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本世紀初元,歲在庚子,閏于八月,清帝德宗——愛新覺羅·載湉登基已經第二十六個年頭。
時值春夏之交,北京,義和團起義;八國聯軍再掠圓明園;慈禧太後攜光緒一行,先賜死珍妃,後出逃皇宮,經懷來、宣化、大同、太原,亡命西安。
與此同時,七十一歲的杭州人氏,戶部左侍郎兼尚書王文韶,并未意識到時世扔給他的那隻繡球會如此凄惶。
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召見王公大臣五次,最後僅剩王文韶、剛毅、趙舒翹三人。
最後倉皇離帝京,垂淚對“老臣”,慈禧離京時,身邊哪裡還有幾個大臣護駕,倒是無轎可雇的王文韶父子,徒步三日,于懷來追上主子,腫跛的雙膝一軟,便涕泗縱橫。
西太後見滿朝文武各作鳥獸散,獨此江南老夫追蹤而來,悲感交集,遂解随身佩帶的玉中之玉——胚胎一塊,恩賜于他。
這位大清王朝,也是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宰相,就這樣狼狽而又痛楚地載入史冊。
與此同時,恰是王文韶的故鄉,人稱天堂的江南杭州,一群秘密的反清志士結黨而起,與香港孫中山的興中會遙相呼應,成立浙會,東渡日本,圖謀造反。
又有一些不想造反更想掙錢的商人辦廠開礦,經營實業,以期富強。
五年前,龐元濟和丁丙集資三十萬元,在拱宸橋如意裡創辦世經缫絲廠;五年後,盡管京城在殺人放火,杭州有個叫莊誦先的人,還是湊了七萬銀兩,設辦了利用面粉廠。
再過一年,杭州的第一張白話報刊——《杭州白話報》,便要問世了。
與此同時,當北方義和團鬧得沸沸揚揚之際,遍布杭州城的大小茶館,也都忙得不亦樂乎。
市民們議論的一個焦點,便是那個名叫王文韶的杭州人的命運。
三雅園這些日子,戲也無人唱,棋也無人下了。
靠牆的那副殘局擺了多日,竟連那白子上也沾了灰,有人偶爾路過,擺一個棋子,手指便黑了。
牛皮阿毛很高興,七星火爐通紅,銅茶壺日日擦得锃亮,嗤嗤地此起彼伏,冒着白氣。
隆興茶館的茶博士吳升與他處隔不了幾步,常常跑過來透露一點消息,見了面就伸大拇指:“老闆,你這裡日日人湧起湧倒,都在聽什麼大書?” “托八國聯軍的福,趙四公子同杭家少東家,天天在講朝廷裡的大頭天話呢!” 阿毛對這位精明機靈的小夥計很是看重,吳升有一副天生乖巧的奴才相,那雙滴溜亂轉的眼睛,一看就曉得,生來是為察言觀色而長的。
便問:“你那裡呢?” “紅鼻頭眼看着要撐不下去了。
”吳升作了個不屑的動作,“做茶館生意,吃油炒飯的人,他哪裡是你的對手?等着看他倒台吧!” 阿毛便順手給他幾個銅闆:“你有數哦,聽說他得了絕症,要賣樓,你有數。
” “阿毛老闆你說什麼話,我會沒數嗎?要不是給你盯着,我不是老早上你這裡來跑堂了嗎?我這樣的人,到三雅園混碗飯,老闆你還肯要吧。
” “年紀輕輕,頭腦煞靈。
你做到哪個份上,我自然也回報到哪個份上,這點你還不清爽?聽說吳茶清也在打你們這家茶樓的主意,他是想要物歸原主了!” “哦,這倒我真沒聽見過。
”吳升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猶疑了一下,牛皮阿毛就大笑起來,“你和茶清是老鄉,安徽會館裡常常見面的,當我不曉得?我跟你說你嫩着呢,兩頭讨好,兩頭伸巴掌,小心兩頭脫空。
” 阿毛到樓上去聽趙四公子講時事去了,他并不把吳升放在眼裡。
