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不是?”
說完這話,梁大牙才發覺自己已經在地上走了,趕緊吆喝那兩個擡擔架的人:“過來過來,你們怎麼閑着啦?聽見楊司令跟窦副司令的話了沒有?老子雖說沒挂彩,但老子也是功臣麼,你們還是得擡着我走。
” 兩個擔架隊員不樂意了,嘴裡叽叽咕咕地看了看楊庭輝,說:“我們是擡傷員的。
梁隊長你既然沒有挂彩,活蹦亂跳的,那麼人高馬大的一大坨,讓我們擡着,你不難為情?” 梁大牙眼珠子一瞪:“他娘的還反了你們不成?下次作戰你們去跟鬼子玩刀子,老子擡你們。
” 說完就一把拽過擔架,強行坐了上去。
兩個擔架隊員不敢繼續反抗,隻是可憐兮兮地拿眼瞅着楊庭輝。
楊庭輝也是無奈,苦笑了一下。
窦玉泉打了個圓場,對擔架隊員說:“梁隊長這回的确是辛苦了,你們也辛苦點,就擡着他吧。
” 三 回到梅嶺之後,楊庭輝關照讓梁大牙美美地睡了一覺,自己召集支隊領導開會,商量提拔梁大牙的問題。
梁大牙一覺從晌午睡到晚上,醒來已是日落西山。
當晚,支隊部果然擺了一桌酒席,都是大碗的魚肉,還有日本人的罐頭。
入席不久,楊庭輝就鄭重宣布,梁大牙同志由小隊長升任中隊長,管轄八十多号人。
在座的朱疆等幾個中隊長和小隊長們頓時起開了哄,你一碗我一碗地向梁大牙灌酒。
梁大牙本來就是海量,今日把仗打得神氣,又得到了重用,心情好極了,自然不會推辭,來者不拒,大碗碰得山響,喝得氣沖霄漢。
尤其使梁大牙感到愉快的是,席面上除了楊庭輝和王蘭田、窦玉泉、張普景等支隊首長,還有兩個女八路,就是梁大牙在榆林寨看見過的那兩位。
楊庭輝介紹說,那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叫安雪梅,是地方政權的區長,年輕的老革命。
另外一個——也就是引起梁大牙特别注意的那位——名字叫東方聞音,是大上海的學生娃呢。
日軍進攻北平盧溝橋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娃娃,就跟大同學們一起參加呼籲抗戰的學潮運動,還給上海的地下黨救護過傷員。
眼下在支隊政治部當宣傳部長。
“别看姑娘年輕,她的那手小楷字,連洛安州的老先生都自愧不如呢。
”楊庭輝最後強調說。
宣傳部長是個多麼大的官兒,梁大牙不曉得,梁大牙也不想曉得。
在他看來,東方聞音不過是個嫩得出水的妮子。
但是這個妮子眉眼水靈,細皮嫩肉,身段子姣好飄逸,這一點梁大牙是慧眼識珠的。
酒過三巡,梁大牙就站起身來給衆人回敬。
先是向楊庭輝等支隊首長敬,敬到張普景的面前,張普景說:“梁大牙,祝賀你打了勝仗,但你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 梁大牙鬧不明白戒驕戒躁是個什麼意思,驢頭不對馬嘴地說:“那是那是,我要借刀借炮牽驢殺人,殺這幾個小鬼子算什麼?往後我管的人馬多了,我還要去打洛安州呢。
”一句話說得張普景哭笑不得。
然後又跟窦玉泉碰碗,梁大牙說:“窦副司令,這回你看出來了吧,咱的訓練還是管用的。
不過,别搞花拳繡腿,往後你得多教咱幾招遊擊戰術,這東西最管用。
” 窦玉泉說:“那好,你梁大牙愛學習,那我當然支持了,明天我就帶你們練麻雀戰。
” 碰碗碰到東方聞音的面前,梁大牙的情緒就達到了高潮,說:“我看老八路們見面都興握手呢,咱如今也是老八路了,你不跟咱也握一下?” 東方聞音白皙的臉龐微微紅了一下,但是很快就落落大方地笑了,伸出手來說:“梁大牙同志,你勇敢殺敵,了不起啊。
