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她給燙個頭,聽說她的手藝頂好!”
開票的小古插嘴說:“找誰燙不行,我們這裡的師傅,手藝都不錯。
”她覺得劉玉英今天的臉色尤其不好,她是不是病了?病了也不休息一下。
這人太要強,心也太好,隻要顧客指名要她做活,她沒有不答應的。
小夥子窘了。
打這樣的交道,在他的一生中,當然還是第一次。
他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人們明白,這件事對他,對他未來的妻子有多麼重要:“是這樣……”他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了。
劉玉英明白,現在,對他來說,一切與他未來的妻子有關的,哪怕是頂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成了天底下頂重要的事了。
她很累,她心煩,她一肚子的委屈,然而小夥子那傻裡傻氣的勁頭裡,有一種動人的東西。
她不由得說:“我姓劉。
” 小古說:“好吧,好吧,那就開票吧。
”然後小聲地埋怨劉玉英:“瞧瞧你的臉都腫了。
” 姑娘把錢遞給小古:“冷燙。
” 小古立刻把錢塞了回去,看看牆上的挂鐘說:“喲,冷燙可來不及了。
” 那兩個被幸福沖擊得有點昏頭昏腦的小傻瓜,這才知道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以他們那個點為中心。
他們面面相觑地站着,不知道該怎麼好。
姑娘說:“明天哪兒還能抽出時間來呢?來不及了……” 劉玉英朝小古使了個眼色。
小古像發了大慈大悲:“好吧,好吧,給你們開個票就是。
你們可得好好謝謝這位劉師傅。
” 姑娘站在挂着各種發型的鏡框面前,看了一會兒,帶着茫然的微笑,回過頭去問小夥子:“燙個什麼式樣的好呢?” 小夥子也帶着同樣的微笑,鹦鹉學舌似的重複着:“燙個什麼式樣的好呢?”然後,像是忽然來了做丈夫的靈感:“劉師傅,您看吧,您看哪個式樣合适那就準行。
” 姑娘也好像有了主意:“對,準行。
” 劉玉英說:“好吧,既是你們相信我,我就看着辦啦。
”她拿起姑娘的小辮,剛要下剪子,不由得朝小夥子望了一眼。
雖然他的眼睛,在直勾勾地看着她手裡的剪子,但他的心思卻分明不在這裡,而是在盡力地分辨着、捕捉着什麼不清不楚,然而又是非弄清楚不可的東西。
他在想什麼?也許他在想,辮子,辮子,剪了這辮子,她就要跨進另一個門檻。
這種時候,是不是應該由他牽着她來邁過這門檻兒呢? 劉玉英停住手,對小夥子說:“也許這一剪子由您剪才合适。
” 他們沒有想到,他們心裡還朦胧着的、沒有剖析清楚的感情,卻被這個眼神愁苦、面目浮腫、也許還沒有多少文化的婦女,勾勒得那麼清楚、那麼貼切。
她怎麼會有這樣的能力呢?這當然不在于人的文化水平,而在于有些人,天生地具有一顆專為體會美好事物的心。
光憑這樣一顆心,就應該得到人們的尊敬。
小夥子幾乎下不了剪子。
大多數的人,在看到一朵美麗的花,而又不得不親自把它摘下的時候,都會産生這種矛盾的心情吧?他拿着兩條剪下來的辮子看了很久,然後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一個塑料口袋。
這一切情景,劉玉英覺得都像十幾年前她和吳國棟經曆過的一樣。
劉玉英拿着吹風機,最後再把那姑娘的發式修飾一下。
鏡子裡映出的,是兩張多麼不同的面孔。
在那張绯紅的面孔、亮晶晶的眼睛旁邊,她的面孔更顯得蒼老、灰暗。
她也曾有過這樣绯紅的面孔和這樣亮晶晶的眼睛。
看着眼前這張年輕而美麗的面孔,劉玉英心裡不由得生出了由衷的祝願:“哦,姑娘,希望你永遠這樣美麗,這樣新鮮啊。
” 吹風機嗡嗡地響着,劉玉英用手托着姑娘耳後的頭發,于是兩個發卷繞過耳後,往臉頰前面彎了過去,給那姑娘的臉上添了一種少婦的妩媚。
姑娘不好意思地瞟着鏡子裡那個顯得陌生了的面龐,羞澀地微笑着。
她還不習慣自己的這個新形象。
兩個年輕人不知怎麼都意識到了,婚前的這個晚上,他們在這個理發店裡所經過的一切,以及遇見的這個并不奇特的理發師傅,将會在他們未來的生活中,發生一種長遠的影響。
小夥子在一陣激動和慌亂之中,從提包裡掏出一個紙袋,遞給劉玉英:“劉師傅,請您收下,這是——這是我們的喜糖。
” 劉玉英執意不肯接受:“哪能這樣,我心領了。
” 推來推去,盛情難卻。
劉玉英隻好打開紙袋,挑了兩塊包着紅色箔紙、印有“囍”字的奶糖,然後又把紙袋塞進他們的提包,送他們出了理發店。
路上行人已見稀落,地上的雪也積了薄薄的一層。
劉玉英站在雪地裡,久久地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再一次在心裡默祝那姑娘:“願你永遠這樣美麗。
” 直到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夜色裡,她才掉轉頭來,她看見,在理發店門口的一棵樹幹上,靠着吳國棟。
