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說話間,一個二十歲上下的小夥子從倉庫裡出來,此人,正是吳茶清新收的小夥計,安徽小老鄉吳升。
吳升倒是長出個人樣來了。
小夥子個頭不高,眼睛不小,低眉順眼的。
見了老闆和股東,不停地欠身問安,臉一下子就紅到了脖子。
茶清說:“天醉,以後茶行到錢莊取錢,到茶莊報信都是他的事情。
茶行和茶莊三天兩頭的來往,吳升就跑腿了。
你把他記住了,以後好使喚。
” 吳升欠着腰說:“隻管吩咐,隻管吩咐。
”他穿一件土藍布衫,頭發盤在頭頂上,一張臉倒方方正正。
厚嘴唇,唇上一排黑密密的小胡子,冒着汗珠,皮膚黝黑。
正在幹活呢,臉上就油光光的。
他一開口,白牙亮晃晃的,像個純樸的山裡人,隻是他那雙眼睛滴溜溜的,像是沒地方看,他那副手腳也一樣,不停地挪動,一副手足無措坐立不安的樣子。
天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說:“老相識了。
”他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
吳升被茶清叫過來之前,他正在和幾個外地水客交涉一批茶葉的價格,一會兒結結巴巴,一會兒張牙舞爪。
他正跟着茶清學當行倌呢,也就是學習怎樣評茶、開湯、看樣、開價,成交挂牌。
水客也欺他嫩,徒有發奮的志向和與生俱來的心機,有什麼用?慢慢熬吧。
吳升很樂觀,肯吃苦,不怕被人奚落。
手勤腳勤,嘴卻不像當茶博士那會兒那麼勤了。
他決心吃苦耐勞,有朝一日,打出一番茶清伯一樣的天地。
遠大的理想,甚至使他心靈都純潔起來了。
然而,他不得不承認,那一天他是有些反常了。
倒不是因為買辦李大帶來了大鼻子英國洋人要壓價,這事有老闆頂着,他不怕;也不是見了大股東杭天醉怯場。
杭天醉跟他年紀相仿,卻家有萬貫,這不稀罕,祖宗留的。
他怯場,是因為他見到了小茶。
老闆要他把小茶安頓到樓上靠底那間房子,然後再帶她去廚房。
也就是說,小茶和他一樣,目前都是下人。
他幾乎立刻就把小茶給認出來了。
紅衫兒就紅衫兒吧,還叫什麼小茶,他想。
遇到了童年時的熟人,他既慌張又興奮,他可不會記住他是怎麼推打這個女孩子的事了,隻記得那一串紅色的跟頭。
他幾乎想要歡呼跳躍,上前去湊近乎,可是他剛一擡頭,便見到了杭天醉那與衆不同的蒙眬迷離的目光,他的心裡便咯噔了一下,上不上下不下地擱住了。
況且,杭天醉又親親熱熱地把手搭在小茶肩膀上,說:“去吧,乖一點,幹活要小心。
我有空,會來看你的。
” 吳升以為,這便是杭天醉無視他存在的重要證據,他竟敢去搭一個下女的肩膀,簡直不忍目睹。
也許就為了給大股東當場出點難題,他低着頭,用焦急的口吻說:“老闆,剛才來的李大,帶着西洋人,說你估的九曲紅梅,開價高了,不到一級的。
” 話音剛落,杭天醉就挂下了臉,說:“呸,轟那洋奴才李大出去。
什麼東西,他也曉得當行倌了。
他能評茶,還要茶清伯幹啥?” 茶清止住了天醉,揮揮手,讓吳升和小茶都走了,才對天醉說:“這事,說怪也不怪的,你先看看這九曲紅梅,到底上不上品。
” 說罷,茶清從一錫盒裡,取出一撮茶樣,放在八仙桌的一張白紙上。
這茶形狀也是怪,彎曲細緊,像一枚枚魚鈎,相互挂鈎,色澤烏潤,披滿了金色絨毛。
用開水沖了,那顔色,又鮮亮,又紅豔,就像紅梅花似的,煞是好看。
天醉雖是開茶莊家的出身,但是,長這麼大,從來也沒喝過九曲紅梅。
想來,今日是用了心動了情地品吧,竟嗅出了一股高香。
“好香的茶,味道鮮爽。
味中有香,香中帶甜,茶清伯,你看這湯色紅豔明亮,不會比祁門紅茶差吧。
”天醉說。
“這兩句,倒是行話了。
”茶清撚着胡子說,“我看的樣開的價。
幾十年茶葉飯吃下來,會不如李大這個教堂雜役?” 原來近日也是蹊跷,來了幾個西洋和東洋的茶商,又由幾個李大一類的人陪着,在候潮路各個茶行,東轉轉,西轉轉,變着法子壓價。
又有一幹本來茶行的老主顧,見着有人壓價,便也作起了壁上觀。