我們都要向你學習呢。
” 梁大牙抓住東方聞音的手,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掌心裡。
這隻小手當真又白又嫩,軟綿綿的熱乎乎的,像是才出架的鮮豆腐。
梁大牙輕輕地晃動着這隻小手,再說出的話裡就多出幾分雅緻了,咧嘴謙虛道:“哪裡哪裡,國難當頭,匹夫有責麼。
咱做得還很不夠,隻要你們大夥看着快活,往後咱還要多殺幾個狗……狗……狗娘養的……” 其實梁大牙後面的一截話本來要說的是多殺幾個狗日的鬼子,可是話到嘴邊又拐了個彎,他大約是被東方聞音那張鮮豔的笑臉給洗了一下嘴巴,覺得狗娘養的比狗日的幾個字聽起來似乎要雅緻一些。
東方聞音身邊的安雪梅看見梁大牙同志有點失态,沖對面的王蘭田副政委意味深長地抿嘴一笑,王蘭田卻熟視無睹。
張普景對梁大牙的行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看他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簡直跟綠林好漢沒什麼兩樣,這哪裡像個革命軍人啊?他幾次都想起身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但都被窦玉泉用眼神勸阻了。
窦玉泉悄悄地說:“張主任,梁大牙畢竟是死裡逃生回來的,又打死了不少鬼子,不拘這點小節又算得了什麼呢?” 張普景臉一沉說:“打了幾個鬼子就可以這樣放肆嗎?我們是八路軍,不是江湖好漢。
”張普景的聲音很大,好在被淹沒在一片敬酒碰碗的喧嚣聲中,梁大牙壓根兒就沒聽見。
但有一個人注意到了張普景的臉色,這個人就是楊庭輝。
楊庭輝知道藍橋埠人向來剽悍,既然連死都不怕,别的也就沒有多少東西可怕的了。
對于梁大牙同志來說,難為情一說恐怕前所未有,害羞二字在他更是聞所未聞。
楊庭輝當然看出了張普景的厭惡情緒,見梁大牙握住東方聞音的手遲遲不肯放松,也覺得不大雅觀,甚至覺得隐隐心疼,但是又不好公開提醒,那層别扭不說破别人還不怎麼在意,說破了大家反而尴尬。
他隻好端起酒碗,站起身來大呼小叫:“來來來,都别停下,咱們喝酒哇!” 衆人也連忙舉起酒杯,熱烈地咋呼:“梁隊長,别裝孬呀,咱們痛痛快快地喝哇,為你老梁慶功哇。
” 梁大牙正在春風得意之際,在他那雙蒲扇般寬大瓦缸般粗糙的手裡,平靜地躺着一隻充滿了神奇的軟綿綿的小手,他的心裡真是愈發滋潤起來,三分醉意加上七分春風,又往他的血管裡注進了十二分豪氣。
他把一隻陶瓷大碗高舉起來,往四周叮裡咣當一陣亂碰,披頭散發地吼了一嗓子:“喝,喝哇……喝醉了拉雞巴倒。
” 一得意,髒話又不由自主地冒出來了。
正在梁大牙舉碗豪飲之際,東方聞音卻脆脆地笑了起來:“梁大牙同志,你把我的手放開呀,我也要跟同志們碰碗呢。
” 同志們這才發現,梁大牙同志的确是酒喝多了。
梁大牙同志自從握住了東方聞音的手,就一直沒有松開過。
梁大牙和東方聞音之間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事後梁大牙就經常琢磨,東方聞音雖然說比他先參加八路軍,但看模樣,不過是個年輕漂亮的妮子。
她不像韓秋雲那樣紮着個羊角獨辮,也不像水蛇腰那樣在腦袋後面挽一個花裡胡哨的發髻。
人家東方聞音那一頭齊耳短發托着一張白中飄紅的鴨蛋形臉龐,像是四五月間剛剛見紅的水蜜桃。
