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就是想死了。
” 小茶老老實實地說,她難看起來了,一臉的蝴蝶斑。
“是啊,我真想過那種日子,又通氣又暢快。
” “都是我不好。
”小茶說,“你回去好了,小孩生下歸我養,你隻要給我們一口飯吃,就夠了。
” 杭天醉盯着小茶,想不明白女人的無限奧妙,她怎麼那麼快便從一個少女變成婦人,連她說出來的話,都仿佛很舊了。
“你真的隻要一口飯吃就夠了?” “真的。
” 杭天醉長歎了一口氣,又有說不出來的不滿足。
是這樣的女人太容易征服了?伸手一抓,便在掌心了,所以不過瘾? 那麼回去,找那個光芒四射的妻——怎麼樣? 杭天醉渾身上下松松垮垮,便一點骨氣也沒了。
農曆九月十八,林藕初派人挑了供香之物,給小茶送來,又給天醉發了話說媳婦不鬧了,避過這一陣便可回來。
但農曆九月十九是觀世音生日,必得到“湖上小西天”三天竺去燒香,保佑杭家人丁興旺。
小茶既有孕在身,早一日去,省些喧鬧,也是可以的,隻是必得天醉親自送了去,才是心誠。
原來觀音菩薩在杭人心裡是有三次誕辰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那三日,市人朝山進香,蜂擁魚貫,摩肩接踵,直奔杭州西北的三天竺。
前人曾有對聯:“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裡接踵朝山,海内更無香火比;佛号觀音,南摩時聞耳畔,億萬衆同聲念佛,世間畢竟善人多。
” 杭天醉骨子裡不信鬼神,态度倒是和孔子一緻的,一是敬神如神在,二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倒是想到能借此機會去三生石一趟。
他與這塊石頭,真是久違了。
杭人向曰:韬光觀海,天竺觀山。
遊天竺,但為那數十裡秀色山巒,羅列青峰,從下天竺至上天竺,一路有靈鹫峰、蓮花峰、月桂峰、稽留峰、中印峰、乳窦峰、白雲峰、天竺峰等。
杭天醉和小茶要去的下天竺法鏡寺,就在蓮花峰前。
這蓮花峰與靈鹫峰相接,山雖不高而山形特美,山上有巨石壁立,頂上開散,猶如盛開的大瓣蓮花,故有人吟“巨石如芙蕖,天然匪雕飾”之詩。
那高約三丈、寬約六丈的三生石,就在蓮花峰下,天醉讓下人陪小茶入了法鏡寺,自己則消消停停地來到三生石前。
現在,他又看到那首關于三生石的詩了:“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他很奇怪,先前一路上想象的再見三生石的激動,怎麼一點也沒有發生。
光天化日之下的山林怪石藤葛茅草,看上去雖則多了城裡沒有的山意,但和許多年前黑夜中的三生石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夜夢裡,那是好像被罩了一層清漆的幽亮的地方,又深邃又不可知。
他好久也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直到他感到了隐于山中的那份孤寂,轉身離開的時候,他才想了起來,從前的三生石有兩個人,他擁有過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如今的三生石卻隻有他一個人了。
他結婚、偷情、納外室,很快将有孩子,但他隻有一份無可奈何的生活了。
在這種生活裡,他迷亂了一陣,然後,便是長長遠遠的迷茫。
巨大的命定的波瀾,第一次不可阻擋地淹沒了他。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他和趙寄客是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們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他此刻回過頭去尋找,他赤着腳去追趕也無濟于事了。
這是誰讓他落到這種境遇的?誰在冥冥中把他的命運捏在手心中?杭天醉在那條長滿了皂莢樹的山道上怔住了。
他被他自己的生活驚得目瞪口呆:去年此時,我還無牽無挂,今年此時,我竟然有兩個女人了!秋日的陽光照在山路上,杭天醉的眼睛迷蒙了起來:前面白晃晃的是什麼?是那個久遠的銀色之夜裡的銀色背影嗎?那背影總也不回頭,像青天白日之下一個固執的夢。
