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幾隻好杯子來,我看再過一會兒,你大哥也要回來了,他最在乎這個了。
”正要站起來往屋外走,就被盼兒攔了,說:“媽,你坐着不要動了,我去取杯子。
” 三四個女人為誰去取杯子又小小争論了一番,最後還是杭盼去了。
白夜聽她們杭家女人對話,有點像是看明清小說。
她也插不進去話,就開始小心翼翼地咬着那外表光溜溜的小玩意兒。
她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東西,一時也不知從哪裡下嘴,迎霜見了,就從木盤裡抽出一個夾子,說:“看我的。
” 她一夾一個,一夾一個,夾出好幾塊核桃肉來,細心地把殼剝開了,說:“白姐姐你吃吧。
” 說話間杭盼就回來了,捧着個臉盆,裡面放着幾隻杯子,都是青瓷,隻有一隻黑碗,葉子見了,說:“你把天目盞也拿來了?” 這隻天目盞,嘉和原本說好要給方越的,他現在連窯也沒得燒了,隻好先存在這裡。
杭盼把臉盆放到爐上,又從水壺裡往那臉盆裡沖水淨杯。
白夜呆了,她從來沒有看到,也從來沒有想到過,連沖水都能夠美得讓人流淚。
杭盼的手拎着水壺,那水壺是簡陋的,盡管擦得锃亮,但它的器形包括它的壺嘴,都是粗放的。
然而在幽暗中,為什麼水從那粗糙的口子中流出時,卻神奇般地精緻絕妙了呢?你看它是那麼悠久細長,那麼縷縷不絕,它又是那麼綿延無盡;水從高處下來,成一筆直的線條,卻又無聲無息地落入盆中,沒有一滴水花,沒有一絲聲音。
一圈,又一圈,白夜的心,被這一圈圈的繞指柔腸揪住了,她從來不知道女人被女人之美感動時是怎麼樣的,在這樣一個嚴寒的絕境般的冬夜,在杭家的花木深房裡,她第一次體會到了。
女人們都仿佛意識到她們進入了什麼樣的莊嚴的儀式當中,她們默默地看着盼兒淨杯,隻有寄草輕輕地給白夜解釋,說:“看到了嗎,這是盼兒在歡迎你來做客呢。
” 白夜不解,葉子用手做了一個逆時針的動作,說:“就是這個。
” 迎霜也跟着奶奶做這個動作,說:“這是來來來,”她又順時針地做了幾下,“這是去去去,盼姑姑現在是對你說來來來呢。
” 她的話讓女人們都輕松地笑了,氣氛便從剛才的肅穆中跳了出來。
盼兒卻一言不發,隻是輕輕地取出毛巾來洗杯。
她的手薄而長,手指尖尖,幹淨白皙,靈巧洗練,她洗茶杯時的手的形狀倒映在了對面牆上,放大了,像兩朵大蘭花,像兩隻矯健的大蝴蝶。
這裡的氣氛是東方式的,而且是東方的中國江南式的。
一隻臉盆架在火爐上,一個女人在臉盆裡細心地洗杯子,她穿着绛紅的開襟毛衣,裡面是一件格子背心,白夜便在想象中給她換上了一件旗袍,她為她的這種奇異的想法而感到了好笑。
寄草沒注意到她的表情,她繼續擔當着她自己的解說的角色:“杯子是一定要洗幹淨的。
器具是品茶的一道重要程序。
你有沒有聽說過,沒有好的朋友是不足以一起品茶的,沒有好的環境是不足以品茶的,沒有好的火水是不足以品茶的,沒有好的器具也是不足以品茶的。
現在我們幾乎什麼都有了。
你看,我們已經有了你,楊真的女兒,我們就當你爸爸在我們當中;我們還有了好茶好水,我們也有了那麼好的一間屋子,暖洋洋的。
”說到這裡,環視了一下周圍,突然又站了起來,到得荼的書櫃裡去翻東西。
葉子小聲地勸阻她說:“你可不能翻他的這些東西,等他回來怨死我。