那雙水汪汪的眸子就像一對明亮的星星,讓人見着就想把它們捂在懷裡。
人家那眼角兒還挑挑的,不笑也像是在笑着。
還有那楊柳般輕盈的身段子,高高爽爽的勻勻稱稱的,棕色的牛皮帶束在腰間,愈發襯得神采飄揚。
梁大牙狠狠地想,要是能夠娶個城裡來的女八路做婆娘,自己的這個八路那就算當到如來佛的屁股底下了,夢裡都是阿彌陀佛,那不硌壞韓秋雲的眼珠子才怪呢。
一往這回事上想,梁大牙就覺得渾身有一種說不清楚的舒坦。
盡管這件事在眼下還隻是一種幻想或者說隻是一種朦胧的渴望,但是梁大牙已經有足夠的理由為此而提前進入幸福狀态。
想一想心裡都是甜甜的。
有了一縷若隐若現的對于美好前程的夢幻之絲在暗中牽引,梁大牙就把自己的日子翻了個底兒朝天。
每日裡帶領中隊訓練再也不像以往那樣稀裡馬虎地放任自流了,如今是一個課目一個動作的來,完全按照副司令員窦玉泉和副參謀長姜家湖制定的計劃進行。
他手下的幾個小隊長都是藍橋埠鄉親,有朱一刀、陶三河、曲歪嘴,原先在藍橋埠都是聽梁大牙吆喝的,現在當了小隊長,當然對梁大牙更加唯命是從了。
梁大牙的中隊長委實當得舒暢,組織訓練更是耀武揚威。
當然,最讓梁大牙快活的訓練課目還是掄大刀拼刺殺。
倘若哪回訓練時東方聞音正好從場子邊上走過,那就了不得,梁大牙的那身功夫就更是發揮得騰雲駕霧。
梁大牙自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琢磨自古美人愛英雄,隻要他梁大牙能多砍日本鬼子,天上的七仙女他也能摸一把。
但是梁大牙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想到,他的行為為他的将來埋下了一顆禍種——他惹惱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主持特委工作的副書記、一直在暗中戀着東方聞音的江古碑。
江古碑這段時間在江淮分局開會,學習中央的洛川會議精神。
回來之後就有風言風語傳到耳朵裡,說是遊擊支隊裡來了一個五大三粗的莽漢,對東方聞音心存不軌,打了幾個小仗,自恃有功,甚至對東方聞音動手動腳。
江古碑的惱火在于,雖然他還沒有向東方聞音表白什麼——他的那點朦胧的愛情火苗曾經受到張普景和窦玉泉善意而又嚴厲的提醒:革命者以事業為重,眼下正是鬥争複雜時期,應該堅決摒棄小資産階級情調,絕不能在凹凸山區纏綿于兒女情長。
如此,江古碑才把一腔熱烈的愛情之火深埋在心底,卻在暗暗地眷戀着那個清純如水的姑娘。
哪裡想到,他都不敢做的事情,一個剛剛參加八路的泥腿子,卻癞蛤蟆想吃天鵝肉,并且明火執仗地動了手。
盡管他不相信東方聞音會跟那個癞蛤蟆有什麼瓜葛,但他的心裡還是十分不舒服。
豈止不舒服,簡直是痛恨。
四 這一年是凹凸山根據地大發展時期,除了遊擊支隊在遊擊戰中不斷擴充壯大,地方工作也有聲有色,主持特委工作的江古碑提出了“建設布爾什維克蘇維埃”的口号,并以李文彬擔任縣委書記的陳埠縣為模範縣,要建立“凹凸山的巴黎公社”。
李文彬的事業進入到一個高潮階段。
這個來自武漢的熱血青年,曾經被一篇秘密流傳的文章《紅星照耀中國》激動得心潮澎湃,毅然投筆來到革命陣營,以巨大的熱情要在中國革命的領域裡施展宏偉的抱負。
是啊,中國太黑暗了,封建統治,列強統治,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民不聊生。