他驚聲問道:“你認命嗎?” 那背影用他聽慣了的熟悉的聲音,斬釘截鐵地回答:“認!” 從法鏡寺出來時,山道兩旁,蹲滿了從各地趕來的蓬頭垢面的乞丐們。
觀音菩薩的每一次生日,對他們而言,都是巨大的狂歡節,他們要靠觀音的餘蔭來度過他們的饑寒交迫的餘生。
小茶走了幾步,拉住了天醉的袖子,悄悄地說:“快走,我看見一個熟人。
” “誰?” “吳升。
” “有什麼可怕的。
” “我不知道。
不過他倒是和那些叫花子混在一起。
” “真是他。
可憐,茶清伯把他辭了。
那也是沒辦法。
他這個人心術不正,他一直在纏你,是不是?沒關系,行了行了,瞧你臉紅的,好像真的就有了什麼事情似的。
我們走吧,他是不是頭上還紮着塊破布?我看見他了。
我們就裝作沒看見他,走過去算了,免得碰上了彼此尴尬。
真想不到,他沒有去他的安徽老家,他竟然混到讨飯堆裡去了。
” 十八日夜裡,天醉攜着小茶,去西湖邊放蓮花燈。
旗營各個城門,此一夜城開不閉,任人進出。
杭人于十八日遊夜湖,主要還是為朝山進香。
善男信女,早在數日前就已準備了,至誠者都是步行的,由錢塘門沿着裡西湖,直到靈隐天竺,二十多裡路,沿途寺宇林立,香客逢廟燒香,見佛即拜,湖邊路上,一路香火逶迤連綿,忽隐忽現,幻影憧憧如明如滅,竟也映出了一個火樹銀花的不夜之湖。
那些不去西天拜佛的人們,事先則預定了遊艇,約定了晚飯後登舟,到湖上蕩漾。
大遊船可容十至二十人,中有大艙,可開筵席。
天醉家的不負此舟,已經被家人用去了,天醉便雇了一艘瓜皮小艇,艇上除了舟子,隻坐了他與小茶二人。
此時的夜西湖,杭人開始放蓮花燈了。
燈以紙制,狀似蓮花,下托木闆,并立一釘,上插紅燭;燈燃花放,浮于湖中,或多或少,但須得雙燈,用暗線接在一起,以圖吉利。
漸漸地,這黑絲絨一樣的寬大的湖面上,蓮花燈就布滿了。
微風吹來,心旌搖曳,花燈亦搖曳。
紅火微星,楚楚動人,時遠時近,時谷時峰,星丸錯落,輝煌燭天,水面又作一色相,正可謂夜靜水寒,銀河下凡了。
杭天醉那顆白天在三生石生起的惶惶不安的心,漸漸地,便被這強大的世俗的美麗化解了。
他想,也不是非得和寄客一樣才好的吧,認命不是也有認命的道理嗎?比如認
” 小茶老老實實地說,她難看起來了,一臉的蝴蝶斑。
“是啊,我真想過那種日子,又通氣又暢快。
” “都是我不好。
”小茶說,“你回去好了,小孩生下歸我養,你隻要給我們一口飯吃,就夠了。
” 杭天醉盯着小茶,想不明白女人的無限奧妙,她怎麼那麼快便從一個少女變成婦人,連她說出來的話,都仿佛很舊了。
“你真的隻要一口飯吃就夠了?” “真的。
” 杭天醉長歎了一口氣,又有說不出來的不滿足。
是這樣的女人太容易征服了?伸手一抓,便在掌心了,所以不過瘾? 那麼回去,找那個光芒四射的妻——怎麼樣? 杭天醉渾身上下松松垮垮,便一點骨氣也沒了。
農曆九月十八,林藕初派人挑了供香之物,給小茶送來,又給天醉發了話說媳婦不鬧了,避過這一陣便可回來。
但農曆九月十九是觀世音生日,必得到“湖上小西天”三天竺去燒香,保佑杭家人丁興旺。
小茶既有孕在身,早一日去,省些喧鬧,也是可以的,隻是必得天醉親自送了去,才是心誠。
原來觀音菩薩在杭人心裡是有三次誕辰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那三日,市人朝山進香,蜂擁魚貫,摩肩接踵,直奔杭州西北的三天竺。
前人曾有對聯:“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千百裡接踵朝山,海内更無香火比;佛号觀音,南摩時聞耳畔,億萬衆同聲念佛,世間畢竟善人多。
” 杭天醉骨子裡不信鬼神,态度倒是和孔子一緻的,一是敬神如神在,二是子不語怪力亂神,倒是想到能借此機會去三生石一趟。
他與這塊石頭,真是久違了。
杭人向曰:韬光觀海,天竺觀山。
遊天竺,但為那數十裡秀色山巒,羅列青峰,從下天竺至上天竺,一路有靈鹫峰、蓮花峰、月桂峰、稽留峰、中印峰、乳窦峰、白雲峰、天竺峰等。
杭天醉和小茶要去的下天竺法鏡寺,就在蓮花峰前。
這蓮花峰與靈鹫峰相接,山雖不高而山形特美,山上有巨石壁立,頂上開散,猶如盛開的大瓣蓮花,故有人吟“巨石如芙蕖,天然匪雕飾”之詩。
那高約三丈、寬約六丈的三生石,就在蓮花峰下,天醉讓下人陪小茶入了法鏡寺,自己則消消停停地來到三生石前。
