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湖上度過的。
原來白天得放帶着人抄自己家去的時候,寄草也沒有被閑着,她被單位裡的人揪出來挨鬥了。
别人一直叫寄草杭護士,其實她從丈夫被捕之後,就再也沒有幹過護士這個行當。
這期間她做過種種雜事,甚至還給人當過保姆。
直到五八年大躍進,她和一群家庭婦女,才組織起了這麼一個街道小廠,糊紙盒,粘雞毛撣子。
她也算是辦廠的元老,因為不肯和丈夫離婚,所以也當不成廠長,但副廠長還是非她莫屬的,其實,廠裡一應大小事情,她還是常要出面拿主意的。
寄草生性是這樣的倔強,簡直讓人想不通。
她生得細瘦高挑,分外秀氣,又加這些年來愛流眼淚,貌似弱不禁風,不了解她的人就當她好欺侮,偏沒想到她一邊流着淚一邊冒出來的話,能把人聽得噎死。
這次她去了一趟十裡坪,就有人說她進行反革命聯絡,要在廠裡鬥一鬥反動氣焰。
你想他們這個街道小廠,本來就是一個大雜燴,人堆裡比來比去,大多半斤八兩,誰鬥誰啊。
推選半天,才推出一個名叫阿水的鬥雞眼,原是廠裡的搬運工。
因為常拉着人力車在外,算是領略過革命形勢的人,心裡癢癢的,總想自己也能造一把反,把廠裡的這粒芝麻綠豆般的小權奪過來。
他自告奮勇主持批鬥會,且先下手為強,把廠裡的一枚大印先抓到手裡。
身上衣服也沒個口袋,又怕大印放在别處被人盜走,實在是無計可施,憋出一個馊主意,把大印就吊在了褲腰帶上,挂在裆下。
他本來就是一個小醜式的人物,舊社會裡跑過碼頭,胳膊上刺着青龍,一雙烏珠“鬥”得有點過分,裆下晃蕩晃蕩一隻“南瓜柄兒”搖了上去,已經站在台上準備挨鬥的寄草,先還流着眼淚呢,這時就指着那人裆下,哈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台下站着的革命群衆,本來覺悟就不高,和杭護士個人關系又好,見阿水師傅這樣一副吃相,都禁不住前仰後合地跟着大笑。
阿水大怒,手裡拿着一把雞毛撣子,指到東,指到西,命令群衆閉嘴。
可憐他又是一個鬥雞眼,他指東,人以為指西,他指西,人又以為指東,小小一個會場,就演繹了一場鬧劇。
看看會再這樣鬧下去就開不成了,他把撣子往桌上一摔,拼力一喊:批判大會現在開始——果兒,果兒,上來! 那叫果兒的一位,卻是個中年瞎子,正是來彩的丈夫。
他翻着沒有瞳仁的白眼,手裡一根探路的馬杆,甩搭甩搭,準确地走上前去,一隻手捏着本紅寶書,又按在胸前,那樣子也是很神氣的。
到什麼位置根本就不用人家說,不遠不近,恰恰就在台子前立定,把馬杆在台子邊靠好,手伸開,一聲叫口穿雲裂帛:“茶來!” 立刻就有人給他端上一大茶缸,他接過,咕噜咕噜半缸下去,抹了抹嘴,道:“想聽什麼?” 台下的人就紛紛叫:《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還有人叫:《紀念白求恩》,《紀念白求恩》!又有人打橫炮:《愚公移山》很好聽的,上回我聽果兒全本念過。
果兒笑嘻嘻地聽着,又不耐煩地搖搖手,說:“那麼喜歡聽,‘老三篇’通通來一遍算了!” 台下的人們就轟的一聲,然後紛紛拍手,果兒就笑,說:“白念念,有那麼好的事情?”下面就又笑,有人朝他身上扔硬币,有一枚竟準确地扔進了他的圓領汗衫内。
果兒一邊抖着,一邊手往屁股後面摸,又往裆前摸過來,還笑嘻嘻地說:“怎麼滑到前面來了,怎麼滑到前面來了。
”下面的人看了,簡直笑得前仰後合,包括站在台上準備挨鬥的寄草,也笑成了一團。
