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你也參加了一師風潮?”
“大家都參加了,我能不參加嗎?”
“那麼你就是我們的同志啰。
” “也可以這樣說吧。
我和嘉平信裡提到的施存統、俞秀松,過去都是認識的呢。
” “原來我們是一家人啊!”嘉和伸出了手,握一握對方那雙小小的手。
他不再腼腆了,是同志嘛,就不再計較放了三朵花的小事件了。
五四少女方西泠要在許多年以後才明白自己當初并未迷亂在這杭家兩兄弟的叢林之中,她是迷亂在自己的心緒的叢林之中了。
一師風潮大操場上杭嘉平抽刀欲自殺以告白天下的一刹那,喚起了方西泠小姐強烈的激情,這樣的激情傾瀉在一個異性少年之上,便不可能不是愛情了。
由清寒的湖南書生與杭州殷富的市民女兒結合而生的獨生女兒方西泠,從小就繼承了父親的自強不息和母親的虛榮乖巧。
這兩種不同品質的奇妙結合,弄得這個女孩子既聰明伶俐,又詭谲多變。
然而此刻她還正年輕着呢,青春總是純潔的,她的激情也是純潔的。
在她的身後已經站着了利益的影子,但她自己卻尚未回過頭去瞥它一眼。
她的目光,一下子就為那封信而射向千山萬水之外了。
當她二話不說摘下自己的耳環獻給遠方時,在她身後站着的看不見的利益影子捶胸頓足大喊大叫,呼喊她懸崖勒馬。
但她充耳不聞。
此時站在她眼前接着耳環的嘉和卻完全被她的激情誘惑了。
多麼美好的女郎啊……可惜……他不願意再往下想。
“三朵花”事件,原來隻是擦破了一點表皮,現在卻成了一個傷口。
他跟着她回了幾天城,替北方的尚在藍圖中的茶館置辦了數種茶類,其間他還來來去去地路過好幾次忘憂茶莊,竟然沒想着要進去看一看。
方小姐那幾日與他形影不離,充分享受了與激情風格迥然不同的溫情。
他便有些昏然。
但他把她送上火車後他便看出來了,她的眼裡并沒有他。
“哎喲!我喝水的杯子也忘帶了,真要命真要命!上帝啊……” “你信上帝?”嘉和有些吃驚。
“那是從前的事了。
”她用小香手絹不耐煩地揩着自己的小臉,心思全部焦慮在她火車上如何喝水的問題上,“從前我媽帶我去洗的禮。
哎呀,我的杯子怎麼辦啊!”她的天足輕輕跳了起來。
嘉和從口袋裡掏出了一疊他封好的信,交給方小姐,說,“這是給嘉平的信,麻煩你轉交給他。
” 方小姐二話不說把信放進手提包,繼續跳腳:“我的杯子怎麼辦?” 嘉和從口袋裡取出了一隻杯子,杯環和杯蓋之間還拴了根細繩,以防失落分離。
方小姐輕輕張開秀口叫了一聲,眼眶一紅,她就哭了。
把方西泠送上火車再回落晖塢時,又是漫天陰雨的日子了。
下午,天如傍晚,他在村口碰見了九溪嫂。
她的頭上,紮着根白繩子。
兩人見着時相互吃一驚。
九溪嫂子失聲低問:“杭少爺,你怎麼還沒走?” “我走到哪裡去?”嘉和莫名其妙。
“跟你少奶奶回家去呀!”九溪嫂子越發迷茫,“不是說了要回去了嗎?” “誰說的?誰說的?”嘉和急了。
“不是你那個家人說的嗎?”九溪嫂子也着急了,“村裡的人都那麼樣說呢!” “你是相信他們還是相信我?”嘉和收了紙傘,讓春雨飄在他頭上,“他們叫我回去我就回去了?” “可是我們都看見你和那位城裡來的小姐,雙雙對對上了茶山,說話一直說到太陽落山才回去。
” “那有什麼?人家是我同學,是同志,人家也要來建新村的。
” 九溪嫂子發了呆,半天,一屁股就坐進了溪坑,以手擊腿大哭起來:“跳珠啊,跳珠啊,你是命太苦了啊。
你哪怕遲去一天也好啊,你就不會走上這條閻王路了啊!” 嘉和呆得手裡傘都掉了,他還是年輕,經受不了這個,但是他又得經受,他猶疑驚懼,他問:“跳珠怎麼啦?” “她死了,她上吊死了。
