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子沒有工作。
得荼是烈士子弟,國家養到十八歲,上大學後也由杭家人自己負擔了,祖孫兩個都覺得自己掏錢讀書,感覺氣順。
蕉風、迎霜母女兩個,加上出國前的杭漢,都住在羊壩頭。
至于寄草一家,這些年來是已經把大哥家的錢袋當做自己家的錢袋了。
杭嘉和的生活擔子,實在是不輕啊。
寄草臨走前遞給大哥一個小包,說:“這是我在雲南和羅力成親時,證婚的大爺送我壓箱底的,你拿去,采茶若是看得中我們布朗,就送她壓箱底。
” 嘉和打開一看,是兩塊已經發了黑的沱茶,形狀如碗,天長日久,硬如石頭。
原來用茶來做聘禮,一向就是老規矩。
中國人,東南西北,都是有這個同樣習俗的。
在江南,這種儀式被稱為下茶。
那女方若是接了男方的茶,也算是接了一個信物,這門親事,也就算是那麼定了。
無怪《紅樓夢》裡的鳳姐要對林黛玉說:你既喝了我家的茶,怎麼就不做了我們家的媳婦?嘉和想到這裡,心就熱了起來,把那沱茶在手裡托了一會兒,才說:“小妹,我有數了。
” 小布朗卻全無母親那番拳拳心意,一大早他就趕到了大舅家,一口氣吞了四隻茶葉蛋。
見外甥杭得荼還沒有從學校回來,又靠在他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一個回籠覺。
醒來時,正不知身在何處呢,恰好杭州酒家就送來了叫花雞,他立刻就扒拉開包着雞的荷葉,聞着香就用手鉗了一塊。
迎霜看看大爺爺,見這種反常行動并沒有遭到譴責,也學着要去鉗一塊,就被葉子奶奶輕輕地一抹。
布朗沒看見,吃着舔着,又扯一塊塞到迎霜嘴裡,手指頭油乎乎,要往幹淨襯衣上蹭,吓得葉子趕快遞過一塊毛巾。
布朗也不難為情,叫道:“你們這裡也有這樣的烤雞啊!” 嘉和告訴他,這就是叫花雞,叫花子發明的制作法,偏叫皇帝看中了。
皇帝吃了,卻不叫皇帝雞。
布朗一拍胸膛:“今日我們吃了,我們就是皇帝!” 迎霜吃驚地指着他:“你,封建主義!” 布朗大笑,一隻手拍自己胸膛,一隻手點她的額頭:“小腳老太婆!” 迎霜看看自己的腳,疑惑地問:“大爺爺,我的腳不小,我也不是老太婆。
” 杭嘉和知道布朗的意思,是說迎霜也像居民區的老太太那樣愛管閑事呢。
他很想告訴布朗,這麼說話,别人聽見了,又要吃苦頭的。
想了想,還是沒有講,卻問:“葉子,九芝齋的椒桃片買了嗎?” 葉子慌慌張張地回答:“還沒有。
剛要走,居民區把我叫去,查特務呢。
” 嘉和不以為然地搖搖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葉子就成了這麼一個膽小瑣碎的女人。
布朗搖着手說:“算了算了,吃什麼不一樣?” 嘉和鄭重其事地搖搖手,說:“可是不一樣的。
九芝齋的椒桃片,做工那才叫講究。
先把糕蒸熟了,再裹上山核桃肉,然後入模子,一壓,就成了長方條。
然後呢,再把它切成極薄的片,再烘幹,白裡透黃,用梅紅紙包好。
這個好東西,是要就着茶,才能吃出品味來的,布朗你倒是不妨一試。
吃一口糕,下一口茶,噴香!那才叫如入太古呢。
” “什麼叫如入太古?”迎霜聽傻了,她也不是沒吃過那椒桃片,但吃出如入太古來,這的确是不曾有過的事情。
倒還是布朗心有靈犀,說:“我知道什麼叫如入太古。
我在大茶樹下吹着那箫的時候,常常如入太古哩。
” 舅甥兩個會意,淡淡一笑,嘉和拍拍小布朗的肩,說:“把你那箫帶上!” 小布朗立刻轉過身去,拍拍自己的後背,原來箫就插在腰間衣服裡呢,這一次,杭家老小就都笑起來了。
嘉和看着布朗年輕快樂的臉,想,這個頭開得不錯。
現在,就差孫子得荼沒有到了。
得荼是個守時的人,怕不是被什麼事情耽誤了吧。
正那麼想着呢,隻聽街口管公用電話亭的來彩一聲尖叫:“杭家門裡——電話——” 來彩不用人家評價,一目了然,斜眼瞄去,就是個風騷娘們。
