間牢房,裡面有張木闆床,一個從牆上突出來的類似擱闆的東西,洗臉盆,還吃到了有熱湯、面包和偶爾有咖啡的幾頓飯。

    他記得有個粗魯的理發匠來給他理發剃須,另外還有些身穿白大褂的公事公辦、缺乏同情心的人,他們量他的脈搏,測試他的反應,翻開他的眼皮,用粗糙的手指摸索他有無骨折,還往他手臂上打針,讓他入睡。

     毆打沒那麼厲害了,而主要變成一種威脅,一種在他的回答讓人不滿意時,随時會繼續毆打他的恐懼感。

    審訊他的不再是身穿黑制服的暴徒,而是黨員知識分子,都是些動作敏捷、戴着亮閃閃眼鏡的矮胖男人,他們輪番審他,一次持續——他覺得有,沒辦法肯定——十到十二個小時。

    這些後來的審訊者确保他處于不厲害的疼痛中,但他們也并非主要靠讓他疼痛來折磨他。

    他們抽他耳光,扭他耳朵,讓他單足站立,扯他的頭發,不允許他去小便,用炫目的電燈照射他的臉,直到他的眼淚止不住流出來,但他們這樣做的目的,隻是羞辱他,并摧毀他争辯和推理的能力。

    他們真正的武器,是殘酷無情地對他審訊個沒完沒了,一小時接一小時,提出迷惑性的問題,讓他說出不想說的話,給他設置陷阱,歪曲他所講的一切,證明他每次都在撒謊和說話自相矛盾,直到他既是因為羞愧,也是因為精神疲勞而哭了起來,有時在一次審訊中,他會哭上十幾次。

