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關燈
小
中
大
1
這天上午過了一半時,溫斯頓離開小隔間去上廁所。
從亮堂堂的長走廊那頭,一個人影正向他走來,是那個黑頭發女孩。
自從那天晚上在雜貨鋪外面遇到她以來,已經過了四天。
她走近時,溫斯頓看到她的右臂挂着吊帶,吊帶跟她工作服的顔色一樣,所以從遠處看不出來。
她大概是在轉動某台大型攪拌機時壓傷了手,小說的情節就是在那種攪拌機裡“拟出初稿”的。
在小說司,這是種常見事故。
他們相距也許有四米遠時,那個女孩腳下踉跄一下,幾乎是趴着摔倒了,并發出一聲痛苦的尖叫,肯定是摔倒時把受傷的胳膊壓到了身子底下了。
溫斯頓馬上停下腳步。
那個女孩已跪起身子,她的臉變成了奶黃色,襯托之下,她的嘴唇顯得更為紅潤。
她在盯着他的眼睛看,她哀婉的表情看上去與其說像是出于疼痛,倒不如說是出于恐懼。
溫斯頓的心裡湧起一種奇特的情感。
在他面前,是想置他于死地的敵人,但也是個活生生的人,由于骨折,正經曆着疼痛。
他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一步去幫助她,看到她跌倒并壓在那隻纏了繃帶的手臂上時,他似乎也感到了疼痛。
“您受傷了嗎?”他問道。
“沒關系,隻是胳膊疼,馬上就沒事兒了。
” 她說,似乎内心很激動,面色絕對變得很蒼白。
“您沒跌傷哪兒嗎?” “沒有,我沒事兒。
剛才那會特别疼,不要緊。
” 她向溫斯頓伸出沒打吊帶的左手,他拉着她站了起來。
她的氣色恢複了一點,看上去好多了。
“沒關系,”她很快又重複道,“手腕被砸了一下罷了。
同志,謝謝您!” 她說完就順着原先走的方向繼續走開,走得一樣輕快,似乎真的一點事也沒有。
整件事前後不過半分鐘。
不在臉上流露出表情已成了本能般的習慣,再說這件事發生時,他們正好站在電屏前。
然而不流露出片刻驚訝仍然很困難,因為在他拉着那個女孩的手幫她站起身的兩三秒内,她往他手裡塞了一樣什麼東西。
毫無疑問,她是故意那樣做的。
那是個又小又平的東西。
走過廁所門時,他把它轉移到了口袋裡,用指尖摸着它。
那是個折成四方形的紙片。
站在小便池前時,他還是用手指摸索着把它展開了。
顯然上面寫着什麼信息。
有那麼一陣子,他忍不住想把它拿進格間,馬上看看寫的是什麼,但那會是種蠢不可及的行為。
他也很明白,比起别的地方,可以更有把握認為廁所格間裡是一刻不停被監視着的。
他回到自己的小隔間坐了下來,随随便便把那張紙片跟别的紙片放在一起,然後戴上眼鏡并把口述記錄器拉向自己。
“五分鐘,”他對自己說,“至少要等五分鐘!”他的心髒在胸膛裡可怕地撲通撲通跳動着,幸好他要做的工作隻是一般性的,也就是改正一大串數字,不需要特别專心。
不管那片紙上寫的是什麼,它一定具有政治意義。
就他所能想到的,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性最大,就是那個女孩是思想警察的特務,正如他擔心的那樣。
他不明白思想警察怎麼會選擇以這種方式通知,但可能他們自有理由。
紙上寫的可能是個警告,一個傳喚令,一個要求他自殺的命令,或者某種陷阱。
然而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總出現在他腦子裡,它更離譜一些,他想把它壓下,卻總是徒勞。
這一可能,就是那張便條根本不是來自思想警察,而是來自某個地下組織。
也許到底存在着兄弟會!也許那個女孩就是其中之一!毫無疑問,這個想法荒誕不經,但在他摸到手裡那片紙的一刻,他腦子裡就冒出了這一想法。
幾分鐘之後,他才想到更接近事實的另一解釋。
即使是現在,雖然他的理智告訴他那張便條可能意味着死亡——然而他仍不相信。
他不切實際的希望欲罷不能,心髒也在劇烈跳動。
他對着口述記錄器低聲說話時,盡力控制住自己,不讓聲音發顫。
他卷起已經完成的一疊工作材料,投進了氣力輸送管。
已經過去了八分鐘。
他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歎了口氣,然後把另外一堆工作材料拉過來,那片紙就在最上面。
他展平它,在上面,用很大的不規則字體寫着: 我愛你。
有那麼幾秒鐘時間,他震驚得甚至沒把這種足以定罪的東西扔進記憶洞。
他真的往裡面扔時,雖然很明白表現出太大興趣是危險的,但還是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隻是為了肯定上面寫的确實是這幾個字。
在這天上午剩餘的時間裡,他很難專心工作。
比不得不專心幹那些瑣碎工作更難做到的,是掩飾住自己的激動心情,不讓電屏看到。
他感到腹内猶如火燒。
去熱氣騰騰、人頭湧動、聲音嘈雜的食堂裡吃午餐成了件折磨人的事。
他希望午餐時間獨自待一會兒,可倒黴的是那個蠢貨帕森斯又蹿過來坐到他旁邊,他身上那股刺鼻的汗味幾乎蓋過了炖菜的鐵皮味,他還在滔滔不絕地說着為仇恨周作準備的事。
他對于老大哥的紙制頭像特别熱心,頭像的直徑有兩米寬,是他女兒所在的偵察隊中隊專門為仇恨周制作的。
令人惱火的是,在喧鬧嘈雜的說話聲中,他幾乎聽不見帕森斯在說什麼,所以要不時請他重複他那愚蠢的話語。
他僅僅看到過那個女孩一次,是跟另外兩個女孩在食堂那頭的一張桌子前。
她好像沒看到他,他也沒再往那個方向看。
下午還好過一些。
午餐時間一結束,就來了件棘手的複雜工作,要費上幾個小時來做,而且需要将别的所有事情都放在一邊。
此項工作包括僞造一系列兩年前的生産報道,以此來陷害一個如今失了寵的内黨要員。
這種事情是溫斯頓擅長做的,在超過兩小時的時間裡,他成功地将那個女孩完全置于腦後。
接着她的臉龐又出現在他的腦海裡,随之而來的,是種不可忍受的強烈渴望,想獨自待着。
除非他能這樣,否則不可能琢磨透這種新情況。
這天晚上他要在集體活動中心度過,在狼吞虎咽地又吃了食堂裡一餐無味的飯菜後,他趕緊去了活動中心,參加了看似嚴肅、其實愚蠢的“讨論組”,玩了兩局乒乓球,喝了幾杯酒,聽了半小時名為“英社與象棋”的講座。
他心裡煩得要命,但是他第一次沒有想要躲掉晚上在活動中心活動的沖動。
看到“我愛你”那幾個字時,他心裡湧起了活下去的渴望,去冒些小險的想法突然似乎是愚蠢的了。
直到二十一點,當他已經回到家裡并躺到床上時——在黑暗裡,隻要保持不出聲,你甚至可以不受電屏的監控——他才能進行連貫的思考。
有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怎樣跟那個女孩安排一次會面。
他不再考慮她可能是為他設下陷阱的問題,他知道沒這種可能,因為在遞給他紙條時,她無疑情緒激動,顯然已經吓得六神無主。
對她來說這亦在情理之中。
他根本沒想過拒絕她的主動。
僅僅五天前的晚上,他還想拿塊鵝卵石砸爛她的腦袋呢。
不過那不重要。
他想起她那赤條條、朝氣蓬勃的年輕軀體,正像夢中所見。
他曾把她想象成和别人一樣的蠢貨,腦袋裡塞滿了謊言和仇恨,長着一副鐵石心腸。
想到可能失去她時,他陷入一種狂熱的感情,那具白色而年輕的軀體可能從他身邊溜走!他最擔心的是,如果不盡快跟她聯系上,她可能改變主意。
但是安排見面的具體困難太大,就像下象棋時,要在已被将死的情況下再走一步。
不管轉向哪裡,電屏總是面對着你。
實際上,他在讀完那張紙條後的五分鐘内,就想到了能跟她取得聯系的所有辦法。
在有時間思考的此時,他再次想了個遍,如同把一排工具攤放在桌子上。
顯然,像上午那種路遇不能再來一次。
她也在檔案司工作的話,問題還可能相對簡單些,但溫斯頓對小說司在樓上哪一層隻有很模糊的印象,而且沒有去那裡的借口。
要是知道那個女孩在哪裡住以及何時下班,可以設法在她回家路上的某個地方跟她見面,但尾随她回家的做法不安全,因為那就意味着在真理部外面遊蕩,必定會引人注意。
至于通過郵局寄一封信則根本不可能,那照例根本無密可保,因為所有信件在郵寄途中都會被拆看。
實際上隻有很少人寫信,偶爾需要傳遞信息的話,有種印有一長串短語的明信片賣,可以用筆畫去不适用的短語。
再說他也不知道那個女孩的名字,更不用說她的地址。
最後,他算定最安全的地方是食堂。
如果他能夠在她獨自一人時坐到她那張桌子前——那張桌子要在食堂的中間,不要太靠近電屏,周圍還要有聲音夠大的嗡嗡談話聲——這些條件如果都能滿足比如說半分鐘,他們就能交談上幾句話。
此後一星期,生活如同煩躁的夢境。
第二天,直到他要走時,她才到食堂,哨聲已經響了起來,大概她被調到了晚一點的另外一班。
擦肩而過時,他們并未互相看一眼。
第二天,她在通常時間到的食堂,不過是跟另外三個女孩坐在一起,而且正好在電屏下方。
接下來是極其難熬的三天,她根本沒出現過。
他的全部身心,都好像被一種無法忍受的敏感所折磨,幾乎什麼也不能掩飾,那讓他所做的每個舉動、發出的每個聲音、進行的每種接觸,以及說出或聽到的每句話都成為痛苦不堪的事。