”九溪嫂子哇哇地哭着,“跳珠妹子,你心裡這點苦,我是曉得的啦!你是想跟了杭少爺去,做牛做馬都願意的啦!罪過啦,你那麼一個黃花閨女,你是真正紅顔薄命啊!你想不通你就慢慢地熬,你走那條絕路幹什麼啊,你啊!你這姑娘兒你怎麼那麼烈啊!你看你快走了一步,杭少爺回來你連一口苦水也吐不出了哇!罪過啊,做人苦啊,做女人苦啊……” 杭嘉和早就一屁股也坐到了這九溪十八澗的石墩子上了。
他兩眼發黑,心智迷亂,可是他卻一點感覺也沒有了。
天是立刻就要黑下來了,山水嘩嘩地淌,漫上了石墩,嘉和就坐在了水上。
澗邊不遠處又有個亭子,那上面兩排楹聯,被雨打濕了,看上去就特别清晰,其實不看嘉和也能背得出來,小的時候他曾在湯壽潛面前背過。
一句叫“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另一句叫:“曰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來”。
他記得他和采茶女子在這裡走過。
在他看來,跳珠她豈不就是一朵明麗的“陌上花”。
然而此刻他頭昏眼花,眼前一片漆黑,一道從天降下的無邊的黑幔,把他和另一種明亮的東西死死地隔開了。
“杭少爺,你不要響,跳珠的棺材擡過來了。
”九溪嫂子一把拉過了嘉和,說,“人家恨你呢,說不是你,跳珠不會去尋死的。
” 嘉和說:“是的,不是我,跳珠不會去死的,我現在欠了人間一條命了。
” “杭少爺,不要這樣說,是跳珠這女子自家的命不好。
你看人死了,屋裡一天也不停歇呢!當天就得去埋掉。
來了來了,罪過啊,送葬的人也沒有哇!” 說話間,棺材就擡過來了。
四個男人,陰沉着臉,啪啪啪啪,腳步又沉重又不祥,最後跟着白癡和白癡的娘。
白癡的娘認出了嘉和,眼露怨氣,白了他一眼,這便是小民的最大的憤怒了。
那白癡什麼也不知,頭上紮根白布,朝嘉和龇牙咧嘴地一笑。
棺材薄薄的,裡面那個人唱過歌:……橋頭有個花姣女,細頭細腳又細腰…… 村裡的人依稀記得杭家少爺的回去。
老人們還能說出,是一個獨臂長須的中年人,騎着匹白馬尋到落晖塢,又尋到了胡公廟。
他們還記得杭家少爺是用擔架擡回去的,這和兩個月前他自己背着行李走來時判若兩人。
東西也都被帶走了,剩下那本《極樂地》,不知主人是忘了,還是不想要了,便被九溪嫂拿去點了竈窩。
杭嘉和很溫順地服從了命運的安排,擡上擔架,他看見天空又大又藍,白雲升起又沉落,兩邊的夏茶又該采摘了。
山坡上,女人又像紅雲一樣缭繞了。
原來,什麼也沒有變就是什麼都變了,嘉和歎了一口氣。
趙寄客騎着馬,陪在擔架邊,他現在是陪伴他人的人了。
路過雞籠山時,人們不約而同地都停住了腳步。
嘉和撐起身子來,望着很遠的山坳,那裡有一片茶園,包圍着數個墳茔。
那裡有茶清伯,還有他的生身母親。
他望着望着,眼睛熱了起來,一片綠色中泛起紅色,一塊一塊的,又凝聚成房頂一樣的東西,在那綠中隐隐明滅。
那是什麼?是我那年到雲和去時在江兩岸看到的景色嗎?或者,就是采茶女在茶山上又采茶了?漸漸地,又有白霧般的東西彌漫了開來,在紅與綠之間缭繞着。
趙寄客彎下腰,說:“清明時再來吧。
” 嘉和吃驚地問:“你沒看見?” 所有同行的人便都困惑地看着他。
“紅的,綠的,白的……” 撮着伯歎了口氣,對趙寄客說:“大少爺一直在發高燒呢。
” “你真沒看見?”嘉和繼續問。
