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但是她十分鎮靜地叫了一聲:
“金龍!”
“有!”賀金龍回答一聲。
“你準備好,看見張材和慧英射出箭後,你就猛沖上前,趁高傑驚慌失措,将他斬了。
” “是!” 高夫人吩咐完畢,策馬向前,離高傑相距不到二十步遠,在月光下連對方的鼻子眼睛也看得清楚。
雖然高一功和她身邊的将士們很擔心敵人會向她亂箭射來,但是她很明白敵人要勸她投降或生擒她獻俘阙下,決不會向她放箭。
她這樣更向高傑走近幾步,張材和慧英的箭射出去就更有把握,而且也便于賀金龍出敵不意地沖向前去。
高傑是一個有勇無謀、膽大心粗的人。
他看見高夫人身邊的将士所剩無幾,而高夫人又策馬來到他的面前,誤以為她定然是自知無路可逃,願意投降。
他向高夫人大聲說: “李嫂子,老八隊已經完蛋啦,快投降吧!” 高夫人按捺着一肚子怒氣問:“你是英吾麼?沒想到在這裡遇見了你!朝廷不是懸有重賞麼?快來捉我吧,遲疑什麼呢?” “嫂子不要這樣說。
雖然嫂子一向待我不錯,可是如今我已歸順朝廷,不能徇私情放走嫂子。
請嫂子自己下馬投降,免得動手。
” “英吾,你既然還有臉叫我嫂子,讓我問你幾句話。
問過後,我是降是戰,再作決定。
我問你,我同自成一向待你如何?” “李嫂子,兩軍陣前何必問這話?” “七八年來,自成把你當手足相看,别人也說你是自成的心腹大将。
你既拐走了邢氏,又拉走一批人投降官軍,反臉成仇,殺害起義兄弟,如今又來勸我投降,想送我到北京給朝廷淩遲處死。
你如此行事,别說對不起自成,難道能對得起一班朋友?能對得起咱們老八隊的大小三軍?你忘恩負義,禽獸不如,還有臉同我說話!” 高傑被斥責得滿臉通紅,說:“高桂英,你休得胡說,再不投降,我就不留情面了。
” 高夫人向高傑左右的将士高聲叫道:“老八隊的衆弟兄們,李闖王沒有虧待過你們,有良心的都站遠一點,讓我同翻山鹞決一死戰!” 她的話還沒落音,兩支箭已經從她的背後射出。
慧英的箭射出稍早一秒鐘,先中了高傑坐騎的右眼上邊,穿透腦骨。
張材本來要射他的喉嚨,想一箭結果他的性命,不料因為他的馬中了箭猛跳起,這一箭誤中在他的護心鏡上,铿然一聲落地。
高傑的馬跟着咕咚一聲倒下去,把他抛在地上。
農民軍早就咬牙切齒,趁着這機會同賀金龍殺了過去。
高傑的二三百騎兵中有一部分聽了高夫人的話撥馬就走,但有一部分是高傑的死黨,舍命抵擋,把高傑從地上救起。
高傑跳上另外一匹馬正要迎戰,不知誰從後邊對他放了一支暗箭,誤中在他的盔上。
他驚魂未定,賀金龍已到面前,一刀砍傷了他的左頰。
他手下畢竟人多,把賀金龍團團圍住。
高傑自己怕部下有變,趁機會負傷而逃。
賀人龍趁着劉芳亮在同左光先厮殺,指揮着人馬一擁過來,把袁宗第和高一功等包圍起來,展開混戰。
羅虎害怕高夫人有失,留下一半孩兒保護老營,率領着一半拼命來救,在官軍中左右沖殺,尋找高夫人。
高傑的手下人雖然随高傑叛變,但他們的親戚和朋友的孩子有不少參加了孩兒兵,因此他們不忍心同這些孩子作戰,一哄而退。
賀人龍的部隊本來就不願出力死戰,一見高傑的人馬紛紛退走,不知究竟,就有不少人跟着後退。
賀金龍趁機殺出垓心,大聲喊道:“鄉親們!咱們無冤無仇,非親即故,用不着彼此拼命!”一大群姓賀的将士聽見賀金龍的呼喊,簇擁着賀人龍就往後退。
賀人龍一面大罵不許退,一面卻在将士們的簇擁中後退了一箭之地。
等他再想追趕高桂英,高夫人早已不知去向。
高一功在混戰中殺了一陣,看見賀人龍和高傑的人馬已經後退,趕快回頭來尋找姐姐,卻沒找到,連袁宗第和賀金龍也不知都殺往哪兒去了。
遇見羅虎,詢問老營情況,才知道羅虎是帶着一半孩兒兵來救高夫人,對老營的情況也不清楚。
