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稚子心
關燈
小
中
大
斷打回轉。
一則因為天氣暖和了,南隅的四月同中原的六月差不多,隻能穿一件單衣,午後最熱時甚至穿襯衣都要出汗,在這樣的季節,許淑宜的腿關節稍微舒服一點;二則剛才彭其大聲怒斥邬秘書的反常行為使她心裡非常不安,自從丈夫乘車到海軍基地去以後,她一直坐不住,在想着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有越來越多的迹象使她産生了可能發生災難的預感。
她是一個資曆不淺而比較單純的人,直到不久前還以為彭其的問題已經搞清楚了,堅信毛主席“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她想,無論是誰,都會不折不扣地按照這個方針辦事。
過去,她自己在領導一個科學研究機關時,對任何犯錯誤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目前看起來,事情正在起着變化,至少,她感到别人的做法與她的做法是不大相同的。
彭其在下部隊檢查工作的前一個晚上曾經把北京打給陳政委的電話内容告訴了她,這幾天裡,她把那個電話的全文背得爛熟了,并且将一句句話掰開來,拆散了,反複數十次地進行研究,她得出來的結論是并不十分可怕的。
而彭其卻聳人聽聞地要她做好最壞的準備,甚至要打算由她單獨帶着女兒去過完餘下的日子。
她想,怎麼可能呢?他畢生精力都貢獻在自己參加發起的這場革命中,而革命竟要調過頭來把他吃掉,豈不是太奇怪了嗎?但她一直在不斷注意地方造反派的小報,從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中好像也感覺到的确是到了一個反常的時代,一切原來不合理的事物,現在都變成最合理的了,原來合理的,反過來成了非常荒謬的。
她弄不清,世間的事物怎麼會經常産生一些這樣的颠三倒四的變化。
如果說全國解放是開辟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因而帶來了是非觀念的大變化,那是容易理解的,因為已經由一個新的政權取代了舊的政權,原來被壓迫的階級變成了當權的階級。
但是現在的變化怎麼去理解呢?難道也要更換政權了嗎?難道階級關系又将重新颠倒過去了嗎?地方上每一個單位的領導人都被打倒了,将要出現的新掌權者又是一個什麼階級呢?共産黨是無産階級的先鋒隊,那些無黨派的造反頭頭能劃歸到一個統一的階級範疇裡去嗎?許淑宜是鑽研過理論的,她被當前的理論問題弄得很窘,隻好用一句話來解脫自己:“相信毛主席。
” 有關這些複雜的理論問題,她在昨天晚上入睡的時候已經下決心再不想了,今天所想的都是眼前的現實。
她深深了解,彭其是一個很堅強的人,也是脾氣很倔的人。
堅強可以使人在狂風暴雨的摧殘下不倒不折不彎腰;但脾氣倔,可不見得是一種好性格,目前看起來,彭其的倔勁上升了,要是有人采取侮辱性的形式鬥争他,他會怎麼樣呢?真叫人擔心啊!夫妻雖然是人類關系中最密切的一種關系,但遇上社會責任以及個人的喜怒哀樂時,是無法互相代替的。
要是能夠代替就好了,或者能把兩個人的處境交換一下就好了。
而這隻是幻想,是由于現實的希望達到了極窮而變化成為虛幻的東西,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
轎車回來了,盡管司機着力不弄出聲響來,許淑宜仍能聽見。
雖然她那當将軍的丈夫一天到晚忙于軍事上的大事,每每回家總是往辦公室裡鑽,不像那些小家小戶有那麼多親近溫存的機會,但是,隻要那部黑色轎車進了這個院子,丈夫的腳步聲在樓梯上一響,她就感到身邊有着他的體溫,空氣中充溢着他身上那種特殊的令人喜悅的氣味。
如果是在愁悶的時候,就會立即開朗起來;如果是在困惑的時候,就會馬上明白起來。
彭其的腳步聲經常是噔噔噔沒有多大變化的,部隊打了勝仗也好,他正在生氣也好,或許平平常常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也好,他登上樓梯的腳步聲從來沒有變化過。
果真是毫無變化的嗎?這隻是一般人的感覺,而許淑宜一聽,便能把他在各種不同心情時的腳步聲區别得清清楚楚,但要她講出區别的特征來卻做不到。
今天是怎麼啦?小車開進院子這麼久了,還不見彭其上樓,也沒有聽到他與戰士說話的聲音,難道是産生了幻覺,小車并沒有回來?她心裡像電火花一樣閃跳了一下。
又是不正常的現象,近來經常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不正常,不祥的預感像滾雪球似的,步步增大,日趨醒目了。
電火花一閃,雪球又滾動了一回。
許淑宜很不放心,困難地走下樓去,找到小車司機一問,司機告訴她:“司令員在海軍基地,今晚可能不會回來,邬秘書要我把車開回來。
” 這樣的回答能令人滿意嗎?不滿意也隻能這樣了。