茶行老闆哪裡曉得今年會翻出這麼一張皇曆,一開始從山客手裡就購下了足足的春茶,隻等水客一到,發貨就是。
這一壓一拖,就慘了,茶行裡茶葉堆積如山。
況且茶這件寶貝,又是最耽擱不起的,時間越久越不值錢。
自然,最苦了的還是茶農。
茶行不敢收山客的貨,山客也不敢要茶農的茶,層層壓下來,豈不殃及一年辛苦的山民。
整個這一帶的茶行裡,隻有茶清伯獨斷專行,還在收購高檔茶葉。
同行不解,他冷笑一聲,說:“你們要吃飯,種茶葉的人就不吃飯了。
逼得他們沒飯吃,你又怎麼吃飯?洋人拿了他們的大煙,換了我們的茶葉還不夠,還要換得銅钿。
為了這點銅钿,就跟着當奴才了?” 茶行的老闆聽了,腰又硬了幾分。
天塌下來,有茶清伯這個長子頂着呢!雙方就那麼僵着,眼見着滿倉滿庫的茶貯着,看誰投了降。
杭天醉這才知道,茶行業出了這麼大的新聞。
自然他是無條件支持吳茶清的,說:“茶清伯,你隻管見了好茶葉憑良心收,人家不買,我們忘憂茶莊全部包下了。
” 茶清聽了這話,心裡一動。
半晌,才回了一句:“難為你了,剛剛接手。
” “茶清伯,看你說到哪裡去了。
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嘛。
” 天醉心一動,突然發現茶清伯的眼神很熟。
想了想,竟是他自己的眼神,他的心便一跳一跳了。
正說着,吳升又進來通報,說是洋人在外面等得不耐煩了。
正說着,那叫李大的買辦便走了進來,他是個胖子,見了吳茶清和杭天醉,很客氣地行了個洋禮,說:“鄙人李約翰,乃英吉利茶商勞倫斯先生之代理,要見老闆面議。
” “這不是住在天水橋耶稣堂巷的李大嗎?向來在耶稣堂當雜役的,什麼時候改了洋名,吃了洋飯?”杭天醉差點要說“放了洋屁”,到底還是讀書人,把這一句就咽下了。
那李大見了杭天醉眼生,不知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竟敢頂撞洋人,正要問呢,就聽對方說:“鄙人杭逸。
” 李大這才一驚,
吳升倒是長出個人樣來了。
小夥子個頭不高,眼睛不小,低眉順眼的。
見了老闆和股東,不停地欠身問安,臉一下子就紅到了脖子。
茶清說:“天醉,以後茶行到錢莊取錢,到茶莊報信都是他的事情。
茶行和茶莊三天兩頭的來往,吳升就跑腿了。
你把他記住了,以後好使喚。
” 吳升欠着腰說:“隻管吩咐,隻管吩咐。
”他穿一件土藍布衫,頭發盤在頭頂上,一張臉倒方方正正。
厚嘴唇,唇上一排黑密密的小胡子,冒着汗珠,皮膚黝黑。
正在幹活呢,臉上就油光光的。
他一開口,白牙亮晃晃的,像個純樸的山裡人,隻是他那雙眼睛滴溜溜的,像是沒地方看,他那副手腳也一樣,不停地挪動,一副手足無措坐立不安的樣子。
天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說:“老相識了。
”他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
吳升被茶清叫過來之前,他正在和幾個外地水客交涉一批茶葉的價格,一會兒結結巴巴,一會兒張牙舞爪。
他正跟着茶清學當行倌呢,也就是學習怎樣評茶、開湯、看樣、開價,成交挂牌。
水客也欺他嫩,徒有發奮的志向和與生俱來的心機,有什麼用?慢慢熬吧。
吳升很樂觀,肯吃苦,不怕被人奚落。
手勤腳勤,嘴卻不像當茶博士那會兒那麼勤了。
他決心吃苦耐勞,有朝一日,打出一番茶清伯一樣的天地。
遠大的理想,甚至使他心靈都純潔起來了。
然而,他不得不承認,那一天他是有些反常了。
倒不是因為買辦李大帶來了大鼻子英國洋人要壓價,這事有老闆頂着,他不怕;也不是見了大股東杭天醉怯場。
杭天醉跟他年紀相仿,卻家有萬貫,這不稀罕,祖宗留的。
他怯場,是因為他見到了小茶。
老闆要他把小茶安頓到樓上靠底那間房子,然後再帶她去廚房。
也就是說,小茶和他一樣,目前都是下人。
他幾乎立刻就把小茶給認出來了。
紅衫兒就紅衫兒吧,還叫什麼小茶,他想。
