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身,派人來哪有我這騎兵快?”
“你知道我要在這時樹起大旗麼?”
“我來到商州境内才知道。
” “那麼你怎麼不早不晚,恰在這時趕回來了?” “我早就想回來,可是怕回來糧草困難。
前幾天我的探子從谷城回去,說風傳張敬軒要在端陽節左右起事。
我想隻要敬軒動手,你還能不趕快動手?所以,俺白天得到探子禀報,晚上就商議率領騎兵回來,連夜準備,第二天天不明就起身了。
” 自成笑着拍拍郝搖旗的肩膀,說:“你還是老脾氣,遇着什麼事說幹就幹,一刻不肯拖延。
有人以為你在河南混得很得意,把愚兄忘在腦後了哩。
我說你不是那号人。
果然不錯,你郝搖旗到底夠朋友!” “誰說我會把你忘了?什麼話!我郝搖旗不是吃屎喝尿長大的,能夠忘掉你李闖王?” 闖王哈哈地大笑起來。
“路上沒有碰到官軍?” “得力我的向導好,有官軍的地方都給繞過來了。
” 自成同郝搖旗的偏将們一一招呼。
盡管他們一向見他都很恭敬,但他卻很随便,很家常。
他把他們當兄弟看待,對幾個年紀特别輕的還拍拍他們的肩膀,順便問一下他們的家人有沒有消息。
他甚至對郝搖旗的親兵們也記得每個人的大名或小名,同他們親切地打招呼。
大概就是因為李自成對部下的姓名有驚人的記憶力,并且常有些親切感人的行為,所以他死之後,雖然郝搖旗同自成的餘部有一段時間分裂了,甚至勢同水火,但郝搖旗左右的人們還是對自成非常懷念。
在自成的面前有一個陌生的青年将領,一直在恭恭敬敬地望着他,面帶微笑。
自成望着他,卻想不起來他是哪個。
這個青年将領說: “闖王,你不會認識我。
我叫李好義,南陽人,特意來歡迎闖王去河南。
” “你是南陽人?啊,熟地方,我從那裡走過兩次。
” 郝搖旗忙接着說:“這一年來,南陽各縣到處饑民起事,股頭很多,少的幾百人,多的幾千人,萬把人。
可是群龍無首,成不了大的氣候。
咱們這位老弟,他的官名是好義,台甫是子善,就是受各股饑民首領之托,前來迎接你闖王去統率大家,共圖大事。
他們從前久聞大名,可是對你的為人行事,不大清楚。
自從俺郝搖旗去到河南,我跟弟兄們的嘴上帶着肉告示,大大地替你揚了美名。
如今,南陽一帶的老百姓在神前燒香磕頭盼着你去!” 李好義接着說:“搖旗哥說的一字不假。
闖王,你就去吧!你一到,我包你不用十天工夫就會有十萬人馬。
” “好,好,我一定趕快去。
請吧,到老營細談。
” 到了老營,闖王吩咐趕快宰羊殺雞,為郝搖旗等人接風。
在酒宴上,他還同李好義聯了宗,以哥弟相稱。
五月夜短,轉眼間三更過後,大家告辭,并勸闖王休息,但自成堅決要送大家到辛家店,好同那五百多辛苦前來的弟兄們見見面,表示他的慰勞。
郝搖旗推辭不過,隻好同意。
闖王問左右:豬、羊是否已經送去。
親兵回禀說,早已宰殺好,用騾子馱去了。
他放了心,出老營和大家一同上馬。
從老營到辛家店有三十多裡路。
人馬走到馬蘭峪,從東北方傳來一陣炮聲和呐喊。
盡管因為距離遠,隔着兩架山,聲音隐約,大家也明白是發生了變故,便催馬飛奔前去。
郝搖旗一見要打仗,興緻勃發,在馬上大聲說: “李哥,你把這一仗交給我吧。
我一定把來的官兵殺得片甲不留!交給我行不行?” 戰鼓在響,喊殺聲不斷。
離辛家店三裡路一個地勢最險的地方原駐有自成的一支人馬,這時也派出一部分人馬增援辛家店,而辛家店派往闖王老營報告消息的一名騎兵也到了這裡。
自成問了問情況,心中有些懷疑,又問: “會不會是咱們自家人呢?” “我們看見前邊火把下有不少穿官軍号衣的。
要是自家人,到了這個地方何必假充官軍?” 闖王的心中仍在懷疑,趕快奔往辛家店。
郝搖旗的将士們和李自成自己的前來增援的将士們正準備趁着黎明出擊,看見他來,大家都歡呼起來。