這裡的東西都是他大學這麼些年搜集的,說是将來有一天要派用場。
舊年我要燒掉,你大哥死活不肯。
虧了得荼是烈士子弟,這房子又離正房隔了兩進,左鄰右舍也還算有良心,這些東西才保下來。
” “嫂子,迎霜,還有你,白夜,你們再給我檢查一遍門窗,窗簾都給我夾緊。
”寄草沒理會嫂子的勸阻。
白夜看出來了,父親年輕時代的女朋友是一個愛說愛動、聰明絕頂又有些自說自話的女子,現在她一邊翻東西一邊說,“我曉得的,你放心我不會給他少一樣東西。
不過這種東西藏在這裡不見天日,多少有點暴殄天物。
你看,我們已經有花,有茶,有水,有器,還有客人,怎麼着還得有張畫吧——好哇,找到了,你們看,把這個挂起來怎麼樣?” 這是白夜第一次看到的《琴泉圖》。
她并不知道凝聚在這張畫上的人世滄桑,但她還是能夠看出這張不大的畫對杭家人的特殊意義。
白夜不懂國畫,看上去這張二尺長、一尺寬的紙本,也就不過是左下方的幾隻水缸一架橫琴,倒是右上方的那首題詩長些。
白夜來不及定睛細看,就見葉子站了起來攔住寄草說:“這可是你大哥的性命,萬一被人看到了不得了。
” 寄草可不管,一邊挂那畫兒,一邊說:“性命也要拿出來跟人拼一拼的,不拼還叫什麼性命!” 寄草姑婆的這句話突然感染了白夜,她站了起來,邊敲着自己的前額邊說:“瞧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我也知道得荼一直在搜集這些跟茶有關的東西,你看看我給他帶來的。
” 她從她帶來的那個大包裡取出一塊長方形的東西,湊到台燈下,杭家那幾個女人也圍了過來,白夜輕輕地把它打開,一塊色澤烏亮的方磚展現在她們眼前。
寄草還沒有接到手中,就準确地對嫂子葉子說:“是茶磚。
” 這是一塊年頭很長的茶磚,磚面上印着一長溜的牌樓形狀,圖案清晰秀麗,磚模棱角分明。
盼兒愛不釋手地端詳着它,輕輕地說:“這麼漂亮,真不是拿來吃的。
” “我好像在得荼哥哥的茶書裡看到過它的,是得荼哥哥給我看的。
”迎霜說。
她接過茶磚,像捧孩子似的捧了一會兒,還給了白夜,然後果斷地走到書櫃旁,學着寄草姑婆的樣子翻起書來。
葉子看着孫女要動得荼的書又心疼,忍不住說:“你也不要翻了,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塊牌樓牌的米磚,從前我們茶莊裡賣過的。
” 迎霜卻固執地抽出一本書,仿佛為了證實她在這方面也是專家似的,很快就翻到那一頁,那上面有着幾種型号緊壓茶的圖片,下面還配有圖片說明。
現在,這些女人仿佛都突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仿佛她們現在正置身于學院的圖書館内,仿佛她們又回到了汲汲求學的年代。
這年代其實離白夜并不遙遠,但回想起來,竟然已經有了一種恍然隔世之感。
圖片上标有米磚的那一幅,果然與她們手裡捧的那一塊具有一樣的圖形,下面的一段文字上說:米磚是以紅茶的片末茶為原料蒸壓而成的一種紅磚茶,其撒面及裡茶均用茶末,故稱米磚,有牌樓牌、鳳凰牌和火車頭牌等牌号,主銷新疆及華北,部分出口蘇聯和蒙古。
迎霜好奇地擡頭看着白夜,問道:“白姐姐,你是去過新疆了?還是内蒙、蘇聯了?蘇聯現在已經是蘇修了,人家說從前是蘇聯的時候你在那裡住過。