趙寄客含含糊糊地說:“或許……我眼睛不大好……” 嘉和閉上了眼睛想,他們都沒有看見,那就是隻有我才能看得見的東西了…… 這麼想着,他一頭栽倒,便昏迷了過去……
” “也可以這樣說吧。
我和嘉平信裡提到的施存統、俞秀松,過去都是認識的呢。
” “原來我們是一家人啊!”嘉和伸出了手,握一握對方那雙小小的手。
他不再腼腆了,是同志嘛,就不再計較放了三朵花的小事件了。
五四少女方西泠要在許多年以後才明白自己當初并未迷亂在這杭家兩兄弟的叢林之中,她是迷亂在自己的心緒的叢林之中了。
一師風潮大操場上杭嘉平抽刀欲自殺以告白天下的一刹那,喚起了方西泠小姐強烈的激情,這樣的激情傾瀉在一個異性少年之上,便不可能不是愛情了。
由清寒的湖南書生與杭州殷富的市民女兒結合而生的獨生女兒方西泠,從小就繼承了父親的自強不息和母親的虛榮乖巧。
這兩種不同品質的奇妙結合,弄得這個女孩子既聰明伶俐,又詭谲多變。
然而此刻她還正年輕着呢,青春總是純潔的,她的激情也是純潔的。
在她的身後已經站着了利益的影子,但她自己卻尚未回過頭去瞥它一眼。
她的目光,一下子就為那封信而射向千山萬水之外了。
當她二話不說摘下自己的耳環獻給遠方時,在她身後站着的看不見的利益影子捶胸頓足大喊大叫,呼喊她懸崖勒馬。
但她充耳不聞。
此時站在她眼前接着耳環的嘉和卻完全被她的激情誘惑了。
多麼美好的女郎啊……可惜……他不願意再往下想。
“三朵花”事件,原來隻是擦破了一點表皮,現在卻成了一個傷口。
他跟着她回了幾天城,替北方的尚在藍圖中的茶館置辦了數種茶類,其間他還來來去去地路過好幾次忘憂茶莊,竟然沒想着要進去看一看。
方小姐那幾日與他形影不離,充分享受了與激情風格迥然不同的溫情。
他便有些昏然。
但他把她送上火車後他便看出來了,她的眼裡并沒有他。
“哎喲!我喝水的杯子也忘帶了,真要命真要命!上帝啊……” “你信上帝?”嘉和有些吃驚。
“那是從前的事了。
”她用小香手絹不耐煩地揩着自己的小臉,心思全部焦慮在她火車上如何喝水的問題上,“從前我媽帶我去洗的禮。
哎呀,我的杯子怎麼辦啊!”她的天足輕輕跳了起來。
嘉和從口袋裡掏出了一疊他封好的信,交給方小姐,說,“這是給嘉平的信,麻煩你轉交給他。
” 方小姐二話不說把信放進手提包,繼續跳腳:“我的杯子怎麼辦?” 嘉和從口袋裡取出了一隻杯子,杯環和杯蓋之間還拴了根細繩,以防失落分離。
方小姐輕輕張開秀口叫了一聲,眼眶一紅,她就哭了。
把方西泠送上火車再回落晖塢時,又是漫天陰雨的日子了。
下午,天如傍晚,他在村口碰見了九溪嫂。
她的頭上,紮着根白繩子。
兩人見着時相互吃一驚。
九溪嫂子失聲低問:“杭少爺,你怎麼還沒走?” “我走到哪裡去?”嘉和莫名其妙。
“跟你少奶奶回家去呀!”九溪嫂子越發迷茫,“不是說了要回去了嗎?” “誰說的?誰說的?”嘉和急了。
“不是你那個家人說的嗎?”九溪嫂子也着急了,“村裡的人都那麼樣說呢!” “你是相信他們還是相信我?”嘉和收了紙傘,讓春雨飄在他頭上,“他們叫我回去我就回去了?” “可是我們都看見你和那位城裡來的小姐,雙雙對對上了茶山,說話一直說到太陽落山才回去。
” “那有什麼?人家是我同學,是同志,人家也要來建新村的。
” 九溪嫂子發了呆,半天,一屁股就坐進了溪坑,以手擊腿大哭起來:“跳珠啊,跳珠啊,你是命太苦了啊。
你哪怕遲去一天也好啊,你就不會走上這條閻王路了啊!” 嘉和呆得手裡傘都掉了,他還是年輕,經受不了這個,但是他又得經受,他猶疑驚懼,他問:“跳珠怎麼啦?” “她死了,她上吊死了。