    幾乎每次審訊時,他們都會高聲辱罵他,每次回答得遲疑時,都會威脅要把他交回給看守。

    有時他們卻突然改變語氣,稱他為同志,以英社和老大哥的名義向他懇求,不無傷感地問他即使到了現在,他是否還留有對黨的足夠忠誠,希望洗刷自己的罪惡。

    經過幾小時審訊,他的神經已處于崩潰狀态時,就連這種懇求的話,也能讓他涕淚交流。

    到了最後,那種唠唠叨叨的聲音跟看守的皮靴及拳頭比起來,能讓他垮掉得更徹底些。

    簡而言之,他成了讓他說什麼就說什麼的嘴巴,讓他簽什麼就簽什麼的一隻手。

    他唯一關心的,是發現他們想讓他坦白什麼,然後在淩辱再次開始前很快坦白出來。

    他坦白自己刺殺了黨的高級幹部、散發煽動性的小冊子、貪污公款、出賣軍事秘密、進行各種各樣的破壞活動等等。

    他坦白早至一九六八年,他就是東亞國的間諜。

    他坦白自己是個宗教信徒,是資本主義的崇拜者和性變态者。

    他坦白自己殺害了妻子,盡管他知道,審訊他的人肯定也知道,他的妻子還活着。

    他坦白許多年來,他跟戈斯坦因保持個人聯系,還是某地下組織的成員,幾乎包括所有他認識的人。

    坦白一切,牽連所有人,這樣也較為容易,再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都沒錯。

    沒錯,他是黨的敵人,在黨看來,思想和行為之間沒有任何區别。

     然而也出現了另外一些記憶,孤立地出現在他腦海裡,就像一圈全是黑色的照片。

     他是在一間不知是明是暗的牢房裡,因為除了一雙眼睛看不到别的。

    近在咫尺,有台儀器正緩慢而有規律地滴滴答答走着。

    那雙眼睛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突然他從座位上漂浮起來,跳進那雙眼睛便被吞沒。

     他被綁在一張周圍都是儀表的扶手椅上,就在炫目的電燈之下,一個白大褂正在讀儀表。

    從外面傳來沉重的皮靴聲,鐵門當的一聲打開,那個長着蠟像臉的警官走進來,後面跟着兩個看守。

     “一〇一房間。

    ”那個警官說。

     那個身穿白大褂的人沒轉身,也沒看溫斯頓,隻是在看儀表。

     他正轉動輪椅通過一條極闊的走廊,它有一公裡寬,被燦爛的金色光線照徹。

    他用最大的嗓門哈哈大笑,并喊叫着坦白的話。

    他什麼都坦白,甚至把被拷打時挺住沒說的話也坦白了。

    他在把他一生的全部曆史講給一個已全部知悉的聽衆聽。

    跟他在一起的有看守、其他審訊者、那個白大褂、奧布蘭、茱莉娅、查林頓先生等,他們全都一起在走廊裡轉動輪椅往前走,在大喊大笑。

    某種隐藏在未來的恐怖的東西被略過了,沒有發生。

    一切順利,不再有疼痛,他生命裡最為微末的細節都暴露出來,他被理解并被原諒了。

     他從木闆床上向上瞪着,不太肯定他是否聽到了奧布蘭的聲音。

    整個審訊過程中,雖然從未看到過他,但溫斯頓感到奧布蘭就在旁邊,隻是他看不見而已。

    是奧布蘭在操縱一切,是他派來看守毆打溫斯頓,又不讓他們把他打死。

    是他決定溫斯頓什麼時候應該痛得尖叫,什麼時候讓他的痛苦暫緩,什麼時候該給他東西吃,什麼時候讓他睡覺,什麼時候把藥物注射進他的胳膊,是他提問并提示問題的答案。

    他是折磨者,保護者,審訊者,也是朋友。

    有一次——溫斯頓不知道自己是處于藥物作用下的睡眠中還是在正常的睡眠中,要麼甚至在沒有睡着時——有個聲音在他耳邊低語:“别擔心,溫斯頓,你在我的照料之下。

    我觀察你已經七年了,現在到了轉折點。

    我會拯救你,我要讓你變得完美。

    ”他不肯定那是不是奧布蘭的聲音,但跟向他說“我們會在沒有黑暗的地方見面”的聲音一樣,那是在另一次夢中,七年前的事。

     他不記得審訊是怎樣結束的。

    先是一段黑暗期,然後就到了現在所住的牢房或者說房間裡,他這時逐漸看清了周圍的東西。

    他幾乎完全平躺着,無法移動身體。

    他身體的每個主要部位都被綁緊了,甚至後腦勺也不知怎樣被固定住了。

    奧布蘭在俯視着他,嚴肅并且相當悲傷。

    從下往上看,他的臉龐顯得粗糙而衰老,眼下有眼袋,從鼻子到下巴有一些勞累留下的皺紋。

    他比溫斯頓想象的還要老,可能有四十五或者五十歲。

    他的手下面有個控制盤,上面有個控制杆,盤上還有數字。

     “我告訴過你,”奧布蘭說,“我們再次見面的話,會是在這裡。

    ” “對。

    ”溫斯頓說。

     沒有警告,隻是奧布蘭的手輕輕一動,一波疼痛感就襲過他的身體。

    這是種令人恐懼的疼痛,因為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他感覺自己的身體正在承受某種緻命的傷害。

    他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在承受那種傷害,也不知道那種效果是否由電流造成,但他的身體扭曲得變了形,關節正被慢慢扯開。