現在,他又看到那首關于三生石的詩了:“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已遍,卻回煙棹上瞿塘。
”他很奇怪,先前一路上想象的再見三生石的激動,怎麼一點也沒有發生。
光天化日之下的山林怪石藤葛茅草,看上去雖則多了城裡沒有的山意,但和許多年前黑夜中的三生石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夜夢裡,那是好像被罩了一層清漆的幽亮的地方,又深邃又不可知。
他好久也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直到他感到了隐于山中的那份孤寂,轉身離開的時候,他才想了起來,從前的三生石有兩個人,他擁有過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如今的三生石卻隻有他一個人了。
他結婚、偷情、納外室,很快将有孩子,但他隻有一份無可奈何的生活了。
在這種生活裡,他迷亂了一陣,然後,便是長長遠遠的迷茫。
巨大的命定的波瀾,第一次不可阻擋地淹沒了他。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他和趙寄客是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們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他此刻回過頭去尋找,他赤着腳去追趕也無濟于事了。
這是誰讓他落到這種境遇的?誰在冥冥中把他的命運捏在手心中?杭天醉在那條長滿了皂莢樹的山道上怔住了。
他被他自己的生活驚得目瞪口呆:去年此時,我還無牽無挂,今年此時,我竟然有兩個女人了!秋日的陽光照在山路上,杭天醉的眼睛迷蒙了起來:前面白晃晃的是什麼?是那個久遠的銀色之夜裡的銀色背影嗎?那背影總也不回頭,像青天白日之下一個固執的夢。
他驚聲問道:“你認命嗎?” 那背影用他聽慣了的熟悉的聲音,斬釘截鐵地回答:“認!” 從法鏡寺出來時,山道兩旁,蹲滿了從各地趕來的蓬頭垢面的乞丐們。
觀音菩薩的每一次生日,對他們而言,都是巨大的狂歡節,他們要靠觀音的餘蔭來度過他們的饑寒交迫的餘生。
小茶走了幾步,拉住了天醉的袖子,悄悄地說:“快走,我看見一個熟人。
” “誰?” “吳升。
” “有什麼可怕的。
” “我不知道。
不過他倒是和那些叫花子混在一起。
” “真是他。
可憐,茶清伯把他辭了。
那也是沒辦法。
他這個人心術不正,他一直在纏你,是不是?沒關系,行了行了,瞧你臉紅的,好像真的就有了什麼事情似的。
我們走吧,他是不是頭上還紮着塊破布?我看見他了。
我們就裝作沒看見他,走過去算了,免得碰上了彼此尴尬。
真想不到,他沒有去他的安徽老家,他竟然混到讨飯堆裡去了。
” 十八日夜裡,天醉攜着小茶,去西湖邊放蓮花燈。
旗營各個城門,此一夜城開不閉,任人進出。
杭人于十八日遊夜湖,主要還是為朝山進香。
善男信女,早在數日前就已準備了,至誠者都是步行的,由錢塘門沿着裡西湖,直到靈隐天竺,二十多裡路,沿途寺宇林立,香客逢廟燒香,見佛即拜,湖邊路上,一路香火逶迤連綿,忽隐忽現,幻影憧憧如明如滅,竟也映出了一個火樹銀花的不夜之湖。
那些不去西天拜佛的人們,事先則預定了遊艇,約定了晚飯後登舟,到湖上蕩漾。
大遊船可容十至二十人,中有大艙,可開筵席。
天醉家的不負此舟,已經被家人用去了,天醉便雇了一艘瓜皮小艇,艇上除了舟子,隻坐了他與小茶二人。
此時的夜西湖,杭人開始放蓮花燈了。
燈以紙制,狀似蓮花,下托木闆,并立一釘,上插紅燭;燈燃花放,浮于湖中,或多或少,但須得雙燈,用暗線接在一起,以圖吉利。
漸漸地,這黑絲絨一樣的寬大的湖面上,蓮花燈就布滿了。
微風吹來,心旌搖曳,花燈亦搖曳。
紅火微星,楚楚動人,時遠時近,時谷時峰,星丸錯落,輝煌燭天,水面又作一色相,正可謂夜靜水寒,銀河下凡了。
杭天醉那顆白天在三生石生起的惶惶不安的心,漸漸地,便被這強大的世俗的美麗化解了。
他想,也不是非得和寄客一樣才好的吧,認命不是也有認命的道理嗎?比如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