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初夏杭城是四時中最美的季節,劉莊更占西湖山水之秀。

    青年軍官李平水卻毫無心緒,一個由地方與軍隊聯合召開的高級會議正在此地秘密進行。

    乘會議間隙時間,他獨自來到湖邊散心。

     劉莊原主人劉學洵,乃廣東人氏,在西湖丁家山下建劉莊,近人記載:落成之始,最稱宏麗,蛎牆虹棟,錯雜水湄,窗際簾波,與湖際水波互相萦拂,洵為雅觀。

    1954年,又集西湖舊園林中韓莊、楊莊、康莊、範莊于一體,改建為西湖國賓館,與一水之隔的汪莊遙遙相望。

    劉莊、汪莊,都是中國最高領導人常來常往的地方,作為軍人,李平水知道,毛澤東這些年來基本都居住在汪莊。

    故而這次省一級的高級會議,才能到這裡的劉莊來開。

     會議在湖山春曉樓旁的望山樓開,景色雖美,卻把會議所要讨論的内容襯托得更加劍拔弩張。

    近日杭州發生了千人沖擊軍區倉庫的重大事件,今日各路山頭派系的核心人物,被召集在此,共同協調此事。

    這本是一件黑白非常分明的事情,誰知越開越不分明。

    李平水隻是工作人員,但他多少總能刮到幾句,心裡氣悶,便出來走走。

    剛剛入伍那幾年,他曾經在這裡當過警衛人員,此次也算是舊地重遊,沒走幾步,就碰到了也來參加會議的杭得荼。

     杭得荼是從丁家山東麓繞過來的。

    會議休息期間,他特意去看了看當年康有為題刻的“蕉石鳴琴”,這是一塊形如蕉屏的石崖,相傳雍正年間浙江總督李衛常常在此彈琴,音韻繞石,響入行雲,故有“蕉石鳴琴”之說。

    得荼從未到過這裡,倒是小時候聽父親說康莊還有南海先生所題的“人天廬”等景。

    信步走去,卻看到山間一片茶園,還有幾個戰士在茶園采茶,這稀罕的情景倒叫得荼有些納悶。

    正思忖着這湖上園林之最的劉莊怎麼會有茶園,卻見李平水朝他走來,紅着臉伸出手來對他說:“杭老師,原諒我那天态度不好,我急瘋了,罵你了吧,罵你什麼我記不起來了。

    ” “你罵我膽小鬼,見死不救的王八蛋。

    ”杭得荼提醒他說。

     “你看你都記住了,我們當兵的就是粗。

    ”李平水悔恨地敲着自己的腦袋說。

    杭得荼擺擺手說,“算了算了,誰碰到這種事情不急。

    ” 原來那日千餘人包圍軍區武器庫時,李平水就在現場,實在頂不住時,曾打電話向得荼求救,但得荼沒有響應,不是不想來,是實在抽不出身,他們這一派攔住了已經整裝待發的吳坤派,把他們堵在他們占據的那幢樓裡。

    兩幢大樓裡朝外的喇叭,每天都在高聲大叫着,一邊讀《緻杜聿明投降書》,一邊就回《别了,司徒雷登》,一邊唱造反有理,一邊就回“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這一派趙争争傷愈歸隊,那一派得荼就找來了得放,兩邊都是能言善辯之輩,吳坤和得荼,隻在幕後搖扇子。

    這裡除了批鬥牛鬼蛇神之外,派别之間也已經有過好幾次血腥的沖突,雖然還沒鬧到死人的地步,但畢竟已經給人一種不祥之地的預感,行人單獨也不敢再從那通過。

     人們越來越急躁了,越來越不願意持守勢而不進攻了。

    文攻武衛的口号越來越被人們接受。

    得荼絕不想出名,但名聲依然大振,社會上與他們觀點接近的人們紛紛慕名而來,工農學商,什麼樣的職業都有。

    他們開始把這裡當做自己的陣營。

    前幾天,不知有誰喊了一聲:吳坤他們已經在進武器了!大家紛紛探出頭去,就見一輛解放牌大卡車駛進校園,沿圈站着十幾個頭戴藤帽手執鐵棍的彪形大漢,他們跳下車之後,得荼他們才發現,卡車上放的全是鐵棍藤帽。

    吳坤他們這一派的人看到領導階級工人老大哥給他們送糧草來了,激動地大喊大叫,一個個跑出去抱鐵棍的抱鐵棍,扛藤帽的扛藤帽,倒像是過年了小朋友們争相着出去看煙火。

    有幾個男的,還掄着鐵棍朝得荼他們的大樓空打,動作像舞台上的孫悟空戲金箍棒。

    兩派的人趴在窗口上看的,都有人神經質地笑。

    杭家兄弟沒有跟着笑,運動以來,笑容幾乎已經在這對兄弟的臉上放逐了。

     幾個摩拳擦掌的核心人物,不約而同地來到得荼身邊,他們要得荼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判斷:如果一旦發生沖突,吳坤還會承諾他曾經許下的諾言,不在校園裡實行紅色恐怖嗎?得荼對這一問題無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簇擁着他的那群青年人,是把他當做那種在錯綜複雜的情勢下相對冷靜而又能審時度勢的人來擁戴的,他們把他的沉默當做了認可,立刻就有人向工人老大哥們打電話:喂喂,我是總部啊,我們緊急向你們求援,我們緊急向你們求援,請給我們送一卡車文攻武衛的戰鬥武器來。

