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珠寶拿出一部分,分給劉宗敏等帶在身上。

    雖然他沒有囑咐什麼話,但是大家都明白他是怕萬一會被打散,不能不預作安排。

    大家别了闖王和高夫人,騎馬走了。

     經杜宗文找村中老百姓一商量,大家雖然有點擔驚害怕,但因為他們一則感激闖王的周濟,二則同農民軍素有瓜葛,三則也因為官兵幾次從這裡經過,奸淫燒殺,無惡不作,使他們恨之入骨,所以答應替闖王窩藏彩号。

    過去,這個村莊不止一次替本縣的大杆子[4]窩藏過彩号和肉票。

    高一功把杜宗文帶到闖王面前,高興地說: “李哥,鄉親們答應幫忙!” 闖王笑着問:“可以窩藏?咱們的彩号可不少啊。

    ” “行!他們說,離這裡三裡遠有一個人迹罕到的地方,那裡有一個很深的山洞,洞口在懸崖上,離谷底有三丈多高,完全被草木遮蔽,不管從山上,從山下,都難瞧見。

    他們都說,把重傷員藏在洞裡,本村沒有底線[5],沒人會露口風,萬無一失。

    别說官兵不會去那條荒谷,即令從那裡走過,也絕不會知道在懸崖上有一個半裡深的山洞可以藏人。

    ” 闖王仍有點不放心,轉向杜老頭望了望,問:“老伯,咱這寨子裡有沒有人跟鄉勇們有瓜葛?” “有,可是他們都逃出在外。

    ” 老頭子詳細地告他說這個窮寨子在近幾十年中隻出過一個有頭臉的人,屁股下也有幾頃地,一座山場。

    前幾年,曹操的人馬打這兒過,把他的房子燒光啦,人殺了幾口,他自己逃到西安府不敢回來。

    還有一家土财主,同北鄉有來往,前年逃到華陰城去了。

    老營所住的宅子就是他家的。

    如今留在寨裡的盡是窮人,同那些有錢的山寨沒來往。

    原來有幾個狗腿子,有的死啦,有的逃啦,還有一個在寨裡,失了靠山,老老實實種了巴掌大一片山坡地。

    聽了老頭子這番話,闖王說: “要是不會走風,我就把彩号留在這兒窩幾天。

    請你老人家同鄉親們多關照,我不會忘記你們。

    ” “你放心,不會有風吹草動。

    ” 闖王立刻叫高夫人拿出一百兩銀子,交給杜宗文,請他散給全村的鄉親們,表示他的感謝。

    杜老頭堅決不肯受,說: “闖王爺,你剛才已經拿三十兩銀子赈濟全村百姓,這一百兩銀子我們決不受。

    都是自己人,說什麼感謝!” 他不收下銀子,闖王哪裡肯依?推讓了一陣,老頭子隻好收下,答應今晚上就分給全村,并說全村家家都在斷頓兒,正沒法活下去,這一百三十兩銀子救了全村的命。