    雖然那種疼痛讓他的前額冒出汗珠,但最糟糕的是害怕他的脊椎會喀嚓一聲扭斷。

    他咬緊牙關,用力通過鼻孔呼吸,試圖盡量久地保持沉默。

     “你害怕了,”奧布蘭看着他的臉說,“害怕再過一會兒什麼東西就會斷掉,你最害怕的是你的脊椎骨會扭斷。

    你腦子裡有幅生動的圖像,就是你的脊椎喀嚓一聲斷掉,脊髓從裡面流出來。

    這就是你正在想的,對不對,溫斯頓?” 溫斯頓沒回答。

    奧布蘭扭回控制盤上的控制杆,那種疼痛之波去得幾乎和來時一樣迅速。

     “那是四十。

    ”奧布蘭說,“你可以看到,這個盤上最高的數字是一百。

    請你記好了,在我們的全部談話時間裡,我能随心所欲地随時用任何一種級數讓你疼痛。

    你說任何謊話,或者試圖以任何方式搪塞我,甚至顯得比你的一般智力水平更低些,你就會馬上疼得叫起來。

    明白嗎?” “明白。

    ”溫斯頓說。

     奧布蘭的舉止沒那麼嚴肅了,他沉思地推了下眼鏡,來回走了幾步。

    再次開口說話時,他的聲音既溫柔又耐心。

    他有種醫生或是教師,甚至是牧師的樣子,苦口婆心地想解釋或者說服别人,而不是懲罰。

     “我在為你費神,溫斯頓。

    ”他說,“因為你值得。

    你很清楚自己有什麼毛病,你已經認識到了好幾年,盡管你試過想否認。

    你精神不正常,有記憶缺失的毛病。

    你記不住真正的事件,你還說服了自己,認為你記得别的一些從未發生過的事件。

    幸好你可以被治好。

    你自己從來沒将自己治好,因為你不願意那樣做。

    你需要在意志上再努力一點,可是你不想那樣做。

    即使到現在,你仍然抱着你的病症不放,自以為那是種德行,我很清楚。

    現在我們可以舉例說明一下。

    目前,大洋國在跟哪個國家打仗?” “我被捕時,大洋國在跟東亞國打仗。

    ” “跟東亞國,好。

    大洋國一直在跟東亞國打仗,對不對?” 溫斯頓吸了口氣,他張口想說卻沒說出來,他沒辦法不看控制盤。

     “請說實話,溫斯頓,你的實話。

    告訴我你自以為記得什麼。

    ” “我記得直到我被捕前一星期,我們根本不是在跟東亞國打仗,而跟他們是盟國。

    戰争是跟歐亞國打的,已經持續四年。

    在那之前——” 奧布蘭用手勢制止了他。

     “再舉個例子吧。

    ”他說,“幾年前你有過确實很嚴重的錯覺。

    你以為名叫瓊斯、艾朗森和魯瑟福的三個曾經是黨員的人——他們在對其罪行完全供認不諱後,因為叛國罪和破壞行為而被處決了——你以為他們沒犯下被指控的罪行。

    你相信你看到了确鑿無疑的文件證據,可以證明他們的坦白都是假的。

    有一張讓你産生了幻覺的照片,你以為你真的在手裡拿過。

    那是張像這樣的照片。

    ” 奧布蘭的手指間拿着一片長方形的報紙,在也許有五秒鐘時間裡,從溫斯頓的角度能看到它。

    是張照片,是哪張照片毋庸置疑,就是那張照片,另外一張瓊斯、艾朗森和魯瑟福在紐約進行黨務活動的照片,他在十一年前碰巧看到過,但馬上就毀掉了。

    它在他眼前一晃,然後又看不到了。

    但是他已經看到,毫無疑問他是看到了!他極度痛苦地拼命想把上身掙脫,可是不管向哪個方向,移動一厘米都不可能。

    他暫時忘記了控制盤。

    他想做的,隻是把那張照片再次拿在手裡,或者至少再看一眼。

     “它存在的!”溫斯頓叫道。

     “不。

    ”奧布蘭說。

     他走到房間另一邊,對面牆上有個記憶洞。

    奧布蘭掀起蓋子,那薄薄的一片紙沒看到就被一股暖氣流卷走,在火焰一閃之際消失了。