革命,就是要砸爛一切舊有的秩序,就是要徹底地推翻一切反動統治,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世界。
他的家庭就是官僚家庭,在他看來是腐朽的剝削階級。
他崇尚革命,崇尚蘇維埃,崇尚巴黎公社,他在宣布脫離家庭的時候提出來的口号是:“不當少爺,要當主人;不做資産階級的寄生蟲,要當無産階級的馬前卒。
” 後來進入凹凸山,由于凹凸山根據地的領導人在支隊和特委主要負責人的配備上同江淮軍區和分局産生了分歧,又是李文彬第一個表現了高風亮節,表示要到最底層去,他選擇了革命基礎十分薄弱的陳埠縣,以滿腔熱情打開了局面。
初到陳埠縣的時候,工作極其艱難,這裡的老百姓對革命茫然無知,原先楊庭輝派來的幾個黨員隻熱衷于組織武裝,拉起了幾個武委會,尤其讓李文彬不滿的是,這些人對于徹底砸爛舊的秩序沒有太大的熱情。
他們說,陳埠縣的縣太爺尤大頭是個老好人,不反對共産黨,不反對抗日,還經常給遊擊支隊送糧送衣,隻要你不招惹他,他就不會做對革命不利的事。
李文彬對這些話很反感。
那個尤大頭是反動軍閥某某某委任的縣知事,土匪進山的時候他是縣長,國民黨來了他還是縣長,他就是靠這種八面玲珑的手段維持他的統治。
給遊擊支隊送糧送衣又能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他同情革命?說明他是革命者?完全是胡說八道。
我們共産黨必須建立布爾什維克的政權,應該由徹底的革命者來當縣長。
有了這個認識,李文彬就向特委打了報告,要發動民衆,要以革命的姿态而不是妥協的姿态開展陳埠縣的工作,要推翻舊的政權,攆走縣長,沒收奸商财物——這些提議都得到了特委的肯定。
那段時間,李文彬被革命的激情燃燒着,由一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少爺一變而成為農民運動的領袖。
他走鄉串戶,宣講革命知識,到雇農家裡去,到手工業者家裡去,尤其見效的是到縣立師範學校去,在那裡,他得到了最大的支持,學生們對外面的世界比山野村夫們知道得多,學生們對于闖出凹凸山幹一番驚天動地革命事業的熱情比農工要高得多。
也就在這個時期,李文彬遇到了人生的一個必然問題。
一個女子,一個凹凸山雇農的女兒,闖進了他的心田,在他的内心深處,在澎湃的激情的海洋裡,占據了重要的一角。
李文彬來到陳埠縣之後,在當地黨組織的秘密安排下,住在四區的崔家集。
這是一個雇農家庭,房東是早期的農會會員。
雖然這裡的農會沒有大的作為,但他們是支持革命的,具體地說,他們支持把他們由窮人變成富人的想法和行動,因此,這樣的家庭是相對可靠的。
這裡也就成了李文彬的活動中心。
房東的女兒是一個十七歲的村姑,每當李文彬秘密召集會議的時候,村姑就在門樓外面一邊做着女紅,一邊望風。
村姑沒讀過書,不知道革命是哪路神仙,但她知道那是窮人的事業,一個淺顯的道理是,隻有窮人對那個讀書人的話有興趣。
她同樣不知道縣委書記是哪路神仙,在她的眼睛裡,他就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從城裡來的少爺。
但是,有一點她能夠揣摩到,他是個了不起的人,她耳聞目睹了這個戴着眼鏡的年輕人的作為,在一群山裡漢子的面前,他就像一隻振動翅膀的雄鷹,煽動出火一樣熱烈的激情。
他的身影神奇而又新鮮,在村姑的心裡一次又一次地劃下了深深的轍印。
每當他出門較長時間,她總是在心裡為他禱告,想象着他奔走在山村裡的樣子,為他擔憂又為他快樂。