就連在睡夢中,溫斯頓也無法完全忘記她的模樣。
那幾天裡,他沒碰他的日記。
如果有什麼能讓他得到解脫,那就是工作,他有時可以一口氣忘我工作達十分鐘之久。
溫斯頓完全不知道她是怎麼回事,也無處可問。
她也許已被蒸發了,也許已經自殺,也許已被發配到大洋國的另一端,而在所有的可能中,最糟糕也是最可能的,是她也許隻是改變了主意而已,決定躲開溫斯頓。
最後,那個女孩又出現了。
她的胳膊上不再挂着吊帶,而是在手腕處貼了塊橡皮膏。
看到她讓溫斯頓如釋重負,以至于忍不住直直盯着她看了幾秒鐘。
第二天,溫斯頓幾乎跟她說上了話。
他走進食堂時,那個女孩坐在離牆很遠的一張桌子前,那張桌前隻坐着她一個人。
當時還早,食堂裡的人不太多。
領午餐的隊伍向前緩慢移動着,溫斯頓幾乎排到櫃台前時,又被耽擱了兩分鐘,因為他前邊的某個人抱怨沒收到糖精片。
然而在溫斯頓拿到他的一盤飯菜後,那個女孩仍獨自坐在那裡。
溫斯頓裝作漫不經心地向她走去,眼睛也裝着在她那張桌子以外找地方。
和她的距離可能有三米,隻用兩秒鐘就能走到她那裡。
正在此時,溫斯頓身後有人在喊:“史密斯!”他裝作沒聽見。
“史密斯!”那人又喊了一聲,聲音更大了。
沒用。
他轉過身,一個發色金黃、一臉蠢相的小夥子在叫他,他叫威舍爾,跟溫斯頓隻是點頭之交。
這個小夥子正笑容滿面地邀請他過去坐到他那張桌子的空位上。
拒絕他并非安全之舉,被認出後,溫斯頓不能再去跟獨自坐着的那個女孩坐到一起,那太引人注目了。
他臉上帶着友善的笑容坐下來。
那個金發小夥子的一張蠢臉在對着他笑,溫斯頓想象自己拿了把丁字鎬挖那張臉。
幾分鐘後,那個女孩所坐的桌子前就坐滿了人。
但她肯定看到溫斯頓曾經向她走去,也許會理解那種暗示。
第二天,溫斯頓專門去得早了些。
一點沒錯,她差不多在同樣位置的一張桌子前坐着,還是一個人。
剛好排在他面前的那個人是個身材矮小、走路很快、長得像甲蟲的男人,臉扁,眼睛極小而且多疑。
溫斯頓拿着托盤從櫃台那裡轉過身時,看到矮個子男人正在向那個女孩坐的桌子筆直走去。
他的希望再次沉了下去。
遠一點有張桌子上有個空位,但從矮個子男人的走路姿勢看,他肯定會為了自己舒服而選擇人最少的桌子。
溫斯頓跟在他後面,心裡有種冰冷的感覺。
除非他能單獨跟那個女孩在一起,否則是沒有用的。
此時一聲巨響,矮個子男人四肢着地趴到地上,他的托盤飛得老遠,湯水和咖啡流淌了一地。
他站起身,狠狠瞪了溫斯頓一眼,顯然懷疑是溫斯頓絆倒了他。
不過沒關系,五秒鐘後,溫斯頓坐到了那個女孩所坐的桌子前,他的心髒在猛烈跳動着。
他沒看她,而是馬上攤開托盤裡的午餐吃了起來。
趕在别人到來前馬上開口說話至關重要,但在這時,他陷入極度恐懼中。
從她首次接近他以來已經有一個星期了,她會改變主意。
她一定是改變了主意!這種事不可能有什麼結果,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
要是沒看到安普福斯——就是那位耳朵上長着很多汗毛的詩人——在端着托盤沒精打采地踱來踱去想找地方坐,他可能臨陣退縮,一句話也不說。
安普福斯模模糊糊對溫斯頓有好感,要是讓他看到,他肯定會過來坐到這張桌子前。
也許有一分鐘時間可以行動。
溫斯頓和那個女孩都在慢吞吞吃飯,他們吃的是稀稀的炖菜,其實是菜豆湯。
溫斯頓低聲說起話來。
他們兩人都沒有擡頭,而是不緊不慢用勺子把那種全是水的玩意兒舀到嘴裡面。
一勺勺吃着的間隙,他們不動聲色地低聲交談,說了幾句必要的話。
“你什麼時候下班?” “十八點半。
” “我們去哪兒見面?” “勝利廣場,紀念碑旁邊。
” “那兒到處是電屏。
” “人多就沒關系。
” “用不用信号?” “不用。
除非你看到我在很多人中間,否則别走到我跟前,也别看我,在我附近就行了。
” “什麼時候?” “十九點。
” “好吧。
” 安普福斯沒看到溫斯頓,他在另外一張桌子前坐了下來。
兩人沒有再說話。
隻要有兩個人在同一張桌子前面對面坐着,就會避免互相注視。
那個女孩很快吃完午餐走了,溫斯頓沒走,他抽了一根煙。
溫斯頓在約定時間趕到了勝利廣場,他在那根有凹槽的巨型圓柱基座附近來回走着。
那根圓柱的頂端,老大哥的雕像凝視着南方的天空,第一空域之戰中,他在那裡擊落過歐亞國的飛機(幾年前是東亞國的)。
圓柱前面的那條街上,有座騎在馬背上的雕像,應該是奧利佛·克倫威爾[1]。
十九點已經過去了五分鐘,那個女孩還是沒出現。
溫斯頓又陷入極度恐懼中。
她不會來了,她改變了主意!他緩緩向着廣場北邊走去,因為認出了聖馬丁教堂而感到一絲愉悅。
那座教堂仍有大鐘時,曾經鳴響:“你欠我三個法尋。
”就在這時,他看到那個女孩站在紀念碑基座上,在讀着或者假裝讀着盤旋而上貼在圓柱上的宣傳畫。
人還沒多起來就接近她是不安全的,教堂柱廊頂上的三角楣那裡到處都安有電屏。
但就在那時,左邊某個地方傳來人們的喊叫和重型汽車隆隆駛過的聲音。
突然,人們好像都在跑過廣場,那個女孩也急忙敏捷地繞過獅子雕塑加入奔跑的人群中,溫斯頓跟在她後面。
奔跑時,從人們的大喊大叫中,他得知有一列裝着歐亞國俘虜的車隊正在經過。
廣場南側已是人頭湧動。
一般情況下,溫斯頓是每次在混亂的人群中,都會自然而然被擠到外圍的那種人,可他推搡着往人群中間一點點擠過去。
不久,他跟那個女孩的距離就隻有一臂之遙,卻被一個膀闊腰圓的群衆和一個跟他身材相當的女人擋住去路,那兩人想來是夫妻,他們好像形成了一堵不可穿越的血肉之牆。
溫斯頓向旁邊一點一點挪着,猛力想把肩膀擠到那兩人中間。
有那麼一陣子,擠在那兩個強健的臀部中間,他覺得自己的内髒好像被磨成了肉漿。
接着他把身子擠過來,出了點汗。
他到了那個女孩的旁邊,他們肩并肩站着,眼睛都直盯前方。
一長列卡車在街上緩緩駛過,車廂四個角都有個面無表情、手握沖鋒槍的看守立正站着。
車廂内蹲着一些矮個子黃種人,身穿破舊的綠色軍裝。
他們緊緊擠在一起,他們那帶着苦相的蒙古人面孔往卡車兩邊盯着,一點好奇的樣子也沒有。
時不時,卡車搖晃時,能聽到金屬的丁當撞擊聲:所有俘虜都戴着腳鐐。
一卡車一卡車愁苦的面孔過去了,溫斯頓知道他們在車上,但他隻是有一眼沒一眼地看着。
那個女孩的肩膀,還有一直到肘部的右臂,都在緊貼着他的肩膀和手臂。
她的臉頰和他貼近得幾乎能讓他感受到熱氣。
像在食堂那次一樣,她馬上掌握局勢,開始用上次那種不動聲色的聲音說話,嘴唇幾乎沒動,而隻是種咕咕哝哝的聲音,容易被淹沒在鼎沸的人聲和卡車的隆隆聲中。
“你能聽見我說話嗎?” “能。
” “你星期天下午可以休息嗎?” “可以。
” “那你好好聽着,一定要記住。
去帕丁頓車站——” 她以一種讓他吃驚的軍事式精确,勾勒出了他要怎麼去:坐半個小時火車,在車站外面向左拐,走兩公裡的路,穿過一道沒了橫梁的大門,走過一條野地裡的小路、一條長滿荒草的小徑和一條灌木叢間的小道,然後找到一棵長着苔藓的死樹——就好像她腦袋裡有張地圖。
“你全記住了嗎?”她最後低聲問道。
“記住了。
” “你先向左轉,然後向右轉,然後再向左轉。
那道大門沒了橫梁。
” “記住了,什麼時候?” “十五點左右。
你可能得等一會兒,我要走的是另外一條路。
你肯定都記住了嗎?” “對。
” “那你趕快離開我吧。
” 她沒必要對他說這個,然而當時他們無法從人群中脫身。
卡車還在隆隆駛過,人們仍在不知滿足地張着嘴觀看。
一開始有零星的幾聲噓聲,但那隻是人群中的黨員發出的,很快就沒有了。
人們的主要感情是好奇。
外國人,不管來自歐亞國或是東亞國,都是種陌生的動物。
除了以俘虜的樣子出現,幾乎一個也沒見過。
就算是俘虜,也隻能短暫地掃上一眼而已。
除了不多的幾個被作為戰争犯絞死,從來不知道别的俘虜下場如何。
他們隻是消失了而已,大概進了勞改營。
蒙古人種的圓面孔之後,是更為歐洲化的面孔,肮髒,滿面胡須,神情疲憊。
那一雙雙眼睛從滿是胡楂的顴骨上方盯着溫斯頓的眼睛,有時奇怪地很專心地看着他,然後就望向别處。
車隊快過完了,最後一輛卡車上,他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他濃密的灰色頭發披散在臉前,直挺挺地站着,手腕在身子前方交叉,好像他習慣了雙手被綁在一起。
幾乎已經到了和那個女孩分手的時間,但在最後一刻,當人群将他們重重包圍時,她的手摸索到了他的,并緊握了一小會兒。
那不可能有十秒鐘,然而他們的手好像在一起緊握了很久,讓他得以了解她手上的每一個細節。
他摸索着她長長的手指、外形美觀的指甲、因為幹活而長滿老繭的手掌、腕部下面光滑的肌肉等等。
盡管隻是用手摸,但差不多等于眼睛也看到了。
與此同時,他想到他不知道那個女孩的眼睛是什麼顔色,很可能是褐色的,不過黑頭發的人有時會長着藍眼睛。
轉過頭看她會是蠢不可及的舉動。
他們的手仍扣在一起,在擁擠的人群中并不引人注目。
他們平靜地望向前方。
不是那個女孩的,而是那個上了年紀的俘虜的眼睛,在透過一頭亂發悲傷地注視着溫斯頓。
