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撮着正從寺廟廚下尋着一隻大碗過來,見紅衫兒站着,也有些吃驚,便問:“紅衫兒,你不是走了嗎?” “正要走呢。

    ” “上哪裡去?我怎麼一點也不曉得!” 杭天醉大怒,抽過水勺就扔進了泉裡:“你給我說清楚!” 撮着也有些慌了,心裡埋怨紅衫兒不該這時出來。

    原來立夏之後,撮着老婆進城給杭夫人請安,女人嘴碎心淺,藏不住東西,便把紅衫兒供了出來。

    夫人聽了,倒也不置可否。

    直到天醉娶親前,才把撮着叫去,如此這般囑咐了,出了點錢,便把紅衫兒移到了虎跑附近的寺廟。

    說是前生有罪,要在寺裡吃齋供佛三個月。

    紅衫兒渾渾噩噩的,聽了便哭。

    她在撮着家裡待着,人家也不敢怠慢她,山裡人淳樸,她便過得安詳,像一隻在狂風驟雨中受傷的小鳥,總算有了個臨時的窩。

    她走的時候哭哭泣泣,一百個不願意,又沒奈何,可是在青燈古佛前清心修煉了兩個月,又覺得沒什麼可怕的,有飯吃,有覺睡,不用練功,更不再挨打,她想起來,就覺得賽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天。

     不料半個月前,嘉興來了個老尼,說是來領了紅衫兒去的,還說她命裡注定要出家,不由分說給她套了這身缁衣,又要剪她那一頭好青絲。

    紅衫兒又哭了,不過她也再想不出别的反抗的主意。

    紅衫兒沒有讀過一天書,連自家名字都不認得,空長了張楚楚可人的小臉。

    不過從小在戲班子裡呆,苦還是吃得起的,面對命運,總是随波逐流吧。

     三天前她随師父來到虎跑寺,說好今日走的。

     早上洗了臉,梳了頭,便到泉邊來照一照,權當是鏡子。

    女孩子愛美,終究還是天性。

    緣分在那裡擺着,今日出來,就碰上了她的救命恩人。

     杭天醉一聽,家裡人竟瞞着他,做這樣荒唐事情,氣得口口聲聲叫撮着:“撮着,我從此認識你!哎,撮着,我從此曉得我養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撮着又害怕又委屈,說:“夫人警告我不準告訴你的!告訴你就要吃生活的。

    夫人也是為紅衫兒好,說是住在杭州,遲早被雲中雕搶了去,不如遠遠地離開……” 杭天醉不聽撮着申辯,問紅衫兒:“你這傻丫頭,怎麼也不給我通報個信,十來裡路的事情!” 紅衫兒就要哭了,說:“我不敢的,我不敢的。

    ” “你曉得你這一把頭發剃掉,以後怎樣做人?” 紅衫兒搖搖頭,還是個孩子樣,看了也叫人心疼。

     “你曉不曉得,老尼姑要把你帶到什麼地方去?” 紅衫兒想了想,說:“師父說,是到一個叫平湖的地方,住在庵裡。

    她說庵裡很好的,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姑娘。

    嗯,師父說,那裡靠碼頭,人來人往,蠻熱鬧的,比在這裡快活多了。

    ” 杭天醉一聽,像個陀螺,在地上亂轉,一邊氣急敗壞地咒道:“撮着你這該死的,曉得這是把紅衫兒推到哪裡去?什麼尼姑庵,分明就是一個大火坑!” 原來晚清以來,江南日益繁華,商埠林立,人流往返不息。

    杭嘉湖平原的河湖港汊,就集中一批秦樓娃館,專做皮肉生意。

    《老殘遊記》中,專門寫了有一類尼姑庵,也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邊阿彌陀佛,一邊淫亂無度的。

    剛才聽紅衫兒一說,無疑便是這樣一個去處。

     撮着和紅衫兒聽了這話,臉都吓白了,紅衫兒搖搖晃晃地哆嗦着嘴唇,便要站不住。

    撮着也急得額角頭掉汗,一邊說,“少爺,我真不曉得,少爺,我真不曉得。

    ” 杭天醉見他們倆真害怕了,一股英雄膽氣便油然而生,說:“怕什麼,我杭天醉,如今已是忘憂茶莊的老闆,凡事我做主。

    你,撮着,”他指着撮着鼻尖,“你去和那老尼姑交涉,就說紅衫兒原是我救下的,她爹不要她了,當了一湖的人送給我的。

    我這就把她帶走,這幾個銀元叫她拿去,權當了來回的路費。

    ”他又回過身,用拇指食指拎拎紅衫兒身上那件袍子的領:“趕快給我脫了這身衣服去,好好一個女孩子,弄成這副模樣,我不愛看。

    ” 紅衫兒再出來的時候,梳着一根大辮子,幹幹淨淨,一身紅衣服。

    小肩膀,薄薄窄窄的,垂髫又細又軟,挂了一臉,兩隻眼睛,像兩汪柳葉叢中的清泉,向外冒着水兒。

    小下巴尖尖的,惹人憐愛。

    紅衫兒個頭也要比杭天醉矮上一截,杭天醉覺得自己隻要胳膊一伸,就能把她一把撸過來,自己便也就偉岸得像一個強盜俠客。

    不像面對沈綠愛,如面對一頭大洋馬,使他完全喪失擁抱的興趣。

    其實他早已經在不知不覺地拿這兩個女人作比較,要不是在佛門寺廟,他早就伸開臂膀一試效果了。

     他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