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樣陰晦潮濕又寒到骨頭縫裡的天氣,隻有江南才有。
雪有備而來,先是無邊無盡的小雨,像怨婦的眼淚流個不停,然後,北風開始被凍得遲緩濃稠起來,仿佛結成薄冰,凝成一條條從天而降的玻璃幔,挂在半空中。
再往後,雪雹子開始稀稀拉拉地敲打下來了。
清晨,杭家的女主人葉子,悄悄地起身,開始了她一天的勞作。
這位曾經如絹人一般的日本女子早就從一個少奶奶演變成衰老的杭州城中的主婦。
她的個子本來就不高,年紀一大,佝偻下來,就真正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中國江南的小老太婆。
雖然她大半生未穿過和服,但走起路來,依舊保留着日本女人穿和服時才會邁出的那種小碎步子。
她的動作也越來越像她的小碎步,細細碎碎,哆哆嗦嗦,任何一件小事情,到她手裡就分解成程序很多的事情。
這倒有點像她自小習的日本茶道,茶隻品了一次,動作倒有一千多個。
和她的左右鄰居一樣,為了省煤,每天早晨她都要起來發煤爐。
煤爐都是拎到大門口來發的,就對着當街口。
現在什麼都要票,煤球也不例外。
葉子的日子是算着過的,能省一個煤球,也算是治家有方了。
天色陰郁中透着奇險的白,是那種有不祥之兆的光芒。
雪雹子打在煤爐上,尖銳而又細碎地噼噼啪啪地響。
前不久下過一場大雪,後來天氣回暖了幾天。
這天是除夕,又應該是到了下雪的日子了,但沒了過年時的喜慶氣氛。
據說,舉國上下,一律廢除過陰曆年。
不讓人們過年,這可是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葉子從來沒有碰到過的事情。
這也算是新生事物吧,葉子暗暗地感到自己是一個外國人,她不理解這個國度突然發生的這一切的事情。
這可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她不怕死,連淪陷時最艱難的日子都過來了,面對那些驟然降臨的災難她驚人地沉着。
但這些年漫長的日複一日的潛在的不安,與包圍在她身邊的不祥的事件接二連三,把她的意志逐漸地磨損了。
嘉和悄悄地來到她身旁,他是出來給葉子拎煤爐的。
煤爐卻還沒有完全發好,拔火筒頂端往上冒着火苗與煙氣,葉子突然用手裡的蒲扇指指,問:“哎,你看看,像不像遊街時戴的高帽子?” 嘉和有點吃驚地看看拔火筒,他突然想起了被拉去遊過街的方越,有些惱火地搖搖頭回答,虧你想得出來。
一邊那麼說着,一邊把雨傘罩在葉子的頭上。
雪下得大起來了,半空中開始飄飄揚揚地飛起了雪片。
葉子把手拱在袖筒裡,盯着那拔火筒上的火苗說:“上班的人要上班,也就算了,學生不上班,怎麼除了迎霜,誰也不來打個招呼?” 嘉和說:“得放你又不是不曉得,他這個抹油屁股哪裡坐得住?可能是去接嘉平了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回來。
” 葉子更加悶悶不樂,說:“得荼也是,忙什麼了,他又不是他們中學生,向來不摻和的,怎麼一個多月了也沒有音信。
都在杭州城裡住着呢,年腳邊總要有個人影吧,你說呢?” 嘉和就想,還是什麼也不要對葉子說了的好,她怎麼會想得通,得荼現在成了什麼角色呢?她會吓死的。
雖說一家人過年不像過年,葉子還是決定做出過年的氛圍來。
吃完泡飯,就要給迎霜換新衣裳,還準備打雞蛋做蛋餃。
昨天排了一天的隊,總算買到了一斤雞蛋,兩斤肉,迎霜想起媽媽,夜裡哭了一場,不過早上起來,吃了湯團,換上新衣服也就好多了。
自反動标語一事後,她一直逃學在家,反正學校亂糟糟的也不開課。
現在奶奶一邊給她換新罩衣,她就一邊想起來了,問:“奶奶,布朗叔叔今天來不來?” 葉子說:“怎麼問起這個來了?” “二哥和他有鬥争呢。