幾天見不到他,就有一種怅然若失的郁悶,常常裝着不經意的樣子倚門而望。
終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氣獨自走進了他居住的西廂房
” 兩個擔架隊員不樂意了,嘴裡叽叽咕咕地看了看楊庭輝,說:“我們是擡傷員的。
梁隊長你既然沒有挂彩,活蹦亂跳的,那麼人高馬大的一大坨,讓我們擡着,你不難為情?” 梁大牙眼珠子一瞪:“他娘的還反了你們不成?下次作戰你們去跟鬼子玩刀子,老子擡你們。
” 說完就一把拽過擔架,強行坐了上去。
兩個擔架隊員不敢繼續反抗,隻是可憐兮兮地拿眼瞅着楊庭輝。
楊庭輝也是無奈,苦笑了一下。
窦玉泉打了個圓場,對擔架隊員說:“梁隊長這回的确是辛苦了,你們也辛苦點,就擡着他吧。
” 三 回到梅嶺之後,楊庭輝關照讓梁大牙美美地睡了一覺,自己召集支隊領導開會,商量提拔梁大牙的問題。
梁大牙一覺從晌午睡到晚上,醒來已是日落西山。
當晚,支隊部果然擺了一桌酒席,都是大碗的魚肉,還有日本人的罐頭。
入席不久,楊庭輝就鄭重宣布,梁大牙同志由小隊長升任中隊長,管轄八十多号人。
在座的朱疆等幾個中隊長和小隊長們頓時起開了哄,你一碗我一碗地向梁大牙灌酒。
梁大牙本來就是海量,今日把仗打得神氣,又得到了重用,心情好極了,自然不會推辭,來者不拒,大碗碰得山響,喝得氣沖霄漢。
尤其使梁大牙感到愉快的是,席面上除了楊庭輝和王蘭田、窦玉泉、張普景等支隊首長,還有兩個女八路,就是梁大牙在榆林寨看見過的那兩位。
楊庭輝介紹說,那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叫安雪梅,是地方政權的區長,年輕的老革命。
另外一個——也就是引起梁大牙特别注意的那位——名字叫東方聞音,是大上海的學生娃呢。
日軍進攻北平盧溝橋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娃娃,就跟大同學們一起參加呼籲抗戰的學潮運動,還給上海的地下黨救護過傷員。
眼下在支隊政治部當宣傳部長。
“别看姑娘年輕,她的那手小楷字,連洛安州的老先生都自愧不如呢。
”楊庭輝最後強調說。
宣傳部長是個多麼大的官兒,梁大牙不曉得,梁大牙也不想曉得。
在他看來,東方聞音不過是個嫩得出水的妮子。
但是這個妮子眉眼水靈,細皮嫩肉,身段子姣好飄逸,這一點梁大牙是慧眼識珠的。
酒過三巡,梁大牙就站起身來給衆人回敬。
先是向楊庭輝等支隊首長敬,敬到張普景的面前,張普景說:“梁大牙,祝賀你打了勝仗,但你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 梁大牙鬧不明白戒驕戒躁是個什麼意思,驢頭不對馬嘴地說:“那是那是,我要借刀借炮牽驢殺人,殺這幾個小鬼子算什麼?往後我管的人馬多了,我還要去打洛安州呢。
”一句話說得張普景哭笑不得。
然後又跟窦玉泉碰碗,梁大牙說:“窦副司令,這回你看出來了吧,咱的訓練還是管用的。
不過,别搞花拳繡腿,往後你得多教咱幾招遊擊戰術,這東西最管用。
” 窦玉泉說:“那好,你梁大牙愛學習,那我當然支持了,明天我就帶你們練麻雀戰。
” 碰碗碰到東方聞音的面前,梁大牙的情緒就達到了高潮,說:“我看老八路們見面都興握手呢,咱如今也是老八路了,你不跟咱也握一下?” 東方聞音白皙的臉龐微微紅了一下,但是很快就落落大方地笑了,伸出手來說:“梁大牙同志,你勇敢殺敵,了不起啊。