2 溫斯頓沿着小徑一路走來,穿過了斑駁的光影組合。
每當頭頂上的樹枝分開時,他踏進的是黃金窪。
他左邊的樹林下方,盛開着欲迷人眼的藍鈴花。
微風像在親吻他的皮膚。
這天是五月二日,從樹林裡更深的地方,傳來了斑鸠的咕咕叫聲。
他來得有點早,一路走來沒費什麼事。
那個女孩顯然經驗豐富,他因此沒那麼提心吊膽,而一般情況下他可能會,大概可以相信她能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一般說來,你不能認為在鄉下就一定比在倫敦安全得多。
當然鄉下沒有電屏,可是總有危險,不知道哪裡隐藏着話筒,你的聲音會被拾音并辨認出來。
再者,一個人出趟遠門難以不被注意到。
外出範圍不超過一百公裡,不需要在通行證上簽注,但有時候火車站會有巡邏隊,他們會檢查在那裡看到的任何一個黨員的證件,還會問些難以回答的問題。
但這次巡邏隊沒出現。
走路離開火車站時,他小心翼翼地往後瞟着,以确定無人跟蹤。
火車上坐滿了群衆,因為夏天天氣的緣故,車上一片歡樂的氣氛。
他所乘的那節木闆座位的車廂裡,滿當當地坐了一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從牙齒掉光的曾奶奶到一個月大的嬰兒,他們要花一下午時間去鄉下看望他們的“姻親”,還無所顧忌地跟溫斯頓說他們要去黑市買點黃油。
那條小徑變闊了,溫斯頓很快就走上一條那個女孩跟他說過的人行小道,那隻是條夾在灌木叢間的趕牛時走的小道。
他沒有手表,但是還不可能到十五點。
腳下的藍鈴花繁茂得不免要踩上去,他跪下來采摘一些,一半是為了消磨時間,另外他還有個模模糊糊的想法,就是可以見面時獻給那個女孩。
他已經采了一大束。
他正聞着那隐約的難聞氣味時,背後的一聲響動讓他突然停了下來,一點沒錯,那是腳踩在樹枝上的咔嚓聲。
他繼續采摘着藍鈴花,這是最好的做法。
可能是那個女孩,也可能他到底還是被跟蹤了,往周圍看是做賊心虛的表現。
他采了一朵又一朵。
有隻手輕輕搭在他的肩膀上。
他擡起頭,是那個女孩。
她搖搖頭,顯然是警告他必須保持沉默,然後她撥開灌木叢,領他沿一條窄窄的小道往樹林深處走去。
顯然她以前來過這裡,因為她走路時似乎是習慣性地避開濕軟的地方。
溫斯頓跟着她,手裡還緊握着那束花。
他的第一感覺是松了口氣,他看着走在前面的她那強壯苗條的身體,那條鮮紅色飾帶緊得剛好能将她臀部的曲線顯現出來,自慚形穢的感覺沉重地壓在他的心頭。
甚至是現在,她如果轉過身子看他,似乎很有可能仍會完全退卻。
宜人的微風和樹葉的綠意令他氣餒。
從火車站那裡走過來,五月的陽光已經讓他感覺自己身上肮髒,而且上氣不接下氣。
他是個室内動物,倫敦那混合着煤煙的空氣已經滲進他的皮膚毛孔。
他想可能直到現在,她大概仍然沒有在光天化日下看過他。
他們走到她說過的那棵倒下的樹幹。
那個女孩跳過樹幹,在灌木叢中分開一條路,那裡好像沒什麼入口。
溫斯頓跟着她走過去,發現他們站在一片天然形成的空地上,小小的土墩上長滿了青草,周圍是高高的小樹,把它完全封閉起來。
那個女孩停下腳步,轉過身。
“到了。
”她說。
他離她幾步看着她,還是不敢向她再靠近些。
“我在那條小路上不想說話,”她又說,“以防那兒藏有話筒。
我估計不會,不過也有可能,那些豬猡裡的誰總有可能聽出來是你的聲音。
我們在這兒沒事。
” 他仍然沒勇氣接近她。
“我們在這兒沒事。
”他愚蠢地重複了一句。
“對,你看那些樹。
”那是細細的白蠟樹,一度被砍掉了,後來又長成一帶小樹林,一律比手腕還細。
“沒有一根粗得可以藏進話筒,再說我以前也來過這兒。
” 他們隻是在沒話找話。
這時他向她走近了一些,她在他面前直直站立着,臉上帶着微笑,看上去有一絲嘲弄的樣子,似乎在納悶他為何行動得這樣慢。
藍鈴花散落在地上,像是自己掉下去的。
他握住她的手。
“你相信嗎?”他說,“直到這會兒,我還不知道你的眼睛是什麼顔色的呢。
”褐色的,他注意到了,是一種很淡的褐色,眼睫毛是黑色的。
“你現在看到了我的真實長相,你受得了看我嗎?” “能,這不難。
” “我三十九歲了,有個無法擺脫的老婆,患靜脈曲張潰瘍,而且有五顆假牙。
” “我根本無所謂。
”那個女孩說。
接着,也難說是誰采取的主動,她到了溫斯頓的懷裡。
一開始,除了完全不敢相信,溫斯頓沒有别的感覺。
那具年輕的軀體在緊摟着他,濃密的黑發貼着他的臉龐。
好極了!她轉過臉龐,他在親吻那兩片張開的紅嘴唇了。
她緊摟着溫斯頓的脖子,她在叫他寶貝、心肝和愛人。
溫斯頓拉着她,讓她躺倒在地上。
她沒有一絲反抗,他想對她怎麼樣都行。
但事實上,溫斯頓在肉體上沒有感覺,隻是單純的觸覺,隻感到驕傲和難以置信。
溫斯頓因為發生了這件事而感到高興,然而沒有肉體欲望。
它發生得太快了,她的年輕和美貌吓壞了他,他過分習慣于沒有女人的生活——他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那個女孩自己站了起來,從頭發上扯下一朵藍鈴花。
她挨着溫斯頓坐着,手臂摟着他的腰。
“沒關系,親愛的,不用急,整個一下午全是我們的。
這兒是不是個特别棒的藏身地?我是在一次集體遠足迷路時找到的。
有人來的話,隔着一百米就能聽到。
” “你叫什麼?”溫斯頓問道。
“茱莉娅,我知道你的名字,溫斯頓——溫斯頓·史密斯。
” “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想在查清什麼事方面,我比你強一點,親愛的。
告訴我,我遞給你那張紙條前,你是怎麼看待我的?” “我極不喜歡看到你,”他說,“想對你先奸後殺。
就在兩星期前,我正兒八經想過用一塊鵝卵石砸爛你的頭。
你要是真的想知道,我想象過你跟思想警察有聯系。
” 那個女孩開心地笑了起來,顯然把這句話當成對她僞裝高明的稱贊之語。
“别又是思想警察!你不是真的那樣想吧?” “這個嘛,也許不是完全那樣想。
但從你的總體外表——隻是因為你年輕、朝氣蓬勃、身體健康,你也明白——我以為你大概——” “你以為我是個好黨員,言行純粹,旗幟,遊行,标語,比賽,集體遠足——都是那些事兒。
你還以為我要是有那麼一丁點兒機會,就會把你當做思想犯揭發出來,從而把你消滅,對不對?” “對,也就是那些。
許多年輕女孩都那樣,你也知道。
” “都是這個操蛋玩意兒鬧的,”她說着把那條青少年反性同盟的鮮紅色飾帶扯下來,扔到一根樹枝上。
這時,好像碰到自己的腰部讓她想起什麼事情,她從工作服口袋裡掏出一小片巧克力,把它掰成兩塊,一塊遞給了溫斯頓。
甚至在他接過來之前,他就從氣味上判斷出那是種很少見的巧克力。
它是黑色的,而且有光澤,用銀紙包着。
常見的巧克力是種淡褐色的脆玩意兒,味道正如人們所描述的,像燒垃圾的氣味。
但在某個時候,他嘗過她給他的那種巧克力是什麼味道。
他第一次聞到它的香味,就在他心裡喚起了某種無法确定的記憶,那種記憶是深刻的,也令人不安。
“你從哪兒搞到的這玩意兒?”他問道。
“黑市。
”她漫不經心地說,“其實我就是那種女孩,你看好了。
我擅長玩遊戲。
我在偵察隊當過中隊長。
我一星期三個晚上為青少年反性同盟做義務工作,在倫敦到處貼他們那種胡扯淡的玩意兒,一貼就是幾小時。
遊行時,我總是舉着橫幅的一端,總是看上去精神愉快,從來不推辭什麼事。
永遠要跟大家一起大喊大叫,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是保護自己的唯一方法。
” 第一小片巧克力已在溫斯頓的舌頭上融化了。
它的味道很可口,那種記憶卻仍然在他的意識邊緣遊移着,感覺強烈,但無法還原成一種明确的形象,如同眼角看到的東西一樣。
他把這種感覺從心裡推開,隻知道那是關于某個行為的記憶。
他想彌補那個行為的後果,卻做不到。
“你很年輕,”他說,“比我年輕十到十五歲,怎麼會覺得我這樣的男人有吸引力呢?” “跟你的面容有關,我覺得我要冒冒險。
我在發現誰是與衆不同的人這方面很在行。
一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跟他們作對的。
” 他們,她的意思似乎是指黨,首先指内黨。
她談論起他們時,帶着不加掩飾的嘲笑和仇恨,這讓溫斯頓感覺不安,即使他知道不會有别的地方比這裡更安全。
令他震驚的是她的語言之粗鄙。
按說黨員不應該說髒話,溫斯頓自己也很少說,不管怎麼樣,而茱莉娅好像每次一提到黨——特别是内黨——的時候,就不能不用上在污水遍地的小巷牆壁上用粉筆寫的那種話。
對這點,他并非不喜歡,那隻不過是她反感黨及其種種行徑的一種表示,而且不知為何,顯得自然而又健康,如同一匹馬在聞到不好的草料時,打了個響鼻一樣。
他們已經離開那片空地,在光影斑駁的樹蔭下散步。
隻要能并肩走路,他們的手臂都搭在一起。
他留意到她的腰部在沒了那條飾帶後有多柔軟。
