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城裡也不敢再去。
思澄堂和耶稣堂弄教堂的牧師們,大多都受到沖擊了,異教徒眼裡是沒有上帝的,他們把《聖經》扔到廁所裡去,或者燒掉——這些迷途的羔羊啊,這些被撒旦控制的猶大啊。
上帝在杭盼的心中。
她幾乎把整本《聖經》都背下來了,她一邊祈禱,一邊從脖子上摘下她那一枚小小的十字架,挂了幾十年了,現在她要把它放在那把帶回山中的曼生壺裡。
壺裡還放了那隻古老的懷表,那是當年小堀一郎在湖上自殺前交給她的,她從來沒有動過它,甚至連看也沒有再看一眼。
現在她拿起它來,看到了“江海湖俠趙寄客”七個字,眼睛就立刻閉了起來,頭别轉了過去。
這幾十年她就是以這樣一種姿态面對生活的,這一次也準備這樣。
她想把壺送到胡公廟去保存,當年接待過父親的老師父還活着呢,他們經常走動的。
在杭布朗眼裡,盼姐姐是一個非常古怪的女人。
她比母親要瘦小得多,眼睫毛特别地長,還喜歡不停地眨眼睛,一眨,兩隻眼睛就成了毛茸茸的兩團。
她講話的時候不停地夾着不知從哪裡來的句子,因為不時地畫十字,她看上去顯得特别的手忙腳亂。
寄草母子的突然到來顯然使她措手不及。
她哆哆嗦嗦地讓他們進來,又讓寄草對着鏡子坐下,在她脖子下面圍上一塊毛巾,說是要先把她頭上的那些柏油去掉。
但她手裡拿着一把剪刀,上帝長上帝短地念叨了半天,也不知從何下手。
最後還是寄草自己等不及了,接過剪刀說:“自己來吧,我看上帝在這裡也用不上。
” 兩個人就一聲不響坐在一旁,看寄草自己處理臭柏油。
寄草是大刀闊斧的,幾剪刀下去,腳下就攤開了一地的粘着柏油的青絲。
布朗撿起一縷,叫道:“媽媽,你有白頭發了!” 寄草說:“早就白不過來了,這種日子,能不白發嗎?” “我給你上山采何首烏去。
盼姐姐,你們這裡有何首烏嗎?” “那得先看你盼姐姐這裡能不能收留我們。
” 盼兒就急切地眨起眼睛來,臉上就隻看到那兩團毛茸茸,說:“主啊——除非我死了……” 寄草放下了剪刀,嚴肅地看着盼兒,說:“定個規矩,從現在開始,杭家人誰也别說死。
日本佬手裡都沒死呢,共産黨能讓人随便死嗎?” 說完這話,她就讓兒子再取一面鏡子來,放到她腦後,她就反背過手來給自己剪發。
一會兒,剪完了,滿意地看看前後,說:“人倒是顯得年輕了。
” 她讓布朗到門口自來水龍頭去打水,她要好好洗一下頭,把鬥雞眼的晦氣洗洗掉。
布朗走出門外,卻發現自來水龍頭前站着一個叫花子一樣的男人。
他汗臭熏天,朝他笑着,還露出一口白牙,結結巴巴地問:“為、人民、民、服務,你是誰?” “你是誰?”布朗反問。
那人輕輕笑了起來,說:“你、應該、應該說‘造反有理’,然後再說,我是布朗。
” 獅峰山下老龍井胡公廟内,老師父以茶待客。
這裡早已不是香火鼎盛之處了,老師父抱得一個養子,從此也過起俗家生活。
隻是龍井茶人心善,并不多去打攪他們。
胡公雖在杭州名氣不大,但在浙中一帶,可是以大帝稱之的,永康方岩,他的香火旺盛得很呢。
隻是香火到胡公的葬身之地卻已經斷了脈,一年到頭,竟然也沒幾個人來拜訪,庭前那兩株宋梅,也就隻管自己紛紛地且開且落,反倒讓那從前廟裡的師父還能過上幾天清靜日子。
盼兒把杭家幾個不速之客一起請到了這裡,也是心想這裡人少,造反派一時也不會抄到這裡來。