那些日子,杭天醉在家裡坐不住,動不動就往外跑,林藕初命撮着死盯着他。
這位郊區翁家山茶農出身的夥計年過三十,娶妻生子,不知秦漢,無論魏晉。
義和團造反了嗎?造反吧,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了嗎?打吧,老佛爺逃了嗎?逃吧,明年的茶葉要歉收了嗎?噢,撮着就會從他那張夜裡當床闆的櫃面上一躍而起——勿來事、勿來事。
見少爺這樣無心讀書,到處亂跑,甚為擔心,便說:“少爺你不是上了求是書院嗎?太太說了,那就是考上狀元了,出來抵上一個縣官的呢。
” “這算個什麼。
寄客兄都退了學,每日在白雲庵裡習武練功,他父親原來指望他繼承家風,懸壺濟世,現在,算是逐出家門了。
”天醉歎口氣,倒在身旁那張美人榻上,“人人都罵他不肖子孫,自甘堕落。
我看他倒是有志氣的,敢作敢當,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
” 撮着悶了一會兒,說:“人各有志嘛!” 杭天醉一下子從榻上跳了起來:“還是我們撮着,算個英雄知己。
寄客家世代名醫,到他手裡,尚可棄之如敝屣。
我卻不行,這個家,這個茶莊,哪裡容得了我動彈半步?唉唉,苦悶啊苦悶啊,弄得我都要發瘋了。
” 撮着便很認真地說:“少爺,不是我多嘴,你這個瘋病真的是要好好治一治的。
你是四代的單傳,哪裡好跟人家趙公子比?趙公子家有兄弟四五個呢!莫要說去白雲庵,哪怕去月亮,有誰管得了?你卻是不一樣的,你走到哪裡,肩膀上都扛着一個忘憂茶莊呢。
” 一聽這話,天醉就開始跺腳發起魔怔來了:“還不給我閉上嘴巴出去,連你也這樣教訓起我來。
我偏就是想上月亮看看嫦娥的模樣,你們又想怎的?整天茶莊茶莊的,莫非想拿茶莊逼死我不成?!”說罷,便把桌上那些文房四寶呼啦啦一推,那
時值春夏之交,北京,義和團起義;八國聯軍再掠圓明園;慈禧太後攜光緒一行,先賜死珍妃,後出逃皇宮,經懷來、宣化、大同、太原,亡命西安。
與此同時,七十一歲的杭州人氏,戶部左侍郎兼尚書王文韶,并未意識到時世扔給他的那隻繡球會如此凄惶。
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召見王公大臣五次,最後僅剩王文韶、剛毅、趙舒翹三人。
最後倉皇離帝京,垂淚對“老臣”,慈禧離京時,身邊哪裡還有幾個大臣護駕,倒是無轎可雇的王文韶父子,徒步三日,于懷來追上主子,腫跛的雙膝一軟,便涕泗縱橫。
西太後見滿朝文武各作鳥獸散,獨此江南老夫追蹤而來,悲感交集,遂解随身佩帶的玉中之玉——胚胎一塊,恩賜于他。
這位大清王朝,也是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任宰相,就這樣狼狽而又痛楚地載入史冊。
與此同時,恰是王文韶的故鄉,人稱天堂的江南杭州,一群秘密的反清志士結黨而起,與香港孫中山的興中會遙相呼應,成立浙會,東渡日本,圖謀造反。
又有一些不想造反更想掙錢的商人辦廠開礦,經營實業,以期富強。
五年前,龐元濟和丁丙集資三十萬元,在拱宸橋如意裡創辦世經缫絲廠;五年後,盡管京城在殺人放火,杭州有個叫莊誦先的人,還是湊了七萬銀兩,設辦了利用面粉廠。
再過一年,杭州的第一張白話報刊——《杭州白話報》,便要問世了。
與此同時,當北方義和團鬧得沸沸揚揚之際,遍布杭州城的大小茶館,也都忙得不亦樂乎。
市民們議論的一個焦點,便是那個名叫王文韶的杭州人的命運。
三雅園這些日子,戲也無人唱,棋也無人下了。