”迎霜用了一個可笑的詞兒,“跟一個女的。
” “瞎說兮說。
”葉子用純正的杭州方言跟迎霜對話,到底是女人,這種話題還是生來感興趣的。
迎霜能夠從奶奶的話裡面聽出那層并不責怪她的意思,就更來勁了,又說:“布朗叔叔前一段時間跟那個謝愛光很好的。
謝愛光啊,就是二哥的同學。
二哥一回來,她就跟二哥好了。
布朗叔叔又沒人好了,隻好來跟我好,帶我去了好幾趟天竺了呢。
” 嘉和用毛筆點點迎霜的頭,說:“什麼話!小小年紀,地保阿奶一樣!” “地保阿奶”是杭人對那種專門傳播流言蜚語的人的一個不敬之稱,但嘉和對迎霜的口氣并不嚴厲,迎霜也不怕大爺爺,還接着說:“不騙你的,大爺爺,我們真的去了好幾趟天竺了,都是布朗叔叔休息天帶我去的。
我們還看到很多千年烏龜呢。
全部翻起來了,肚皮朝天,哎喲我不講了,我不講了。
” 迎霜像是想到了什麼,突然面色蒼白,頭别轉,由着奶奶給她換衣服,一聲也不吭。
那二老就互相對了一個眼神,知道這小姑娘又想起了什麼。
嘉和突然說,“去,到大哥哥屋裡給大爺爺把那塊硯台拿出來,你當下手好不好,磨墨,大爺爺要寫春聯。
” 迎霜勉強笑笑,那是善解人意的大人的笑容,說明她完全知道大爺爺為什麼要讓她打下手,但她也不違背了大人的好意。
她剛拿着鑰匙走,葉子小聲問丈夫:“什麼烏龜肚皮翻起來,我聽都聽不懂。
” 嘉和卻是一聽就明白了。
原來上天竺和中國許多寺廟一樣,殿前都有一放生池。
上天竺曆朝就是一個香火旺盛之地,到放生池來放生的善男信女自然特别多。
嘉和小的時候,就跟着奶奶到上天竺放過烏龜。
放生之前,一般都是要在烏龜殼上刻上年代,有的還會串上一塊銅牌,以證明是什麼年代由什麼人放的生。
那烏龜也真是當得起“千年”,嘉和曾經親眼在天竺寺看到過乾隆時代的烏龜。
活了多少朝代,日本人手裡都沒有遭劫,現在肚皮翻翻都一命嗚呼了。
辦法卻是最簡單的,現在寺廟裡和尚都被趕走了,反正也沒有人敢來管人家造反派造反,造反派就奇出古怪的花樣都想出來了。
不要說在大雄寶殿裡拉屎拉尿,放生池裡釣魚也嫌煩了,幹脆弄根電線下去,一池子的魚蝦螺蛳加千年烏龜,統統觸殺。
佛家對這些人又有什麼辦法?他們還說有十八層地獄,可三十六種刑罰也沒有電刑這一說啊。
嘉和一向是個玄機内藏的人,這些事情他聽到了就往肚子裡去,不跟大人小孩子說的。
又聽說布朗瞞着他帶迎霜到這種地方去,不免生氣,想着等布朗來,要好好跟他說說,别再讓迎霜受刺激了。
“也不知道盼兒什麼時候到,往常這個時候,她也該下山了吧。
”葉子擔完孫子的心,又開始擔女兒的心。
“今天下雪,難說。
也可能會遲一點,你就不要操這個心了。
” 兩個老人正說着閑話,迎霜已經把那方大硯取了來,正是兒子杭憶的遺物,金星歙石雲星嶽月硯。
葉子打雞蛋,一邊發出嘩嘩嘩的聲音,一邊說:“今年的春聯還寫啊?” 嘉和說:“你不是也要做蛋餃了嗎?” “那你還寫去年那樣的嗎?”葉子盯着他。
嘉和淡淡一笑,說:“我去年寫了什麼啦?” “去年寫什麼你記不得了?揖懷不是還跟你争——”葉子一下子頓住了,原來她也有說漏嘴的時候。
嘉和心一縮,眼睛就閉了起來,再張開,那邊桌前正在磨墨的迎霜卻變成了陳揖懷,這胖子還是那麼笑容可掬,右手縮着,用手腕壓着硯台一角,卻用那隻左手磨墨,一邊笑嘻嘻地說:“你寫啊,你寫啊,我倒要看看你的褚遂良字體今年又有什麼樣的筋骨了。
” 陳揖懷書顔體,但他知道嘉和一向是更喜歡褚河南的字。
嘉和與陳揖懷不一樣,陳揖懷是杭州城裡的書家,大街小巷一路逛去,劈面而來,往往是他的招牌字。
嘉和是個茶商,隻拿做茶葉生意的好壞來說話的,所以從來不在人前透露自己也喜歡寫字。
從前是大戶人家,一門關進,他怎麼寫也沒人知道。
奇的是後來羊壩頭五進的忘憂樓府已經成了一個地道的大雜院了,左鄰右舍還是不怎麼知道他會寫字。