他們一直在壓着嗓門悄聲說話,茱莉娅說在空地外面最好悄悄走路。
不久,他們到了小樹林的邊緣,她讓他别再往前走。
“别走到空地上,可能有誰在監視,待在樹後面就沒事。
” 他們站在榛樹叢的樹蔭下,陽光經過無數樹葉的過濾照在他們臉上,仍然感覺火辣辣的。
溫斯頓看着那邊的原野,奇怪地心裡漸漸有了種震驚的感覺,他認識這個地方。
他知道這個地方的樣子。
這是塊被啃噬得很厲害的古老草場,有條人行小徑蜿蜒穿過,到處都有鼹鼠丘。
對面參差不齊的樹籬那裡,榆樹枝在微風的吹拂下,勉強能看到在搖動,上面的樹葉在微微顫動,大團大團的,像是女人的頭發。
肯定附近某個地方有條小溪,還有鲮魚在其中遊着的綠色池塘。
隻是看不見而已。
難道沒有嗎? “附近難道沒有一條小溪?”他低聲說。
“沒錯,那邊有一條,實際上就在那塊地的邊上。
裡面有魚,很大的魚。
能看到魚就浮在柳樹下面的池塘裡,擺着尾巴。
” “那就是黃金鄉了——幾乎是。
”他喃喃地說。
“黃金鄉?” “沒什麼,真的。
就是我有時候夢到的地方。
” “你看!”茱莉娅說。
一隻畫眉鳥飛到離他們不到五米遠的一根樹枝上,幾乎跟他們的臉部在同一高度。
也許它沒看到他們,它在太陽地裡,而他們在樹蔭下。
它張開翅膀,又小心收好,接着猛然把頭低下一會兒,似乎在向太陽行某種禮。
接着,它開始啼唱出一連串的歌聲。
午後的靜寂中,鳥啼聲大得令人驚異。
溫斯頓和茱莉娅緊緊摟抱在一起,在着迷地聽着。
那啼唱聲沒完沒了,唱了一分鐘又一分鐘,變化無窮,令人驚訝,而且一次也沒重複,好像那隻小鳥在從容展示它的完美技巧。
有時它停了幾秒,展開翅膀然後又收起,接着又鼓起它有斑點的胸部唱起來。
溫斯頓看着它,隐隐有了種敬畏之心。
那隻鳥是為誰、為何而啼唱?沒有求偶對象,也沒對手在看着它。
是什麼讓它落腳到了這片偏僻的樹林,然後向着空曠之處啼唱起來?他懷疑附近哪裡到底還是藏了個話筒。
他和茱莉娅隻是在悄聲說話,話筒拾不到音,然而會拾到畫眉的啼叫。
也許在設備的另一端,某個長得像甲蟲的矮個男人正專心聽着——聽到的卻是鳥鳴。
然而漸漸地,那不絕的啼唱聲讓他腦子裡什麼都不再思考,似乎它是種液體東西,和樹葉過濾下來的陽光混合在一起,全傾瀉在他身上。
他停止思考,隻是去感覺。
那個女孩的腰部在他臂彎裡感覺柔軟溫暖。
他把她的身子轉過來,好讓他們面對面。
她的身體好像融進了他的,不管溫斯頓把手放到哪兒,她的身體都像随物賦形的水一樣。
他們久久吻在一起,跟他們早些時候笨拙的親吻很不一樣。
停止接吻後,他們都深深歎了口氣。
那隻鳥兒受到驚吓,翅膀一振便飛走了。
溫斯頓把嘴唇貼近她的耳朵。
“現在。
”他悄聲說。
“别在這兒。
”她也悄聲說,“回到那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安全些。
” 他們很快又穿過樹林,回到那片空地,偶爾踩斷一兩根小樹枝。
走到小樹環繞的那片空地後,她轉身面對着他。
他們都呼吸急促,然而她的嘴角又現出微笑。
她站在那裡看了溫斯頓一會兒,然後摸到自己工作服上的拉鍊。
真是好極了!幾乎跟溫斯頓的夢境一模一樣,幾乎跟他想象的一樣迅速,她一把扯下衣服。
把衣服扔到一邊時,動作也一樣優雅無比,似乎整個一種文化被摧毀了。
她的軀體在太陽地裡閃着白色光芒。
他的眼睛緊盯着那張有雀斑的臉龐,上面帶着淡淡的、無所顧忌的笑容。
他跪下去,握住了她的手。
“你以前也這麼過嗎?” “當然,幾百次——噢,幾十次總有了吧。
” “跟黨員?” “當然,總是跟黨員。
” “跟内黨黨員?” “不跟那些豬猡,從來沒有過。
不過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有半點兒機會就會,他們可不像裝扮的那樣神聖。
” 溫斯頓的心髒猛烈跳動起來。
她已經做過幾十次了,他希望會是幾百次、幾千次。
凡是暗示堕落的事,總讓他的心裡充滿狂想。
天曉得,也許黨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對艱苦生活和克己奉公的極力鼓吹隻是為了掩蓋罪惡的假象而已。
如果溫斯頓能向他們的許許多多人傳染上麻風或梅毒,那他會極其願意去做!凡是能起到腐化、削弱和破壞作用的事情都行!他把茱莉娅拉了下來,他們面對面跪在那裡。
“聽着,你有過的男人越多,我就越愛你。
你明白我的話嗎?” “明白,完全明白。
” “我恨純潔無瑕,我恨品質優良!我不想看到任何地方存在任何德行,我想看到人們都堕落到了骨頭裡。
” “這樣的話,我應該是适合你的了,親愛的,我堕落到了骨頭裡。
” “你喜歡這個嗎?我不是說僅僅跟我,而是說這件事情本身。
” “極其喜歡。
” 那是他最想聽到的,不僅愛某個人,而且是那種動物本能,那種簡單的、人人皆存的欲望,那是種能将黨摧毀于無形的力量。
他把她壓倒在草地上,就在掉落的藍鈴花中間。
這次沒遇上困難。
不久,他們的呼吸恢複到了正常頻率。
帶着愉快的無助感,他們的身體分開了。
他伸手把扔在一旁的那件工作服拉過去給她蓋上了一點。
他們幾乎馬上就睡着了,睡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溫斯頓首先醒來,他坐起來看那張長有雀斑的臉龐。
她仍在安詳地睡覺,頭枕在手掌上。
除了嘴唇,她不能說漂亮。
仔細看的話,能看到她眼角有一兩道皺紋。
她一頭短短的黑發特别濃密,特别柔軟。
他想起自己仍不知道她姓什麼,以及住在哪裡。
那年輕強壯的軀體此刻正無助地睡着,在他心裡喚起一種憐憫的、要将其保護的感情。
但那種不思不想的親切感仍未完全重現,那是他在榛樹下聽畫眉鳥唱歌時所感到的。
他把她的工作服拉開,仔細看着她那光滑的白色腰腹。
他想,在過去,男人看着女人的軀體,看得産生了欲望,就這麼簡單。
如今卻既沒有純粹的愛,也沒有純粹的肉欲,沒有一種情感是純粹的,因為一切都混合了恐懼及仇恨。
他們的擁抱就是場戰鬥,高潮就是勝利。
是向黨的一擊,是政治行為。
3 “這地方我們還可以再來一次,”茱莉娅說,“藏身處通常用兩次還安全,不過當然要隔上一兩個月。
” 她一醒來,舉止立刻變了個樣,變得機警而且有條理。
她穿上衣服,把那條鮮紅色飾帶在腰間打了個結後,就開始安排回去怎麼走,把這些留給她安排好像很自然。
她顯然有種機變處事的能力,這是溫斯頓所缺乏的。
茱莉娅似乎對倫敦周圍的鄉下了如指掌,那積累自無數次集體遠足。
茱莉娅跟他說的回家路線跟他來時走的很不一樣,他要在另外一個火車站下車。
“回家時走的路,永遠不要跟出來時是同一條。
”她好像是在宣布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
她會先走,溫斯頓等半個小時後再走。
茱莉娅說了個他們下班後可以見面的地方,是在四天後。
那裡位于貧民窟,有個露天市場,一般情況下總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她會在攤點間轉悠,裝着在找鞋帶或者縫衣線。
如果茱莉娅認為平安無事,會在他走近時擤一下鼻子,否則他就和她擦肩走過,裝作互不相識。
但如果運氣好,他們可以在人群中談上一刻鐘話,安排下次會面。
“現在我得走了。
”溫斯頓一明白給他的指示後茱莉娅就說,“我應該在十九點半回去,我一定要在青少年反性同盟那裡花兩個小時,要麼散發傳單,要麼幹别的事。
是不是很操蛋?請你幫我把身上拍一拍。
我頭發裡有沒有小樹枝?你肯定嗎?那麼再見了,親愛的,再見!” 她一下子撲進他的懷裡,幾乎是猛烈地吻他。
過了一會兒,她在小樹苗中撥開一條路,便消失在樹林中,弄出的聲響很小。
即使到這時,他還是不知道她姓什麼,在哪裡住,但這無所謂,因為不可能想象他們能在室内見面,也不可能有什麼文字交流。
事實上,他們從未再去過那片林中空地。
五月份,他們隻有另外一次機會真正做了愛,是在茱莉娅知道的另一個很好的藏身之所,在一間廢棄教堂的鐘樓上。
那裡三十年前挨過原子彈,周圍幾乎完全荒廢,隻要能去,倒是個很好的藏身之所,但路上很危險。
其他時間裡,他們隻能在街上見面,每天傍晚換個地方,而且每次見面從來不超過半小時。
一般情況下,在街上可以勉強談話。
他們在熙熙攘攘的人行道上漫無目的地走着,不算是并排走,從不互相看。
他們進行有一句沒一句的奇特交談,如同燈塔光柱的一閃一滅。
接近身穿黨員制服的人,或者到了電屏附近時突然打住話頭,保持沉默,然後幾分鐘後接上沒說完的那句繼續說。
到了商量好的地點突然中斷談話,第二天幾乎不需要開場白就接着往下說。
茱莉娅好像很習慣進行這種談話,稱之為“分期談話”。
她擅長說話時不動嘴唇,令人吃驚。
在幾乎有一個月之久的傍晚會面中,他們隻接過一次吻。
那次,他們正在一條小街上走着(在大街以外的街上,茱莉娅從來不說話),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