    說着,他的熱淚簌簌地滾了下來。

    闖王向一功問: “什麼時候把傷号擡送去?” 高一功回答說:“馬上就擡送,我已經派總管去準備,老百姓也在準備梯子、繩子。

    雙喜要跟他們一道去親自看看。

    尚子明也派了一個得力徒弟同傷号留下,可惜藥少,金創藥差不多都用完了。

    ” “多留下一點錢,想辦法再湊合一點口糧留下。

    ” “都已經安排好了。

    ” “向導呢?”闖王又問。

     杜宗文老頭趕快回答說:“帶條子的[6]也找好啦,闖王,就是剛才跟我來見你的背鍋[7]狗娃。

    他在潼關鄉下讨過三年飯,山山谷谷,村村落落,摸得透熟。

    ” 闖王點點頭,略帶沉吟地說:“好是好,隻是年紀大了一點,怕受不了累。

    ” 杜宗文說:“闖王爺,他的年紀可不算大!他起小就受苦,一輩子沒伸展一天,折磨得外貌很蒼老,其實他還不到四十五歲哩。

    他的腿腳好,隻要肚子裡填飽瓤子[8],翻山越嶺,跟年輕人一樣。

    ” “啊,我以為他有五十多歲呢。

    他家裡有什麼人?有老婆孩子沒有?” “屁老婆孩子,隻有一個快七十歲的老母親。

    他自幼讨飯,給财主放羊、放牛,大了給财主扛長工、種地,累成背鍋,苦了大半輩子,連個女人也讨不起,還把三分二厘祖業地出了手。

    雖說自幼窮,為人倒正派,有膽量,還是個孝子。

    要不是有個老母親拖住腿,他早就不是這樣了。

    ” 闖王笑着問:“難道他也想造反?” 杜老頭說:“要不是老母親拖住腿……嗨,别看他貌不驚人,當刀客,拉杆子,他可敢。

    ”自成對這個向導感到滿意,轉向一功說:“快派人送他到前哨去,叫老袁給他一匹牲口騎。

    ” “馬上就派人送他去。

    ” “給他一點錢。

    ” “已經給了他二兩銀子,他不肯要,勉強他收下啦。

    ” 闖王想到駝背是一個孝子,家中老母親年紀很大,明天做向導又十分危險,心中感到不安。

    但是時間倉猝,另外怕找不到适當的人。

    思索片刻,他吩咐高夫人取出十兩銀子,交杜宗文老頭子轉給駝背,留給他的母親。

    杜老頭走了以後,高夫人說: “咱們常常在困難時得窮百姓的接濟,沒想到在這裡又遇到了好人。

    ” “到處窮人總是同咱們心連心。

    你們還記得麼?”闖王向高夫人和高一功望望,接着說,“崇祯八年春天,咱們初到江北[9],那真是人地生疏,語言不通。

    可是窮百姓望風相迎,惟恐咱們不去。

    咱們正在圍攻颍州[10],離鳳陽還有幾百裡,鳳陽的窮百姓就紛紛前來迎接,獻上冊子,上寫着某家是富戶,某官貪贓,某處駐紮有多少官軍。

    要不,咱們也不會那麼容易地破了鳳陽,焚了當今皇上的祖墳。

    就從民心一點看,朱家的天下不會長久。

    一功,你快去矇眬片刻吧,已經三更過啦。

    ” “不,我等把傷号送走後才能休息。

    捷軒留下的二十個弟兄馬上就到,我還要當面囑咐他們些話。

    ” 自成望望他,沒再說什麼,走進裡間,也不解甲,困倦地倒在床上。

    但是想到明天的大戰,他的瞌睡登時沒有了。

    局面如此不好,也許全軍的生死都決于明日一戰!他靜靜地望着窗上的月色,聽着遠處傳來的蕭蕭馬嘶,腦海裡在盤算着明天從潼關突圍的事。

     [1]翻山鹞——高傑的綽号。

    一年前他投降了賀人龍,後來成為明末有名的四鎮之一,受封為興平伯。

     [2]曹文诏——明朝末年的一位名将,于崇祯八年在真甯縣湫頭鎮陷入高迎祥和李自成農民軍的包圍,被殺。

     [3]先後——米脂方言稱兄弟的妻子為先後。

     [4]杆子——明末商洛地區對本地小股農民叛亂部隊叫做杆子,統治階級則稱之為杆匪。

    在相鄰的豫西地區也是這樣稱呼。

     [5]底線——隐藏的奸細、暗探。

     [6]帶條子的——杆子黑話。

    将路叫做條子,稱向導為帶條子的。

     [7]背鍋——土語稱駝背為背鍋。

     [8]填飽瓤子——杆子黑話,是說吃飽飯。

     [9]江北——明朝所說的江北指現在安徽和江蘇兩省長江以北的地方。

     [10]颍州——今安徽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