他們雖然跟他住在一起,但大多對他
雪有備而來,先是無邊無盡的小雨,像怨婦的眼淚流個不停,然後,北風開始被凍得遲緩濃稠起來,仿佛結成薄冰,凝成一條條從天而降的玻璃幔,挂在半空中。
再往後,雪雹子開始稀稀拉拉地敲打下來了。
清晨,杭家的女主人葉子,悄悄地起身,開始了她一天的勞作。
這位曾經如絹人一般的日本女子早就從一個少奶奶演變成衰老的杭州城中的主婦。
她的個子本來就不高,年紀一大,佝偻下來,就真正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中國江南的小老太婆。
雖然她大半生未穿過和服,但走起路來,依舊保留着日本女人穿和服時才會邁出的那種小碎步子。
她的動作也越來越像她的小碎步,細細碎碎,哆哆嗦嗦,任何一件小事情,到她手裡就分解成程序很多的事情。
這倒有點像她自小習的日本茶道,茶隻品了一次,動作倒有一千多個。
和她的左右鄰居一樣,為了省煤,每天早晨她都要起來發煤爐。
煤爐都是拎到大門口來發的,就對着當街口。
現在什麼都要票,煤球也不例外。
葉子的日子是算着過的,能省一個煤球,也算是治家有方了。
天色陰郁中透着奇險的白,是那種有不祥之兆的光芒。
雪雹子打在煤爐上,尖銳而又細碎地噼噼啪啪地響。
前不久下過一場大雪,後來天氣回暖了幾天。
這天是除夕,又應該是到了下雪的日子了,但沒了過年時的喜慶氣氛。
據說,舉國上下,一律廢除過陰曆年。
不讓人們過年,這可是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葉子從來沒有碰到過的事情。
這也算是新生事物吧,葉子暗暗地感到自己是一個外國人,她不理解這個國度突然發生的這一切的事情。
這可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她不怕死,連淪陷時最艱難的日子都過來了,面對那些驟然降臨的災難她驚人地沉着。
但這些年漫長的日複一日的潛在的不安,與包圍在她身邊的不祥的事件接二連三,把她的意志逐漸地磨損了。
嘉和悄悄地來到她身旁,他是出來給葉子拎煤爐的。
煤爐卻還沒有完全發好,拔火筒頂端往上冒着火苗與煙氣,葉子突然用手裡的蒲扇指指,問:“哎,你看看,像不像遊街時戴的高帽子?” 嘉和有點吃驚地看看拔火筒,他突然想起了被拉去遊過街的方越,有些惱火地搖搖頭回答,虧你想得出來。
一邊那麼說着,一邊把雨傘罩在葉子的頭上。
雪下得大起來了,半空中開始飄飄揚揚地飛起了雪片。
葉子把手拱在袖筒裡,盯着那拔火筒上的火苗說:“上班的人要上班,也就算了,學生不上班,怎麼除了迎霜,誰也不來打個招呼?” 嘉和說:“得放你又不是不曉得,他這個抹油屁股哪裡坐得住?可能是去接嘉平了吧,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回來。
” 葉子更加悶悶不樂,說:“得荼也是,忙什麼了,他又不是他們中學生,向來不摻和的,怎麼一個多月了也沒有音信。
都在杭州城裡住着呢,年腳邊總要有個人影吧,你說呢?” 嘉和就想,還是什麼也不要對葉子說了的好,她怎麼會想得通,得荼現在成了什麼角色呢?她會吓死的。
雖說一家人過年不像過年,葉子還是決定做出過年的氛圍來。
吃完泡飯,就要給迎霜換新衣裳,還準備打雞蛋做蛋餃。
昨天排了一天的隊,總算買到了一斤雞蛋,兩斤肉,迎霜想起媽媽,夜裡哭了一場,不過早上起來,吃了湯團,換上新衣服也就好多了。
自反動标語一事後,她一直逃學在家,反正學校亂糟糟的也不開課。
現在奶奶一邊給她換新罩衣,她就一邊想起來了,問:“奶奶,布朗叔叔今天來不來?” 葉子說:“怎麼問起這個來了?” “二哥和他有鬥争呢。
”迎霜用了一個可笑的詞兒,“跟一個女的。
” “瞎說兮說。
