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拔了。

    她的皮膚倒也說不上特别的白皙,但細膩光滑的程度,足可與她家自産的綢緞相匹。

    也許她的唇并非真的紅如櫻桃,隻是當她微微一啟唇,露出一口潔白牙齒時,人們才明白,什麼叫真正的唇紅齒白。

    沈綠愛的一頭黑發,又濃又亮,眉毛黑長,像老鴉翅膀,直插鬓角。

    可以說沈綠愛是一種南方女子的變異,一種例外。

    她長得的确不像南國女兒那種袅袅娜娜惹人憐愛的媚樣兒。

    她美得堂堂正正,膽大無忌,照她的婆婆林藕初杭夫人看來,她實在是美得有點張狂。

    你看她頭回做新娘,那不慌不忙、心中有數的樣子,她一雙大腳,無所顧忌的神情。

    杭夫人看着看着,有點惱火起來。

    她想這個媳婦,不會是一盞省油的燈。

    她又看她那個雙肩略塌的眉清目秀、醉眼蒙眬的兒子,心裡叫一聲“作孽”,怎麼跟當年的杭九齋一模一樣了,把遺傳了吳茶清的身架,竟然就壓下去了。

    正那麼想着,司儀已經在唱“行百年夫妻之禮”了,于是相對八拜。

     最後是“傳代歸閣”,地上鋪有盛米的麻袋,杭夫人見新郎在前,新娘在後,踏着麻袋進新房裡,百感交集的淚花,終于湧上了雙眼,以至于門口抛擲的喜果兒,她都看不清楚了。

     後來知曉杭家根底的人們說起那一天發生的事件,都覺得神秘。

    人們無法想象兩代人婚禮的騷擾究竟意味着什麼。

    這裡有什麼前塵孽緣,有什麼因果報應,又有什麼未來的預兆。

    總之,三十年前降臨到林藕初身上的命運又再度來臨了,當撮着急急慌慌扒開人群,對着正在兒子身邊張羅的夫人耳語一聲“雲中雕打上門來”時,新娘子發現坐在她身旁的丈夫杭天醉激烈地痙攣了一下,身體就繃直了。

     “人呢?”她聽到丈夫問,精緻的薄嘴唇便慘白下去。

     “讓茶清伯擋在外面了。

    ” “動手了嗎?”杭夫人問。

     “動手了。

    ” “茶清伯怎麼樣?”杭夫人幾乎有些失态地問。

     “雲中雕被打翻了。

    ” 杭天醉站起來,要解那繞身的大紅球,臉上泛起了怨煩,說:“我去看看。

    ” 這邊就慌得母親和下人們一連串地阻撓:“大喜的日子你瘋了,不怕雲中雕再把你搡到湖裡去?” 杭天醉接下去的行動,叫新娘子沈綠愛小吃一驚,他居然一跺腳,說:“讓他砸了忘憂茶莊才好,婚也不用結了,這不就是沖着我來的嗎?知道寄客不在了,拿我開刀。

    我這就跟他上衙門去!” 他這麼捶胸頓足地低叫着,卻沒有移動半分。

    沈綠愛冷眼看着,一動也不動,她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隻覺得丈夫是個急性子,膽子卻是不大的。

    瞧那麼多人圍着他的樣子,使他看上去,更像一個半大不大的男孩子。

     婆婆對撮着耳語了一番,恢複了自信與平靜,用目光暗示了一下喜娘,喜娘便引着新人拜家堂、拜竈司、拜見親戚,沈綠愛“開了金口”,一一地呼之,最後是拜見公婆,沈綠愛發現孀居的婆婆在微笑,額角的汗滴卻沖淌下來了。

     杭少爺大喜那一日,忘憂茶莊并未關門。

    林藕初說,成親是自己家裡的事情,做生意是店裡的事情,兩件事是雞皮鴨皮不搭界的,茶清伯掌管着店裡的事情,和往日一樣。

     上半晌還算平安,生意也做得比往日還熱鬧,不少小戶人家上門來,買那三文銅钿一小包的茶末,順便打探與賀喜。

     快到午時,一個高頭大馬的漢子,着一身黑衣褲,褲管紮得緊緊,額頭锃光瓦亮,晃着一根又粗又大的辮子,一手握着個大鋼球,一手提着鳥籠,裡頭蹲着一隻八哥,搖搖晃晃,朝羊壩頭走來。

    他身後,跟着一群短打衣着的下人。

    衆人見了都知道這是杭州一霸雲中雕,剛從吳山頂上遛了鳥下來,吃飽喝足了沒啥鳥事,正要滋生些熱鬧來解悶呢,便慌得都往旁邊讓避。

     這個雲中雕,在八旗中,也不過是個破落子弟罷了。

    因他有個哥在杭州府裡做事,管着消火防災這一攤,杭州又是個火城,故這個職位人們就不敢小觑,雲中雕便也沾着點兒光。

    他自己生得兇猛霸道,三天兩頭惹是生非,久而久之,人家就怕了他,他也就糾衆聚夥,越發得意起來。

     立夏那一日,他被趙寄客一頓好揍,大傷元氣,蝸居甚久,不敢輕舉妄動。

    後來聽說趙寄客去了日本,單留下那個杭天醉。

    而且,他們竟敢又吃下了他姑夫的茶樓,他就抖了起來,一心要尋下機會報那一箭之仇呢。

    老天有眼,總算等到了杭天醉成親的日子。

     在吳山湖山一覽亭,喝足了早茶也逗膩了鳥兒,雲中雕雲大爺帶着他的喽啰,便下了山,走過大井巷,進入清河坊。

     這昔日的清河坊,是個著名的鬧市區,名店比比皆是。

    一路數過去,方裕和南北貨店,宓大昌煙店,孔鳳春香粉店,萬隆火腿店,張允升百貨店,天香齋食品店,張小泉剪刀店,葉種德堂藥店,翁隆盛茶店……名店競相稱譽,形成一條繁華街市。

     一喽啰指着一家店堂門口高懸着的墨色青龍招牌,問:“大爺,是這裡吧?” 雲大爺看那迎門口的楹聯,一邊是“三前摘翠”,一邊是“陸盧經品”,便搖着手說:“不是,不是,這是翁隆盛,我們不惹他們,我們隻惹那姓杭的,叫他這爿倒竈茶莊,從此在我手裡熄火,也曉得我雲大爺是吃葷還是吃素的。

    ” 那一夥喽啰,便也狐假虎威地吆喝起來,周圍行人側目而視,不敢怒也不敢言,單就等着開打。

     過了清河坊,便是羊壩頭。

    忘憂茶莊很有氣派,一看就曉得,一米來高的牆角,丈把高的青磚封火牆,門樓上鑲嵌金光閃閃的四個字“忘憂茶莊”,上面一抹綠色瑞草招牌,兩邊的楹聯,一邊寫着“精行儉德是為君子”,另一邊寫着“滌煩療渴所謂茶荈”。

     茶莊緊鄰一座門樓,此時張燈結彩,喜慶鑼鼓,人來人往。

    雲中雕指着這邊迎門,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