特别是那些新參加的河南弟兄,第一次看見他們久聞大名、無限敬仰的李闖王,都大聲地叫着: “闖王!闖王!” 非常奇怪,他們這裡正在熱情歡呼,忽然從敵人陣地上也爆發出一陣歡呼:“闖王!闖王!”跟着,鼓、角齊鳴,三弦、琵琶、笙、笛,各種樂器都奏起樂來,熱鬧非常,特别是商洛山和豫西一帶人們所喜愛的唢呐聲在山野中最顯得歡快、嘹亮。
李自成和大家全都明白了。
栅門打開了。
門外的樹枝移開了。
闖王帶着郝搖旗等衆将士騎馬走出。
在曉色中他們看見高夫人和劉芳亮帶着一群偏将和男女親兵騎馬從陣中走出,鼓樂在後邊跟着他們,而“闖”字大旗也打出來了。
大隊騎兵在後邊跟着走來。
熱情的歡呼不斷,直到劉芳亮向後邊揮了兩次手,歡呼才停。
雙方走到一起,都趕快跳下馬來。
高夫人覺得喉嚨裡憋有許多話,卻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自成看見她的眼睛濕潤,也不知說什麼好,隻說了一句: “我就猜到會是你們回來啦。
” 高夫人忽然看見郝搖旗,笑着問:“搖旗,我聽說你在南陽一帶混得很好,怎麼也回來了?” “嫂子,你别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我離開闖王的那天夜裡,一出老營就在心中起誓說:倘若我郝搖旗混垮了,什麼話也不提;倘若混得不錯,我不回來赤心耿耿保闖王,天誅地滅。
嫂子,你真是不明白我郝搖旗是怎麼個人!” “我是同你說玩話的,别介意。
其實,在外邊混好啦應該回來,混的不順心更該回來。
俗話說,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咱們同朝廷作對,不一心能成事麼?” “嫂子說得對。
以後你用棍子打也别想把我從闖王的大旗下邊打走!” 高夫人走進人堆中,拉着郝搖旗的女人和孩子們出來,向郝搖旗的面前一推,笑着說: “你瞧瞧,身上少一根汗毛沒有?你随便殺吧,我不再管你們的事啦。
” 郝搖旗有點兒不好意思,抱起五歲的男孩子,嘻嘻地笑着。
他的女人想到去年在潼關南原突圍時那一段慘痛事,又看着今日一家人團圓,不由地眼圈兒紅了。
高夫人發現蘭芝躲在她的背後,一隻手緊抓着她的衣襟
” “那麼你怎麼不早不晚,恰在這時趕回來了?” “我早就想回來,可是怕回來糧草困難。
前幾天我的探子從谷城回去,說風傳張敬軒要在端陽節左右起事。
我想隻要敬軒動手,你還能不趕快動手?所以,俺白天得到探子禀報,晚上就商議率領騎兵回來,連夜準備,第二天天不明就起身了。
” 自成笑着拍拍郝搖旗的肩膀,說:“你還是老脾氣,遇着什麼事說幹就幹,一刻不肯拖延。
有人以為你在河南混得很得意,把愚兄忘在腦後了哩。
我說你不是那号人。
果然不錯,你郝搖旗到底夠朋友!” “誰說我會把你忘了?什麼話!我郝搖旗不是吃屎喝尿長大的,能夠忘掉你李闖王?” 闖王哈哈地大笑起來。
“路上沒有碰到官軍?” “得力我的向導好,有官軍的地方都給繞過來了。
” 自成同郝搖旗的偏将們一一招呼。
盡管他們一向見他都很恭敬,但他卻很随便,很家常。
他把他們當兄弟看待,對幾個年紀特别輕的還拍拍他們的肩膀,順便問一下他們的家人有沒有消息。
他甚至對郝搖旗的親兵們也記得每個人的大名或小名,同他們親切地打招呼。
大概就是因為李自成對部下的姓名有驚人的記憶力,并且常有些親切感人的行為,所以他死之後,雖然郝搖旗同自成的餘部有一段時間分裂了,甚至勢同水火,但郝搖旗左右的人們還是對自成非常懷念。
在自成的面前有一個陌生的青年将領,一直在恭恭敬敬地望着他,面帶微笑。
自成望着他,卻想不起來他是哪個。
這個青年将領說: “闖王,你不會認識我。
我叫李好義,南陽人,特意來歡迎闖王去河南。
” “你是南陽人?啊,熟地方,我從那裡走過兩次。
” 郝搖旗忙接着說:“這一年來,南陽各縣到處饑民起事,股頭很多,少的幾百人,多的幾千人,萬把人。
可是群龍無首,成不了大的氣候。
咱們這位老弟,他的官名是好義,台甫是子善,就是受各股饑民首領之托,前來迎接你闖王去統率大家,共圖大事。