”葉子用純正的杭州方言跟迎霜對話,到底是女人,這種話題還是生來感興趣的。
迎霜能夠從奶奶的話裡面聽出那層并不責怪她的意思,就更來勁了,又說:“布朗叔叔前一段時間跟那個謝愛光很好的。
謝愛光啊,就是二哥的同學。
二哥一回來,她就跟二哥好了。
布朗叔叔又沒人好了,隻好來跟我好,帶我去了好幾趟天竺了呢。
” 嘉和用毛筆點點迎霜的頭,說:“什麼話!小小年紀,地保阿奶一樣!” “地保阿奶”是杭人對那種專門傳播流言蜚語的人的一個不敬之稱,但嘉和對迎霜的口氣并不嚴厲,迎霜也不怕大爺爺,還接着說:“不騙你的,大爺爺,我們真的去了好幾趟天竺了,都是布朗叔叔休息天帶我去的。
我們還看到很多千年烏龜呢。
全部翻起來了,肚皮朝天,哎喲我不講了,我不講了。
” 迎霜像是想到了什麼,突然面色蒼白,頭别轉,由着奶奶給她換衣服,一聲也不吭。
那二老就互相對了一個眼神,知道這小姑娘又想起了什麼。
嘉和突然說,“去,到大哥哥屋裡給大爺爺把那塊硯台拿出來,你當下手好不好,磨墨,大爺爺要寫春聯。
” 迎霜勉強笑笑,那是善解人意的大人的笑容,說明她完全知道大爺爺為什麼要讓她打下手,但她也不違背了大人的好意。
她剛拿着鑰匙走,葉子小聲問丈夫:“什麼烏龜肚皮翻起來,我聽都聽不懂。
” 嘉和卻是一聽就明白了。
原來上天竺和中國許多寺廟一樣,殿前都有一放生池。
上天竺曆朝就是一個香火旺盛之地,到放生池來放生的善男信女自然特别多。
嘉和小的時候,就跟着奶奶到上天竺放過烏龜。
放生之前,一般都是要在烏龜殼上刻上年代,有的還會串上一塊銅牌,以證明是什麼年代由什麼人放的生。
那烏龜也真是當得起“千年”,嘉和曾經親眼在天竺寺看到過乾隆時代的烏龜。
活了多少朝代,日本人手裡都沒有遭劫,現在肚皮翻翻都一命嗚呼了。
辦法卻是最簡單的,現在寺廟裡和尚都被趕走了,反正也沒有人敢來管人家造反派造反,造反派就奇出古怪的花樣都想出來了。
不要說在大雄寶殿裡拉屎拉尿,放生池裡釣魚也嫌煩了,幹脆弄根電線下去,一池子的魚蝦螺蛳加千年烏龜,統統觸殺。
佛家對這些人又有什麼辦法?他們還說有十八層地獄,可三十六種刑罰也沒有電刑這一說啊。
嘉和一向是個玄機内藏的人,這些事情他聽到了就往肚子裡去,不跟大人小孩子說的。
又聽說布朗瞞着他帶迎霜到這種地方去,不免生氣,想着等布朗來,要好好跟他說說,别再讓迎霜受刺激了。
“也不知道盼兒什麼時候到,往常這個時候,她也該下山了吧。
”葉子擔完孫子的心,又開始擔女兒的心。
“今天下雪,難說。
也可能會遲一點,你就不要操這個心了。
” 兩個老人正說着閑話,迎霜已經把那方大硯取了來,正是兒子杭憶的遺物,金星歙石雲星嶽月硯。
葉子打雞蛋,一邊發出嘩嘩嘩的聲音,一邊說:“今年的春聯還寫啊?” 嘉和說:“你不是也要做蛋餃了嗎?” “那你還寫去年那樣的嗎?”葉子盯着他。
嘉和淡淡一笑,說:“我去年寫了什麼啦?” “去年寫什麼你記不得了?揖懷不是還跟你争——”葉子一下子頓住了,原來她也有說漏嘴的時候。
嘉和心一縮,眼睛就閉了起來,再張開,那邊桌前正在磨墨的迎霜卻變成了陳揖懷,這胖子還是那麼笑容可掬,右手縮着,用手腕壓着硯台一角,卻用那隻左手磨墨,一邊笑嘻嘻地說:“你寫啊,你寫啊,我倒要看看你的褚遂良字體今年又有什麼樣的筋骨了。
” 陳揖懷書顔體,但他知道嘉和一向是更喜歡褚河南的字。
嘉和與陳揖懷不一樣,陳揖懷是杭州城裡的書家,大街小巷一路逛去,劈面而來,往往是他的招牌字。
嘉和是個茶商,隻拿做茶葉生意的好壞來說話的,所以從來不在人前透露自己也喜歡寫字。
從前是大戶人家,一門關進,他怎麼寫也沒人知道。
奇的是後來羊壩頭五進的忘憂樓府已經成了一個地道的大雜院了,左鄰右舍還是不怎麼知道他會寫字。
他們雖然跟他住在一起,但大多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