大地在震動,空中一片黑煙。
溫斯頓發現自己側躺在地上,皮膚擦傷了,吓得要命。
一發火箭彈肯定落在離他們很近的地方。
突然,他看到離他幾厘米外的茱莉娅的臉龐,死一般蒼白,連她的嘴唇也是蒼白的。
她死了!他緊緊抱着她,卻感到親吻的
從亮堂堂的長走廊那頭,一個人影正向他走來,是那個黑頭發女孩。
自從那天晚上在雜貨鋪外面遇到她以來,已經過了四天。
她走近時,溫斯頓看到她的右臂挂着吊帶,吊帶跟她工作服的顔色一樣,所以從遠處看不出來。
她大概是在轉動某台大型攪拌機時壓傷了手,小說的情節就是在那種攪拌機裡“拟出初稿”的。
在小說司,這是種常見事故。
他們相距也許有四米遠時,那個女孩腳下踉跄一下,幾乎是趴着摔倒了,并發出一聲痛苦的尖叫,肯定是摔倒時把受傷的胳膊壓到了身子底下了。
溫斯頓馬上停下腳步。
那個女孩已跪起身子,她的臉變成了奶黃色,襯托之下,她的嘴唇顯得更為紅潤。
她在盯着他的眼睛看,她哀婉的表情看上去與其說像是出于疼痛,倒不如說是出于恐懼。
溫斯頓的心裡湧起一種奇特的情感。
在他面前,是想置他于死地的敵人,但也是個活生生的人,由于骨折,正經曆着疼痛。
他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一步去幫助她,看到她跌倒并壓在那隻纏了繃帶的手臂上時,他似乎也感到了疼痛。
“您受傷了嗎?”他問道。
“沒關系,隻是胳膊疼,馬上就沒事兒了。
” 她說,似乎内心很激動,面色絕對變得很蒼白。
“您沒跌傷哪兒嗎?” “沒有,我沒事兒。
剛才那會特别疼,不要緊。
” 她向溫斯頓伸出沒打吊帶的左手,他拉着她站了起來。
她的氣色恢複了一點,看上去好多了。
“沒關系,”她很快又重複道,“手腕被砸了一下罷了。
同志,謝謝您!” 她說完就順着原先走的方向繼續走開,走得一樣輕快,似乎真的一點事也沒有。
整件事前後不過半分鐘。
不在臉上流露出表情已成了本能般的習慣,再說這件事發生時,他們正好站在電屏前。
然而不流露出片刻驚訝仍然很困難,因為在他拉着那個女孩的手幫她站起身的兩三秒内,她往他手裡塞了一樣什麼東西。
毫無疑問,她是故意那樣做的。
那是個又小又平的東西。
走過廁所門時,他把它轉移到了口袋裡,用指尖摸着它。
那是個折成四方形的紙片。
站在小便池前時,他還是用手指摸索着把它展開了。
顯然上面寫着什麼信息。
有那麼一陣子,他忍不住想把它拿進格間,馬上看看寫的是什麼,但那會是種蠢不可及的行為。
他也很明白,比起别的地方,可以更有把握認為廁所格間裡是一刻不停被監視着的。
他回到自己的小隔間坐了下來,随随便便把那張紙片跟别的紙片放在一起,然後戴上眼鏡并把口述記錄器拉向自己。
“五分鐘,”他對自己說,“至少要等五分鐘!”他的心髒在胸膛裡可怕地撲通撲通跳動着,幸好他要做的工作隻是一般性的,也就是改正一大串數字,不需要特别專心。
不管那片紙上寫的是什麼,它一定具有政治意義。
就他所能想到的,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性最大,就是那個女孩是思想警察的特務,正如他擔心的那樣。
他不明白思想警察怎麼會選擇以這種方式通知,但可能他們自有理由。
紙上寫的可能是個警告,一個傳喚令,一個要求他自殺的命令,或者某種陷阱。
然而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總出現在他腦子裡,它更離譜一些,他想把它壓下,卻總是徒勞。
這一可能,就是那張便條根本不是來自思想警察,而是來自某個地下組織。
也許到底存在着兄弟會!也許那個女孩就是其中之一!毫無疑問,這個想法荒誕不經,但在他摸到手裡那片紙的一刻,他腦子裡就冒出了這一想法。
幾分鐘之後,他才想到更接近事實的另一解釋。
即使是現在,雖然他的理智告訴他那張便條可能意味着死亡——然而他仍不相信。
他不切實際的希望欲罷不能,心髒也在劇烈跳動。
他對着口述記錄器低聲說話時,盡力控制住自己,不讓聲音發顫。
他卷起已經完成的一疊工作材料,投進了氣力輸送管。
已經過去了八分鐘。
他推了推鼻子上的眼鏡,歎了口氣,然後把另外一堆工作材料拉過來,那片紙就在最上面。
他展平它,在上面,用很大的不規則字體寫着: 我愛你。
有那麼幾秒鐘時間,他震驚得甚至沒把這種足以定罪的東西扔進記憶洞。
他真的往裡面扔時,雖然很明白表現出太大興趣是危險的,但還是忍不住又看了一眼,隻是為了肯定上面寫的确實是這幾個字。
在這天上午剩餘的時間裡,他很難專心工作。
比不得不專心幹那些瑣碎工作更難做到的,是掩飾住自己的激動心情,不讓電屏看到。
他感到腹内猶如火燒。
去熱氣騰騰、人頭湧動、聲音嘈雜的食堂裡吃午餐成了件折磨人的事。
他希望午餐時間獨自待一會兒,可倒黴的是那個蠢貨帕森斯又蹿過來坐到他旁邊,他身上那股刺鼻的汗味幾乎蓋過了炖菜的鐵皮味,他還在滔滔不絕地說着為仇恨周作準備的事。
他對于老大哥的紙制頭像特别熱心,頭像的直徑有兩米寬,是他女兒所在的偵察隊中隊專門為仇恨周制作的。
令人惱火的是,在喧鬧嘈雜的說話聲中,他幾乎聽不見帕森斯在說什麼,所以要不時請他重複他那愚蠢的話語。
他僅僅看到過那個女孩一次,是跟另外兩個女孩在食堂那頭的一張桌子前。
她好像沒看到他,他也沒再往那個方向看。
下午還好過一些。
午餐時間一結束,就來了件棘手的複雜工作,要費上幾個小時來做,而且需要将别的所有事情都放在一邊。
此項工作包括僞造一系列兩年前的生産報道,以此來陷害一個如今失了寵的内黨要員。
這種事情是溫斯頓擅長做的,在超過兩小時的時間裡,他成功地将那個女孩完全置于腦後。
接着她的臉龐又出現在他的腦海裡,随之而來的,是種不可忍受的強烈渴望,想獨自待着。
除非他能這樣,否則不可能琢磨透這種新情況。
這天晚上他要在集體活動中心度過,在狼吞虎咽地又吃了食堂裡一餐無味的飯菜後,他趕緊去了活動中心,參加了看似嚴肅、其實愚蠢的“讨論組”,玩了兩局乒乓球,喝了幾杯酒,聽了半小時名為“英社與象棋”的講座。
他心裡煩得要命,但是他第一次沒有想要躲掉晚上在活動中心活動的沖動。
看到“我愛你”那幾個字時,他心裡湧起了活下去的渴望,去冒些小險的想法突然似乎是愚蠢的了。
直到二十一點,當他已經回到家裡并躺到床上時——在黑暗裡,隻要保持不出聲,你甚至可以不受電屏的監控——他才能進行連貫的思考。
有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怎樣跟那個女孩安排一次會面。
他不再考慮她可能是為他設下陷阱的問題,他知道沒這種可能,因為在遞給他紙條時,她無疑情緒激動,顯然已經吓得六神無主。
對她來說這亦在情理之中。
他根本沒想過拒絕她的主動。
僅僅五天前的晚上,他還想拿塊鵝卵石砸爛她的腦袋呢。
不過那不重要。
他想起她那赤條條、朝氣蓬勃的年輕軀體,正像夢中所見。
他曾把她想象成和别人一樣的蠢貨,腦袋裡塞滿了謊言和仇恨,長着一副鐵石心腸。
想到可能失去她時,他陷入一種狂熱的感情,那具白色而年輕的軀體可能從他身邊溜走!他最擔心的是,如果不盡快跟她聯系上,她可能改變主意。
但是安排見面的具體困難太大,就像下象棋時,要在已被将死的情況下再走一步。
不管轉向哪裡,電屏總是面對着你。
實際上,他在讀完那張紙條後的五分鐘内,就想到了能跟她取得聯系的所有辦法。
在有時間思考的此時,他再次想了個遍,如同把一排工具攤放在桌子上。
顯然,像上午那種路遇不能再來一次。
她也在檔案司工作的話,問題還可能相對簡單些,但溫斯頓對小說司在樓上哪一層隻有很模糊的印象,而且沒有去那裡的借口。
要是知道那個女孩在哪裡住以及何時下班,可以設法在她回家路上的某個地方跟她見面,但尾随她回家的做法不安全,因為那就意味着在真理部外面遊蕩,必定會引人注意。
至于通過郵局寄一封信則根本不可能,那照例根本無密可保,因為所有信件在郵寄途中都會被拆看。
實際上隻有很少人寫信,偶爾需要傳遞信息的話,有種印有一長串短語的明信片賣,可以用筆畫去不适用的短語。
再說他也不知道那個女孩的名字,更不用說她的地址。
最後,他算定最安全的地方是食堂。
如果他能夠在她獨自一人時坐到她那張桌子前——那張桌子要在食堂的中間,不要太靠近電屏,周圍還要有聲音夠大的嗡嗡談話聲——這些條件如果都能滿足比如說半分鐘,他們就能交談上幾句話。
此後一星期,生活如同煩躁的夢境。
第二天,直到他要走時,她才到食堂,哨聲已經響了起來,大概她被調到了晚一點的另外一班。
擦肩而過時,他們并未互相看一眼。
第二天,她在通常時間到的食堂,不過是跟另外三個女孩坐在一起,而且正好在電屏下方。
接下來是極其難熬的三天,她根本沒出現過。
他的全部身心,都好像被一種無法忍受的敏感所折磨,幾乎什麼也不能掩飾,那讓他所做的每個舉動、發出的每個聲音、進行的每種接觸,以及說出或聽到的每句話都成為痛苦不堪的事。
就連在睡夢中,溫斯頓也無法完全忘記她的模樣。