他們從前久聞大名,可是對你的為人行事,不大清楚。
自從俺郝搖旗去到河南,我跟弟兄們的嘴上帶着肉告示,大大地替你揚了美名。
如今,南陽一帶的老百姓在神前燒香磕頭盼着你去!” 李好義接着說:“搖旗哥說的一字不假。
闖王,你就去吧!你一到,我包你不用十天工夫就會有十萬人馬。
” “好,好,我一定趕快去。
請吧,到老營細談。
” 到了老營,闖王吩咐趕快宰羊殺雞,為郝搖旗等人接風。
在酒宴上,他還同李好義聯了宗,以哥弟相稱。
五月夜短,轉眼間三更過後,大家告辭,并勸闖王休息,但自成堅決要送大家到辛家店,好同那五百多辛苦前來的弟兄們見見面,表示他的慰勞。
郝搖旗推辭不過,隻好同意。
闖王問左右:豬、羊是否已經送去。
親兵回禀說,早已宰殺好,用騾子馱去了。
他放了心,出老營和大家一同上馬。
從老營到辛家店有三十多裡路。
人馬走到馬蘭峪,從東北方傳來一陣炮聲和呐喊。
盡管因為距離遠,隔着兩架山,聲音隐約,大家也明白是發生了變故,便催馬飛奔前去。
郝搖旗一見要打仗,興緻勃發,在馬上大聲說: “李哥,你把這一仗交給我吧。
我一定把來的官兵殺得片甲不留!交給我行不行?” 戰鼓在響,喊殺聲不斷。
離辛家店三裡路一個地勢最險的地方原駐有自成的一支人馬,這時也派出一部分人馬增援辛家店,而辛家店派往闖王老營報告消息的一名騎兵也到了這裡。
自成問了問情況,心中有些懷疑,又問: “會不會是咱們自家人呢?” “我們看見前邊火把下有不少穿官軍号衣的。
要是自家人,到了這個地方何必假充官軍?” 闖王的心中仍在懷疑,趕快奔往辛家店。
郝搖旗的将士們和李自成自己的前來增援的将士們正準備趁着黎明出擊,看見他來,大家都歡呼起來。
特别是那些新參加的河南弟兄,第一次看見他們久聞大名、無限敬仰的李闖王,都大聲地叫着: “闖王!闖王!” 非常奇怪,他們這裡正在熱情歡呼,忽然從敵人陣地上也爆發出一陣歡呼:“闖王!闖王!”跟着,鼓、角齊鳴,三弦、琵琶、笙、笛,各種樂器都奏起樂來,熱鬧非常,特别是商洛山和豫西一帶人們所喜愛的唢呐聲在山野中最顯得歡快、嘹亮。
李自成和大家全都明白了。
栅門打開了。
門外的樹枝移開了。
闖王帶着郝搖旗等衆将士騎馬走出。
在曉色中他們看見高夫人和劉芳亮帶着一群偏将和男女親兵騎馬從陣中走出,鼓樂在後邊跟着他們,而“闖”字大旗也打出來了。
大隊騎兵在後邊跟着走來。
熱情的歡呼不斷,直到劉芳亮向後邊揮了兩次手,歡呼才停。
雙方走到一起,都趕快跳下馬來。
高夫人覺得喉嚨裡憋有許多話,卻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自成看見她的眼睛濕潤,也不知說什麼好,隻說了一句: “我就猜到會是你們回來啦。
” 高夫人忽然看見郝搖旗,笑着問:“搖旗,我聽說你在南陽一帶混得很好,怎麼也回來了?” “嫂子,你别哪一壺不開提哪一壺。
我離開闖王的那天夜裡,一出老營就在心中起誓說:倘若我郝搖旗混垮了,什麼話也不提;倘若混得不錯,我不回來赤心耿耿保闖王,天誅地滅。
嫂子,你真是不明白我郝搖旗是怎麼個人!” “我是同你說玩話的,别介意。
其實,在外邊混好啦應該回來,混的不順心更該回來。
俗話說,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咱們同朝廷作對,不一心能成事麼?” “嫂子說得對。
以後你用棍子打也别想把我從闖王的大旗下邊打走!” 高夫人走進人堆中,拉着郝搖旗的女人和孩子們出來,向郝搖旗的面前一推,笑着說: “你瞧瞧,身上少一根汗毛沒有?你随便殺吧,我不再管你們的事啦。
” 郝搖旗有點兒不好意思,抱起五歲的男孩子,嘻嘻地笑着。
他的女人想到去年在潼關南原突圍時那一段慘痛事,又看着今日一家人團圓,不由地眼圈兒紅了。
高夫人發現蘭芝躲在她的背後,一隻手緊抓着她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