誰知一到廟門才發現情況不妙,胡公廟的一進院子已經被人扒了大門,顯然已經被人破過了四舊。
師父一見他們就合掌念阿彌陀佛,說:“你們可是來巧了,昨日還有一批紅衛兵來造反,把大門也砸了,我跪在地上,求他們不要再往裡砸。
真是菩薩保佑,小将們竟然退了,隻把那裡面老龍井的龍頭給砸了,你們來看看,你們來看看,阿彌陀佛,總算門前的那十八棵禦茶保住了。
” 胡公廟前那塊三角地帶上的十八棵禦茶,已經被挖得七零八落,不成樣子了。
布朗不知那禦茶的來曆,說:“什麼禦茶,皇帝的茶嗎?皇帝種的嗎?皇帝能種茶嗎?” 茶倒不是皇帝種的,但也不能說和皇帝一點也挨不上邊,紅衛兵來破這裡茶的四舊,也不是沒有一點革命道理。
原來乾隆六下江南到杭州,倒是有四次來過這西湖茶區——騎馬來到了獅子峰下的胡公廟前時,于石橋邊勒缰下馬,在溪邊那塊三角茶地采了茶葉,夾在書中,一騎紅塵,差人送往京城,請皇太後品嘗。
因茶被書給夾扁了,從此龍井茶形扁;因乾隆親手采過胡公廟前的茶,所以被封為十八棵禦茶。
寄草剛剛活過一口氣,就說:“哪裡就真的是乾隆手裡封的茶,不過是後人借了皇帝之名來擡高茶的地位罷了。
若說它們都是封資修,那麼中國人隻好從此閉口不喝茶了。
” 見大家都沒情緒響應她,又對垂頭喪氣的方越說:“别臭烘烘地站着說話,趕快到後面老龍井把自己沖一沖。
” 那老龍井就在胡公廟後面,一泓深潭,生着年深日久的綠苔,伏其前,一股寒氣撲面而來。
明代張岱曾有記載,說此地的水是如何的好,泉眼上方還刻有老龍井三字,早已被雜草蓋了,經師父指點,衆人才看出來的,師父說,聽說這三個字還是蘇東坡寫的。
那隻龍頭已經身首異處,從山岩上細細流下的泉水不再從龍嘴裡流出,而是直接淌入潭中。
杭盼這才捧着那曼生壺過來,對師父說:“我想把這把壺埋在老龍井旁邊。
” 老師父看看壺,說:“曼生壺啊,真是可惜。
” “總比讓人砸了好。
”寄草也小心捧過壺來,細心摸着,“這把壺還是我義父當年送給父親的呢,他自己是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地下見了這把壺,怕不是要倒過來說,甯為瓦全不為玉碎呢。
” 方越卻突然難得地來了一句機鋒,說:“本來就是瓦嘛,泥中來,泥中去,倒也是物有所歸。
” 寄草卻說:“被你那麼一說,你也不必去試制什麼官窯了,制出來,還不是等着被毀被埋。
” 方越聽到這裡,突然心裡一陣悲哀,沒有了說話的興趣。
原來他們這個組,自攻克了龍泉青瓷這個課題之後,就開始把目标定在了南宋官窯上。
南宋官窯,堪稱陶瓷史上的世界級寶貝,南宋之後便神秘地消亡了,至今出土的,還不足三位數。
方越他們一群高智商的工程師技術員,花了那麼些年,也沒把它的配方找出來。
可一旦要毀它,哐啷一聲就夠了。
現在想來,曆史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次這樣的毀滅,最美的東西總是最容易被毀滅的吧。
他心裡的荒誕感像一個無底洞,不知要把他的靈魂帶到何方。
為了不讓自己陷入在這種向下墜的情緒中,他拿起鏟子工作,就在老龍井旁,挖了一個很深的洞,把用木闆箱裝好的曼生壺輕輕地放了進去,埋上土之後,又在那上面移種了一株新茶。