他們趕快向老營方才隐蔽的土丘奔去,卻不見了老營。
月色下,但見滿山遍野,到處是左光先的步兵和騎兵。
他們在戰場上跑了幾個地方,都沒找到。
後來看見一股人馬正在被左光先的人馬圍攻,情況十分危急,他們以為這被圍困的一定是高夫人所率領的老營和衛隊。
不料他們沖殺過去,卻看見是劉芳亮在那裡苦戰。
他們把劉芳亮救出重圍,一同在喊殺震天的戰場上,在無邊無涯的敵人中間左沖右突,到處尋找高夫人,卻連蹤影也找不到。
後來他們的人馬剩得更少,被左光先的騎兵沖散了。
劉芳亮的身邊還有一百多人,好容易利用複雜的地形和樹林的掩護,暫時甩掉了敵人,向一座小山腳下奔去,因為他剛才聽見從那裡傳過來一陣殺聲,想着高夫人可能會逃到那裡。
不料到了小山腳下,隻看見小河灘上和淺淺的河水中到處都是人和馬的屍體,有敵人的屍體,有農民軍的屍體,其中有不少是婦女和孩子。
分明是老營在這裡同追兵有過一場混戰,可是高夫人哪裡去了? 劉芳亮同幾個親兵跳下馬來,在死屍中到處尋找,要找一個尚未斷氣的農民軍問一問高夫人的下落。
有一種共同的心理卻誰都不肯說出:他們留心看那些屍體中有沒有高夫人在内,但又害怕會看見她的屍體。
屍體是那樣多,又加上月色不明,有一些屍體血肉模糊,他們時間緊迫,追兵已近,怎麼能一一辨認?忽然,他們看見了駝背老頭躺在血泊中,旁邊躺着他的身中數箭、已經死了的大青騾。
他隻剩下奄奄一息,身上、頭部和右手被砍傷,花栎木棍子已經丢失,左手中握着砍柴的短柄利斧、右手握着鐮刀把。
在他的前邊兩步遠躺着兩個官兵,一個人的腦袋和半個臉孔被劈開。
劉芳亮俯下身認清以後,抱着他的血身子連叫幾聲,問他:“高夫人哪裡去了?”他慢慢地呻吟一聲,吐出來模糊不清的三個字:“都完了。
”随即他的頭一搭拉,停止了最後的微弱呼吸。
劉芳亮放下駝背老頭的死屍,站起來望望天上的星、月,望望河水,想着高夫人和老營的人們有的被殺,有的被俘,全都完了。
他活着,有什麼面目去見闖王?特别是想着高夫人的不幸犧牲,他欲哭無淚,恨不欲生,刷一聲拔出寶劍就要自刎。
多虧站在身邊的一位小校眼疾手快,用力抱住了他的手腕。
他一腳将小校踢倒,又要自刎。
兩個親兵同時抱住了他,跟着,左右和面前的将校和親兵們一齊跪下,勸他莫尋短見,率領大家突圍,往商洛山中尋找闖王要緊。
正在這時,一個小校喘籲籲地來到他的面前,說是看見沙灘上有許多馬蹄印直往東去,并有血迹往東,說不定是高夫人率領着老營的一部分人馬往東去了。
劉芳亮親自到沙灘上看看,果然如小校所說,一線希望從他的心上出現。
他把寶劍一揮,說: “上馬!往東尋去!” 轉瞬之間,劉芳亮同将士們都上了馬,像一陣疾風往東刮去,背後留下來一溜煙塵和一川月色。
第一隊出發不久,闖王親自率領的第二隊跟着出發,悄悄地向西南疾進。
當接近官軍的營盤時候,一聲呐喊,沖殺進去。
官軍已經有了準備,孫傳庭和馬科親自率領官軍,堵截義軍去路。
首先是火炮與弓弩齊發,使農民軍受到很大損失。
幸虧農民軍全是輕騎,行動如風馳電掣,眨眼卷到敵人中心,短兵相接,展開混戰,使敵人的火器和弓弩失去作用。
他們以一當十,且戰且走。
官軍雖然有巡撫親自躍馬督戰,也沒有辦法把農民軍攔阻,隻好紛紛地給農民軍讓開血路。
農民軍走了五六裡路,已經殺出重圍,遇到一條小河,人馬都停下喝水。
李自成檢點一下人數,隻剩下三百多人,而郝搖旗的人馬沒有跟來,不知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給敵人截斷了。
從南方傳來一陣陣的喊殺聲,相距大約有四五裡路。
李過有些焦急,向闖王說: “二爹[3],郝搖旗失散了,一定是誤走到曹變蛟的陣地上,怎麼辦?我去救一救他?”