我們都要向你學習呢。
” 梁大牙抓住東方聞音的手,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掌心裡。
這隻小手當真又白又嫩,軟綿綿的熱乎乎的,像是才出架的鮮豆腐。
梁大牙輕輕地晃動着這隻小手,再說出的話裡就多出幾分雅緻了,咧嘴謙虛道:“哪裡哪裡,國難當頭,匹夫有責麼。
咱做得還很不夠,隻要你們大夥看着快活,往後咱還要多殺幾個狗……狗……狗娘養的……” 其實梁大牙後面的一截話本來要說的是多殺幾個狗日的鬼子,可是話到嘴邊又拐了個彎,他大約是被東方聞音那張鮮豔的笑臉給洗了一下嘴巴,覺得狗娘養的比狗日的幾個字聽起來似乎要雅緻一些。
東方聞音身邊的安雪梅看見梁大牙同志有點失态,沖對面的王蘭田副政委意味深長地抿嘴一笑,王蘭田卻熟視無睹。
張普景對梁大牙的行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看他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簡直跟綠林好漢沒什麼兩樣,這哪裡像個革命軍人啊?他幾次都想起身離開這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但都被窦玉泉用眼神勸阻了。
窦玉泉悄悄地說:“張主任,梁大牙畢竟是死裡逃生回來的,又打死了不少鬼子,不拘這點小節又算得了什麼呢?” 張普景臉一沉說:“打了幾個鬼子就可以這樣放肆嗎?我們是八路軍,不是江湖好漢。
”張普景的聲音很大,好在被淹沒在一片敬酒碰碗的喧嚣聲中,梁大牙壓根兒就沒聽見。
但有一個人注意到了張普景的臉色,這個人就是楊庭輝。
楊庭輝知道藍橋埠人向來剽悍,既然連死都不怕,别的也就沒有多少東西可怕的了。
對于梁大牙同志來說,難為情一說恐怕前所未有,害羞二字在他更是聞所未聞。
楊庭輝當然看出了張普景的厭惡情緒,見梁大牙握住東方聞音的手遲遲不肯放松,也覺得不大雅觀,甚至覺得隐隐心疼,但是又不好公開提醒,那層别扭不說破别人還不怎麼在意,說破了大家反而尴尬。
他隻好端起酒碗,站起身來大呼小叫:“來來來,都别停下,咱們喝酒哇!” 衆人也連忙舉起酒杯,熱烈地咋呼:“梁隊長,别裝孬呀,咱們痛痛快快地喝哇,為你老梁慶功哇。
” 梁大牙正在春風得意之際,在他那雙蒲扇般寬大瓦缸般粗糙的手裡,平靜地躺着一隻充滿了神奇的軟綿綿的小手,他的心裡真是愈發滋潤起來,三分醉意加上七分春風,又往他的血管裡注進了十二分豪氣。
他把一隻陶瓷大碗高舉起來,往四周叮裡咣當一陣亂碰,披頭散發地吼了一嗓子:“喝,喝哇……喝醉了拉雞巴倒。
” 一得意,髒話又不由自主地冒出來了。
正在梁大牙舉碗豪飲之際,東方聞音卻脆脆地笑了起來:“梁大牙同志,你把我的手放開呀,我也要跟同志們碰碗呢。
” 同志們這才發現,梁大牙同志的确是酒喝多了。
梁大牙同志自從握住了東方聞音的手,就一直沒有松開過。
梁大牙和東方聞音之間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事後梁大牙就經常琢磨,東方聞音雖然說比他先參加八路軍,但看模樣,不過是個年輕漂亮的妮子。
她不像韓秋雲那樣紮着個羊角獨辮,也不像水蛇腰那樣在腦袋後面挽一個花裡胡哨的發髻。
人家東方聞音那一頭齊耳短發托着一張白中飄紅的鴨蛋形臉龐,像是四五月間剛剛見紅的水蜜桃。
那雙水汪汪的眸子就像一對明亮的星星,讓人見着就想把它們捂在懷裡。