那幾天裡,他沒碰他的日記。
如果有什麼能讓他得到解脫,那就是工作,他有時可以一口氣忘我工作達十分鐘之久。
溫斯頓完全不知道她是怎麼回事,也無處可問。
她也許已被蒸發了,也許已經自殺,也許已被發配到大洋國的另一端,而在所有的可能中,最糟糕也是最可能的,是她也許隻是改變了主意而已,決定躲開溫斯頓。
最後,那個女孩又出現了。
她的胳膊上不再挂着吊帶,而是在手腕處貼了塊橡皮膏。
看到她讓溫斯頓如釋重負,以至于忍不住直直盯着她看了幾秒鐘。
第二天,溫斯頓幾乎跟她說上了話。
他走進食堂時,那個女孩坐在離牆很遠的一張桌子前,那張桌前隻坐着她一個人。
當時還早,食堂裡的人不太多。
領午餐的隊伍向前緩慢移動着,溫斯頓幾乎排到櫃台前時,又被耽擱了兩分鐘,因為他前邊的某個人抱怨沒收到糖精片。
然而在溫斯頓拿到他的一盤飯菜後,那個女孩仍獨自坐在那裡。
溫斯頓裝作漫不經心地向她走去,眼睛也裝着在她那張桌子以外找地方。
和她的距離可能有三米,隻用兩秒鐘就能走到她那裡。
正在此時,溫斯頓身後有人在喊:“史密斯!”他裝作沒聽見。
“史密斯!”那人又喊了一聲,聲音更大了。
沒用。
他轉過身,一個發色金黃、一臉蠢相的小夥子在叫他,他叫威舍爾,跟溫斯頓隻是點頭之交。
這個小夥子正笑容滿面地邀請他過去坐到他那張桌子的空位上。
拒絕他并非安全之舉,被認出後,溫斯頓不能再去跟獨自坐着的那個女孩坐到一起,那太引人注目了。
他臉上帶着友善的笑容坐下來。
那個金發小夥子的一張蠢臉在對着他笑,溫斯頓想象自己拿了把丁字鎬挖那張臉。
幾分鐘後,那個女孩所坐的桌子前就坐滿了人。
但她肯定看到溫斯頓曾經向她走去,也許會理解那種暗示。
第二天,溫斯頓專門去得早了些。
一點沒錯,她差不多在同樣位置的一張桌子前坐着,還是一個人。
剛好排在他面前的那個人是個身材矮小、走路很快、長得像甲蟲的男人,臉扁,眼睛極小而且多疑。
溫斯頓拿着托盤從櫃台那裡轉過身時,看到矮個子男人正在向那個女孩坐的桌子筆直走去。
他的希望再次沉了下去。
遠一點有張桌子上有個空位,但從矮個子男人的走路姿勢看,他肯定會為了自己舒服而選擇人最少的桌子。
溫斯頓跟在他後面,心裡有種冰冷的感覺。
除非他能單獨跟那個女孩在一起,否則是沒有用的。
此時一聲巨響,矮個子男人四肢着地趴到地上,他的托盤飛得老遠,湯水和咖啡流淌了一地。
他站起身,狠狠瞪了溫斯頓一眼,顯然懷疑是溫斯頓絆倒了他。
不過沒關系,五秒鐘後,溫斯頓坐到了那個女孩所坐的桌子前,他的心髒在猛烈跳動着。
他沒看她,而是馬上攤開托盤裡的午餐吃了起來。
趕在别人到來前馬上開口說話至關重要,但在這時,他陷入極度恐懼中。
從她首次接近他以來已經有一個星期了,她會改變主意。
她一定是改變了主意!這種事不可能有什麼結果,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
要是沒看到安普福斯——就是那位耳朵上長着很多汗毛的詩人——在端着托盤沒精打采地踱來踱去想找地方坐,他可能臨陣退縮,一句話也不說。
安普福斯模模糊糊對溫斯頓有好感,要是讓他看到,他肯定會過來坐到這張桌子前。
也許有一分鐘時間可以行動。
溫斯頓和那個女孩都在慢吞吞吃飯,他們吃的是稀稀的炖菜,其實是菜豆湯。
溫斯頓低聲說起話來。
他們兩人都沒有擡頭,而是不緊不慢用勺子把那種全是水的玩意兒舀到嘴裡面。
一勺勺吃着的間隙,他們不動聲色地低聲交談,說了幾句必要的話。
“你什麼時候下班?” “十八點半。
” “我們去哪兒見面?” “勝利廣場,紀念碑旁邊。
” “那兒到處是電屏。
” “人多就沒關系。
” “用不用信号?” “不用。
除非你看到我在很多人中間,否則别走到我跟前,也别看我,在我附近就行了。
” “什麼時候?” “十九點。
” “好吧。
” 安普福斯沒看到溫斯頓,他在另外一張桌子前坐了下來。
兩人沒有再說話。
隻要有兩個人在同一張桌子前面對面坐着,就會避免互相注視。
那個女孩很快吃完午餐走了,溫斯頓沒走,他抽了一根煙。
溫斯頓在約定時間趕到了勝利廣場,他在那根有凹槽的巨型圓柱基座附近來回走着。
那根圓柱的頂端,老大哥的雕像凝視着南方的天空,第一空域之戰中,他在那裡擊落過歐亞國的飛機(幾年前是東亞國的)。
圓柱前面的那條街上,有座騎在馬背上的雕像,應該是奧利佛·克倫威爾
十九點已經過去了五分鐘,那個女孩還是沒出現。
溫斯頓又陷入極度恐懼中。
她不會來了,她改變了主意!他緩緩向着廣場北邊走去,因為認出了聖馬丁教堂而感到一絲愉悅。
那座教堂仍有大鐘時,曾經鳴響:“你欠我三個法尋。
”就在這時,他看到那個女孩站在紀念碑基座上,在讀着或者假裝讀着盤旋而上貼在圓柱上的宣傳畫。
人還沒多起來就接近她是不安全的,教堂柱廊頂上的三角楣那裡到處都安有電屏。
但就在那時,左邊某個地方傳來人們的喊叫和重型汽車隆隆駛過的聲音。
突然,人們好像都在跑過廣場,那個女孩也急忙敏捷地繞過獅子雕塑加入奔跑的人群中,溫斯頓跟在她後面。
奔跑時,從人們的大喊大叫中,他得知有一列裝着歐亞國俘虜的車隊正在經過。
廣場南側已是人頭湧動。
一般情況下,溫斯頓是每次在混亂的人群中,都會自然而然被擠到外圍的那種人,可他推搡着往人群中間一點點擠過去。
不久,他跟那個女孩的距離就隻有一臂之遙,卻被一個膀闊腰圓的群衆和一個跟他身材相當的女人擋住去路,那兩人想來是夫妻,他們好像形成了一堵不可穿越的血肉之牆。
溫斯頓向旁邊一點一點挪着,猛力想把肩膀擠到那兩人中間。
有那麼一陣子,擠在那兩個強健的臀部中間,他覺得自己的内髒好像被磨成了肉漿。
接着他把身子擠過來,出了點汗。
他到了那個女孩的旁邊,他們肩并肩站着,眼睛都直盯前方。
一長列卡車在街上緩緩駛過,車廂四個角都有個面無表情、手握沖鋒槍的看守立正站着。
車廂内蹲着一些矮個子黃種人,身穿破舊的綠色軍裝。
他們緊緊擠在一起,他們那帶着苦相的蒙古人面孔往卡車兩邊盯着,一點好奇的樣子也沒有。
時不時,卡車搖晃時,能聽到金屬的丁當撞擊聲:所有俘虜都戴着腳鐐。
一卡車一卡車愁苦的面孔過去了,溫斯頓知道他們在車上,但他隻是有一眼沒一眼地看着。
那個女孩的肩膀,還有一直到肘部的右臂,都在緊貼着他的肩膀和手臂。
她的臉頰和他貼近得幾乎能讓他感受到熱氣。
像在食堂那次一樣,她馬上掌握局勢,開始用上次那種不動聲色的聲音說話,嘴唇幾乎沒動,而隻是種咕咕哝哝的聲音,容易被淹沒在鼎沸的人聲和卡車的隆隆聲中。
“你能聽見我說話嗎?” “能。
” “你星期天下午可以休息嗎?” “可以。
” “那你好好聽着,一定要記住。
去帕丁頓車站——” 她以一種讓他吃驚的軍事式精确,勾勒出了他要怎麼去:坐半個小時火車,在車站外面向左拐,走兩公裡的路,穿過一道沒了橫梁的大門,走過一條野地裡的小路、一條長滿荒草的小徑和一條灌木叢間的小道,然後找到一棵長着苔藓的死樹——就好像她腦袋裡有張地圖。
“你全記住了嗎?”她最後低聲問道。
“記住了。
” “你先向左轉,然後向右轉,然後再向左轉。
那道大門沒了橫梁。
” “記住了,什麼時候?” “十五點左右。
你可能得等一會兒,我要走的是另外一條路。
你肯定都記住了嗎?” “對。
” “那你趕快離開我吧。
” 她沒必要對他說這個,然而當時他們無法從人群中脫身。
卡車還在隆隆駛過,人們仍在不知滿足地張着嘴觀看。
一開始有零星的幾聲噓聲,但那隻是人群中的黨員發出的,很快就沒有了。
人們的主要感情是好奇。
外國人,不管來自歐亞國或是東亞國,都是種陌生的動物。
除了以俘虜的樣子出現,幾乎一個也沒見過。
就算是俘虜,也隻能短暫地掃上一眼而已。
除了不多的幾個被作為戰争犯絞死,從來不知道别的俘虜下場如何。
他們隻是消失了而已,大概進了勞改營。
蒙古人種的圓面孔之後,是更為歐洲化的面孔,肮髒,滿面胡須,神情疲憊。
那一雙雙眼睛從滿是胡楂的顴骨上方盯着溫斯頓的眼睛,有時奇怪地很專心地看着他,然後就望向别處。
車隊快過完了,最後一輛卡車上,他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人,他濃密的灰色頭發披散在臉前,直挺挺地站着,手腕在身子前方交叉,好像他習慣了雙手被綁在一起。
幾乎已經到了和那個女孩分手的時間,但在最後一刻,當人群将他們重重包圍時,她的手摸索到了他的,并緊握了一小會兒。
那不可能有十秒鐘,然而他們的手好像在一起緊握了很久,讓他得以了解她手上的每一個細節。
他摸索着她長長的手指、外形美觀的指甲、因為幹活而長滿老繭的手掌、腕部下面光滑的肌肉等等。
盡管隻是用手摸,但差不多等于眼睛也看到了。
與此同時,他想到他不知道那個女孩的眼睛是什麼顔色,很可能是褐色的,不過黑頭發的人有時會長着藍眼睛。
轉過頭看她會是蠢不可及的舉動。
他們的手仍扣在一起,在擁擠的人群中并不引人注目。
他們平靜地望向前方。
不是那個女孩的,而是那個上了年紀的俘虜的眼睛,在透過一頭亂發悲傷地注視着溫斯頓。
2 溫斯頓沿着小徑一路走來,穿過了斑駁的光影組合。