“算了,随他們去吧。
一來我們無兵可分,二來你也沒辦法找到他們。
” 追兵已經很近了。
農民軍迅速上馬,肅靜無聲地等候着闖王下令。
直到這時,這一支人員稀少、多數挂彩的隊伍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紀律和秩序,并不因為官軍的追到就驚慌潰逃。
李自成騎在烏龍駒上,張弓注視。
等看見官軍的騎兵影子時,他命令說:“起!”同時他連發兩箭,射倒了兩個走在前邊的騎兵,使官軍大為驚駭,紛紛停住。
農民軍沿着一條峽谷向南方緩緩奔去。
李自成親自帶着張鼐、李雙喜和親兵斷後。
前來追趕的是馬科的騎兵。
他們不敢猛追,但又不願讓農民軍白白逃掉,所以總是相距半裡上下,希望到天明時候或有鄉兵攔擊時候他們就一鼓向前。
李自成看破了官兵企圖,吩咐李過帶着張鼐、任繼榮和任繼光等一群青年戰将和二百多名騎兵留了下來,埋伏在兩旁的樹林裡邊。
馬科率領着十幾員戰将和一千多名騎兵向前追趕,希望能夠活捉闖王,建立大功。
正在走着,突然聽見背後發出來一陣喊殺,有兩支人馬從兩邊樹林裡同時攔腰殺出。
他正在驚慌失措,李自成、劉宗敏和田見秀等殺轉回來。
他當時還企圖抵抗,但是他的兵将們不知道農民軍有多少人馬,一哄而逃,并且把他裹在中間,擁着他不能不逃。
他親手砍死了幾個兵,想制止這種混亂,但也無濟于事,就隻好帶着一部分将校和親兵在自己的騎兵中間亂沖,奪路而逃。
農民軍對着混亂的官兵大殺一陣,也不追趕,繼續向前趕路。
當馬科的人馬正在峽谷中慌亂潰退的時候,孫傳庭帶着他的巡撫标營追到。
他起初得到左光先的禀報,認為李自成夫婦帶領老弱婦女和一部分精兵向東南突圍,但當他正在親自向東南追趕時,又接到馬科的禀報,說是向西南的一股“流賊”全是精兵,并發現劉宗敏在内,可能李自成本人也在裡邊。
他趕快回兵向西南追來。
他的标營人馬見馬科的人馬這般潰逃,以為是農民軍追殺過來,也立刻驚慌後退。
經他大喝幾聲,才算止住。
孫傳庭派人把馬科叫來,問問情況,但也不能斷定李自成是否在這一股突圍的人馬裡邊。
他正要下令窮追,從戰場上連來了兩個報告:一個說有人看見李自成負傷落馬,藏在林中,如今正派人仔細搜索;另一個說在亂屍中發現了一個死“賊”很像李自成,身旁躺着一匹烏駁馬。
孫傳庭向禀事的小校厲聲問: “這個死賊的身上是不是挂着朱紅描金牛皮箭囊?” “回大人,是朱紅描金牛皮箭囊。
” “手中拿的可是花馬劍?” “他的右手也受了重傷,劍不知失落何處。
” “難道連劍鞘也失落了?” “沒……沒有看清劍鞘上有沒有字。
” “誰派你前來禀報?” “總兵大人。
” “混蛋!……回去細查!” 小校走後,孫傳庭在馬上想了片刻,下令停止追趕,速将人馬撤回。
以他看來,馬科的人馬經此一敗,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難望拼命追敵。
别的追兵受了這一仗的影響,對農民軍也有點心中畏怯,前邊山路崎岖,萬一再中埋伏,損兵折将,不惟影響勤王,反而要受皇上責罰。
另一方面,他想着“流賊”分為兩股突圍,闖王未必在這一股裡;如若在這一股裡,前邊所有山路已經有鄉勇把守,定難僥幸逃出。
另外,剛才連來兩個報告也增加了他的幻想。
他想今夜“流賊”死傷慘重,大概李自成不死即傷。
想到這裡,他向跟在身邊的中軍參将劉仁達說: “火速通令三軍,闖賊等元兇巨惡不死即傷,務須認真于死屍中及林間草叢逐處搜查,不得有誤!” 孫