人家那眼角兒還挑挑的,不笑也像是在笑着。
還有那楊柳般輕盈的身段子,高高爽爽的勻勻稱稱的,棕色的牛皮帶束在腰間,愈發襯得神采飄揚。
梁大牙狠狠地想,要是能夠娶個城裡來的女八路做婆娘,自己的這個八路那就算當到如來佛的屁股底下了,夢裡都是阿彌陀佛,那不硌壞韓秋雲的眼珠子才怪呢。
一往這回事上想,梁大牙就覺得渾身有一種說不清楚的舒坦。
盡管這件事在眼下還隻是一種幻想或者說隻是一種朦胧的渴望,但是梁大牙已經有足夠的理由為此而提前進入幸福狀态。
想一想心裡都是甜甜的。
有了一縷若隐若現的對于美好前程的夢幻之絲在暗中牽引,梁大牙就把自己的日子翻了個底兒朝天。
每日裡帶領中隊訓練再也不像以往那樣稀裡馬虎地放任自流了,如今是一個課目一個動作的來,完全按照副司令員窦玉泉和副參謀長姜家湖制定的計劃進行。
他手下的幾個小隊長都是藍橋埠鄉親,有朱一刀、陶三河、曲歪嘴,原先在藍橋埠都是聽梁大牙吆喝的,現在當了小隊長,當然對梁大牙更加唯命是從了。
梁大牙的中隊長委實當得舒暢,組織訓練更是耀武揚威。
當然,最讓梁大牙快活的訓練課目還是掄大刀拼刺殺。
倘若哪回訓練時東方聞音正好從場子邊上走過,那就了不得,梁大牙的那身功夫就更是發揮得騰雲駕霧。
梁大牙自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琢磨自古美人愛英雄,隻要他梁大牙能多砍日本鬼子,天上的七仙女他也能摸一把。
但是梁大牙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想到,他的行為為他的将來埋下了一顆禍種——他惹惱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主持特委工作的副書記、一直在暗中戀着東方聞音的江古碑。
江古碑這段時間在江淮分局開會,學習中央的洛川會議精神。
回來之後就有風言風語傳到耳朵裡,說是遊擊支隊裡來了一個五大三粗的莽漢,對東方聞音心存不軌,打了幾個小仗,自恃有功,甚至對東方聞音動手動腳。
江古碑的惱火在于,雖然他還沒有向東方聞音表白什麼——他的那點朦胧的愛情火苗曾經受到張普景和窦玉泉善意而又嚴厲的提醒:革命者以事業為重,眼下正是鬥争複雜時期,應該堅決摒棄小資産階級情調,絕不能在凹凸山區纏綿于兒女情長。
如此,江古碑才把一腔熱烈的愛情之火深埋在心底,卻在暗暗地眷戀着那個清純如水的姑娘。
哪裡想到,他都不敢做的事情,一個剛剛參加八路的泥腿子,卻癞蛤蟆想吃天鵝肉,并且明火執仗地動了手。
盡管他不相信東方聞音會跟那個癞蛤蟆有什麼瓜葛,但他的心裡還是十分不舒服。
豈止不舒服,簡直是痛恨。
四 這一年是凹凸山根據地大發展時期,除了遊擊支隊在遊擊戰中不斷擴充壯大,地方工作也有聲有色,主持特委工作的江古碑提出了“建設布爾什維克蘇維埃”的口号,并以李文彬擔任縣委書記的陳埠縣為模範縣,要建立“凹凸山的巴黎公社”。
李文彬的事業進入到一個高潮階段。
這個來自武漢的熱血青年,曾經被一篇秘密流傳的文章《紅星照耀中國》激動得心潮澎湃,毅然投筆來到革命陣營,以巨大的熱情要在中國革命的領域裡施展宏偉的抱負。
是啊,中國太黑暗了,封建統治,列強統治,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民不聊生。
革命,就是要砸爛一切舊有的秩序,就是要徹底地推翻一切反動統治,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世界。