他一定在那裡站了很久,舊棉帽上、肩膀頭上、圍巾上全都積了一層薄薄的雪花。
劉玉英用力攥住手裡的兩塊喜糖,看着吳國棟一步步地向她走來。
”她覺得劉玉英今天的臉色尤其不好,她是不是病了?病了也不休息一下。
這人太要強,心也太好,隻要顧客指名要她做活,她沒有不答應的。
小夥子窘了。
打這樣的交道,在他的一生中,當然還是第一次。
他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人們明白,這件事對他,對他未來的妻子有多麼重要:“是這樣……”他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了。
劉玉英明白,現在,對他來說,一切與他未來的妻子有關的,哪怕是頂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成了天底下頂重要的事了。
她很累,她心煩,她一肚子的委屈,然而小夥子那傻裡傻氣的勁頭裡,有一種動人的東西。
她不由得說:“我姓劉。
” 小古說:“好吧,好吧,那就開票吧。
”然後小聲地埋怨劉玉英:“瞧瞧你的臉都腫了。
” 姑娘把錢遞給小古:“冷燙。
” 小古立刻把錢塞了回去,看看牆上的挂鐘說:“喲,冷燙可來不及了。
” 那兩個被幸福沖擊得有點昏頭昏腦的小傻瓜,這才知道世界上的事物,并不都以他們那個點為中心。
他們面面相觑地站着,不知道該怎麼好。
姑娘說:“明天哪兒還能抽出時間來呢?來不及了……” 劉玉英朝小古使了個眼色。
小古像發了大慈大悲:“好吧,好吧,給你們開個票就是。
你們可得好好謝謝這位劉師傅。
” 姑娘站在挂着各種發型的鏡框面前,看了一會兒,帶着茫然的微笑,回過頭去問小夥子:“燙個什麼式樣的好呢?” 小夥子也帶着同樣的微笑,鹦鹉學舌似的重複着:“燙個什麼式樣的好呢?”然後,像是忽然來了做丈夫的靈感:“劉師傅,您看吧,您看哪個式樣合适那就準行。
” 姑娘也好像有了主意:“對,準行。
” 劉玉英說:“好吧,既是你們相信我,我就看着辦啦。
”她拿起姑娘的小辮,剛要下剪子,不由得朝小夥子望了一眼。
雖然他的眼睛,在直勾勾地看着她手裡的剪子,但他的心思卻分明不在這裡,而是在盡力地分辨着、捕捉着什麼不清不楚,然而又是非弄清楚不可的東西。
他在想什麼?也許他在想,辮子,辮子,剪了這辮子,她就要跨進另一個門檻。
這種時候,是不是應該由他牽着她來邁過這門檻兒呢? 劉玉英停住手,對小夥子說:“也許這一剪子由您剪才合适。
” 他們沒有想到,他們心裡還朦胧着的、沒有剖析清楚的感情,卻被這個眼神愁苦、面目浮腫、也許還沒有多少文化的婦女,勾勒得那麼清楚、那麼貼切。
她怎麼會有這樣的能力呢?這當然不在于人的文化水平,而在于有些人,天生地具有一顆專為體會美好事物的心。
光憑這樣一顆心,就應該得到人們的尊敬。
小夥子幾乎下不了剪子。
大多數的人,在看到一朵美麗的花,而又不得不親自把它摘下的時候,都會産生這種矛盾的心情吧?他拿着兩條剪下來的辮子看了很久,然後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一個塑料口袋。
這一切情景,劉玉英覺得都像十幾年前她和吳國棟經曆過的一樣。
劉玉英拿着吹風機,最後再把那姑娘的發式修飾一下。
鏡子裡映出的,是兩張多麼不同的面孔。
在那張绯紅的面孔、亮晶晶的眼睛旁邊,她的面孔更顯得蒼老、灰暗。
她也曾有過這樣绯紅的面孔和這樣亮晶晶的眼睛。
看着眼前這張年輕而美麗的面孔,劉玉英心裡不由得生出了由衷的祝願:“哦,姑娘,希望你永遠這樣美麗,這樣新鮮啊。
” 吹風機嗡嗡地響着,劉玉英用手托着姑娘耳後的頭發,于是兩個發卷繞過耳後,往臉頰前面彎了過去,給那姑娘的臉上添了一種少婦的妩媚。
姑娘不好意思地瞟着鏡子裡那個顯得陌生了的面龐,羞澀地微笑着。
她還不習慣自己的這個新形象。
兩個年輕人不知怎麼都意識到了,婚前的這個晚上,他們在這個理發店裡所經過的一切,以及遇見的這個并不奇特的理發師傅,将會在他們未來的生活中,發生一種長遠的影響。
小夥子在一陣激動和慌亂之中,從提包裡掏出一個紙袋,遞給劉玉英:“劉師傅,請您收下,這是——這是我們的喜糖。
” 劉玉英執意不肯接受:“哪能這樣,我心領了。
” 推來推去,盛情難卻。
劉玉英隻好打開紙袋,挑了兩塊包着紅色箔紙、印有“囍”字的奶糖,然後又把紙袋塞進他們的提包,送他們出了理發店。
路上行人已見稀落,地上的雪也積了薄薄的一層。
劉玉英站在雪地裡,久久地望着他們遠去的背影,再一次在心裡默祝那姑娘:“願你永遠這樣美麗。
” 直到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夜色裡,她才掉轉頭來,她看見,在理發店門口的一棵樹幹上,靠着吳國棟。
他一定在那裡站了很久,舊棉帽上、肩膀頭上、圍巾上全都積了一層薄薄的雪花。
劉玉英用力攥住手裡的兩塊喜糖,看着吳國棟一步步地向她走來。