“你準備好,看見張材和慧英射出箭後,你就猛沖上前,趁高傑驚慌失措,将他斬了。
” “是!” 高夫人吩咐完畢,策馬向前,離高傑相距不到二十步遠,在月光下連對方的鼻子眼睛也看得清楚。
雖然高一功和她身邊的将士們很擔心敵人會向她亂箭射來,但是她很明白敵人要勸她投降或生擒她獻俘阙下,決不會向她放箭。
她這樣更向高傑走近幾步,張材和慧英的箭射出去就更有把握,而且也便于賀金龍出敵不意地沖向前去。
高傑是一個有勇無謀、膽大心粗的人。
他看見高夫人身邊的将士所剩無幾,而高夫人又策馬來到他的面前,誤以為她定然是自知無路可逃,願意投降。
他向高夫人大聲說: “李嫂子,老八隊已經完蛋啦,快投降吧!” 高夫人按捺着一肚子怒氣問:“你是英吾麼?沒想到在這裡遇見了你!朝廷不是懸有重賞麼?快來捉我吧,遲疑什麼呢?” “嫂子不要這樣說。
雖然嫂子一向待我不錯,可是如今我已歸順朝廷,不能徇私情放走嫂子。
請嫂子自己下馬投降,免得動手。
” “英吾,你既然還有臉叫我嫂子,讓我問你幾句話。
問過後,我是降是戰,再作決定。
我問你,我同自成一向待你如何?” “李嫂子,兩軍陣前何必問這話?” “七八年來,自成把你當手足相看,别人也說你是自成的心腹大将。
你既拐走了邢氏,又拉走一批人投降官軍,反臉成仇,殺害起義兄弟,如今又來勸我投降,想送我到北京給朝廷淩遲處死。
你如此行事,别說對不起自成,難道能對得起一班朋友?能對得起咱們老八隊的大小三軍?你忘恩負義,禽獸不如,還有臉同我說話!” 高傑被斥責得滿臉通紅,說:“高桂英,你休得胡說,再不投降,我就不留情面了。
” 高夫人向高傑左右的将士高聲叫道:“老八隊的衆弟兄們,李闖王沒有虧待過你們,有良心的都站遠一點,讓我同翻山鹞決一死戰!” 她的話還沒落音,兩支箭已經從她的背後射出。
慧英的箭射出稍早一秒鐘,先中了高傑坐騎的右眼上邊,穿透腦骨。
張材本來要射他的喉嚨,想一箭結果他的性命,不料因為他的馬中了箭猛跳起,這一箭誤中在他的護心鏡上,铿然一聲落地。
高傑的馬跟着咕咚一聲倒下去,把他抛在地上。
農民軍早就咬牙切齒,趁着這機會同賀金龍殺了過去。
高傑的二三百騎兵中有一部分聽了高夫人的話撥馬就走,但有一部分是高傑的死黨,舍命抵擋,把高傑從地上救起。
高傑跳上另外一匹馬正要迎戰,不知誰從後邊對他放了一支暗箭,誤中在他的盔上。
他驚魂未定,賀金龍已到面前,一刀砍傷了他的左頰。
他手下畢竟人多,把賀金龍團團圍住。
高傑自己怕部下有變,趁機會負傷而逃。
賀人龍趁着劉芳亮在同左光先厮殺,指揮着人馬一擁過來,把袁宗第和高一功等包圍起來,展開混戰。
羅虎害怕高夫人有失,留下一半孩兒保護老營,率領着一半拼命來救,在官軍中左右沖殺,尋找高夫人。
高傑的手下人雖然随高傑叛變,但他們的親戚和朋友的孩子有不少參加了孩兒兵,因此他們不忍心同這些孩子作戰,一哄而退。
賀人龍的部隊本來就不願出力死戰,一見高傑的人馬紛紛退走,不知究竟,就有不少人跟着後退。
賀金龍趁機殺出垓心,大聲喊道:“鄉親們!咱們無冤無仇,非親即故,用不着彼此拼命!”一大群姓賀的将士聽見賀金龍的呼喊,簇擁着賀人龍就往後退。
賀人龍一面大罵不許退,一面卻在将士們的簇擁中後退了一箭之地。
等他再想追趕高桂英,高夫人早已不知去向。
高一功在混戰中殺了一陣,看見賀人龍和高傑的人馬已經後退,趕快回頭來尋找姐姐,卻沒找到,連袁宗第和賀金龍也不知都殺往哪兒去了。
遇見羅虎,詢問老營情況,才知道羅虎是帶着一半孩兒兵來救高夫人,對老營的情況也不清楚。