在做這一些的時候,他們中沒有人再說過一句話。
思澄堂和耶稣堂弄教堂的牧師們,大多都受到沖擊了,異教徒眼裡是沒有上帝的,他們把《聖經》扔到廁所裡去,或者燒掉——這些迷途的羔羊啊,這些被撒旦控制的猶大啊。
上帝在杭盼的心中。
她幾乎把整本《聖經》都背下來了,她一邊祈禱,一邊從脖子上摘下她那一枚小小的十字架,挂了幾十年了,現在她要把它放在那把帶回山中的曼生壺裡。
壺裡還放了那隻古老的懷表,那是當年小堀一郎在湖上自殺前交給她的,她從來沒有動過它,甚至連看也沒有再看一眼。
現在她拿起它來,看到了“江海湖俠趙寄客”七個字,眼睛就立刻閉了起來,頭别轉了過去。
這幾十年她就是以這樣一種姿态面對生活的,這一次也準備這樣。
她想把壺送到胡公廟去保存,當年接待過父親的老師父還活着呢,他們經常走動的。
在杭布朗眼裡,盼姐姐是一個非常古怪的女人。
她比母親要瘦小得多,眼睫毛特别地長,還喜歡不停地眨眼睛,一眨,兩隻眼睛就成了毛茸茸的兩團。
她講話的時候不停地夾着不知從哪裡來的句子,因為不時地畫十字,她看上去顯得特别的手忙腳亂。
寄草母子的突然到來顯然使她措手不及。
她哆哆嗦嗦地讓他們進來,又讓寄草對着鏡子坐下,在她脖子下面圍上一塊毛巾,說是要先把她頭上的那些柏油去掉。
但她手裡拿着一把剪刀,上帝長上帝短地念叨了半天,也不知從何下手。
最後還是寄草自己等不及了,接過剪刀說:“自己來吧,我看上帝在這裡也用不上。
” 兩個人就一聲不響坐在一旁,看寄草自己處理臭柏油。
寄草是大刀闊斧的,幾剪刀下去,腳下就攤開了一地的粘着柏油的青絲。
布朗撿起一縷,叫道:“媽媽,你有白頭發了!” 寄草說:“早就白不過來了,這種日子,能不白發嗎?” “我給你上山采何首烏去。
盼姐姐,你們這裡有何首烏嗎?” “那得先看你盼姐姐這裡能不能收留我們。
” 盼兒就急切地眨起眼睛來,臉上就隻看到那兩團毛茸茸,說:“主啊——除非我死了……” 寄草放下了剪刀,嚴肅地看着盼兒,說:“定個規矩,從現在開始,杭家人誰也别說死。
日本佬手裡都沒死呢,共産黨能讓人随便死嗎?” 說完這話,她就讓兒子再取一面鏡子來,放到她腦後,她就反背過手來給自己剪發。
一會兒,剪完了,滿意地看看前後,說:“人倒是顯得年輕了。
” 她讓布朗到門口自來水龍頭去打水,她要好好洗一下頭,把鬥雞眼的晦氣洗洗掉。
布朗走出門外,卻發現自來水龍頭前站着一個叫花子一樣的男人。
他汗臭熏天,朝他笑着,還露出一口白牙,結結巴巴地問:“為、人民、民、服務,你是誰?” “你是誰?”布朗反問。
那人輕輕笑了起來,說:“你、應該、應該說‘造反有理’,然後再說,我是布朗。
” 獅峰山下老龍井胡公廟内,老師父以茶待客。
這裡早已不是香火鼎盛之處了,老師父抱得一個養子,從此也過起俗家生活。
隻是龍井茶人心善,并不多去打攪他們。
胡公雖在杭州名氣不大,但在浙中一帶,可是以大帝稱之的,永康方岩,他的香火旺盛得很呢。
隻是香火到胡公的葬身之地卻已經斷了脈,一年到頭,竟然也沒幾個人來拜訪,庭前那兩株宋梅,也就隻管自己紛紛地且開且落,反倒讓那從前廟裡的師父還能過上幾天清靜日子。
盼兒把杭家幾個不速之客一起請到了這裡,也是心想這裡人少,造反派一時也不會抄到這裡來。