靠牆的那副殘局擺了多日,竟連那白子上也沾了灰,有人偶爾路過,擺一個棋子,手指便黑了。
牛皮阿毛很高興,七星火爐通紅,銅茶壺日日擦得锃亮,嗤嗤地此起彼伏,冒着白氣。
隆興茶館的茶博士吳升與他處隔不了幾步,常常跑過來透露一點消息,見了面就伸大拇指:“老闆,你這裡日日人湧起湧倒,都在聽什麼大書?” “托八國聯軍的福,趙四公子同杭家少東家,天天在講朝廷裡的大頭天話呢!” 阿毛對這位精明機靈的小夥計很是看重,吳升有一副天生乖巧的奴才相,那雙滴溜亂轉的眼睛,一看就曉得,生來是為察言觀色而長的。
便問:“你那裡呢?” “紅鼻頭眼看着要撐不下去了。
”吳升作了個不屑的動作,“做茶館生意,吃油炒飯的人,他哪裡是你的對手?等着看他倒台吧!” 阿毛便順手給他幾個銅闆:“你有數哦,聽說他得了絕症,要賣樓,你有數。
” “阿毛老闆你說什麼話,我會沒數嗎?要不是給你盯着,我不是老早上你這裡來跑堂了嗎?我這樣的人,到三雅園混碗飯,老闆你還肯要吧。
” “年紀輕輕,頭腦煞靈。
你做到哪個份上,我自然也回報到哪個份上,這點你還不清爽?聽說吳茶清也在打你們這家茶樓的主意,他是想要物歸原主了!” “哦,這倒我真沒聽見過。
”吳升那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猶疑了一下,牛皮阿毛就大笑起來,“你和茶清是老鄉,安徽會館裡常常見面的,當我不曉得?我跟你說你嫩着呢,兩頭讨好,兩頭伸巴掌,小心兩頭脫空。
” 阿毛到樓上去聽趙四公子講時事去了,他并不把吳升放在眼裡。
那些日子,杭天醉在家裡坐不住,動不動就往外跑,林藕初命撮着死盯着他。
這位郊區翁家山茶農出身的夥計年過三十,娶妻生子,不知秦漢,無論魏晉。
義和團造反了嗎?造反吧,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了嗎?打吧,老佛爺逃了嗎?逃吧,明年的茶葉要歉收了嗎?噢,撮着就會從他那張夜裡當床闆的櫃面上一躍而起——勿來事、勿來事。
見少爺這樣無心讀書,到處亂跑,甚為擔心,便說:“少爺你不是上了求是書院嗎?太太說了,那就是考上狀元了,出來抵上一個縣官的呢。
” “這算個什麼。
寄客兄都退了學,每日在白雲庵裡習武練功,他父親原來指望他繼承家風,懸壺濟世,現在,算是逐出家門了。
”天醉歎口氣,倒在身旁那張美人榻上,“人人都罵他不肖子孫,自甘堕落。
我看他倒是有志氣的,敢作敢當,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
” 撮着悶了一會兒,說:“人各有志嘛!” 杭天醉一下子從榻上跳了起來:“還是我們撮着,算個英雄知己。
寄客家世代名醫,到他手裡,尚可棄之如敝屣。
我卻不行,這個家,這個茶莊,哪裡容得了我動彈半步?唉唉,苦悶啊苦悶啊,弄得我都要發瘋了。
” 撮着便很認真地說:“少爺,不是我多嘴,你這個瘋病真的是要好好治一治的。
你是四代的單傳,哪裡好跟人家趙公子比?趙公子家有兄弟四五個呢!莫要說去白雲庵,哪怕去月亮,有誰管得了?你卻是不一樣的,你走到哪裡,肩膀上都扛着一個忘憂茶莊呢。
” 一聽這話,天醉就開始跺腳發起魔怔來了:“還不給我閉上嘴巴出去,連你也這樣教訓起我來。
我偏就是想上月亮看看嫦娥的模樣,你們又想怎的?整天茶莊茶莊的,莫非想拿茶莊逼死我不成?!”說罷,便把桌上那些文房四寶呼啦啦一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