她高個細腰,肥臀粉臉,削尖下巴,越發襯得唇紅齒白,柳眉杏眼。
頭發盤一個髻,穿件陰丹士林藍大襟衫。
她的嗓音也是獨具風采的,又尖又細,拎高八度。
她又喜歡手裡夾着一塊手帕,倚門那麼一靠,身體就呈S形,整個兒就彎出了一個舊社會的妓女相。
事實上來彩的确也是妓院裡出來的,被她養父賣來賣去的不知道賣了多少次,竟然賣到了香港。
前幾年,正是蔣介石反攻大陸,這個來彩好來不來,這時候突然回來了,說是探親,也就是探她那個把她賣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養父。
别人說,哪有這樣的人,養父把她賣了她還不知道記恨,還回來看他,必有美蔣特務嫌疑。
這就扣下了不讓她回港了,可查來查去也查不出一個子醜寅卯。
養父熬不過這段時光,一命嗚呼,把她扔在了新社會的街道裡弄。
居民區一時也不知把這個尤物怎麼處理,最後總算廢物利用,塞給一個瞎子做老婆去了。
來彩倒也沒怎麼反抗,嫁給誰不是一個嫁,在香港的那個男人因她不會生孩子,早就外面娶了二房,她回去也沒好日子過,這就糊裡糊塗地做了瞎子老婆。
瞎子的一個八竿子剛剛能打到的遠房表姐在清河坊居民區管着一塊天,見自家人有了活路,便動了恻隐之心,讓正在監督勞動拉煤車的來彩回到人民内部矛盾中來,專門去管羊壩頭巷口的公用電話。
來彩從糠籮跳到了米籮,她那扭動着的水蛇腰和大肥臀,從此就伴着她尖而騷的聲音,出入在清河坊的大街小巷之中。
一聽是來彩的聲音,葉子就攔着嘉和說:“我去接,我去接。
” 嘉和側過臉,扳一下葉子的肩頭,微乎其微地一笑,說:“哎,還是我去吧。
” 布朗一擡頭,突然看到舅媽的目光——他就看出來了,那不就是如入太古嘛,一瞬間,竟讓他想起遙遠的大茶樹。
電話是得荼打來的,說他是被同寝室的吳坤的事情耽擱了,現在馬上就來。
嘉和聽了,突然心裡一咯噔,脫口就問:“他怎麼還沒有搬走?” 電話那頭的孫子得荼沉默了一下,才說:“快了,他的未婚妻已經來和他登記了。
” 嘉和這才不追問,隻說:“别忘了買九芝齋的椒桃片。
” 擱了電話,他還在想自己的心事,慢吞吞地往回走着,卻聽來彩叫道:“杭先生,你怎麼就那麼走了?”杭嘉和回過頭來,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她,把她看笑了,卻伸出手,說:“喏,拿來。
”杭嘉和這才想起自己沒有付電話費,連忙口裡說着對不起,把零錢就交給了來彩。
來彩一邊數着一邊說:“真是兒子像老子,上回方越來打電話,也不付錢。
”嘉和一聽連忙又說:“我付,我付,我替他付。
”來彩揮揮手,說:“好了好了,誰要他的錢,他一個人山裡頭改造,也是可憐。
”嘉和連忙也揮手,意思是叫她不要再說下去。
這個來彩,一點也不接令子,反而還問:“你們家方越怎麼還在龍泉燒窯,他的右派帽子什麼時候能摘?” 嘉和真是怕聽到“右派”這二字,搖着頭對付着逃一般地退了去。
轉過巷子的彎,才松了口氣,一件心事剛放下,另一件又被撿了起來。
這件心事,正是和得荼剛才電話裡提到的那個吳坤有關。
1945年抗戰勝利,杭、吳二姓的冤家對頭就此結束。
兩個家族,一在浙,一回皖;一在城,一在鄉,互不交往,更無音訊,半個世紀的糾纏,似乎已經被時光順手抹去。
誰知二十年後的某一天,杭嘉和突然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從北京寄來的,自稱吳坤,和杭家的老相識吳升是親戚,算起來應該是吳升的侄孫。
信裡說他從小就不止一遍地聽老人說過杭家與吳家的生死之交。
老吳升雖然早已死了,但吳家人都知道,當年他是如何背着那忘憂茶莊斷指的杭老闆死裡逃生的。
這個名叫吳坤的年輕人,自稱剛讀完北京名牌大學的碩士學位,因為女朋友大學畢業分到了浙江湖州,所以他也想往浙江方面分。
