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
嘉草伸出素手去打二哥:“二哥壞,二哥壞!”
“壞什麼,到你出嫁,社會保證很好了。
你一定很幸福了。
大哥你說是不是?” “肯定是。
”大哥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肯定了這個連他自己也沒好好想過的預言,轉過臉又問:“你們讀《新青年》嗎?” “怎麼不讀,最要緊的文章。
” “那你見過陳獨秀嗎?” “怎麼沒見過?陳獨秀、李大钊、蔡元培,還有胡适之,我都見過。
有時是他們來找趙先生,有時是趙先生帶了我去找他們。
” 當哥哥的再一次沉默了,一會兒驚喜大于驚惶,一會兒驚惶大于驚喜。
他第一次發現,他在精神上和知識上的大哥地位,已經切切實實地讓給了闊别數年的大弟。
他心裡難免有些醋意,但他生來的寬和與心靈自覺趨向高尚的品格,又使他對他的這位異母兄弟由衷的敬佩和折服。
他想,我要怎麼樣才能與嘉平共同擁有這個世界呢?首先是要打開眼界,要跑出西湖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要到廣大的空間去,呐喊!瘋狂!求得自由和科學!還要和嘉平一樣,結識許多偉大的名人——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李大钊……他想起了這位大學者,手裡一直拿着的那把斧頭用力往地上一跺,斧柄顫顫的,斧口就插入了泥地。
然後,他叉着一隻手,另一隻手比畫着,背誦道: “大實在的瀑流,永遠由無始的實在向無終的實在奔流。
吾人的‘我’,吾人的生命,也永遠合所有生活上的潮流,随着大實在的奔流,以為擴大,以為繼續,以為進轉,以為發展。
故實在即動力,生命即流轉。
” 當弟弟的一把撲過去抱住大哥的雙肩,使勁搖晃着,大聲喊道:“從現在青春之我,撲殺過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讓明日青春之我。
” 他們便同時放聲大笑,像是接上了接頭暗号似的。
因為他們立刻明白,他們不僅是手足,還是同一戰壕裡的戰友了。
接着,嘉平二話不說,便問:“咱們家上門闆了嗎?” 嘉和知道大弟的意思是茶莊參加罷市。
他撇撇嘴,說:“茶莊現在是撮着在當大夥計。
他死活不肯關門罷市,說咱們家的茶是正宗國貨,現在春茶剛剛下來,就要罷市,豈非蝕耗了。
他這樣講了,爹和媽就沒再說話。
” “那你呢?”嘉平便盛氣淩人起來,“你就不能告訴他們,山東都要被他們日本佬吃去了,我們還心疼這一點點的春茶?” “我是說了,”嘉和連忙分辯:“他們不聽。
他們說,勸用國貨,反對日貨,我們最歡迎。
但茶是正宗國貨,日本人的茶,我們吃不到我們也不要吃的。
不過中國人自己的茶,中國人要吃,中國人為什麼不賣呢?” 嘉平便氣得直拿自己右手掌心抵擋左手拳頭,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胞速醒,全中國都鬧得天翻地覆了。
少吃幾口春茶,又算得了什麼?杭州人就曉得吃吃吃,怪不得吃成了一個亡國之都。
” 杭嘉平坐在院落裡燈光斜射到的亮處,他手舞足蹈口若懸河,倒映在地下的影子又大又黑。
巨大的天外的思想武裝了他,使他成為了一個别人眼中的巨人。
現在,所有的人都對他另眼相待了。
綠愛多麼想抱住她親愛的兒子,像從前孩子小的時候那樣,緊緊地抱住他,像抓命根子一樣地抓住他,再也不松手。
聽說兒子暫時不去北京,她心裡多麼喜悅。
可是兒子不讓這種喜悅保留得稍微長一些,兒子非要母親上門闆罷市。
“我們賣的是中國貨啊!不是說,世上所喝之茶,均為中國所産嗎?不上門闆就不行嗎?” “不行!”兒子堅定地說。
“你對你爹說去!”綠愛不想讓兒子在她這裡絕望,便把天醉推了出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嘉平走進花木深房,就那麼開門見山義正詞嚴地對父親說,而父親也當仁不讓地回擊說:“你的意思,是說國家現在眼看着要亡,而我這個匹夫卻不願意盡責啰?” 這未免尖利的話,使三年未見父親的嘉平一時噎住了話頭。
