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因為房子欠缺,劉芳亮帶着一部分将士駐紮在二裡外的灣子裡,本村裡隻駐一部分眷屬和老營的衛隊,還有一部分眷屬同孩兒兵駐在另一個小村裡。

    慧英出去傳達了她的命令之後,不過一刻多工夫,劉芳亮就騎馬來了。

    高夫人把潼關的消息對他說了之後,問道: “明遠,目前商洛山中的局勢很緊急。

    我想闖王他們在商洛山中的人馬一定很少,零零星星,一切都未就緒,說不定多數人身挂重彩,如何能對抗賀人龍的兩三千人馬?倘若他們被攆得無處立腳,那就糟了。

    你看怎麼辦?” 劉芳亮想了一下,問:“咱們是不是可以迅速沖過蘭草關,去到商洛山中同闖王會合,免得他們人數過于單薄,沒法對抗官軍?” “不行。

    你說的是下策!你再想想,難道沒有一個好的計策?” “我一時想不起來,恐怕别無善策。

    ” “我們如今連孩兒兵和輕傷的将士算在一起,能夠騎馬打仗的不足三百人,還有眷屬和重傷号拖累,如何能沖過蘭草關到商洛一帶?縱然沖得過去,豈不又要損兵折将?别說要損兵折将,即令全數到達商洛山中也不過三百個能夠作戰的人,何濟于事!” “夫人,你有何妙計?” “我有一個妙計,必須立刻動身。

    ” “你說出來,我立刻照計而行。

    ” “我們立刻樹起‘闖’字大旗奔到潼關城下,虛晃一槍,使賀人龍認為真闖王是在我們這裡,不在商洛山中,把潼關的官軍和賀瘋子引誘過來。

    ” 劉芳亮在闖王的手下平素以勇猛善戰出名,聽了這個計策卻沉默不語,從地上拾起一個柴火棒,在手中慢慢地一截一截地掐斷。

     “明遠,你為什麼不說話?” 劉芳亮擡起頭來,笑一笑,搖搖頭,說:“我剛才在心中也閃過這個念頭,可是一想,覺得這辦法使不得,所以沒敢說出來。

    ” “為什麼使不得?” “潼關原來就駐有一千多官軍,加上賀人龍的,就有三千五百上下。

    潼關以東各州縣都有官軍,少者數百,多者一千多。

    咱們倘若樹起‘闖’字大旗,潼關官軍勢必傾巢來追,各州縣官軍再分頭堵截,我們如何能招架得住?” 高夫人說:“潼關是朝廷的軍事重地,必然要留下軍隊駐守。

    既然謠傳商洛山中有闖王人馬,加上咱們一次奇襲,賀人龍不但不敢傾巢追咱,還得多留下一些人馬。

    追不上咱們,他不過受朝廷責備,萬一失陷潼關他就要失去腦袋。

    據我看來,他頂多率領一千五百人馬出關,留下五百人馬協助原駐部隊守關。

    ” 劉芳亮不禁連連點頭,但依然緊皺雙眉。

     高夫人又說:“至于附近各州縣雖都有一些官軍,但人數不多。

    一聞闖王在此,他們心驚膽戰,各自守城不暇,誰還肯派軍隊遠離城池?倘若他們出兵追趕,咱們有辦法叫他們非守城不可。

    打了十來年仗,難道這一點小辦法也沒有?” “夫人,你說的全對。

    可是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着險棋,能不走就不走。

    請你三思而行。

    ” 高夫人拿話激他:“唉,明遠,你十九歲就跟着自成起義,南征北戰,立下了數不清的汗馬功勞,由小校升為大将。

    别說咱們義軍中人人敬佩你的英勇,就是官軍看見你的白旗和一杆紅纓槍,也紛紛退避。

    我萬萬沒有想到,經過潼關一戰,你竟會變得如此膽怯!” 劉芳亮的白淨面皮刷地變得通紅,苦笑一下,忘記按照近兩年的習慣稱“夫人”,忽然沖口叫道: “嫂子!你把我劉某人太看扁了!” 高夫人含笑問:“兄弟,難道嫂子說的不是麼?” 劉芳亮霍地站起,激動地說:“嫂子,潼關突圍之時,闖王命我保護老營。

    老營失散了,一功和老袁不知死活,捷軒同補之等許多朋友的眷屬下落不明,你也中了箭傷。

    為着這件事,我常常愧得要死。

    現在我把實話告訴你:前年我哥哥陣亡,我隻哭過一次,可是為着這件事,我暗中流過多少眼淚!倘若再走一着險棋,成功了自然很好,倘有差池,我一時回不來,老營在此落入官軍毒手,叫我日後有何面目去見闖王?!” “此地盡是崇山峻嶺,方圓兩百裡以内沒有鄉勇,更沒官軍,附近老百姓又同咱們相處很好,願意幫忙。

    倘若官軍遠道找來,老營在此消息靈通,随時可以移動,官軍有何辦法?你放心。

    倘有一絲差錯,嫂子我一人承擔,決不會有人抱怨你半個字兒。

    ” 劉芳亮想了一下,問:“夫人,你覺得老營在這裡會萬無一失麼?” “我敢保萬無一失。

    官軍來到這幾百裡大山中是聾子、瞎子,可是咱們處處派有探子,又有老百姓通風報信,别說來少數官軍,即令賀瘋子的人馬全來,也隻會望着大山歎口氣,找不到咱們老營的影子!” “好,既然如此,我就挑選二百個弟兄随我前去玩弄官軍,把輕傷的将士和孩兒兵留下來守護老營。

    倘若我不能像牽瞎驢一樣把賀瘋子牽到崤山中打轉轉,從此不再姓劉!” “你打算何時動身?” “請夫人趕快叫幾位眷屬來縫制大旗。

    一有大旗,我就出發。

    ” “大旗現成。

    ” “大旗現成?突圍的時候,大旗不是由闖王自己帶去了麼?” “我近日沒事,已經繡了一面。

    ” “嗨,夫人,你真是一位有心人!” 高夫人抿嘴一笑:“嫂子跟着你們打了這麼多年仗,并沒有吃白飯。

    ” “既然大旗現成,我随時可以出發,請夫人下令。

    ” “你現在就去挑選人馬,提前吃午飯,飯後立即整隊出發。

    老營的事,由我安排。

    我們必須日夜行軍,盡快地奔到潼關,免得賀瘋子往商洛山去。

    ” “你同老營留在這裡,你身邊并無多的兵将保護,叫我很難放心。

    ” “我自己有辦法,不用你替我擔心。

    ” “你自己?……” “我同你一道去。

    ” “嫂子,用不着你親自出馬!” “不。

    我一定得去。

    俗話說,一人不過二人智。

    這是一步險棋,困難很多,我同你一道,緩急之間可以幫你出個主意。

    ” “正因為是一步險棋,我決不讓你親自出馬。

    ” “我非去不可。

    不說論公;論私,我是嫂子,你是老弟,你現在得聽嫂子的話。

    ” “可是你的箭傷還沒有痊愈。

    ” “我剛才已經試過,并不妨礙騎馬。

    ” 劉芳亮頓腳說:“嫂子!潼關自古稱為天險,又有朝廷重兵鎮守。

    我們隻有二百騎兵前去,還得越過靈寶和阌鄉兩座縣城,這事情不是玩的。

    即令賀人龍隻帶兩千人馬出關,也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