但是在浙江他沒有一個熟人,想來想去,隻好與久無交往的杭家聯系
得荼是烈士子弟,國家養到十八歲,上大學後也由杭家人自己負擔了,祖孫兩個都覺得自己掏錢讀書,感覺氣順。
蕉風、迎霜母女兩個,加上出國前的杭漢,都住在羊壩頭。
至于寄草一家,這些年來是已經把大哥家的錢袋當做自己家的錢袋了。
杭嘉和的生活擔子,實在是不輕啊。
寄草臨走前遞給大哥一個小包,說:“這是我在雲南和羅力成親時,證婚的大爺送我壓箱底的,你拿去,采茶若是看得中我們布朗,就送她壓箱底。
” 嘉和打開一看,是兩塊已經發了黑的沱茶,形狀如碗,天長日久,硬如石頭。
原來用茶來做聘禮,一向就是老規矩。
中國人,東南西北,都是有這個同樣習俗的。
在江南,這種儀式被稱為下茶。
那女方若是接了男方的茶,也算是接了一個信物,這門親事,也就算是那麼定了。
無怪《紅樓夢》裡的鳳姐要對林黛玉說:你既喝了我家的茶,怎麼就不做了我們家的媳婦?嘉和想到這裡,心就熱了起來,把那沱茶在手裡托了一會兒,才說:“小妹,我有數了。
” 小布朗卻全無母親那番拳拳心意,一大早他就趕到了大舅家,一口氣吞了四隻茶葉蛋。
見外甥杭得荼還沒有從學校回來,又靠在他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一個回籠覺。
醒來時,正不知身在何處呢,恰好杭州酒家就送來了叫花雞,他立刻就扒拉開包着雞的荷葉,聞着香就用手鉗了一塊。
迎霜看看大爺爺,見這種反常行動并沒有遭到譴責,也學着要去鉗一塊,就被葉子奶奶輕輕地一抹。
布朗沒看見,吃着舔着,又扯一塊塞到迎霜嘴裡,手指頭油乎乎,要往幹淨襯衣上蹭,吓得葉子趕快遞過一塊毛巾。
布朗也不難為情,叫道:“你們這裡也有這樣的烤雞啊!” 嘉和告訴他,這就是叫花雞,叫花子發明的制作法,偏叫皇帝看中了。
皇帝吃了,卻不叫皇帝雞。
布朗一拍胸膛:“今日我們吃了,我們就是皇帝!” 迎霜吃驚地指着他:“你,封建主義!” 布朗大笑,一隻手拍自己胸膛,一隻手點她的額頭:“小腳老太婆!” 迎霜看看自己的腳,疑惑地問:“大爺爺,我的腳不小,我也不是老太婆。
” 杭嘉和知道布朗的意思,是說迎霜也像居民區的老太太那樣愛管閑事呢。
他很想告訴布朗,這麼說話,别人聽見了,又要吃苦頭的。
想了想,還是沒有講,卻問:“葉子,九芝齋的椒桃片買了嗎?” 葉子慌慌張張地回答:“還沒有。
剛要走,居民區把我叫去,查特務呢。
” 嘉和不以為然地搖搖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葉子就成了這麼一個膽小瑣碎的女人。
布朗搖着手說:“算了算了,吃什麼不一樣?” 嘉和鄭重其事地搖搖手,說:“可是不一樣的。
九芝齋的椒桃片,做工那才叫講究。
先把糕蒸熟了,再裹上山核桃肉,然後入模子,一壓,就成了長方條。
然後呢,再把它切成極薄的片,再烘幹,白裡透黃,用梅紅紙包好。
這個好東西,是要就着茶,才能吃出品味來的,布朗你倒是不妨一試。
吃一口糕,下一口茶,噴香!那才叫如入太古呢。
” “什麼叫如入太古?”迎霜聽傻了,她也不是沒吃過那椒桃片,但吃出如入太古來,這的确是不曾有過的事情。
倒還是布朗心有靈犀,說:“我知道什麼叫如入太古。
我在大茶樹下吹着那箫的時候,常常如入太古哩。
” 舅甥兩個會意,淡淡一笑,嘉和拍拍小布朗的肩,說:“把你那箫帶上!” 小布朗立刻轉過身去,拍拍自己的後背,原來箫就插在腰間衣服裡呢,這一次,杭家老小就都笑起來了。
嘉和看着布朗年輕快樂的臉,想,這個頭開得不錯。
現在,就差孫子得荼沒有到了。
得荼是個守時的人,怕不是被什麼事情耽誤了吧。
正那麼想着呢,隻聽街口管公用電話亭的來彩一聲尖叫:“杭家門裡——電話——” 來彩不用人家評價,一目了然,斜眼瞄去,就是個風騷娘們。
她高個細腰,肥臀粉臉,削尖下巴,越發襯得唇紅齒白,柳眉杏眼。