    奧布蘭從牆那邊轉過身。

     “成灰了,”他說,“甚至不是可以辨認出來的灰,是塵土。

    它不存在,從來沒存在過。

    ” “可是它存在過!現在也存在!它在記憶裡存在。

    我記得,你也記得。

    ” “我不記得。

    ”奧布蘭說。

     溫斯頓的心沉了下去。

    這就是雙重思想,他有了種徹底無助的感覺。

    如果他能肯定奧布蘭在撒謊,那就似乎有其重要性,但完全有可能奧布蘭真的忘了那張照片。

    真的如此,那麼他也會忘記他否認過記得那張照片,然後又忘記忘記這一行為本身。

    你怎麼能肯定這僅僅是個花招而已?也許大腦的瘋狂混亂狀态真的有可能發生,正是這想法打敗了溫斯頓。

     奧布蘭若有所思地低頭看他。

    更有甚于以往,他有了種教師的樣子,正在不辭辛苦地教一個任性但仍有希望的孩子。

     “黨的标語中有一條是關于對過去的控制的,”他說,“可以的話,請為我重複一下。

    ” “誰掌握曆史,誰就掌握未來。

    ”溫斯頓順從地重複道。

     “誰掌握曆史,誰就掌握未來。

    ”奧布蘭點着頭說,算是終于表示了認可。

    “溫斯頓,以你看來,過去是真實存在的嗎?” 無助感再次籠罩了溫斯頓。

    他用眼睛掃了一眼控制盤,他不知道“是”或者“不是”這兩種回答哪種能讓他免遭疼痛之苦,甚至也不知道哪種回答他相信是正确的。

     奧布蘭微微一笑。

    “你可根本不是什麼玄學家,溫斯頓。

    ”他說,“直到這會兒,你從來沒有考慮過存在意味着什麼。

    我說得更準确一點吧。

    過去是有形地存在于空間中嗎?有沒有另外一個地方,一個由實物構成的世界,在那裡,過去仍在進行中?” “沒有。

    ” “過去存在的話,會存在于哪裡?” “檔案裡,那是書面的。

    ” “檔案裡,還有呢?” “腦子裡,在人們的記憶裡。

    ” “在記憶裡,說得很好。

    可是我們,也就是黨,控制所有的檔案,我們也控制所有的記憶,因此我們控制過去,對不對?” “可是你們怎麼能阻止人們記東西?”溫斯頓叫道,他再次暫時忘了控制盤。

    “那是不由自主的,個人控制不了的。

    你怎麼能控制記憶?你還沒能控制我的記憶呢!” 奧布蘭的态度又變得嚴厲。

    他把手放在控制盤上。

     “恰恰相反,”他說,“是你沒能控制住它,所以讓你到了這兒。

    你之所以到了這兒,是因為你在謙恭和自律上做得不夠,沒能做到服從,這是為理智而付出的代價。

    你甯願當個瘋子,當一個人的少數派。

    隻有受過訓練的頭腦才能看到現實,溫斯頓。

    你相信現實是客觀和外在的東西,是獨立存在的,你也相信現實的本質不言自明。

    當你讓自己迷惑,以為自己看到什麼東西時,你設想每個人都像你一樣看到了。

    不過我告訴你,溫斯頓,現實不是外在的。

    現實存在于人們的頭腦中,而不是在别的地方。

    它不在個人的頭腦裡,個人的頭腦會犯錯,而且無論如何,很快就會消亡。

    現實僅僅存在于黨的頭腦裡,那是集體性的,也是不朽的。

    無論如何,隻要黨認為對,它就是對的。

    除非從黨的觀點來看,否則不能看到現實。

    溫斯頓,你必須重新學習,這就是事實。

    它需要自毀行為和意志上的努力。

    你一定要讓自己變得謙恭,然後才能變得理智。

    ” 他停頓了一陣子,好像是讓他所說的被領會。

     “你記得嗎?”他又說道,“你在日記裡寫過‘自由就是說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 “記得。