就有幾個婦女沖上去搡果兒,一邊搡一邊笑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七條是什麼?”那果兒就叫:“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好哇,你違反了第七條,該當何罪,大家說要不要給他搡年糕?”下面的人,瞎的亮的啞的響的,都一道起哄,要給果兒搡年糕,也就是四腳四手拎起來往地上摔,吓得果兒直叫:“我是婦女,我是婦女,你們不要調戲我好不好?” 寄草早就習慣了這些從前杭家大院裡絕對不會聽到的葷笑話,而且她也曉得為什麼果兒今天會這樣說,人家會那麼鬧。
她手下的這些弱人,有他們的弱辦法來對付這個強梁時代。
阿水先也鬥着眼睛笑,眼看着階級鬥争的大方向就這樣要被轉移了,這才醒來,連忙敲桌子,果兒咳嗽了幾聲,終于開始了: “我們的共産黨和共産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人民服務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開門見山,此一段非背也,乃唱也;且不是劫夫所作的那種曲,這一段唱腔用的是風靡吳山越水間的越劇調子,果兒一開口,老太婆們就擊掌道:“真正徐派!跟徐玉蘭的賈寶玉一式一樣!” 又有老太婆反駁:“我聽聽是範瑞娟的梁山伯。
” “你耳朵聾了,明明是徐玉蘭的賈寶玉!” “不要好的坯子,連範瑞娟的梁山伯都聽不出來!” “賈寶玉!” “梁山伯!” “賈寶玉!” “梁山伯!” “不要吵了,已經到張思德背炭了。
”有人氣呼呼給她們一掌,這才停息,屏氣靜心,側耳傾聽。
果兒的“老三篇”實在是表演得好。
嗓音如裂帛,這倒也罷了,難得一口純正的紹興方言,可謂铿锵有力,錯落有緻,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再配以動作和表情,如說杭州小鑼書一樣,把“老三篇”說成了一場大戲。
果兒的張思德一出場,聽得人恨不得立刻就到山裡去背炭;說到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争獻身,聽得人又恨不得一路沖到火車站,買一張票夾腳屁股就趕到越南,和美帝國主義決一雌雄;至于那老愚公,太行山,王屋山,果兒自己也說得一時興起,單腿飛揚,一根馬杆踢出丈把遠,腿倒是架到了台面上,雙手握拳,順手撈起阿水摔到桌上的雞毛撣帚,高舉在上,那老愚公就成了打虎英雄武松,一腔豪氣,直沖雲天。
廠裡大大小小,台上台下,都聽得恍兮惚兮,目瞪口呆。
寄草站在一邊,也不由想起她小時候随父親讀古文,念到張岱的《陶庵夢憶·柳敬亭說書》,父親每每就高聲朗讀:“……其描寫刻畫,微入毫發,然又找截幹淨,并不唠叨。
夬聲如巨鐘,說至筋節處,叱咤叫喊,洶洶崩屋。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無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甏皆甕甕有聲……”念到此,父親就忍不住擊節贊歎,不知是柳敬亭的書說得好呢,還是張岱的文寫得好。
此刻寄草看着果兒說大書,禁不住想,别看果兒是個瞎子,讨個老婆還是從前的婊子,若是活在張岱手裡,說不定也是一個柳敬亭呢。
正那麼胡思亂想,“老三篇”已經演完,果兒嘴角泛起了白沫,寄草連忙把台上的那杯大茶缸的茶再遞給他。
他咕噜咕噜地又喝,大家都傻了,想來想去,沒人能把毛主席的話表演成這樣,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