頭發盤一個髻,穿件陰丹士林藍大襟衫。
她的嗓音也是獨具風采的,又尖又細,拎高八度。
她又喜歡手裡夾着一塊手帕,倚門那麼一靠,身體就呈S形,整個兒就彎出了一個舊社會的妓女相。
事實上來彩的确也是妓院裡出來的,被她養父賣來賣去的不知道賣了多少次,竟然賣到了香港。
前幾年,正是蔣介石反攻大陸,這個來彩好來不來,這時候突然回來了,說是探親,也就是探她那個把她賣了不知道多少次的養父。
别人說,哪有這樣的人,養父把她賣了她還不知道記恨,還回來看他,必有美蔣特務嫌疑。
這就扣下了不讓她回港了,可查來查去也查不出一個子醜寅卯。
養父熬不過這段時光,一命嗚呼,把她扔在了新社會的街道裡弄。
居民區一時也不知把這個尤物怎麼處理,最後總算廢物利用,塞給一個瞎子做老婆去了。
來彩倒也沒怎麼反抗,嫁給誰不是一個嫁,在香港的那個男人因她不會生孩子,早就外面娶了二房,她回去也沒好日子過,這就糊裡糊塗地做了瞎子老婆。
瞎子的一個八竿子剛剛能打到的遠房表姐在清河坊居民區管着一塊天,見自家人有了活路,便動了恻隐之心,讓正在監督勞動拉煤車的來彩回到人民内部矛盾中來,專門去管羊壩頭巷口的公用電話。
來彩從糠籮跳到了米籮,她那扭動着的水蛇腰和大肥臀,從此就伴着她尖而騷的聲音,出入在清河坊的大街小巷之中。
一聽是來彩的聲音,葉子就攔着嘉和說:“我去接,我去接。
” 嘉和側過臉,扳一下葉子的肩頭,微乎其微地一笑,說:“哎,還是我去吧。
” 布朗一擡頭,突然看到舅媽的目光——他就看出來了,那不就是如入太古嘛,一瞬間,竟讓他想起遙遠的大茶樹。
電話是得荼打來的,說他是被同寝室的吳坤的事情耽擱了,現在馬上就來。
嘉和聽了,突然心裡一咯噔,脫口就問:“他怎麼還沒有搬走?” 電話那頭的孫子得荼沉默了一下,才說:“快了,他的未婚妻已經來和他登記了。
” 嘉和這才不追問,隻說:“别忘了買九芝齋的椒桃片。
” 擱了電話,他還在想自己的心事,慢吞吞地往回走着,卻聽來彩叫道:“杭先生,你怎麼就那麼走了?”杭嘉和回過頭來,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她,把她看笑了,卻伸出手,說:“喏,拿來。
”杭嘉和這才想起自己沒有付電話費,連忙口裡說着對不起,把零錢就交給了來彩。
來彩一邊數着一邊說:“真是兒子像老子,上回方越來打電話,也不付錢。
”嘉和一聽連忙又說:“我付,我付,我替他付。
”來彩揮揮手,說:“好了好了,誰要他的錢,他一個人山裡頭改造,也是可憐。
”嘉和連忙也揮手,意思是叫她不要再說下去。
這個來彩,一點也不接令子,反而還問:“你們家方越怎麼還在龍泉燒窯,他的右派帽子什麼時候能摘?” 嘉和真是怕聽到“右派”這二字,搖着頭對付着逃一般地退了去。
轉過巷子的彎,才松了口氣,一件心事剛放下,另一件又被撿了起來。
這件心事,正是和得荼剛才電話裡提到的那個吳坤有關。
1945年抗戰勝利,杭、吳二姓的冤家對頭就此結束。
兩個家族,一在浙,一回皖;一在城,一在鄉,互不交往,更無音訊,半個世紀的糾纏,似乎已經被時光順手抹去。
誰知二十年後的某一天,杭嘉和突然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從北京寄來的,自稱吳坤,和杭家的老相識吳升是親戚,算起來應該是吳升的侄孫。
信裡說他從小就不止一遍地聽老人說過杭家與吳家的生死之交。
老吳升雖然早已死了,但吳家人都知道,當年他是如何背着那忘憂茶莊斷指的杭老闆死裡逃生的。
這個名叫吳坤的年輕人,自稱剛讀完北京名牌大學的碩士學位,因為女朋友大學畢業分到了浙江湖州,所以他也想往浙江方面分。
但是在浙江他沒有一個熟人,想來想去,隻好與久無交往的杭家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