每當頭頂上的樹枝分開時,他踏進的是黃金窪。
他左邊的樹林下方,盛開着欲迷人眼的藍鈴花。
微風像在親吻他的皮膚。
這天是五月二日,從樹林裡更深的地方,傳來了斑鸠的咕咕叫聲。
他來得有點早,一路走來沒費什麼事。
那個女孩顯然經驗豐富,他因此沒那麼提心吊膽,而一般情況下他可能會,大概可以相信她能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一般說來,你不能認為在鄉下就一定比在倫敦安全得多。
當然鄉下沒有電屏,可是總有危險,不知道哪裡隐藏着話筒,你的聲音會被拾音并辨認出來。
再者,一個人出趟遠門難以不被注意到。
外出範圍不超過一百公裡,不需要在通行證上簽注,但有時候火車站會有巡邏隊,他們會檢查在那裡看到的任何一個黨員的證件,還會問些難以回答的問題。
但這次巡邏隊沒出現。
走路離開火車站時,他小心翼翼地往後瞟着,以确定無人跟蹤。
火車上坐滿了群衆,因為夏天天氣的緣故,車上一片歡樂的氣氛。
他所乘的那節木闆座位的車廂裡,滿當當地坐了一個大家庭的所有成員,從牙齒掉光的曾奶奶到一個月大的嬰兒,他們要花一下午時間去鄉下看望他們的“姻親”,還無所顧忌地跟溫斯頓說他們要去黑市買點黃油。
那條小徑變闊了,溫斯頓很快就走上一條那個女孩跟他說過的人行小道,那隻是條夾在灌木叢間的趕牛時走的小道。
他沒有手表,但是還不可能到十五點。
腳下的藍鈴花繁茂得不免要踩上去,他跪下來采摘一些,一半是為了消磨時間,另外他還有個模模糊糊的想法,就是可以見面時獻給那個女孩。
他已經采了一大束。
他正聞着那隐約的難聞氣味時,背後的一聲響動讓他突然停了下來,一點沒錯,那是腳踩在樹枝上的咔嚓聲。
他繼續采摘着藍鈴花,這是最好的做法。
可能是那個女孩,也可能他到底還是被跟蹤了,往周圍看是做賊心虛的表現。
他采了一朵又一朵。
有隻手輕輕搭在他的肩膀上。
他擡起頭,是那個女孩。
她搖搖頭,顯然是警告他必須保持沉默,然後她撥開灌木叢,領他沿一條窄窄的小道往樹林深處走去。
顯然她以前來過這裡,因為她走路時似乎是習慣性地避開濕軟的地方。
溫斯頓跟着她,手裡還緊握着那束花。
他的第一感覺是松了口氣,他看着走在前面的她那強壯苗條的身體,那條鮮紅色飾帶緊得剛好能将她臀部的曲線顯現出來,自慚形穢的感覺沉重地壓在他的心頭。
甚至是現在,她如果轉過身子看他,似乎很有可能仍會完全退卻。
宜人的微風和樹葉的綠意令他氣餒。
從火車站那裡走過來,五月的陽光已經讓他感覺自己身上肮髒,而且上氣不接下氣。
他是個室内動物,倫敦那混合着煤煙的空氣已經滲進他的皮膚毛孔。
他想可能直到現在,她大概仍然沒有在光天化日下看過他。
他們走到她說過的那棵倒下的樹幹。
那個女孩跳過樹幹,在灌木叢中分開一條路,那裡好像沒什麼入口。
溫斯頓跟着她走過去,發現他們站在一片天然形成的空地上,小小的土墩上長滿了青草,周圍是高高的小樹,把它完全封閉起來。
那個女孩停下腳步,轉過身。
“到了。
”她說。
他離她幾步看着她,還是不敢向她再靠近些。
“我在那條小路上不想說話,”她又說,“以防那兒藏有話筒。
我估計不會,不過也有可能,那些豬猡裡的誰總有可能聽出來是你的聲音。
我們在這兒沒事。
” 他仍然沒勇氣接近她。
“我們在這兒沒事。
”他愚蠢地重複了一句。
“對,你看那些樹。
”那是細細的白蠟樹,一度被砍掉了,後來又長成一帶小樹林,一律比手腕還細。
“沒有一根粗得可以藏進話筒,再說我以前也來過這兒。
” 他們隻是在沒話找話。
這時他向她走近了一些,她在他面前直直站立着,臉上帶着微笑,看上去有一絲嘲弄的樣子,似乎在納悶他為何行動得這樣慢。
藍鈴花散落在地上,像是自己掉下去的。
他握住她的手。
“你相信嗎?”他說,“直到這會兒,我還不知道你的眼睛是什麼顔色的呢。
”褐色的,他注意到了,是一種很淡的褐色,眼睫毛是黑色的。
“你現在看到了我的真實長相,你受得了看我嗎?” “能,這不難。
” “我三十九歲了,有個無法擺脫的老婆,患靜脈曲張潰瘍,而且有五顆假牙。
” “我根本無所謂。
”那個女孩說。
接着,也難說是誰采取的主動,她到了溫斯頓的懷裡。
一開始,除了完全不敢相信,溫斯頓沒有别的感覺。
那具年輕的軀體在緊摟着他,濃密的黑發貼着他的臉龐。
好極了!她轉過臉龐,他在親吻那兩片張開的紅嘴唇了。
她緊摟着溫斯頓的脖子,她在叫他寶貝、心肝和愛人。
溫斯頓拉着她,讓她躺倒在地上。
她沒有一絲反抗,他想對她怎麼樣都行。
但事實上,溫斯頓在肉體上沒有感覺,隻是單純的觸覺,隻感到驕傲和難以置信。
溫斯頓因為發生了這件事而感到高興,然而沒有肉體欲望。
它發生得太快了,她的年輕和美貌吓壞了他,他過分習慣于沒有女人的生活——他不知道是因為什麼。
那個女孩自己站了起來,從頭發上扯下一朵藍鈴花。
她挨着溫斯頓坐着,手臂摟着他的腰。
“沒關系,親愛的,不用急,整個一下午全是我們的。
這兒是不是個特别棒的藏身地?我是在一次集體遠足迷路時找到的。
有人來的話,隔着一百米就能聽到。
” “你叫什麼?”溫斯頓問道。
“茱莉娅,我知道你的名字,溫斯頓——溫斯頓·史密斯。
” “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想在查清什麼事方面,我比你強一點,親愛的。
告訴我,我遞給你那張紙條前,你是怎麼看待我的?” “我極不喜歡看到你,”他說,“想對你先奸後殺。
就在兩星期前,我正兒八經想過用一塊鵝卵石砸爛你的頭。
你要是真的想知道,我想象過你跟思想警察有聯系。
” 那個女孩開心地笑了起來,顯然把這句話當成對她僞裝高明的稱贊之語。
“别又是思想警察!你不是真的那樣想吧?” “這個嘛,也許不是完全那樣想。
但從你的總體外表——隻是因為你年輕、朝氣蓬勃、身體健康,你也明白——我以為你大概——” “你以為我是個好黨員,言行純粹,旗幟,遊行,标語,比賽,集體遠足——都是那些事兒。
你還以為我要是有那麼一丁點兒機會,就會把你當做思想犯揭發出來,從而把你消滅,對不對?” “對,也就是那些。
許多年輕女孩都那樣,你也知道。
” “都是這個操蛋玩意兒鬧的,”她說着把那條青少年反性同盟的鮮紅色飾帶扯下來,扔到一根樹枝上。
這時,好像碰到自己的腰部讓她想起什麼事情,她從工作服口袋裡掏出一小片巧克力,把它掰成兩塊,一塊遞給了溫斯頓。
甚至在他接過來之前,他就從氣味上判斷出那是種很少見的巧克力。
它是黑色的,而且有光澤,用銀紙包着。
常見的巧克力是種淡褐色的脆玩意兒,味道正如人們所描述的,像燒垃圾的氣味。
但在某個時候,他嘗過她給他的那種巧克力是什麼味道。
他第一次聞到它的香味,就在他心裡喚起了某種無法确定的記憶,那種記憶是深刻的,也令人不安。
“你從哪兒搞到的這玩意兒?”他問道。
“黑市。
”她漫不經心地說,“其實我就是那種女孩,你看好了。
我擅長玩遊戲。
我在偵察隊當過中隊長。
我一星期三個晚上為青少年反性同盟做義務工作,在倫敦到處貼他們那種胡扯淡的玩意兒,一貼就是幾小時。
遊行時,我總是舉着橫幅的一端,總是看上去精神愉快,從來不推辭什麼事。
永遠要跟大家一起大喊大叫,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是保護自己的唯一方法。
” 第一小片巧克力已在溫斯頓的舌頭上融化了。
它的味道很可口,那種記憶卻仍然在他的意識邊緣遊移着,感覺強烈,但無法還原成一種明确的形象,如同眼角看到的東西一樣。
他把這種感覺從心裡推開,隻知道那是關于某個行為的記憶。
他想彌補那個行為的後果,卻做不到。
“你很年輕,”他說,“比我年輕十到十五歲,怎麼會覺得我這樣的男人有吸引力呢?” “跟你的面容有關,我覺得我要冒冒險。
我在發現誰是與衆不同的人這方面很在行。
一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跟他們作對的。
” 他們,她的意思似乎是指黨,首先指内黨。
她談論起他們時,帶着不加掩飾的嘲笑和仇恨,這讓溫斯頓感覺不安,即使他知道不會有别的地方比這裡更安全。
令他震驚的是她的語言之粗鄙。
按說黨員不應該說髒話,溫斯頓自己也很少說,不管怎麼樣,而茱莉娅好像每次一提到黨——特别是内黨——的時候,就不能不用上在污水遍地的小巷牆壁上用粉筆寫的那種話。
對這點,他并非不喜歡,那隻不過是她反感黨及其種種行徑的一種表示,而且不知為何,顯得自然而又健康,如同一匹馬在聞到不好的草料時,打了個響鼻一樣。
他們已經離開那片空地,在光影斑駁的樹蔭下散步。
隻要能并肩走路,他們的手臂都搭在一起。
他留意到她的腰部在沒了那條飾帶後有多柔軟。
他們一直在壓着嗓門悄聲說話,茱莉娅說在空地外面最好悄悄走路。
不久,他們到了小樹林的邊緣,她讓他别再往前走。
“别走到空地上,可能有誰在監視,待在樹後面就沒事。
” 他們站在榛樹叢的樹蔭下,陽光經過無數樹葉的過濾照在他們臉上,仍然感覺火辣辣的。
