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人的帳

關燈
,芙蓉鎮開始改半月墟為五天墟。

    這就是講,一月六墟,對不對?”李國香又注視了胡玉音一眼。

     胡玉音仍舊點點頭,沒做聲。

    她不曉得女組長為什麽要扯得這麽遠,像要翻什麽老案。

     “到今年二月底止,一共是兩年零九個月,”李國香組長繼續說,不過她眼睛停留在記事本上了,“也就是說,一共是三十三個月份,正好,逢了一百九十八墟,對不對?” 胡玉音呆住了。

    她沒有再點頭。

    她開始預感到,自己像在受審。

     “你每墟都做了大約五十斤大米的米豆腐賣。

    有人講這是家庭副業,我們暫且不管這個。

    一斤米的米豆腐你大約可以賣十碗。

    你的定價不高,量也較足。

    這叫薄利多銷。

    你的作料香辣,食具乾淨,油水也比較厚。

    所以受到一些顧客的歡迎。

    你一墟賣掉的是五百碗,也就是五十塊錢,有多無少。

    一月六墟,你的月收入為三百元。

    三百元中,我們替你留有餘地,除掉一百元的成本花銷,不算少了吧?你每月還純收入兩百元!順便提一句,你的收入達到了一位省級首長的水平。

    一年十二個月,你每年純收入二千四百元!兩年零九個月,累計純收入六千六百元!” 胡玉音怎麽也沒有料到,女組長會替她算出這麽一筆明細賬來!她的收入達到了一位省長級幹部的水平,累計六千六百元!天啊,天啊,自己倒是從沒這樣算過哪--真是五雷轟頂!她頓時就像被閃電擊中了一樣。

     “小本生意,我從沒這麽算過賬--糊裡糊塗過日子,錢是賺了一點,都起這新屋花費了--李組長,我賣米豆腐有小販營業證,得到政府許可,沒有犯法--” “我們并沒有認定你就犯了法、搞了剝削呀!”李國香還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臉色,“你門口不是貼着副紅紙對聯,『發社會主義紅财』嗎?聽說這對聯還是出自五類分子秦書田的大手筆。

    你不要緊張,我隻不過是來摸個底,落實一下情況。

    ” 胡玉音的神情一下子由驚恐變成了麻木冷漠,眼睛盯着樓闆,抿緊了嘴唇。

    李國香倒是沒有計較她的這态度,也不在乎她吱聲不吱聲。

     “還有個情況。

    糧站主任谷燕山,每一墟都從打米廠批給你六十斤大米做米豆腐原料,是不是?”李國香的臉色越來越嚴肅,一時間,真有點像是在訊問一個行為不正當的女人一樣。

     “不不!那不能算大米,是打米廠的下腳,碎米谷頭子。

    我每墟都要從裡頭選出砂子,篩出谷殼、稗子、土。

    而且,碎米谷頭子老谷主任也不隻批給我一個,鎮上好多單位和私人,都買來喂豬--我開初也買來喂豬,後來才做了點小本生意--”一聽關連到了糧站的老谷主任,胡玉音就像從冷漠麻木中清醒了過來,大聲申辯。

    老谷是個好人,自己就算犯了法,也不能把人家連累了。

     “所以我先前每墟隻算了你五十斤米的米豆腐。

    除去十斤的谷殼、砂子、稗子、土,總夠了吧。

    我是給你留了寬餘哪。

    再說,人家買碎米谷頭子是喂了肥豬賣給國家,你買碎米谷頭子是變成了商品,喂了顧客!” 李國香組長的話産生了威力,一下子把胡玉音鎮住了。

    接着,女組長又穩住了自己的聲調,繼續念着本本裡的賬目說: “一月六墟,每墟六十斤,兩年零九個月,一百九十八墟。

    就是說,糧站主任谷燕山總共批給你大米一萬一千八百八十斤!這是一個什麽數字?當然,這是另外一個問題,雖和你有關系,但主要不在你這裡--” 算過賬,李國香組長在筆記本上寫了一行:“經和米豆腐攤販胡玉音本人核對,無誤。

    ”就走了。

    胡玉音相送到大門口。

    她心裡像煎着一鍋油,連請“李組長打了點心再走”這樣的客氣話都沒有講一句。

     晚上,胡玉音把女組長李國香跟她算的一本賬,一萬多斤大米和六千六百元純收入的事,告訴了黎桂桂。

    兩口子膽戰心驚,果然就像财老倌面臨着第二次土改一樣。

    但舊社會的财老倌已經成了五類分子,他們反倒臭狗糞臭到底,不怕了。

    胡玉音兩夫婦是在新社會裡攢了點錢,難道也要重新劃成分,定為新的地主、富農? 至此。

    胡玉音和黎桂桂夜夜難合眼。

    他們認定了自己隻是個住爛木闆屋的命。

    住爛木闆屋雖然怕小偷,卻有種政治上的安全感似的。

    他們再不去想什麽受不受孕、巴不巴肚,而是暗暗慶幸自己沒有後代子嗣。

    不然娃兒都跟着大人當了小五類分子,那才是活作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