倒是寄草雖站在台前,卻由衷地鼓起掌來,說:“果兒
原來白天得放帶着人抄自己家去的時候,寄草也沒有被閑着,她被單位裡的人揪出來挨鬥了。
别人一直叫寄草杭護士,其實她從丈夫被捕之後,就再也沒有幹過護士這個行當。
這期間她做過種種雜事,甚至還給人當過保姆。
直到五八年大躍進,她和一群家庭婦女,才組織起了這麼一個街道小廠,糊紙盒,粘雞毛撣子。
她也算是辦廠的元老,因為不肯和丈夫離婚,所以也當不成廠長,但副廠長還是非她莫屬的,其實,廠裡一應大小事情,她還是常要出面拿主意的。
寄草生性是這樣的倔強,簡直讓人想不通。
她生得細瘦高挑,分外秀氣,又加這些年來愛流眼淚,貌似弱不禁風,不了解她的人就當她好欺侮,偏沒想到她一邊流着淚一邊冒出來的話,能把人聽得噎死。
這次她去了一趟十裡坪,就有人說她進行反革命聯絡,要在廠裡鬥一鬥反動氣焰。
你想他們這個街道小廠,本來就是一個大雜燴,人堆裡比來比去,大多半斤八兩,誰鬥誰啊。
推選半天,才推出一個名叫阿水的鬥雞眼,原是廠裡的搬運工。
因為常拉着人力車在外,算是領略過革命形勢的人,心裡癢癢的,總想自己也能造一把反,把廠裡的這粒芝麻綠豆般的小權奪過來。
他自告奮勇主持批鬥會,且先下手為強,把廠裡的一枚大印先抓到手裡。
身上衣服也沒個口袋,又怕大印放在别處被人盜走,實在是無計可施,憋出一個馊主意,把大印就吊在了褲腰帶上,挂在裆下。
他本來就是一個小醜式的人物,舊社會裡跑過碼頭,胳膊上刺着青龍,一雙烏珠“鬥”得有點過分,裆下晃蕩晃蕩一隻“南瓜柄兒”搖了上去,已經站在台上準備挨鬥的寄草,先還流着眼淚呢,這時就指着那人裆下,哈哈哈哈地笑了起來。
台下站着的革命群衆,本來覺悟就不高,和杭護士個人關系又好,見阿水師傅這樣一副吃相,都禁不住前仰後合地跟着大笑。
阿水大怒,手裡拿着一把雞毛撣子,指到東,指到西,命令群衆閉嘴。
可憐他又是一個鬥雞眼,他指東,人以為指西,他指西,人又以為指東,小小一個會場,就演繹了一場鬧劇。
看看會再這樣鬧下去就開不成了,他把撣子往桌上一摔,拼力一喊:批判大會現在開始——果兒,果兒,上來! 那叫果兒的一位,卻是個中年瞎子,正是來彩的丈夫。
他翻着沒有瞳仁的白眼,手裡一根探路的馬杆,甩搭甩搭,準确地走上前去,一隻手捏着本紅寶書,又按在胸前,那樣子也是很神氣的。
到什麼位置根本就不用人家說,不遠不近,恰恰就在台子前立定,把馬杆在台子邊靠好,手伸開,一聲叫口穿雲裂帛:“茶來!” 立刻就有人給他端上一大茶缸,他接過,咕噜咕噜半缸下去,抹了抹嘴,道:“想聽什麼?” 台下的人就紛紛叫:《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還有人叫:《紀念白求恩》,《紀念白求恩》!又有人打橫炮:《愚公移山》很好聽的,上回我聽果兒全本念過。
果兒笑嘻嘻地聽着,又不耐煩地搖搖手,說:“那麼喜歡聽,‘老三篇’通通來一遍算了!” 台下的人們就轟的一聲,然後紛紛拍手,果兒就笑,說:“白念念,有那麼好的事情?”下面就又笑,有人朝他身上扔硬币,有一枚竟準确地扔進了他的圓領汗衫内。
果兒一邊抖着,一邊手往屁股後面摸,又往裆前摸過來,還笑嘻嘻地說:“怎麼滑到前面來了,怎麼滑到前面來了。
”下面的人看了,簡直笑得前仰後合,包括站在台上準備挨鬥的寄草,也笑成了一團。