    ”溫斯頓說。

     奧布蘭舉起左手,手背對着溫斯頓,拇指藏着,伸出四根指頭。

     “我伸的是幾根手指,溫斯頓?” “四根。

    ” “如果黨說不是四根而是五根——那麼是幾根?” “四根。

    ” 說出這個詞後他馬上痛苦地抽了一口氣,控制盤的指針一下子跳到了四十五。

    溫斯頓猛地出了一身汗。

    他使勁吸着氣,呼出來時,是低沉的呻吟聲,即使牙關緊咬也控制不住。

    奧布蘭看着他,仍然伸着四根手指。

    他把控制杆又複了位,這一次,疼痛隻是稍微減輕了些。

     “幾根手指,溫斯頓?” “四根。

    ” 指針達到了六十。

     “四根!四根!還用說嗎?四根!” 指針一定是更高了些,但他沒看到,他看到的,隻是那張陰沉嚴厲的臉龐和四根手指。

    幾根手指柱子一樣矗立在他眼前,巨大而模糊,好像在搖晃着,但無疑是四根。

     “幾根手指,溫斯頓?” “四根!停下來,停下來!你怎麼能不停下來?四根!四根!” “幾根手指,溫斯頓?” “五根!五根!” “不,溫斯頓,這樣沒用。

    你在撒謊,你還在想着有四根。

    說吧!有幾根手指?” “四根!五根!四根!你想是幾根就是幾根,可是停下來吧,别讓我受罪了!” 突然,他靠着奧布蘭搭在他肩膀的手臂想坐起來。

    他也許有幾秒鐘昏了過去,綁着他的繩子松開了。

    他感到很冷,在控制不住地顫抖,牙齒咬得咔嗒咔嗒響,眼淚在順着臉頰往下流。

    有那麼一陣子,他像個嬰兒似的抱緊了奧布蘭,奇怪的是,那雙抱着他肩膀的粗壯手臂給了他安慰。

    他有種奧布蘭是他保護者的感覺,疼痛是外來的,來自别人,而奧布蘭會讓他免受疼痛。

     “你學得很慢,溫斯頓。

    ”奧布蘭和藹地說。

     “我能怎麼辦?”他哭哭啼啼地說,“我怎麼會看不到在我眼前的東西?二加二等于四。

    ” “有時候是,溫斯頓。

    有時候二加二等于五,有時候等于三,有時候三種答案都對。

    你一定要再努力一點,變得理智是不容易的。

    ” 他把溫斯頓放回床上,溫斯頓的四肢又被綁緊,但疼痛感已經退去,他也不再顫抖了,隻剩下虛弱和冰冷的感覺。

    奧布蘭向那個身穿白大褂的人點頭示意,那人在整個過程中一動不動地站着。

    白大褂彎下身子仔細檢查了他的眼睛,摸了摸他的脈搏,耳朵貼在他心口聽,到處敲了敲,然後向奧布蘭點點頭。

     “再來。

    ”奧布蘭說。

     疼痛掠過溫斯頓的身體,指針一定到了七十或者七十五。

    這次他閉上了眼睛。

    他知道手指還在那裡,還是四個。

    唯一重要的是不管怎樣都不能死,要堅持到疼痛結束。

    他不再留意自己哭了還是沒哭。

    疼痛又減輕了一些。

    他睜開眼睛,奧布蘭把控制杆又複了位。

     “幾根手指,溫斯頓?” “四根,我想是四根,我能看到五根就會看到五根了。

    我正在努力看到五根。

    ” “你希望的是什麼:說服我你看到五根還是真的看到五根?” “真的看到五根。

    ” “再來。

    ”奧布蘭說。

     也許指針到了九十五,溫斯頓隻是斷斷續續記得為何會感到疼痛。

    他緊閉上眼睛之後,一片手指的森林跳舞般動來動去,時而交織,時而分開,一根遮擋着另一根,接着又重新顯露出來。

    他在試圖數數那是多少,不記得為什麼要數,隻知道不可能數清,而不知何故,那是由于四和五之間的神秘特性。

    疼痛又消失了,他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仍在看着同樣的東西:數不清的手指就像移動的樹木,正向兩個方向不斷掠過,交叉,分開。

    他又閉上眼睛。

     “我伸着幾根手指,溫斯頓?”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再那麼做我要死了。

    四根,五根,六根——一絲一毫也不騙你,我不知道。

    ” “有進步。

    ”奧布蘭說。

     一個針頭刺進溫斯頓的手臂,幾乎就在同時,一種令人極其愉快、能讓人康複的溫暖感擴展到了他的全身,疼痛幾乎已經忘了一半。

    他睜開眼睛,感激地看着奧布蘭,看着那張陰沉而有皺紋的臉——非常醜陋,但又非常聰明——他心裡好像在翻騰着。

    如果能夠活動身體,他會伸出一隻手搭在奧布蘭的胳膊上。

    他從來沒有像此時這樣真摯地愛着奧布蘭,原因不僅是奧布蘭讓他不再疼痛。

    那種舊感覺又回來了,就是說到底,奧布蘭是朋友還是敵人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他是個可以與之交談的人。