他的家庭就是官僚家庭,在他看來是腐朽的剝削階級。
他崇尚革命,崇尚蘇維埃,崇尚巴黎公社,他在宣布脫離家庭的時候提出來的口号是:“不當少爺,要當主人;不做資産階級的寄生蟲,要當無産階級的馬前卒。
” 後來進入凹凸山,由于凹凸山根據地的領導人在支隊和特委主要負責人的配備上同江淮軍區和分局産生了分歧,又是李文彬第一個表現了高風亮節,表示要到最底層去,他選擇了革命基礎十分薄弱的陳埠縣,以滿腔熱情打開了局面。
初到陳埠縣的時候,工作極其艱難,這裡的老百姓對革命茫然無知,原先楊庭輝派來的幾個黨員隻熱衷于組織武裝,拉起了幾個武委會,尤其讓李文彬不滿的是,這些人對于徹底砸爛舊的秩序沒有太大的熱情。
他們說,陳埠縣的縣太爺尤大頭是個老好人,不反對共産黨,不反對抗日,還經常給遊擊支隊送糧送衣,隻要你不招惹他,他就不會做對革命不利的事。
李文彬對這些話很反感。
那個尤大頭是反動軍閥某某某委任的縣知事,土匪進山的時候他是縣長,國民黨來了他還是縣長,他就是靠這種八面玲珑的手段維持他的統治。
給遊擊支隊送糧送衣又能說明什麼問題?說明他同情革命?說明他是革命者?完全是胡說八道。
我們共産黨必須建立布爾什維克的政權,應該由徹底的革命者來當縣長。
有了這個認識,李文彬就向特委打了報告,要發動民衆,要以革命的姿态而不是妥協的姿态開展陳埠縣的工作,要推翻舊的政權,攆走縣長,沒收奸商财物——這些提議都得到了特委的肯定。
那段時間,李文彬被革命的激情燃燒着,由一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少爺一變而成為農民運動的領袖。
他走鄉串戶,宣講革命知識,到雇農家裡去,到手工業者家裡去,尤其見效的是到縣立師範學校去,在那裡,他得到了最大的支持,學生們對外面的世界比山野村夫們知道得多,學生們對于闖出凹凸山幹一番驚天動地革命事業的熱情比農工要高得多。
也就在這個時期,李文彬遇到了人生的一個必然問題。
一個女子,一個凹凸山雇農的女兒,闖進了他的心田,在他的内心深處,在澎湃的激情的海洋裡,占據了重要的一角。
李文彬來到陳埠縣之後,在當地黨組織的秘密安排下,住在四區的崔家集。
這是一個雇農家庭,房東是早期的農會會員。
雖然這裡的農會沒有大的作為,但他們是支持革命的,具體地說,他們支持把他們由窮人變成富人的想法和行動,因此,這樣的家庭是相對可靠的。
這裡也就成了李文彬的活動中心。
房東的女兒是一個十七歲的村姑,每當李文彬秘密召集會議的時候,村姑就在門樓外面一邊做着女紅,一邊望風。
村姑沒讀過書,不知道革命是哪路神仙,但她知道那是窮人的事業,一個淺顯的道理是,隻有窮人對那個讀書人的話有興趣。
她同樣不知道縣委書記是哪路神仙,在她的眼睛裡,他就是一個讀書人,是一個從城裡來的少爺。
但是,有一點她能夠揣摩到,他是個了不起的人,她耳聞目睹了這個戴着眼鏡的年輕人的作為,在一群山裡漢子的面前,他就像一隻振動翅膀的雄鷹,煽動出火一樣熱烈的激情。
他的身影神奇而又新鮮,在村姑的心裡一次又一次地劃下了深深的轍印。
每當他出門較長時間,她總是在心裡為他禱告,想象着他奔走在山村裡的樣子,為他擔憂又為他快樂。
幾天見不到他,就有一種怅然若失的郁悶,常常裝着不經意的樣子倚門而望。
終于有一天,她鼓起勇氣獨自走進了他居住的西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