在他心目中那個神經過敏、心慈手軟、性格懦弱的父親,突然消失了。
大哥嘉和連忙打圓場:“大弟的意思是說,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已是眼下的大勢。
” 杭天醉推開椅子,扔了毛筆,在房間裡背着手走了幾圈,才說:“我知道你們要跟我說什麼,你們要罷市,要上門闆,是不是?你爹我也是中國人,我不心疼錢。
我甩手掌櫃一個,辛苦的是你媽和你撮着伯,他們都不心疼錢,我心疼什麼?”他有些生氣了,說:“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杭天醉抽掉的大煙錢,就可以再蓋一幢忘憂茶莊了。
你們把我看成了什麼人!” 杭天醉這幾年連話都少說,突然發作,說了那麼一串,叫嘉和心裡不安,就不再回嘴。
但嘉平卻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且跟趙寄客這幾年也學得伶牙俐齒,兵來将擋水來土掩,什麼也不怕的。
剛才被父親幾句話怔住,現在緩過勁來了,便宣告:“聽其言觀其行,我一路南下,所到之處,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已成風氣,為什麼到了杭州,連我們這麼大的茶莊都不罷市呢?難道因為日本的茶葉沒有侵犯我們茶莊的利益,我們就不用關心其他行業的命運了嗎?如此推理,日本人要的是山東,與我們浙江又有何幹,讓他們割去,不就了事了嗎?” 這下,輪到父親要不認識這個三年不見的二兒子了。
他還依稀記得,當年是大兒子遞的繩子,二兒子按腳,趙寄客把他綁在床上,才戒的大煙的,兒子不簡單。
兒子不能小看,兒子遲早是要爬到老子頭上去的啊。
他想了想,心平了下去,說:“你們跟我來。
” 開茶莊的甩手掌櫃父親,此刻便帶着兩個熱血沸騰的兒子,走出他的書房,穿過院子,進入夾巷,又進入後花園。
花園有一小側門,門打
你一定很幸福了。
大哥你說是不是?” “肯定是。
”大哥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肯定了這個連他自己也沒好好想過的預言,轉過臉又問:“你們讀《新青年》嗎?” “怎麼不讀,最要緊的文章。
” “那你見過陳獨秀嗎?” “怎麼沒見過?陳獨秀、李大钊、蔡元培,還有胡适之,我都見過。
有時是他們來找趙先生,有時是趙先生帶了我去找他們。
” 當哥哥的再一次沉默了,一會兒驚喜大于驚惶,一會兒驚惶大于驚喜。
他第一次發現,他在精神上和知識上的大哥地位,已經切切實實地讓給了闊别數年的大弟。
他心裡難免有些醋意,但他生來的寬和與心靈自覺趨向高尚的品格,又使他對他的這位異母兄弟由衷的敬佩和折服。
他想,我要怎麼樣才能與嘉平共同擁有這個世界呢?首先是要打開眼界,要跑出西湖這個小小的彈丸之地,要到廣大的空間去,呐喊!瘋狂!求得自由和科學!還要和嘉平一樣,結識許多偉大的名人——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李大钊……他想起了這位大學者,手裡一直拿着的那把斧頭用力往地上一跺,斧柄顫顫的,斧口就插入了泥地。
然後,他叉着一隻手,另一隻手比畫着,背誦道: “大實在的瀑流,永遠由無始的實在向無終的實在奔流。
吾人的‘我’,吾人的生命,也永遠合所有生活上的潮流,随着大實在的奔流,以為擴大,以為繼續,以為進轉,以為發展。
故實在即動力,生命即流轉。
” 當弟弟的一把撲過去抱住大哥的雙肩,使勁搖晃着,大聲喊道:“從現在青春之我,撲殺過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禅讓明日青春之我。
” 他們便同時放聲大笑,像是接上了接頭暗号似的。
因為他們立刻明白,他們不僅是手足,還是同一戰壕裡的戰友了。