遇到了童年時的熟人,他既慌張又興奮,他可不會記住他是怎麼推打這個女孩子的事了,隻記得那一串紅色的跟頭。
他幾乎想要歡呼跳躍,上前去湊近乎,可是他剛一擡頭,便見到了杭天醉那與衆不同的蒙眬迷離的目光,他的心裡便咯噔了一下,上不上下不下地擱住了。
況且,杭天醉又親親熱熱地把手搭在小茶肩膀上,說:“去吧,乖一點,幹活要小心。
我有空,會來看你的。
” 吳升以為,這便是杭天醉無視他存在的重要證據,他竟敢去搭一個下女的肩膀,簡直不忍目睹。
也許就為了給大股東當場出點難題,他低着頭,用焦急的口吻說:“老闆,剛才來的李大,帶着西洋人,說你估的九曲紅梅,開價高了,不到一級的。
” 話音剛落,杭天醉就挂下了臉,說:“呸,轟那洋奴才李大出去。
什麼東西,他也曉得當行倌了。
他能評茶,還要茶清伯幹啥?” 茶清止住了天醉,揮揮手,讓吳升和小茶都走了,才對天醉說:“這事,說怪也不怪的,你先看看這九曲紅梅,到底上不上品。
” 說罷,茶清從一錫盒裡,取出一撮茶樣,放在八仙桌的一張白紙上。
這茶形狀也是怪,彎曲細緊,像一枚枚魚鈎,相互挂鈎,色澤烏潤,披滿了金色絨毛。
用開水沖了,那顔色,又鮮亮,又紅豔,就像紅梅花似的,煞是好看。
天醉雖是開茶莊家的出身,但是,長這麼大,從來也沒喝過九曲紅梅。
想來,今日是用了心動了情地品吧,竟嗅出了一股高香。
“好香的茶,味道鮮爽。
味中有香,香中帶甜,茶清伯,你看這湯色紅豔明亮,不會比祁門紅茶差吧。
”天醉說。
“這兩句,倒是行話了。
”茶清撚着胡子說,“我看的樣開的價。
幾十年茶葉飯吃下來,會不如李大這個教堂雜役?” 原來近日也是蹊跷,來了幾個西洋和東洋的茶商,又由幾個李大一類的人陪着,在候潮路各個茶行,東轉轉,西轉轉,變着法子壓價。
又有一幹本來茶行的老主顧,見着有人壓價,便也作起了壁上觀。
茶行老闆哪裡曉得今年會翻出這麼一張皇曆,一開始從山客手裡就購下了足足的春茶,隻等水客一到,發貨就是。
這一壓一拖,就慘了,茶行裡茶葉堆積如山。
況且茶這件寶貝,又是最耽擱不起的,時間越久越不值錢。
自然,最苦了的還是茶農。
茶行不敢收山客的貨,山客也不敢要茶農的茶,層層壓下來,豈不殃及一年辛苦的山民。
整個這一帶的茶行裡,隻有茶清伯獨斷專行,還在收購高檔茶葉。
同行不解,他冷笑一聲,說:“你們要吃飯,種茶葉的人就不吃飯了。
逼得他們沒飯吃,你又怎麼吃飯?洋人拿了他們的大煙,換了我們的茶葉還不夠,還要換得銅钿。
為了這點銅钿,就跟着當奴才了?” 茶行的老闆聽了,腰又硬了幾分。
天塌下來,有茶清伯這個長子頂着呢!雙方就那麼僵着,眼見着滿倉滿庫的茶貯着,看誰投了降。
杭天醉這才知道,茶行業出了這麼大的新聞。
自然他是無條件支持吳茶清的,說:“茶清伯,你隻管見了好茶葉憑良心收,人家不買,我們忘憂茶莊全部包下了。
” 茶清聽了這話,心裡一動。
半晌,才回了一句:“難為你了,剛剛接手。
” “茶清伯,看你說到哪裡去了。
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嘛。
” 天醉心一動,突然發現茶清伯的眼神很熟。
想了想,竟是他自己的眼神,他的心便一跳一跳了。
正說着,吳升又進來通報,說是洋人在外面等得不耐煩了。
正說着,那叫李大的買辦便走了進來,他是個胖子,見了吳茶清和杭天醉,很客氣地行了個洋禮,說:“鄙人李約翰,乃英吉利茶商勞倫斯先生之代理,要見老闆面議。
” “這不是住在天水橋耶稣堂巷的李大嗎?向來在耶稣堂當雜役的,什麼時候改了洋名,吃了洋飯?”杭天醉差點要說“放了洋屁”,到底還是讀書人,把這一句就咽下了。
那李大見了杭天醉眼生,不知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竟敢頂撞洋人,正要問呢,就聽對方說:“鄙人杭逸。
” 李大這才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