誰知一到廟門才發現情況不妙,胡公廟的一進院子已經被人扒了大門,顯然已經被人破過了四舊。
師父一見他們就合掌念阿彌陀佛,說:“你們可是來巧了,昨日還有一批紅衛兵來造反,把大門也砸了,我跪在地上,求他們不要再往裡砸。
真是菩薩保佑,小将們竟然退了,隻把那裡面老龍井的龍頭給砸了,你們來看看,你們來看看,阿彌陀佛,總算門前的那十八棵禦茶保住了。
” 胡公廟前那塊三角地帶上的十八棵禦茶,已經被挖得七零八落,不成樣子了。
布朗不知那禦茶的來曆,說:“什麼禦茶,皇帝的茶嗎?皇帝種的嗎?皇帝能種茶嗎?” 茶倒不是皇帝種的,但也不能說和皇帝一點也挨不上邊,紅衛兵來破這裡茶的四舊,也不是沒有一點革命道理。
原來乾隆六下江南到杭州,倒是有四次來過這西湖茶區——騎馬來到了獅子峰下的胡公廟前時,于石橋邊勒缰下馬,在溪邊那塊三角茶地采了茶葉,夾在書中,一騎紅塵,差人送往京城,請皇太後品嘗。
因茶被書給夾扁了,從此龍井茶形扁;因乾隆親手采過胡公廟前的茶,所以被封為十八棵禦茶。
寄草剛剛活過一口氣,就說:“哪裡就真的是乾隆手裡封的茶,不過是後人借了皇帝之名來擡高茶的地位罷了。
若說它們都是封資修,那麼中國人隻好從此閉口不喝茶了。
” 見大家都沒情緒響應她,又對垂頭喪氣的方越說:“别臭烘烘地站着說話,趕快到後面老龍井把自己沖一沖。
” 那老龍井就在胡公廟後面,一泓深潭,生着年深日久的綠苔,伏其前,一股寒氣撲面而來。
明代張岱曾有記載,說此地的水是如何的好,泉眼上方還刻有老龍井三字,早已被雜草蓋了,經師父指點,衆人才看出來的,師父說,聽說這三個字還是蘇東坡寫的。
那隻龍頭已經身首異處,從山岩上細細流下的泉水不再從龍嘴裡流出,而是直接淌入潭中。
杭盼這才捧着那曼生壺過來,對師父說:“我想把這把壺埋在老龍井旁邊。
” 老師父看看壺,說:“曼生壺啊,真是可惜。
” “總比讓人砸了好。
”寄草也小心捧過壺來,細心摸着,“這把壺還是我義父當年送給父親的呢,他自己是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地下見了這把壺,怕不是要倒過來說,甯為瓦全不為玉碎呢。
” 方越卻突然難得地來了一句機鋒,說:“本來就是瓦嘛,泥中來,泥中去,倒也是物有所歸。
” 寄草卻說:“被你那麼一說,你也不必去試制什麼官窯了,制出來,還不是等着被毀被埋。
” 方越聽到這裡,突然心裡一陣悲哀,沒有了說話的興趣。
原來他們這個組,自攻克了龍泉青瓷這個課題之後,就開始把目标定在了南宋官窯上。
南宋官窯,堪稱陶瓷史上的世界級寶貝,南宋之後便神秘地消亡了,至今出土的,還不足三位數。
方越他們一群高智商的工程師技術員,花了那麼些年,也沒把它的配方找出來。
可一旦要毀它,哐啷一聲就夠了。
現在想來,曆史上也不知道有多少次這樣的毀滅,最美的東西總是最容易被毀滅的吧。
他心裡的荒誕感像一個無底洞,不知要把他的靈魂帶到何方。
為了不讓自己陷入在這種向下墜的情緒中,他拿起鏟子工作,就在老龍井旁,挖了一個很深的洞,把用木闆箱裝好的曼生壺輕輕地放了進去,埋上土之後,又在那上面移種了一株新茶。
在做這一些的時候,他們中沒有人再說過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