他們趕快向老營方才隐蔽的土丘奔去,卻不見了老營。
月色下,但見滿山遍野,到處是左光先的步兵和騎兵。
他們在戰場上跑了幾個地方,都沒找到。
後來看見一股人馬正在被左光先的人馬圍攻,情況十分危急,他們以為這被圍困的一定是高夫人所率領的老營和衛隊。
不料他們沖殺過去,卻看見是劉芳亮在那裡苦戰。
他們把劉芳亮救出重圍,一同在喊殺震天的戰場上,在無邊無涯的敵人中間左沖右突,到處尋找高夫人,卻連蹤影也找不到。
後來他們的人馬剩得更少,被左光先的騎兵沖散了。
劉芳亮的身邊還有一百多人,好容易利用複雜的地形和樹林的掩護,暫時甩掉了敵人,向一座小山腳下奔去,因為他剛才聽見從那裡傳過來一陣殺聲,想着高夫人可能會逃到那裡。
不料到了小山腳下,隻看見小河灘上和淺淺的河水中到處都是人和馬的屍體,有敵人的屍體,有農民軍的屍體,其中有不少是婦女和孩子。
分明是老營在這裡同追兵有過一場混戰,可是高夫人哪裡去了? 劉芳亮同幾個親兵跳下馬來,在死屍中到處尋找,要找一個尚未斷氣的農民軍問一問高夫人的下落。
有一種共同的心理卻誰都不肯說出:他們留心看那些屍體中有沒有高夫人在内,但又害怕會看見她的屍體。
屍體是那樣多,又加上月色不明,有一些屍體血肉模糊,他們時間緊迫,追兵已近,怎麼能一一辨認?忽然,他們看見了駝背老頭躺在血泊中,旁邊躺着他的身中數箭、已經死了的大青騾。
他隻剩下奄奄一息,身上、頭部和右手被砍傷,花栎木棍子已經丢失,左手中握着砍柴的短柄利斧、右手握着鐮刀把。
在他的前邊兩步遠躺着兩個官兵,一個人的腦袋和半個臉孔被劈開。
劉芳亮俯下身認清以後,抱着他的血身子連叫幾聲,問他:“高夫人哪裡去了?”他慢慢地呻吟一聲,吐出來模糊不清的三個字:“都完了。
”随即他的頭一搭拉,停止了最後的微弱呼吸。
劉芳亮放下駝背老頭的死屍,站起來望望天上的星、月,望望河水,想着高夫人和老營的人們有的被殺,有的被俘,全都完了。
他活着,有什麼面目去見闖王?特别是想着高夫人的不幸犧牲,他欲哭無淚,恨不欲生,刷一聲拔出寶劍就要自刎。
多虧站在身邊的一位小校眼疾手快,用力抱住了他的手腕。
他一腳将小校踢倒,又要自刎。
兩個親兵同時抱住了他,跟着,左右和面前的将校和親兵們一齊跪下,勸他莫尋短見,率領大家突圍,往商洛山中尋找闖王要緊。
正在這時,一個小校喘籲籲地來到他的面前,說是看見沙灘上有許多馬蹄印直往東去,并有血迹往東,說不定是高夫人率領着老營的一部分人馬往東去了。
劉芳亮親自到沙灘上看看,果然如小校所說,一線希望從他的心上出現。
他把寶劍一揮,說: “上馬!往東尋去!” 轉瞬之間,劉芳亮同将士們都上了馬,像一陣疾風往東刮去,背後留下來一溜煙塵和一川月色。
第一隊出發不久,闖王親自率領的第二隊跟着出發,悄悄地向西南疾進。
當接近官軍的營盤時候,一聲呐喊,沖殺進去。
官軍已經有了準備,孫傳庭和馬科親自率領官軍,堵截義軍去路。
首先是火炮與弓弩齊發,使農民軍受到很大損失。
幸虧農民軍全是輕騎,行動如風馳電掣,眨眼卷到敵人中心,短兵相接,展開混戰,使敵人的火器和弓弩失去作用。
他們以一當十,且戰且走。
官軍雖然有巡撫親自躍馬督戰,也沒有辦法把農民軍攔阻,隻好紛紛地給農民軍讓開血路。
農民軍走了五六裡路,已經殺出重圍,遇到一條小河,人馬都停下喝水。
李自成檢點一下人數,隻剩下三百多人,而郝搖旗的人馬沒有跟來,不知在什麼時候和什麼地方給敵人截斷了。
從南方傳來一陣陣的喊殺聲,相距大約有四五裡路。
李過有些焦急,向闖王說: “二爹