你在那裡吃過它嗎?” 白夜的心緊了起來,她的臉色一下子蒼白了,但她離開了台燈光,女人們沒有發現她的變化。
她坐回到爐前,定了定神才說:“是的,我在蘇聯時常
”正要站起來往屋外走,就被盼兒攔了,說:“媽,你坐着不要動了,我去取杯子。
” 三四個女人為誰去取杯子又小小争論了一番,最後還是杭盼去了。
白夜聽她們杭家女人對話,有點像是看明清小說。
她也插不進去話,就開始小心翼翼地咬着那外表光溜溜的小玩意兒。
她從來沒有吃過這種東西,一時也不知從哪裡下嘴,迎霜見了,就從木盤裡抽出一個夾子,說:“看我的。
” 她一夾一個,一夾一個,夾出好幾塊核桃肉來,細心地把殼剝開了,說:“白姐姐你吃吧。
” 說話間杭盼就回來了,捧着個臉盆,裡面放着幾隻杯子,都是青瓷,隻有一隻黑碗,葉子見了,說:“你把天目盞也拿來了?” 這隻天目盞,嘉和原本說好要給方越的,他現在連窯也沒得燒了,隻好先存在這裡。
杭盼把臉盆放到爐上,又從水壺裡往那臉盆裡沖水淨杯。
白夜呆了,她從來沒有看到,也從來沒有想到過,連沖水都能夠美得讓人流淚。
杭盼的手拎着水壺,那水壺是簡陋的,盡管擦得锃亮,但它的器形包括它的壺嘴,都是粗放的。
然而在幽暗中,為什麼水從那粗糙的口子中流出時,卻神奇般地精緻絕妙了呢?你看它是那麼悠久細長,那麼縷縷不絕,它又是那麼綿延無盡;水從高處下來,成一筆直的線條,卻又無聲無息地落入盆中,沒有一滴水花,沒有一絲聲音。
一圈,又一圈,白夜的心,被這一圈圈的繞指柔腸揪住了,她從來不知道女人被女人之美感動時是怎麼樣的,在這樣一個嚴寒的絕境般的冬夜,在杭家的花木深房裡,她第一次體會到了。
女人們都仿佛意識到她們進入了什麼樣的莊嚴的儀式當中,她們默默地看着盼兒淨杯,隻有寄草輕輕地給白夜解釋,說:“看到了嗎,這是盼兒在歡迎你來做客呢。
” 白夜不解,葉子用手做了一個逆時針的動作,說:“就是這個。
” 迎霜也跟着奶奶做這個動作,說:“這是來來來,”她又順時針地做了幾下,“這是去去去,盼姑姑現在是對你說來來來呢。
” 她的話讓女人們都輕松地笑了,氣氛便從剛才的肅穆中跳了出來。
盼兒卻一言不發,隻是輕輕地取出毛巾來洗杯。
她的手薄而長,手指尖尖,幹淨白皙,靈巧洗練,她洗茶杯時的手的形狀倒映在了對面牆上,放大了,像兩朵大蘭花,像兩隻矯健的大蝴蝶。
這裡的氣氛是東方式的,而且是東方的中國江南式的。
一隻臉盆架在火爐上,一個女人在臉盆裡細心地洗杯子,她穿着绛紅的開襟毛衣,裡面是一件格子背心,白夜便在想象中給她換上了一件旗袍,她為她的這種奇異的想法而感到了好笑。
寄草沒注意到她的表情,她繼續擔當着她自己的解說的角色:“杯子是一定要洗幹淨的。
器具是品茶的一道重要程序。
你有沒有聽說過,沒有好的朋友是不足以一起品茶的,沒有好的環境是不足以品茶的,沒有好的火水是不足以品茶的,沒有好的器具也是不足以品茶的。
現在我們幾乎什麼都有了。
你看,我們已經有了你,楊真的女兒,我們就當你爸爸在我們當中;我們還有了好茶好水,我們也有了那麼好的一間屋子,暖洋洋的。
”說到這裡,環視了一下周圍,突然又站了起來,到得荼的書櫃裡去翻東西。
葉子小聲地勸阻她說:“你可不能翻他的這些東西,等他回來怨死我。
這裡的東西都是他大學這麼些年搜集的,說是将來有一天要派用場。
舊年我要燒掉,你大哥死活不肯。
虧了得荼是烈士子弟,這房子又離正房隔了兩進,左鄰右舍也還算有良心,這些東西才保下來。