就有幾個婦女沖上去搡果兒,一邊搡一邊笑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七條是什麼?”那果兒就叫:“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好哇,你違反了第七條,該當何罪,大家說要不要給他搡年糕?”下面的人,瞎的亮的啞的響的,都一道起哄,要給果兒搡年糕,也就是四腳四手拎起來往地上摔,吓得果兒直叫:“我是婦女,我是婦女,你們不要調戲我好不好?” 寄草早就習慣了這些從前杭家大院裡絕對不會聽到的葷笑話,而且她也曉得為什麼果兒今天會這樣說,人家會那麼鬧。
她手下的這些弱人,有他們的弱辦法來對付這個強梁時代。
阿水先也鬥着眼睛笑,眼看着階級鬥争的大方向就這樣要被轉移了,這才醒來,連忙敲桌子,果兒咳嗽了幾聲,終于開始了: “我們的共産黨和共産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
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着人民服務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開門見山,此一段非背也,乃唱也;且不是劫夫所作的那種曲,這一段唱腔用的是風靡吳山越水間的越劇調子,果兒一開口,老太婆們就擊掌道:“真正徐派!跟徐玉蘭的賈寶玉一式一樣!” 又有老太婆反駁:“我聽聽是範瑞娟的梁山伯。
” “你耳朵聾了,明明是徐玉蘭的賈寶玉!” “不要好的坯子,連範瑞娟的梁山伯都聽不出來!” “賈寶玉!” “梁山伯!” “賈寶玉!” “梁山伯!” “不要吵了,已經到張思德背炭了。
”有人氣呼呼給她們一掌,這才停息,屏氣靜心,側耳傾聽。
果兒的“老三篇”實在是表演得好。
嗓音如裂帛,這倒也罷了,難得一口純正的紹興方言,可謂铿锵有力,錯落有緻,跌宕起伏,抑揚頓挫,再配以動作和表情,如說杭州小鑼書一樣,把“老三篇”說成了一場大戲。
果兒的張思德一出場,聽得人恨不得立刻就到山裡去背炭;說到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争獻身,聽得人又恨不得一路沖到火車站,買一張票夾腳屁股就趕到越南,和美帝國主義決一雌雄;至于那老愚公,太行山,王屋山,果兒自己也說得一時興起,單腿飛揚,一根馬杆踢出丈把遠,腿倒是架到了台面上,雙手握拳,順手撈起阿水摔到桌上的雞毛撣帚,高舉在上,那老愚公就成了打虎英雄武松,一腔豪氣,直沖雲天。
廠裡大大小小,台上台下,都聽得恍兮惚兮,目瞪口呆。
寄草站在一邊,也不由想起她小時候随父親讀古文,念到張岱的《陶庵夢憶·柳敬亭說書》,父親每每就高聲朗讀:“……其描寫刻畫,微入毫發,然又找截幹淨,并不唠叨。
夬聲如巨鐘,說至筋節處,叱咤叫喊,洶洶崩屋。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無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甏皆甕甕有聲……”念到此,父親就忍不住擊節贊歎,不知是柳敬亭的書說得好呢,還是張岱的文寫得好。
此刻寄草看着果兒說大書,禁不住想,别看果兒是個瞎子,讨個老婆還是從前的婊子,若是活在張岱手裡,說不定也是一個柳敬亭呢。
正那麼胡思亂想,“老三篇”已經演完,果兒嘴角泛起了白沫,寄草連忙把台上的那杯大茶缸的茶再遞給他。
他咕噜咕噜地又喝,大家都傻了,想來想去,沒人能把毛主席的話表演成這樣,餘音繞梁,三月不知肉味。
倒是寄草雖站在台前,卻由衷地鼓起掌來,說:“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