溫斯頓看着那邊的原野,奇怪地心裡漸漸有了種震驚的感覺,他認識這個地方。
他知道這個地方的樣子。
這是塊被啃噬得很厲害的古老草場,有條人行小徑蜿蜒穿過,到處都有鼹鼠丘。
對面參差不齊的樹籬那裡,榆樹枝在微風的吹拂下,勉強能看到在搖動,上面的樹葉在微微顫動,大團大團的,像是女人的頭發。
肯定附近某個地方有條小溪,還有鲮魚在其中遊着的綠色池塘。
隻是看不見而已。
難道沒有嗎? “附近難道沒有一條小溪?”他低聲說。
“沒錯,那邊有一條,實際上就在那塊地的邊上。
裡面有魚,很大的魚。
能看到魚就浮在柳樹下面的池塘裡,擺着尾巴。
” “那就是黃金鄉了——幾乎是。
”他喃喃地說。
“黃金鄉?” “沒什麼,真的。
就是我有時候夢到的地方。
” “你看!”茱莉娅說。
一隻畫眉鳥飛到離他們不到五米遠的一根樹枝上,幾乎跟他們的臉部在同一高度。
也許它沒看到他們,它在太陽地裡,而他們在樹蔭下。
它張開翅膀,又小心收好,接着猛然把頭低下一會兒,似乎在向太陽行某種禮。
接着,它開始啼唱出一連串的歌聲。
午後的靜寂中,鳥啼聲大得令人驚異。
溫斯頓和茱莉娅緊緊摟抱在一起,在着迷地聽着。
那啼唱聲沒完沒了,唱了一分鐘又一分鐘,變化無窮,令人驚訝,而且一次也沒重複,好像那隻小鳥在從容展示它的完美技巧。
有時它停了幾秒,展開翅膀然後又收起,接着又鼓起它有斑點的胸部唱起來。
溫斯頓看着它,隐隐有了種敬畏之心。
那隻鳥是為誰、為何而啼唱?沒有求偶對象,也沒對手在看着它。
是什麼讓它落腳到了這片偏僻的樹林,然後向着空曠之處啼唱起來?他懷疑附近哪裡到底還是藏了個話筒。
他和茱莉娅隻是在悄聲說話,話筒拾不到音,然而會拾到畫眉的啼叫。
也許在設備的另一端,某個長得像甲蟲的矮個男人正專心聽着——聽到的卻是鳥鳴。
然而漸漸地,那不絕的啼唱聲讓他腦子裡什麼都不再思考,似乎它是種液體東西,和樹葉過濾下來的陽光混合在一起,全傾瀉在他身上。
他停止思考,隻是去感覺。
那個女孩的腰部在他臂彎裡感覺柔軟溫暖。
他把她的身子轉過來,好讓他們面對面。
她的身體好像融進了他的,不管溫斯頓把手放到哪兒,她的身體都像随物賦形的水一樣。
他們久久吻在一起,跟他們早些時候笨拙的親吻很不一樣。
停止接吻後,他們都深深歎了口氣。
那隻鳥兒受到驚吓,翅膀一振便飛走了。
溫斯頓把嘴唇貼近她的耳朵。
“現在。
”他悄聲說。
“别在這兒。
”她也悄聲說,“回到那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安全些。
” 他們很快又穿過樹林,回到那片空地,偶爾踩斷一兩根小樹枝。
走到小樹環繞的那片空地後,她轉身面對着他。
他們都呼吸急促,然而她的嘴角又現出微笑。
她站在那裡看了溫斯頓一會兒,然後摸到自己工作服上的拉鍊。
真是好極了!幾乎跟溫斯頓的夢境一模一樣,幾乎跟他想象的一樣迅速,她一把扯下衣服。
把衣服扔到一邊時,動作也一樣優雅無比,似乎整個一種文化被摧毀了。
她的軀體在太陽地裡閃着白色光芒。
他的眼睛緊盯着那張有雀斑的臉龐,上面帶着淡淡的、無所顧忌的笑容。
他跪下去,握住了她的手。
“你以前也這麼過嗎?” “當然,幾百次——噢,幾十次總有了吧。
” “跟黨員?” “當然,總是跟黨員。
” “跟内黨黨員?” “不跟那些豬猡,從來沒有過。
不過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有半點兒機會就會,他們可不像裝扮的那樣神聖。
” 溫斯頓的心髒猛烈跳動起來。
她已經做過幾十次了,他希望會是幾百次、幾千次。
凡是暗示堕落的事,總讓他的心裡充滿狂想。
天曉得,也許黨已經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對艱苦生活和克己奉公的極力鼓吹隻是為了掩蓋罪惡的假象而已。
如果溫斯頓能向他們的許許多多人傳染上麻風或梅毒,那他會極其願意去做!凡是能起到腐化、削弱和破壞作用的事情都行!他把茱莉娅拉了下來,他們面對面跪在那裡。
“聽着,你有過的男人越多,我就越愛你。
你明白我的話嗎?” “明白,完全明白。
” “我恨純潔無瑕,我恨品質優良!我不想看到任何地方存在任何德行,我想看到人們都堕落到了骨頭裡。
” “這樣的話,我應該是适合你的了,親愛的,我堕落到了骨頭裡。
” “你喜歡這個嗎?我不是說僅僅跟我,而是說這件事情本身。
” “極其喜歡。
” 那是他最想聽到的,不僅愛某個人,而且是那種動物本能,那種簡單的、人人皆存的欲望,那是種能将黨摧毀于無形的力量。
他把她壓倒在草地上,就在掉落的藍鈴花中間。
這次沒遇上困難。
不久,他們的呼吸恢複到了正常頻率。
帶着愉快的無助感,他們的身體分開了。
他伸手把扔在一旁的那件工作服拉過去給她蓋上了一點。
他們幾乎馬上就睡着了,睡了差不多半個小時。
溫斯頓首先醒來,他坐起來看那張長有雀斑的臉龐。
她仍在安詳地睡覺,頭枕在手掌上。
除了嘴唇,她不能說漂亮。
仔細看的話,能看到她眼角有一兩道皺紋。
她一頭短短的黑發特别濃密,特别柔軟。
他想起自己仍不知道她姓什麼,以及住在哪裡。
那年輕強壯的軀體此刻正無助地睡着,在他心裡喚起一種憐憫的、要将其保護的感情。
但那種不思不想的親切感仍未完全重現,那是他在榛樹下聽畫眉鳥唱歌時所感到的。
他把她的工作服拉開,仔細看着她那光滑的白色腰腹。
他想,在過去,男人看着女人的軀體,看得産生了欲望,就這麼簡單。
如今卻既沒有純粹的愛,也沒有純粹的肉欲,沒有一種情感是純粹的,因為一切都混合了恐懼及仇恨。
他們的擁抱就是場戰鬥,高潮就是勝利。
是向黨的一擊,是政治行為。
3 “這地方我們還可以再來一次,”茱莉娅說,“藏身處通常用兩次還安全,不過當然要隔上一兩個月。
” 她一醒來,舉止立刻變了個樣,變得機警而且有條理。
她穿上衣服,把那條鮮紅色飾帶在腰間打了個結後,就開始安排回去怎麼走,把這些留給她安排好像很自然。
她顯然有種機變處事的能力,這是溫斯頓所缺乏的。
茱莉娅似乎對倫敦周圍的鄉下了如指掌,那積累自無數次集體遠足。
茱莉娅跟他說的回家路線跟他來時走的很不一樣,他要在另外一個火車站下車。
“回家時走的路,永遠不要跟出來時是同一條。
”她好像是在宣布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
她會先走,溫斯頓等半個小時後再走。
茱莉娅說了個他們下班後可以見面的地方,是在四天後。
那裡位于貧民窟,有個露天市場,一般情況下總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她會在攤點間轉悠,裝着在找鞋帶或者縫衣線。
如果茱莉娅認為平安無事,會在他走近時擤一下鼻子,否則他就和她擦肩走過,裝作互不相識。
但如果運氣好,他們可以在人群中談上一刻鐘話,安排下次會面。
“現在我得走了。
”溫斯頓一明白給他的指示後茱莉娅就說,“我應該在十九點半回去,我一定要在青少年反性同盟那裡花兩個小時,要麼散發傳單,要麼幹别的事。
是不是很操蛋?請你幫我把身上拍一拍。
我頭發裡有沒有小樹枝?你肯定嗎?那麼再見了,親愛的,再見!” 她一下子撲進他的懷裡,幾乎是猛烈地吻他。
過了一會兒,她在小樹苗中撥開一條路,便消失在樹林中,弄出的聲響很小。
即使到這時,他還是不知道她姓什麼,在哪裡住,但這無所謂,因為不可能想象他們能在室内見面,也不可能有什麼文字交流。
事實上,他們從未再去過那片林中空地。
五月份,他們隻有另外一次機會真正做了愛,是在茱莉娅知道的另一個很好的藏身之所,在一間廢棄教堂的鐘樓上。
那裡三十年前挨過原子彈,周圍幾乎完全荒廢,隻要能去,倒是個很好的藏身之所,但路上很危險。
其他時間裡,他們隻能在街上見面,每天傍晚換個地方,而且每次見面從來不超過半小時。
一般情況下,在街上可以勉強談話。
他們在熙熙攘攘的人行道上漫無目的地走着,不算是并排走,從不互相看。
他們進行有一句沒一句的奇特交談,如同燈塔光柱的一閃一滅。
接近身穿黨員制服的人,或者到了電屏附近時突然打住話頭,保持沉默,然後幾分鐘後接上沒說完的那句繼續說。
到了商量好的地點突然中斷談話,第二天幾乎不需要開場白就接着往下說。
茱莉娅好像很習慣進行這種談話,稱之為“分期談話”。
她擅長說話時不動嘴唇,令人吃驚。
在幾乎有一個月之久的傍晚會面中,他們隻接過一次吻。
那次,他們正在一條小街上走着(在大街以外的街上,茱莉娅從來不說話),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
大地在震動,空中一片黑煙。
溫斯頓發現自己側躺在地上,皮膚擦傷了,吓得要命。
一發火箭彈肯定落在離他們很近的地方。
突然,他看到離他幾厘米外的茱莉娅的臉龐,死一般蒼白,連她的嘴唇也是蒼白的。
她死了!他緊緊抱着她,卻感到親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