    也許和被人愛比起來,人們更想要的是被理解。

    奧布蘭把他折磨得快瘋了,要不了多久,他肯定會把他送上死路,但那無關緊要。

    從某種意義上說,那種感情比友誼還要深厚,他們是至交。

    總存在那麼一個地方,讓他們可以面對面交談,雖然真正要說的話可能永遠也不會說出。

    奧布蘭在俯視着他,那種表情說明在他自己心裡,可能有着同樣的想法。

    他開口時,是種平易近人的談話式語氣。

     “你知不知道你現在在哪裡,溫斯頓?”他問道。

     “我不知道,不過我猜得到,是在仁愛部。

    ” “你知不知道你到這兒多長時間了?” “我不知道,幾天,幾星期,幾個月——我覺得有幾個月。

    ” “在你看來,我們為什麼把人帶到這兒來呢?” “讓他們坦白。

    ” “不對,不是那個原因。

    再想想看。

    ” “懲罰他們。

    ” “不對!”奧布蘭大叫一聲。

    他的聲音變化很大,他的臉龐突然變得既嚴厲又表情生動。

    “不對!不僅僅是為了掏出你的供詞,也不僅僅是為了懲罰你。

    我告訴你我們為什麼把你帶到這兒好嗎?為了治愈你!讓你變得理智!我們帶到這裡的每個人沒有誰在離開時還沒被治好。

    你明白嗎,溫斯頓?我們對你犯的那些愚蠢的罪行不感興趣。

    黨對公然的行為不感興趣,我們關心的隻是思想。

    我們不隻是消滅敵人,我們還把他們改變過來。

    你明白我這句話的意思嗎?” 他向溫斯頓彎着身子。

    由于距離近的關系,他的臉龐看來奇大無比,而且極為醜陋,因為是從下往上看到的。

    除此之外,這張臉上還洋溢着得意和狂熱。

    溫斯頓的心再次抽緊了。

    如果可能,他會在床上再往下縮一些。

    他很有把握地認為奧布蘭正要完全是随心所欲地扭動指針。

    但就在此時,奧布蘭轉過身子,來回走了幾步,然後以沒那麼激動的語氣繼續說道: “你首先要明白的是,在這裡,沒有烈士這個概念。

    你讀過以前的宗教迫害。

    中世紀有過宗教裁判所,那是失敗之舉。

    它以鏟除異教為目标,結果卻讓異教永遠紮下了根。

    在火刑柱上燒死一個異教徒,會有幾千個人站出來。

    怎麼會這樣?因為宗教裁判所公開把敵人殺死。

    是在他們還沒有悔悟的情況下,就把他們殺掉的。

    實際上,他們是因為不肯悔悟而被殺掉。

    他們之所以被殺,是因為他們不肯放棄他們真正的信念。

    自然,所有的光榮都歸于受害者,所有的恥辱都歸于把他們燒死的人。

    到後來,二十世紀出現了所謂的極權主義者。

    他們是德國納粹和俄國的共産黨。

    俄國人對異端的迫害比宗教裁判所還要殘酷。

    他們想象自己已經從過去的失誤中吸取了教訓,至少知道不能制造烈士。

    在對受害者進行公審時,決意摧毀他們的尊嚴。

    他們通過拷打和單獨關押擊垮受害者,直到受害者變成人所不齒、畏畏縮縮的無恥之徒,讓他們坦白什麼就坦白什麼,把自己罵得狗血淋頭,互相指責,拿别人當替罪羊,嗚咽着請求原諒。

    然而僅僅幾年後,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了。

    死去的人成了烈士,他們曾經名譽掃地的曆史被忘記了。

    還是那個問題,怎麼會這樣?首先,因為他們的坦白顯然是逼供出來的,不真實。

    我們不會犯下這種錯誤。

    在這裡,所有坦白都是真實的,我們讓它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