接着,嘉平二話不說,便問:“咱們家上門闆了嗎?” 嘉和知道大弟的意思是茶莊參加罷市。
他撇撇嘴,說:“茶莊現在是撮着在當大夥計。
他死活不肯關門罷市,說咱們家的茶是正宗國貨,現在春茶剛剛下來,就要罷市,豈非蝕耗了。
他這樣講了,爹和媽就沒再說話。
” “那你呢?”嘉平便盛氣淩人起來,“你就不能告訴他們,山東都要被他們日本佬吃去了,我們還心疼這一點點的春茶?” “我是說了,”嘉和連忙分辯:“他們不聽。
他們說,勸用國貨,反對日貨,我們最歡迎。
但茶是正宗國貨,日本人的茶,我們吃不到我們也不要吃的。
不過中國人自己的茶,中國人要吃,中國人為什麼不賣呢?” 嘉平便氣得直拿自己右手掌心抵擋左手拳頭,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胞速醒,全中國都鬧得天翻地覆了。
少吃幾口春茶,又算得了什麼?杭州人就曉得吃吃吃,怪不得吃成了一個亡國之都。
” 杭嘉平坐在院落裡燈光斜射到的亮處,他手舞足蹈口若懸河,倒映在地下的影子又大又黑。
巨大的天外的思想武裝了他,使他成為了一個别人眼中的巨人。
現在,所有的人都對他另眼相待了。
綠愛多麼想抱住她親愛的兒子,像從前孩子小的時候那樣,緊緊地抱住他,像抓命根子一樣地抓住他,再也不松手。
聽說兒子暫時不去北京,她心裡多麼喜悅。
可是兒子不讓這種喜悅保留得稍微長一些,兒子非要母親上門闆罷市。
“我們賣的是中國貨啊!不是說,世上所喝之茶,均為中國所産嗎?不上門闆就不行嗎?” “不行!”兒子堅定地說。
“你對你爹說去!”綠愛不想讓兒子在她這裡絕望,便把天醉推了出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嘉平走進花木深房,就那麼開門見山義正詞嚴地對父親說,而父親也當仁不讓地回擊說:“你的意思,是說國家現在眼看着要亡,而我這個匹夫卻不願意盡責啰?” 這未免尖利的話,使三年未見父親的嘉平一時噎住了話頭。
在他心目中那個神經過敏、心慈手軟、性格懦弱的父親,突然消失了。
大哥嘉和連忙打圓場:“大弟的意思是說,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已是眼下的大勢。
” 杭天醉推開椅子,扔了毛筆,在房間裡背着手走了幾圈,才說:“我知道你們要跟我說什麼,你們要罷市,要上門闆,是不是?你爹我也是中國人,我不心疼錢。
我甩手掌櫃一個,辛苦的是你媽和你撮着伯,他們都不心疼錢,我心疼什麼?”他有些生氣了,說:“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杭天醉抽掉的大煙錢,就可以再蓋一幢忘憂茶莊了。
你們把我看成了什麼人!” 杭天醉這幾年連話都少說,突然發作,說了那麼一串,叫嘉和心裡不安,就不再回嘴。
但嘉平卻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了,且跟趙寄客這幾年也學得伶牙俐齒,兵來将擋水來土掩,什麼也不怕的。
剛才被父親幾句話怔住,現在緩過勁來了,便宣告:“聽其言觀其行,我一路南下,所到之處,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已成風氣,為什麼到了杭州,連我們這麼大的茶莊都不罷市呢?難道因為日本的茶葉沒有侵犯我們茶莊的利益,我們就不用關心其他行業的命運了嗎?如此推理,日本人要的是山東,與我們浙江又有何幹,讓他們割去,不就了事了嗎?” 這下,輪到父親要不認識這個三年不見的二兒子了。
他還依稀記得,當年是大兒子遞的繩子,二兒子按腳,趙寄客把他綁在床上,才戒的大煙的,兒子不簡單。
兒子不能小看,兒子遲早是要爬到老子頭上去的啊。
他想了想,心平了下去,說:“你們跟我來。
” 開茶莊的甩手掌櫃父親,此刻便帶着兩個熱血沸騰的兒子,走出他的書房,穿過院子,進入夾巷,又進入後花園。
花園有一小側門,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