她在院子裡望見女兒的窗戶亮着燈,心
一則因為天氣暖和了,南隅的四月同中原的六月差不多,隻能穿一件單衣,午後最熱時甚至穿襯衣都要出汗,在這樣的季節,許淑宜的腿關節稍微舒服一點;二則剛才彭其大聲怒斥邬秘書的反常行為使她心裡非常不安,自從丈夫乘車到海軍基地去以後,她一直坐不住,在想着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有越來越多的迹象使她産生了可能發生災難的預感。
她是一個資曆不淺而比較單純的人,直到不久前還以為彭其的問題已經搞清楚了,堅信毛主席“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她想,無論是誰,都會不折不扣地按照這個方針辦事。
過去,她自己在領導一個科學研究機關時,對任何犯錯誤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目前看起來,事情正在起着變化,至少,她感到别人的做法與她的做法是不大相同的。
彭其在下部隊檢查工作的前一個晚上曾經把北京打給陳政委的電話内容告訴了她,這幾天裡,她把那個電話的全文背得爛熟了,并且将一句句話掰開來,拆散了,反複數十次地進行研究,她得出來的結論是并不十分可怕的。
而彭其卻聳人聽聞地要她做好最壞的準備,甚至要打算由她單獨帶着女兒去過完餘下的日子。
她想,怎麼可能呢?他畢生精力都貢獻在自己參加發起的這場革命中,而革命竟要調過頭來把他吃掉,豈不是太奇怪了嗎?但她一直在不斷注意地方造反派的小報,從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中好像也感覺到的确是到了一個反常的時代,一切原來不合理的事物,現在都變成最合理的了,原來合理的,反過來成了非常荒謬的。
她弄不清,世間的事物怎麼會經常産生一些這樣的颠三倒四的變化。
如果說全國解放是開辟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因而帶來了是非觀念的大變化,那是容易理解的,因為已經由一個新的政權取代了舊的政權,原來被壓迫的階級變成了當權的階級。
但是現在的變化怎麼去理解呢?難道也要更換政權了嗎?難道階級關系又将重新颠倒過去了嗎?地方上每一個單位的領導人都被打倒了,将要出現的新掌權者又是一個什麼階級呢?共産黨是無産階級的先鋒隊,那些無黨派的造反頭頭能劃歸到一個統一的階級範疇裡去嗎?許淑宜是鑽研過理論的,她被當前的理論問題弄得很窘,隻好用一句話來解脫自己:“相信毛主席。
” 有關這些複雜的理論問題,她在昨天晚上入睡的時候已經下決心再不想了,今天所想的都是眼前的現實。
她深深了解,彭其是一個很堅強的人,也是脾氣很倔的人。
堅強可以使人在狂風暴雨的摧殘下不倒不折不彎腰;但脾氣倔,可不見得是一種好性格,目前看起來,彭其的倔勁上升了,要是有人采取侮辱性的形式鬥争他,他會怎麼樣呢?真叫人擔心啊!夫妻雖然是人類關系中最密切的一種關系,但遇上社會責任以及個人的喜怒哀樂時,是無法互相代替的。
要是能夠代替就好了,或者能把兩個人的處境交換一下就好了。
而這隻是幻想,是由于現實的希望達到了極窮而變化成為虛幻的東西,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
轎車回來了,盡管司機着力不弄出聲響來,許淑宜仍能聽見。
雖然她那當将軍的丈夫一天到晚忙于軍事上的大事,每每回家總是往辦公室裡鑽,不像那些小家小戶有那麼多親近溫存的機會,但是,隻要那部黑色轎車進了這個院子,丈夫的腳步聲在樓梯上一響,她就感到身邊有着他的體溫,空氣中充溢着他身上那種特殊的令人喜悅的氣味。
如果是在愁悶的時候,就會立即開朗起來;如果是在困惑的時候,就會馬上明白起來。
彭其的腳步聲經常是噔噔噔沒有多大變化的,部隊打了勝仗也好,他正在生氣也好,或許平平常常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也好,他登上樓梯的腳步聲從來沒有變化過。
果真是毫無變化的嗎?這隻是一般人的感覺,而許淑宜一聽,便能把他在各種不同心情時的腳步聲區别得清清楚楚,但要她講出區别的特征來卻做不到。
今天是怎麼啦?小車開進院子這麼久了,還不見彭其上樓,也沒有聽到他與戰士說話的聲音,難道是産生了幻覺,小車并沒有回來?她心裡像電火花一樣閃跳了一下。
又是不正常的現象,近來經常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不正常,不祥的預感像滾雪球似的,步步增大,日趨醒目了。
電火花一閃,雪球又滾動了一回。
許淑宜很不放心,困難地走下樓去,找到小車司機一問,司機告訴她:“司令員在海軍基地,今晚可能不會回來,邬秘書要我把車開回來。
” 這樣的回答能令人滿意嗎?不滿意也隻能這樣了。
她在院子裡望見女兒的窗戶亮着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