一來我們無兵可分,二來你也沒辦法找到他們。
” 追兵已經很近了。
農民軍迅速上馬,肅靜無聲地等候着闖王下令。
直到這時,這一支人員稀少、多數挂彩的隊伍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紀律和秩序,并不因為官軍的追到就驚慌潰逃。
李自成騎在烏龍駒上,張弓注視。
等看見官軍的騎兵影子時,他命令說:“起!”同時他連發兩箭,射倒了兩個走在前邊的騎兵,使官軍大為驚駭,紛紛停住。
農民軍沿着一條峽谷向南方緩緩奔去。
李自成親自帶着張鼐、李雙喜和親兵斷後。
前來追趕的是馬科的騎兵。
他們不敢猛追,但又不願讓農民軍白白逃掉,所以總是相距半裡上下,希望到天明時候或有鄉兵攔擊時候他們就一鼓向前。
李自成看破了官兵企圖,吩咐李過帶着張鼐、任繼榮和任繼光等一群青年戰将和二百多名騎兵留了下來,埋伏在兩旁的樹林裡邊。
馬科率領着十幾員戰将和一千多名騎兵向前追趕,希望能夠活捉闖王,建立大功。
正在走着,突然聽見背後發出來一陣喊殺,有兩支人馬從兩邊樹林裡同時攔腰殺出。
他正在驚慌失措,李自成、劉宗敏和田見秀等殺轉回來。
他當時還企圖抵抗,但是他的兵将們不知道農民軍有多少人馬,一哄而逃,并且把他裹在中間,擁着他不能不逃。
他親手砍死了幾個兵,想制止這種混亂,但也無濟于事,就隻好帶着一部分将校和親兵在自己的騎兵中間亂沖,奪路而逃。
農民軍對着混亂的官兵大殺一陣,也不追趕,繼續向前趕路。
當馬科的人馬正在峽谷中慌亂潰退的時候,孫傳庭帶着他的巡撫标營追到。
他起初得到左光先的禀報,認為李自成夫婦帶領老弱婦女和一部分精兵向東南突圍,但當他正在親自向東南追趕時,又接到馬科的禀報,說是向西南的一股“流賊”全是精兵,并發現劉宗敏在内,可能李自成本人也在裡邊。
他趕快回兵向西南追來。
他的标營人馬見馬科的人馬這般潰逃,以為是農民軍追殺過來,也立刻驚慌後退。
經他大喝幾聲,才算止住。
孫傳庭派人把馬科叫來,問問情況,但也不能斷定李自成是否在這一股突圍的人馬裡邊。
他正要下令窮追,從戰場上連來了兩個報告:一個說有人看見李自成負傷落馬,藏在林中,如今正派人仔細搜索;另一個說在亂屍中發現了一個死“賊”很像李自成,身旁躺着一匹烏駁馬。
孫傳庭向禀事的小校厲聲問: “這個死賊的身上是不是挂着朱紅描金牛皮箭囊?” “回大人,是朱紅描金牛皮箭囊。
” “手中拿的可是花馬劍?” “他的右手也受了重傷,劍不知失落何處。
” “難道連劍鞘也失落了?” “沒……沒有看清劍鞘上有沒有字。
” “誰派你前來禀報?” “總兵大人。
” “混蛋!……回去細查!” 小校走後,孫傳庭在馬上想了片刻,下令停止追趕,速将人馬撤回。
以他看來,馬科的人馬經此一敗,已經成了驚弓之鳥,難望拼命追敵。
别的追兵受了這一仗的影響,對農民軍也有點心中畏怯,前邊山路崎岖,萬一再中埋伏,損兵折将,不惟影響勤王,反而要受皇上責罰。
另一方面,他想着“流賊”分為兩股突圍,闖王未必在這一股裡;如若在這一股裡,前邊所有山路已經有鄉勇把守,定難僥幸逃出。
另外,剛才連來兩個報告也增加了他的幻想。
他想今夜“流賊”死傷慘重,大概李自成不死即傷。
想到這裡,他向跟在身邊的中軍參将劉仁達說: “火速通令三軍,闖賊等元兇巨惡不死即傷,務須認真于死屍中及林間草叢逐處搜查,不得有誤!” 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