” “嫂子,迎霜,還有你,白夜,你們再給我檢查一遍門窗,窗簾都給我夾緊。
”寄草沒理會嫂子的勸阻。
白夜看出來了,父親年輕時代的女朋友是一個愛說愛動、聰明絕頂又有些自說自話的女子,現在她一邊翻東西一邊說,“我曉得的,你放心我不會給他少一樣東西。
不過這種東西藏在這裡不見天日,多少有點暴殄天物。
你看,我們已經有花,有茶,有水,有器,還有客人,怎麼着還得有張畫吧——好哇,找到了,你們看,把這個挂起來怎麼樣?” 這是白夜第一次看到的《琴泉圖》。
她并不知道凝聚在這張畫上的人世滄桑,但她還是能夠看出這張不大的畫對杭家人的特殊意義。
白夜不懂國畫,看上去這張二尺長、一尺寬的紙本,也就不過是左下方的幾隻水缸一架橫琴,倒是右上方的那首題詩長些。
白夜來不及定睛細看,就見葉子站了起來攔住寄草說:“這可是你大哥的性命,萬一被人看到了不得了。
” 寄草可不管,一邊挂那畫兒,一邊說:“性命也要拿出來跟人拼一拼的,不拼還叫什麼性命!” 寄草姑婆的這句話突然感染了白夜,她站了起來,邊敲着自己的前額邊說:“瞧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我也知道得荼一直在搜集這些跟茶有關的東西,你看看我給他帶來的。
” 她從她帶來的那個大包裡取出一塊長方形的東西,湊到台燈下,杭家那幾個女人也圍了過來,白夜輕輕地把它打開,一塊色澤烏亮的方磚展現在她們眼前。
寄草還沒有接到手中,就準确地對嫂子葉子說:“是茶磚。
” 這是一塊年頭很長的茶磚,磚面上印着一長溜的牌樓形狀,圖案清晰秀麗,磚模棱角分明。
盼兒愛不釋手地端詳着它,輕輕地說:“這麼漂亮,真不是拿來吃的。
” “我好像在得荼哥哥的茶書裡看到過它的,是得荼哥哥給我看的。
”迎霜說。
她接過茶磚,像捧孩子似的捧了一會兒,還給了白夜,然後果斷地走到書櫃旁,學着寄草姑婆的樣子翻起書來。
葉子看着孫女要動得荼的書又心疼,忍不住說:“你也不要翻了,如果我沒有弄錯的話,這應該是一塊牌樓牌的米磚,從前我們茶莊裡賣過的。
” 迎霜卻固執地抽出一本書,仿佛為了證實她在這方面也是專家似的,很快就翻到那一頁,那上面有着幾種型号緊壓茶的圖片,下面還配有圖片說明。
現在,這些女人仿佛都突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仿佛她們現在正置身于學院的圖書館内,仿佛她們又回到了汲汲求學的年代。
這年代其實離白夜并不遙遠,但回想起來,竟然已經有了一種恍然隔世之感。
圖片上标有米磚的那一幅,果然與她們手裡捧的那一塊具有一樣的圖形,下面的一段文字上說:米磚是以紅茶的片末茶為原料蒸壓而成的一種紅磚茶,其撒面及裡茶均用茶末,故稱米磚,有牌樓牌、鳳凰牌和火車頭牌等牌号,主銷新疆及華北,部分出口蘇聯和蒙古。
迎霜好奇地擡頭看着白夜,問道:“白姐姐,你是去過新疆了?還是内蒙、蘇聯了?蘇聯現在已經是蘇修了,人家說從前是蘇聯的時候你在那裡住過。
你在那裡吃過它嗎?” 白夜的心緊了起來,她的臉色一下子蒼白了,但她離開了台燈光,女人們沒有發現她的變化。
她坐回到爐前,定了定神才說:“是的,我在蘇聯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