”九溪嫂子哇哇地哭着,“跳珠妹子,你心裡這點苦,我是曉得的啦!你是想跟了杭少爺去,做牛做馬都願意的啦!罪過啦,你那麼一個黃花閨女,你是真正紅顔薄命啊!你想不通你就慢慢地熬,你走那條絕路幹什麼啊,你啊!你這姑娘兒你怎麼那麼烈啊!你看你快走了一步,杭少爺回來你連一口苦水也吐不出了哇!罪過啊,做人苦啊,做女人苦啊……” 杭嘉和早就一屁股也坐到了這九溪十八澗的石墩子上了。
他兩眼發黑,心智迷亂,可是他卻一點感覺也沒有了。
天是立刻就要黑下來了,山水嘩嘩地淌,漫上了石墩,嘉和就坐在了水上。
澗邊不遠處又有個亭子,那上面兩排楹聯,被雨打濕了,看上去就特别清晰,其實不看嘉和也能背得出來,小的時候他曾在湯壽潛面前背過。
一句叫“小住為佳,且吃了趙州茶去”,另一句叫:“曰歸可緩,試同歌陌上花來”。
他記得他和采茶女子在這裡走過。
在他看來,跳珠她豈不就是一朵明麗的“陌上花”。
然而此刻他頭昏眼花,眼前一片漆黑,一道從天降下的無邊的黑幔,把他和另一種明亮的東西死死地隔開了。
“杭少爺,你不要響,跳珠的棺材擡過來了。
”九溪嫂子一把拉過了嘉和,說,“人家恨你呢,說不是你,跳珠不會去尋死的。
” 嘉和說:“是的,不是我,跳珠不會去死的,我現在欠了人間一條命了。
” “杭少爺,不要這樣說,是跳珠這女子自家的命不好。
你看人死了,屋裡一天也不停歇呢!當天就得去埋掉。
來了來了,罪過啊,送葬的人也沒有哇!” 說話間,棺材就擡過來了。
四個男人,陰沉着臉,啪啪啪啪,腳步又沉重又不祥,最後跟着白癡和白癡的娘。
白癡的娘認出了嘉和,眼露怨氣,白了他一眼,這便是小民的最大的憤怒了。
那白癡什麼也不知,頭上紮根白布,朝嘉和龇牙咧嘴地一笑。
棺材薄薄的,裡面那個人唱過歌:……橋頭有個花姣女,細頭細腳又細腰…… 村裡的人依稀記得杭家少爺的回去。
老人們還能說出,是一個獨臂長須的中年人,騎着匹白馬尋到落晖塢,又尋到了胡公廟。
他們還記得杭家少爺是用擔架擡回去的,這和兩個月前他自己背着行李走來時判若兩人。
東西也都被帶走了,剩下那本《極樂地》,不知主人是忘了,還是不想要了,便被九溪嫂拿去點了竈窩。
杭嘉和很溫順地服從了命運的安排,擡上擔架,他看見天空又大又藍,白雲升起又沉落,兩邊的夏茶又該采摘了。
山坡上,女人又像紅雲一樣缭繞了。
原來,什麼也沒有變就是什麼都變了,嘉和歎了一口氣。
趙寄客騎着馬,陪在擔架邊,他現在是陪伴他人的人了。
路過雞籠山時,人們不約而同地都停住了腳步。
嘉和撐起身子來,望着很遠的山坳,那裡有一片茶園,包圍着數個墳茔。
那裡有茶清伯,還有他的生身母親。
他望着望着,眼睛熱了起來,一片綠色中泛起紅色,一塊一塊的,又凝聚成房頂一樣的東西,在那綠中隐隐明滅。
那是什麼?是我那年到雲和去時在江兩岸看到的景色嗎?或者,就是采茶女在茶山上又采茶了?漸漸地,又有白霧般的東西彌漫了開來,在紅與綠之間缭繞着。
趙寄客彎下腰,說:“清明時再來吧。
” 嘉和吃驚地問:“你沒看見?” 所有同行的人便都困惑地看着他。
“紅的,綠的,白的……” 撮着伯歎了口氣,對趙寄客說:“大少爺一直在發高燒呢。
” “你真沒看見?”嘉和繼續問。
趙寄客含含糊糊地說:“或許……我眼睛不大好……” 嘉和閉上了眼睛想,他們都沒有看見,那就是隻有我才能看得見的東西了…… 這麼想着,他一頭栽倒,便昏迷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