    什麼,槍?什麼槍,氣槍,打鳥的,行啊,别管是打什麼的,是武器就行。

     操場沒消停地熱鬧了一天。

    這裡來一卡車武器,那裡也來一卡車武器。

    也搞不清楚誰有槍沒槍,看來雙方都有了槍,恐怕還有手榴彈。

    武器搬完了之後又來了人,得荼和吳坤兩個人的眼睛都紅了,兩個人的面孔都鐵青了。

    他們不再聽得進别人的意見,隻想着如何進行較量。

    不同的是吳坤凡事先行一步,藤帽鐵棍一到,就立刻發放下去,槍和手榴彈先讓人保管着。

    而得荼他們這一派的武器一到,他就親自點數,放進臨時倉庫,他以從來也沒有過的嚴峻說:“都給我記住,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能動武。

    ”沒有人反對他的意見,但每個人心裡想的不完全一緻。

    得荼掂掂自己的分量,他吃不準他能不能駕馭這些已經被武裝起來的人。

     可以說這是他從來也沒有面臨過的嚴峻形勢,他知道這是吳坤的一着險棋,他們彼此之間太知根底了。

    吳坤了解他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動的,他還了解他憎恨暴力,可是他吳坤卻是那種與天與地與人奮鬥都其樂無窮的人,他早已不滿足每天對着大喇叭互相對罵的局勢了。

    别以為我不知道是你們在散布我的謠言,整我的黑材料,你們讓我吃不下飯,我還能讓你們睡得着覺?拉來這一車的鐵棍,是威脅,也是一種可能性。

    這就像美國制造了原子彈一樣,必須擺在那裡讓人們膽戰心寒。

    好吧,我現在看你杭得荼怎麼辦?他透過他那頂樓辦公室的窗子,看着對面,杭得荼的窗子。

     得荼正在這時候踱向窗口,他走到窗前,下意識地拉開窗簾,幾乎憑本能地擡起頭來——他相信對手就在眼前。

     他們的目光隔着大操場相擊了。

    隔着窗子,兩人都隻露出上半身,他們一言不發,惟一有區别的是嗜茶如命的得荼手中依然還捧着一杯茶。

    他們在怒目而視中沉默地較量。

     李平水那十萬火急的電話正是這時候打來的,他緊急呼籲道:“怎麼你們還沒有出來嗎?我們這裡已經抗不住了,這幫暴徒已經扣押了我們倉庫的保衛人員,正在威脅我們,說再不把東西交出來就要往倉庫裡沖呢!” 得荼一邊擦着一下子不知從哪裡來的汗,一邊也對着話筒叫:“你看清楚了嗎,真是來搶武器的?” “我看到我那個混賬老婆了呢,她沖在最前面,媽拉個巴子,我真恨不得拿起槍來崩了她,這臭婊子養的!” 不到萬分危急的地步,李平水哪裡會罵出這樣的髒話。

    得荼高聲提醒他:“國家有令,搶劫軍用倉庫,可以用軍法處置!” “杭得荼你是不是還沒睡醒,今日天下還有什麼王法?有王法還敢沖部隊嗎?我們上頭有令不準開槍,你懂嗎?倉庫裡有一百萬發子彈,一萬多顆手榴彈,一千多件槍械,四十多萬軍用物資,要是被他們搶去後果不堪設想。

    上頭讓我們死守,又不讓我們開槍,他媽的屌毛灰的上頭不讓我們動,說軍隊一動,天下就大亂,死的人就更多。

    你懂嗎?現在隻有一條路,就盼着你們來救我們一把了。

    杭得荼你要是不來你就是見死不救的王八蛋!” 那頭電話重重擱下,杭得荼生出來到現在也沒有被人家那麼王八蛋王八蛋地罵過。

    但杭得荼最後還是忍住了沒有去。

    他知道,隻要他一動,吳坤就會動,而吳坤一動,就會流血,就會死人。

    這是不可逾越的界線——他的手上絕不能沾有血迹。

    兩害相衡取其輕,李平水罵他,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願意看到李平水不安的樣子,便換了一個話題,問:“我是第一次來這裡,都說劉莊景色好,沒想到這裡也有茶。

    ” 李平水臉色也輕松了一些,說:“那還是前幾年毛主席讓我們警衛員種的。

    那時候不是困難嗎?我們還養豬呢。

    毛主席和我們一起還摘過這裡的茶。

    ”說到這裡,他的表情就不免自豪。

     杭得荼看他的樣子,笑笑說:“怪不得迎霜崇拜你,你還有些資本可誇。

    ” “她說我什麼啦?我好久沒見到這小姑娘了。

    ”李平水真的有些興奮起來,他喜歡這個小姑娘,和她很有天談。

     “她跟我嚴肅地談了一次,說我沒有救你,沒有站在你這一派上,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